关于《无量寿经》翻译史与会集现象

 
一、《无量寿经》翻译史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无量寿经》总共经过了十二次翻译,可以说是翻译次数之最。这是翻译史上的一个奇迹,说明这部《无量寿经》与我们中国非常有缘,以致于从印度来的祖师大德,不断地翻译这部经典,即使前面已经有人翻译出来了,后面的祖师大德还要再进行翻译。

最早开始翻译这部经,应该是从东汉时期开始,东汉也是佛教传到中国来的起始阶段,直到宋朝的时候,佛经翻译都还在持续。不过,到宋朝时翻译就进入尾声了,宋朝过后就没有再翻译佛经了。原因是印度的佛教大概在我国唐朝时期遇到法难,以后就逐渐失传了,法难时大量的印度高僧大德往西藏走,佛法开始传到西藏去了,而汉地因为战争的原因,丝绸之路几乎中断,佛法往汉地的传播因此受到影响。

从唐代末期到宋朝初期,还有一部分经典传到中国,又相续地翻译了一些,之后再传到中国的经典就非常少了。《无量寿经》翻译的最后一个版本,也是宋朝时期翻译的,宋法贤法师翻译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从东汉到宋朝,《无量寿经》总共被翻译了十二次,历时近一千年,可见这部经典贯穿了整个佛经翻译史,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无论是印度来的高僧,还是中国的祖师大德,乃至普通的信众,都非常追踪这部经典。

《无量寿经》虽然经过了十二次翻译,但是现在储存下来的只有五种译本,其他的七种版本已经失传了。佛教史上有很多珍贵的宝物,因为世事无常,世间人的善根又浅薄,对宝物不认识,再加上人为地破坏、损坏,以及风雨侵蚀,很多重要的文物,像经本、古迹、古老的寺院等,这些古代佛教的珍贵遗产大多都失传了,消失了,或者被破坏掉了。

储存下来的这五种译本中,大家共同推崇的,认为义理最完整的,就是我们这次要学习的康僧铠翻译的《佛说无量寿经》,简称康本。这个版本无论是在文字义理上,还是整个思想体系方面,都是最佳的。所以从古到今,大家学习《无量寿经》,基本上依循的都是康僧铠的译本。

昙鸾祖师《往生论注》里面引用的经文,以及善导大师五部九卷里引用的经文,都是康僧铠的版本,说明从古至今,大家依循的都是康僧铠的《无量寿经》译本。

这是关于经文翻译史的一个简单说明。

 
二、经典会集

《无量寿经》从东汉传到宋朝之后,开始发生变化了,前面一千年,大家都依循康僧铠的原译本。宋朝以后,开始流行、学习《无量寿经》会集本了。

(一)宋·王龙舒

第一次会集,是宋朝的王龙舒。王龙舒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进士,古代的进士,一般都是要做官的,但是王龙舒没做官,专门做学问。他学佛,也学净土。《龙舒净土文》是他的一部代表著作,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从宋朝以后一直到现在,有很多人都在学习。

王龙舒是第一次会集《无量寿经》的,因为他觉得《无量寿经》的版本太多,让人无所适从,到底哪一本好呢?要从哪里学起呢?他就发心把四个译本综合在一起(五种译本他只见到四种,有一种他没有见到),重新整理了一个版本。这是《无量寿经》第一次会集。

王龙舒在文字上有他的优势,莲池大师在注解《阿弥陀经》的时候,引用过他会集的版本。但是莲池大师并不提倡他的版本,觉得理论上有问题。虽然不提倡,但还是偶尔引用他的文字内容,因为流通量大,大家对他的会集本太熟悉了。

(二)清·彭际清

第二次会集,是清朝的彭际清(严格讲不算会集,应该称为删减本或节校本)。彭际清也称为彭二林,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进士,佛门里面大家都比较熟悉他。他除了对《无量寿经》有编辑之外,还有很多著作。第一部是对《无量寿经》的解释,叫《无量寿经起信论》。对《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也有注解,叫《阿弥陀经略论》《观无量寿佛经略论》,还有《华严念佛三昧论》。彭际清有大量的著作,其净土信仰也是非常深厚的。

彭际清觉得王龙舒的会集本不完整,或者说有缺陷,或者个人认为还需要有改进的地方,所以他发心开始重新删减、节校,另行流通。

(三)清·魏承贯

第三次会集是清朝的魏承贯。魏承贯的本名叫魏源,是清朝很有名的一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可能世间做学问的人比较熟悉他。魏源的著作比较多,现在还有些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全集,也有些研究他的学者。

(四)民·夏莲居

第四次会集是清朝末期、民国时期的夏莲居。对于夏莲居大家都比较熟悉,现在有很多人都在读诵他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个标题很长,把五种译本的标题全部综合在一起,是标题最长的一部。

这四位会集的作者,他们有一些共同点:

第一,都是学者型的人物——就是世间的学者,也都是居士,在家人。

第二,大多都做过官,只有王龙舒是考上进士之后,不愿意做官,专门从事学问研究。而彭际清、魏承贯、夏莲居都是做过官的。

第三,他们都学佛。

第四,他们都学净土。

第五,他们都参与了会集或删节,各自推崇自己的版本。

为什么会屡次出现这种会集佛经的现象?因为后人都觉得前人会集得不满意,有缺陷,所以才不断地再去会集。在佛教史上,这也是净土宗独有的一个现象,其他经典好像会集得很少,只有《无量寿经》在不断地会集。这也说明大家对净土的追踪,以及不断地在深入研究、学习。

但是在佛教界,会集本的现象都是在家人在做,也都是文人在做,这恐怕暴露出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文人的习气——文人的自信,对文字研究的一些执着,才使得他们把佛法作为一种理论推究,好像流传下来的这些经典文字不圆满,需要再补充一点,或者把几部经典再拿来综合一下,显得更全面。

至于值不值得会集?会集的利弊在哪里?其实自古以来都有探讨。从莲池大师到民国的印光大师,大家都多多少少有些说法,都是不赞成的。

我们现在对会集本应该如何认识呢?如果是对净土有正信的人,应该都会回归到原译本。也有一些初期信仰者,因为是通过会集本走进佛门,走进净土教法,所以一走进来之后,就先入为主,很难放弃了。但是也有一些人,理智地回转,再回归到了原译本。

我们要学习净土宗的根本教理,要探寻净土之源,必然还是要回到原译本,因为原译本是佛说的,有梵本为依据,并经过中印大德集体翻译流传下来。佛的分量自不用说,远远超过我们任何人,连菩萨都不能究竟圆知,何况一般大众。对佛经义理不能单纯从文字上去判断,然后以个人之力自行会集处理。尤其深入了解《无量寿经》的整体结构及究竟意义之后,就会认识到根本不需要会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