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净宗书院「法义班」课程开示
(一)`(大众合掌三称佛号)
这个课程的进行,我希望以自由地、自在地、亲切地、活泼地方式进行,不要像大共修都是我一个人在谈。在这个课程中,所有法义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互相讨论、切磋,大家都是平等、同等的地位,我们先以这种方式进行看看。
为了让看书的人能很快掌握一本书的内容,几乎每一本书的序文都会先将这本书的宗旨谈出来,我们今天的讲义就是摘自于《善导大师全集》的编者序。
《善导大师全集》的序文,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法门的核心思想所在,因此我才将这篇序文的名称定为「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这八个字对我们这个法门来说是旗帜、指标。自古以来,直接提出这八个字而做为法门核心的还没有看到,虽然古来尚没有这样的说法,但这并不是我的创作,而是在经论的文义上,都有这种名相和思想。「本愿」这二个字不论在经典上或是祖师的论释上都有,而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还特别设立问答解释「凡夫入报」的原理。所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这些字都有佛金口所说,以及菩萨所传承,是有很实在、很坚实的根据。
本愿,当然是指第十八愿。本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每一愿都可以称为本愿,为什么说「本愿」是指第十八愿呢?这必须从「本」这个字来解释。所谓「本」,有从「因本」来讲,有从「根本」来讲。从「因本」上来讲是「因果相对」,从「根本」来讲是「本末相对」。所谓「因果相对」是指每一位成佛的佛,他在成佛之前所发每一条愿(所发的菩萨愿及菩萨行)
都是本愿。由于因地有发这些愿,实践这些愿,愿和行都圆满了、具足了,才会成就他的佛果,所以从这里来说是指「因本」。可是在他所发的愿当中,一定有一条是他最根本、最重要、最核心的,也可以说是所有愿当中最主要的,这就是根本愿。有了这个根本愿,才能使其他的愿有目的和意义,这就是「本末相对」──一个是根本愿,其他的是枝末愿。
我们这里所谈的「本愿」,都是指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一谈到本愿,就是指第十八愿。我们这个法门是本愿的法门,也就是弥陀本愿的法门,也就是弥陀本愿救度的法门,也就是弥陀本愿救度称名的法门。不过,本愿这两个字,有时候须视环境来提及,因为现在已被污名化了。怎么说呢?
本愿这二个字不只我们这个法门在运用,在台湾有亲鸾会的人运用,也有净土真宗在运用,这两个团体的思想也都有传播到香港、大陆,因为他们所传播的思想有偏差,以致于受到一些人的驳斥,甚至攻击。譬如〇〇法师在演讲中曾提到,本愿法门是日本真宗底下的一派,这个法门的思想是邪知邪见、偏颇的,因为这个法门只谈一个「信」字,不谈念佛、不谈修行、不谈持戒行善,他们认为只要有「信」,就是往生的正因,此后就不用再念佛行善,也不用再修行,甚至其他的坏事也可以做。
〇〇法师这种评论流传到大陆内地,令一些佛教团体产生恐慌,佛教协会就直接行文给各寺院要他们注意这个法门,不可以学习,这就是污名化。因此有些不明了的人,一听到「本愿」就联想到他们那样的信仰内容,对我们就有批评与攻击。我们自修化他、弘法布教也必须知己知彼,知道这样的现况才能就机、就缘,适当的提「本愿」两个字。
(讲义文)
净土经论所阐明之净宗宗旨及思想,一言蔽之,即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八字。亦即:
善恶凡夫,得生报土,唯依本愿,称名念佛
等于这八个字就涵盖整个净土宗了。因为净土经论就是整个净土宗的依据,「净土经」就是指《净土三经》,「论」就是指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龙树菩萨的《易行品》,以及善导大师、道绰大师等祖师的论着。这些著作不管是经典或论典,所阐明的宗旨都是一贯的、一致的、没有两样的,这些一致的、没有两样的思想,用一句话来涵盖,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八个字。
可能有人觉得奇怪,净土法门的经论很多,阿弥陀佛的愿行很深广,阿弥陀佛的慈悲智慧威神功德之力不可思议的,怎么用八个字就能涵盖呢?如果详细了解,当下就可以肯定净土法门就如这八个字所讲的。这里所解释的是「善恶凡夫,得生报土,唯依本愿,称名念佛」,意思是善恶凡夫只要依本愿称名念佛,当他断气后,就立即往生进入弥陀的极乐报土。
善恶凡夫范围很广,因为世人不是圣人就是凡夫,凡夫当中不是善人就是恶人,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是救度的法门,是要救度在三界六道苦海的众生,圣人已脱出三界六道,只有善人和恶人还在三界火宅六道苦海中需要救度,而弥陀救度的对象是不论善、不论恶,不论会修行、不会修行,一律平等。同时,让善恶凡夫往生的这个「生」,是生到报土,而不是化土,更不是另外一个地方。所以依照本愿称名,每一个人的往生都是进入报土。
「报土」和「化土」是相对的,其实极乐世界没有所谓的化土,整个都是报土,那为什么会分「报」和「化」呢,那是用圣道法门的名相来解释净土法门。名相相同,但意义不同,极乐世界如果有化土的话,那是指《无量寿经》所讲的「胎宫、边地」,胎宫边地是在报土之外吗?不是,也是在报土里面,只是因为本愿称名的人,一到极乐世界就花开见佛,而有一类众生往生之后却是在花苞中不能当下见佛,那是怎样的众生呢?依照《无量寿经》的说法是,他也是修行人,也深信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也在去恶行善,累积功德(修诸功德)
,求往生极乐世界,可是对阿弥陀佛的佛智疑惑。这样同样可以往生净土,只是往生后是在胎苞里面,不能当下花开见佛,不能闻法、不能修供养,这个称为「化土」,也称为「边地」。这一部份大家看《无量寿经》下卷的「胎化段」就能了解。
相对于疑惑佛智的就是相信佛智,信佛智往生后就是化生,当下见佛。什么是疑惑佛智?什么是相信佛智?首先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佛智」。佛的智慧在哪里?在佛的慈悲与智慧,佛的慈悲与智慧功用是什么呢?是救度十方众生──救度所有善恶、乃至谤法阐提的众生。有能力救度这样的众生表示慈悲是彻底的,智慧救度的力量是绝对的,诸佛当中,愿力最深广、威德最不可思议,在十方诸佛当中被形容为王,而且被赞叹为十方诸佛所不能及的只有阿弥陀佛。
所以,所谓「佛智」是指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力量,相信逆谤众生回心念佛也能往生,这个就是信佛智;而如果是相信有弥陀,有极乐,可以念佛求生,但也认为必须要怎样的念佛、要达到怎样的境界、要有怎样的功夫,或者念佛之外还需要加上其他的诸善功德来辅助不然往生不定,而且认为即使决定往生,但是到那边还要继续修行。如果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抱持这样的观念就是疑惑佛智,往生后就在胎宫。
如果相信佛智、相信弥陀的救度,就会如善导大师所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从娑婆到极乐都是靠这一句弥陀名号。即使到极乐世界,要成佛、超越,也是靠这一句弥陀名号,所以「一向」是从现在到临终,从临终到极乐,乃至到极乐世界后的广度十方众生都包含在内。甚至对往生或是对现世福乐来讲,也都专依靠弥陀名号,这个叫「一向」。
有人可能会疑惑,善人往生他能够到报土,为什么恶人没有修行,甚至造恶多端,怎么也和有修行的善人到同等的境界呢?第一,是依靠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六字洪名。「洪」指宏广,表示所有的万行、万善、万德、恒沙无量陀罗尼、三藏十二部法门,所有的功德都聚集在这一句名号里面。要脱离三界六道的功德在名号中,要完成佛果的功德也在名号中,任何人只要称这一句名号,就能从凡夫地到达佛的果位。
第二,所谓善、恶,它的本质是虚假的,面对这一句名号,这个虚假的本质产生不了作用,就好像光明一到,黑暗当下消除一般。善、恶是就六道轮回来讲的,可是六道轮回不管是因也好,果也好,他本身是虚幻的、不实的,因为所有存在的都是因缘和合的,本身是空性的、无常的,没有一个不变的主体。
我们看起来好像有善的内容、恶的内容,有善的因果,有恶的因果,可是这些都是因缘和合的,没有一个主体,没有一个本来的、固定的、永恒的、不变的,所以是虚假的。而这一句弥陀名号是从阿弥陀佛无我的、清净的心所完成的,所以本身是真实而清净,永恒而不变,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都是这样。也就是说,只有这一句弥陀名号才是真正的业,所有的善业恶业都是虚假的,就好像钞票有假钞和真钞,假钞即使拥有再多一张也不能使用,只要是真钞,每一张都可以使用,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是真钞,而且是尽宇宙的功德都在这一句真钞中,因此才称为「万德洪名」。其他的业,不管多或少都是虚假的,从这一点来讲,善恶凡夫到极乐世界都平等平等。
以我们凡夫来看有善有恶,譬如五逆谤法是极重的罪恶,果报就是五无间狱,以善来说,五戒十善生在欲界天,禅定更是善,生在色界天,更深的禅定生在无色界天。以凡夫来讲有这些差别,以佛的眼光来讲,都是不究竟、都是可怜愍的,为什么?因为寿命到时又将随业流转,即使生在无色界天,八万大劫寿命到时,还是随业流转,如果因缘和合有可能堕入地狱。从地狱的果报来说,因缘和合,善业的缘到了,或许也升天上。
所以,以我们凡夫来说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但从佛的眼光来讲,八万大劫的善不是真正的善,堕落阿鼻地狱的恶不是真正的恶。不过,虽说如此,还是要尽量去恶行善,因为去恶行善是人的本份,现在一般所强调的人间净土(净化人心、净化社会)
,也都必需要固守、实践,但从究竟上来说,他不是真实的。
法然上人有一个黄金的譬喻:「如以锦锈包黄金,与以蒿苞包黄金,同是黄金也。」意思是说用一个高贵漂亮的盒子装黄金,和用破布包黄金,对于黄金的本质来说,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善恶凡夫同称这一句弥陀名号,不是靠我们的善恶来往生,对往生来说,善不增,恶不减,都是依靠弥陀名号到净土。到净土之后,就抛开善恶凡夫的业,而完全领受这一句名号的功德。
像最近我常比喻形容的,现在我们是人,甚至是皇帝,可是下辈子如果应堕落为猪的话,立刻就从猪胎出来,就是猪的模样、猪的性情,愚痴的以馊水为食,因为那是它的果报。往生到极乐世界,出生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都是智慧高明、神通洞达,都是自然虚无之身,无为之体。因为有什么因就导致什么样的果,我们是以这一句名号为因,当然就获得成佛为果,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善,也不是因为我们的恶,所以往生来说,不是靠我们的善,也不是靠我们的恶。上师有一句话形容的很贴切,「人性差不多,好人和坏人的差别就如同一千万零九毛和一千万零一毛。」
(讲义文)
本愿称名:本愿即是四十八愿中之根本愿──第十八愿,此愿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一句再加上「唯除五逆,毁谤正法」总共三十六个字,这就是第十八愿,也就是我们这个法门的大根大本,希望大家都能滚瓜烂熟的将第十八愿背下来。在座的同修希望都能尽量将本宗的经论,以及祖师重要的论释的文句都背下来。
(讲义文)
此本愿大意是:
十方众生,愿生极乐,乃至十念,必定往生。
「十方众生」即是「一切善恶凡夫」。「乃至十念」即是「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之「称名念佛」,长命之机则上尽一形之念佛,短命之机则十声一声一念之念佛。
「乃至十念」有几家不同的解释,善导大师所解释的就是这里所写的「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之称名念佛」。也就是说,都是遇到十八愿的救度,但个人的根机各有不同,有的年轻时就遇到了,此后他就一辈子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不假借其他方法,也不假借修诸功德回向往生;有的则是临终只有十声乃至一念的时间才遇到这个法门,他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当下也能够往生,这是善导大师对「乃至十念」的解释(善导大师对「乃至一念」也是这样的解释)
。
净土真宗的解释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在一生的念头当中,只要有一念对弥陀的信顺,当下就往生决定了,此后的念佛,多念少念,有念没念都没关系,因为那不是往生决定的因。这是与善导大师解释不一样的地方。以这点来说,净土真宗这种解释是从三业当中的「意业」来解释,善导大师是从三业当中的「口业」来解释。当然口业不离意业,口之所以称名也是从意业流出的。但是,净土真宗的这种解释会有很多再解释的空间,所以日本净土真宗本身就有分十派,当中最大的是西本愿寺派,东本愿寺派次之。
西本愿寺派到明治时代前后,下面就有十五派的学派(研究这一派的学问,称为宗学)
。不过因为日本各宗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将天皇视为神的信心崩溃,日本传统的信仰也整个崩溃,间接的,对传统的孝道以及佛教的信仰也都崩溃了。加上日本明治维新,一味的学习欧美,甚至也以欧美研究学术的方法来研究佛学,把佛学当哲学来研究,因此属于宗教的信仰情操就愈来愈淡薄了。现在我们到日本各地参访,很多寺院都关门,西本愿寺、东本愿寺的大殿非常大,他们一年有两次大法会,法会的盛况已不复在,而且参加的多是老一辈的,很少看到年轻人,可以说已经没落了。以西本愿寺以前有十五个学派来说,现在也只剩下几派了。
以前西本愿寺的十五个学派,他们对自己法门的解释也各有不同,以对最根本的第十八愿的解释至少就有六家以上的不同,这是属于西本愿寺的情形。东本愿寺和西本愿寺有一些地方是对立的,包括思想上也是对立的。东本愿寺对西本愿寺这几个学派的解释是从根本上来否定,认为他们的解释是错误的。第十八愿是往生正因的愿,往生是靠这一个愿,解释一定只有一个,但现在对这个愿却有种种不同的解说,连最核心的第十八愿每家解释都不同,信仰的人到底要依哪一家?
尤其到现代,在昭和三、四十年代,高森显彻(生于昭和十四年,为西本愿寺底下一间寺院住持的子嗣)
创立净土真宗亲鸾会,高森显彻对「乃至十念」和「乃至一念」的解释,与东派、西派或其他派又完全不同,当然他也强调信心,也强调一念,可是他把一念解释为某一种体验的一念,而那种体验当然是以他的体验为标准。以我们来说,我们完全不以那些为标准,而是完全依循善导大师的著作,不依循其他。所以我们对于第十八愿,乃至第十八愿成就文的解释,都紧紧的扣着善导大师的思想,依循善导大师的脚步,而不作其他的解释,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念」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讲义文)
总之:不论何人,愿生极乐,只要念佛,则乘佛愿力,必得往生。简言之,即是「念佛乘佛愿,必生极乐国」。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念佛的本身就已经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了,就像坐船,只要上了船就必定到彼岸,因为这一条船的目标就是直通涅槃城,而且是不受障碍、万无一失、必然会到达的。所以念佛之所以能够往生是依靠弥陀的愿力,而四十八愿中是依靠哪一愿呢?就是第十八愿。因为念佛必生是在第十八愿所讲的,阿弥陀佛已成佛,愿愿已成就,我们依照第十八愿的方法去做,就是依靠第十八愿的愿力。第十八愿讲什么?讲三件事情:信心、念佛、往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是信心,「乃至十念」是念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往生。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我们只要信弥陀的救度,愿生极乐而念佛,就必定往生。
以十八愿的愿文来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可以说是「信、愿、行」的内容。至心信乐──信,欲生我国──愿,乃至十念──行。信愿行具足就获得往生。在这里所讲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至心」是贯穿信乐、欲生和念佛的。至心就是真心,在人世间来往互动都需要有真心,如果彼此心不真,就是虚假的,没有存在的意义,人世间尚且如此,更何况要往生极乐世界、脱离六道轮回,怎么可以不真心呢,所以真心就置在最前面贯穿下面的信愿行。
关于「至心」,〇〇〇宗的解释是,「至心」不是我们凡夫的心,而是阿弥陀佛的真实心,是阿弥陀佛的真实心回向给我们,作为我们的信心。不过,从字面或内涵来看,「至心」不仅可以从佛来讲,也可以从凡夫来讲,佛的「至心」当然是清净心,没有杂染,没有贪瞋痴、妄想杂念,他真心为我们发愿、为我们修行,又真心救度我们,过去、现在、永远的未来都不变,这是弥陀的真心;以我们凡夫来讲,对阿弥陀佛是不是真的信受,于极乐世界是不是真的愿生,对念这一句弥陀名号是不是全身心灵的依靠投入,这是我们凡夫的真心,也就是说,我们真的厌离娑婆,真的欣求极乐。〇〇〇宗只作一方面的解释,而我们是作两方面的解释。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说:「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弥陀净土,不可轻而不欣。厌则娑婆永隔,欣则净土常居。隔则六道因亡,轮回之果自灭;因果既亡,则形名顿绝也。」这一句话非常的好。善导大师在这里所谈的就是「欣」和「厌」。也就是说,欣和厌是我们凡夫可以做得到的,能够这样的话,就是「平生业成」。这一句话不仅说凡夫要有欣厌之心,同时更说明这个法门是平生业成的,只要这样(有欣厌之心)
就往生决定,不再是六道轮回的凡夫,已是极乐圣众之一了。为什么?「厌则娑婆永隔,欣则净土常居。」能厌离娑婆,娑婆就永远隔离,不再六道轮回了;能真的欣慕极乐,从现在尽未来际我们都常居净土。这一句话铿锵有力,毫不模糊,说明我们这个法门是「平生业成」。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一般传统的净土宗几乎不这样讲,我们这样讲是因为将这个法门的教理系统的归纳,提出精华,而举出这八个字。
问:入报土是淄渑一味,可是报土中是不是仍有一些差异?举例说,我们在场的人都是信佛智,一向专称,这样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我和上人的果报会一样吗?
答:你和善导大师的果报是一样的,而且是马上。昙鸾大师说:「愿往生者,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议!」
在娑婆来讲有三三九品的差别,推而说之就是八十一品、无量品的差别,但是到极乐世界之后就没有一二以及初地、二地、三地⋯⋯的差别。以凡夫来说,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行善的人到善处,造恶的人到恶处,有种种高低品位的差别,怎么会说都一样呢。这是因为弥陀名号不可思议的力量,是无法以我们凡夫的智慧来臆测衡量的。善导大师于盛唐时期显现的是一位高僧,慧净本身于末法时期是一位庸劣的凡夫身,可是我们都依靠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本愿力量,所以到极乐世界后,善导大师不增加,慧净甚至其他人到了那里也没有减少。
因为佛的境界唯有佛才了解,所谓「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二乘都没办法了解了,更何况我们博地凡夫。也因为这样,所以佛经中常用许多譬喻。如龙树菩萨在《易行品》首先说明,所有的佛法整个归纳起来可以分「易行道」和「难行道」,什么是易行?什么是难行?这不好说明,所以龙树菩萨就用「乘船」和「步行」来做譬喻。到昙鸾大师又以「自力」和「他力」来说明,难行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凡夫的力量,易行道是靠弥陀不可思议的力量,也用乘船和步行,甚至种种的譬喻,所以《往生论注》一书的譬喻就有十几种。到了道绰大师,几乎完全承袭昙鸾大师的思想,在其《安乐集》中,大概就有三十种譬喻。日本源信大师,在其《往生要集》中,除了继承这些譬喻之外,自己也增加一些譬喻,所以有所谓的「他力十喻」或「他力七喻」。
最近我也在整理这些譬喻,因为有些譬喻能让人很快了解何谓「他力」,否则单从教理有人不易理解。以整个佛教经典来说,譬喻是非常多的,像《观经四帖疏》也有譬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二河白道喻」。总之,阿弥陀佛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既是不可思议的力量,就不是我们能想像、能说明、能形容完整的,如果凡夫有办法理解,就不能说是不可思议了。
问:如果二乘行人回小向大,求生极乐世界,是否也是入报土?
答:应该这么说,如果他是依靠本愿的话,都是入报土。若论二乘,要回小向大比较困难,若回小向大,都是进入报土。我们说的疑惑佛智,是依凡夫所讲的,因为唯有凡夫才有那些分别、计度⋯⋯,阿罗汉以上,这些是比较少的,所以四十八愿当中,所发愿的对象都是指凡夫较多。尤其《庄严经》中所讲的四十八愿,几乎都是指他方佛国所有众生,像我们这里所谈的第二十二愿是「他方国土诸菩萨众」,我们一看时会觉得,哎呀!他是菩萨众,是菩萨的果位往生才是那样的。但若从《庄严经》来说就不是菩萨众,而是凡夫众生。也就是说,在这里有菩萨、有众生,但是到了极乐世界就都一样了。
经典上所说,尤其是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都有谈到往生极乐世界后,我们的六根对那里的六尘,当下就悟道。也就是说,眼根看到那里的景象、耳根听到那里的声音、鼻根闻到那里的种种味道、身体触到那里的东西,当下都能让我们大彻大悟。就好像释迦牟尼佛在未坐菩提座之前是凡夫,可是一旦坐上菩提座,夜睹明星,当下大彻大悟,大悟彻底,三明六通、百千陀罗尼立即现前。
以我们众生来说,每个人都有佛性,佛性本就具足三明六通、具足百千陀罗尼;另外,任何善缘我们阿赖耶识的仓库都有,所有的恶业我们也都做过,论善、论恶,我们的阿赖耶识中都有。在《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中,除了收录有念佛感应的事迹之外,另有三则并非念佛感应的故事,我之所以将它们收录进去,一方面是要与念佛感应做对比,一方面也是为了说明只要尚未脱出六道轮回,大家都一样。其中一则故事是「曾为高僧,再度沉沦」,以前曾当过高僧、戒行僧,可是因为六道未出,贪瞋痴未除,所以逢善缘善境就行善积德,逢逆缘恶境就做恶多端,最后却造下了杀人之罪,过去高僧的行谊,以及持戒的清白与坚定当下就不见了,从娑婆来讲,当高僧时万人景仰,但投胎转世之后,万人景仰的情景不再了,反而是万夫所指,所以六道轮回的种种都不可靠。以佛的眼光来看,六道种种都不究竟,只有往生极乐世界才究竟,因此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说「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讲义文)
这是弥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平等普救的弘誓本愿力。
为什么使得善恶凡夫往生都平等一味,都是靠阿弥陀佛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本愿力。「无缘」就是不讲条件的,如果讲条件,善行高的到高的境界,善行低的到低的境界,这样就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大慈悲是平等给予,没有差别,不讲条件的,就好像所有的众生都是阿弥陀佛的孤儿,父母留给孤儿的一定是传家之宝,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都是阿弥陀佛的独子。「同体大悲」,阿弥陀佛把我们看成与他一体,他所有的我们也会有。因此唯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才是平等的普救,唯有平等普救,救度的愿力才是真正的弘广,所以才称为「弘誓本愿力」。
(讲义文)
是故大师于《观经疏》〈玄义分〉以第十八愿之义判言: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善凡夫、恶凡夫要往生,统统是靠阿弥陀佛的大愿、大业、大力为增上缘。「大愿」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大业」是阿弥陀佛经过兆载永劫积植无量菩萨德行的行持,阿弥陀佛的业当然是清净之业,而我们凡夫就如《地藏经》言:「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都是不清净的。大愿和大业统统圆满具足了,他就成佛了,成佛就有佛力,就有力量救度众生。如果只有愿没有业,就是空愿,有业但尚未圆满,力就不具足,既然是「大愿业力」,表示阿弥陀佛的愿行具足,有佛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而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缘。增上缘就是强缘,强缘就是助因,助因成果,增上缘就是必然的、毫不差失、百分之百,决定性的,有了增上缘一定往生成佛。
(讲义文)
又于《观经疏》之结文说明「念佛」即是「乘佛愿力」,并以此作为《观经》一部之结论,其文言: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到目前讲的都是善导大师的诠释,为什么将善导大师的诠释摆在前面呢?因为善导大师是我们的宗祖,其他是列祖,所以我们把宗祖的诠释摆在前面作为开宗明义的说明。接下来开始引用龙树菩萨以及昙鸾大师的说明。
(讲义文)
「本愿称名」之义,龙树菩萨于《易行品》释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此之「本愿」即是指第十八愿,「称名」即是第十八愿所言之「乃至十念」,「自归」即是第十八愿所言之「欲生我国」,亦即「愿生彼国」;如是之人,即时入必定(正定聚)
,故劝「常应忆念」。
第十八愿中「乃至十念」的「十念」是指称名念佛,这是根据哪里而来的呢?第一位就是龙树菩萨。龙树菩萨在这一段文中清楚地说明第十八愿就是称名,同时也指出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才是本愿。龙树菩萨这一段话,完完全全是引用第十八愿来解释,把「第十八愿」定为「本愿」,把「乃至十念」定为「称名」。我们这个法门依据这个判定是非常有力量的,因为龙树菩萨最权威,没有人能够否定,所以「本愿称名」这四个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显露在这里。当然,龙树菩萨在这里是把第十八愿、第十一愿以及第十八愿成就文融合在一起解释的,甚至《观无量寿经》的「下品下生」也揉合在这里解释。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是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若人念我」就是第十八愿中的「信乐欲生我国」,「称名」就是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同时也是下品下生所讲的「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自归」就是第十八愿的「欲生我国」,也是成就文中的「愿生彼国」;「即入必定」就是第十一愿,第十一愿叫作「住正定聚愿」,也叫作「必至灭度愿」,「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第十一愿的涵义。
第十一愿说,「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第十八愿的因往生之后所得到的果是怎么样的呢?在这里龙树菩萨就将它解释出来了,到那里就入必定,进入涅槃。必定就是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灭度」就是「涅槃」。龙树菩萨用短短的几句话就很巧妙的把《无量寿经》的核心第十八愿、《观无量寿经》的下品下生,以及《阿弥陀经》的核心统统融合在一起解释了。
《阿弥陀经》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阿鞞跋致」就是「必定」、「正定聚」,一生补处就是「等觉菩萨」,是已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正等正觉,只是还没有佛位让他继承,如果哪里有需要佛的话,他就去那里成佛。因为还没有佛位让他继承,所以「从果降因」成为菩萨的身份,但内证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外相是菩萨,内证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阿弥陀经》也说「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龙树菩萨用几句话就含盖净土三经,然后作一个结论就是「是故常应忆念」。「常应忆念」就是乃至十念的「乃至」,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上尽一形」,心中忆念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救度,口中称念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救度力量在哪里呢?在这一句弥陀名号,离开这一句弥陀名号,凡夫找不到弥陀的救度。
现在有人提倡忆佛、念佛,他们所讲的忆佛念佛不是称念名号,他们认为佛没有形象、声音、语言、文字、符号,所以真正的念佛不是称名念佛,真正的念佛是念佛的本身、念佛的功德。可是我们不作这样的解释,因为这一句名号已含盖阿弥陀佛所有因地的修行以及果地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统统在这一句名号当中,我们只要一向专称弥陀名号,所有忆念的功德统统在里面了。
如果我们凡夫不专称弥陀佛名,而去做忆念佛的功夫,我们所忆念的功德,顶多是大海中的一滴而已。因为佛的境界我们怎么有办法去想像,甚至忆佛念佛呢?阿弥陀佛五劫思惟的四十八愿、兆载永劫的修行、积植无量德本,我们怎么有办法去忆呢?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深广慈悲,我们怎么有办法忆得来呢?所以我们以一向称名来涵盖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无量无边的功德,这里所讲的「常应忆念」都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问:(1)
有人认为往生后有九品的差别,这样算不算是疑佛智?(2)
有人认为佛智很多,不认为只要信「称念名号」就能往生,所以忆佛念佛就是忆念佛智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于这样的说法,本宗的看法是如何?
答:修习净土法门、弘扬净土法门的人,必须要把圣道门与净土门的理论分开来。你谈的那一种解释是以圣道门的理论来解释净土门。我们这个法门完全是以净土法门来解释净土法门,这一点很重要。
所有净土法门中,我们善导流是最纯、最专的。很多人都是以圣道法门的理论来解释净土法门,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呢?因为自宋朝以来解释净土的以天台宗和禅宗为多,但是他们都没有接触到善导大师的著作,所以都不是以净土来解释净土。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完全是以净土解释净土,天台智者大师也有注解《观经疏》,不过是以天台及禅的教理来解释;北宋非常有名的知礼大师也写了一部《观经疏妙宗钞》来解释智者大师的《观经疏》,也是以天台的教理来解释净土,所以就把净土信仰解释成天台的思想了。还有,宋朝永明延寿大师是禅宗的行人,他认为禅不够究竟,最后还是要回归净土,但是那个年代学禅的气氛很浓厚,为了引导学禅的人进入净土,所以就提倡禅净双修,这样当然是以禅的教理来解释净土。这有时代性、契机性的方便,可是如果站在净土法门来看,那些就不纯了。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我们要强调「净土门」与「圣道门」不同的原因,因为将它划分开来才不会彼此模糊、混淆,甚至强调难行道、易行道,强调他力、自力,强调要门、弘愿门,强调正行、杂行,就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混淆的、毫不妥协、苟且,让我们能够明辨什么才是真正的净土之道,什么是混杂不纯的,让我们很容易的正确掌握行持,也了解往生是进入报土。
另外,胎生和九品到底是有关系还是没关系呢?从经文来看是有关系的。譬如《无量寿经》讲,在胎宫的时间是五百岁,所谓「五百」并不是固定的五百岁,「五百」在印度当时是用来形容多的数目,如五百商人、五百童子、五百侍女⋯⋯等。九品也有时间性,上品中生经宿则开,七日不退,上品下生一日夜莲华乃开;中品中生、中品下生经过七天,下品上生又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花开见佛。九品有时间性,胎宫也有时间性,两者都是在花苞里经过一段时间才花开见佛,所以有品位阶级就表示还在胎宫中。以《无量寿经》的经文和九品的经文来比较有雷同的地方,既然胎宫是疑惑佛智,与九品就相表里。
善导大师在整部《观经疏》最后的结论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虽说的「虽」已下伏笔,表示说定与说散,但还有一个利益是不在这其中的,而且这利益反而是比定散的利益还大,所以「虽」是这一段文的字眼,然后才点出真正要讲的是本愿。从定善和散善的立场来看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的本愿意在哪里?阿弥陀佛的本愿意在于十方善恶凡夫统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这一段文虽然简短,却是千钧万力,铿锵有力,是整部《观无量寿经》的指归、心肝骨髓。自古以来研究讲说《观经》,如果没有看到善导大师的《观经疏》是体会不到这个内涵的;即使看善导大师的《观经疏》,可是没有人指导,他看到这一段也是一略而过,所以要了解善导大师的《观经疏》可以先看我编的〈观经疏编序〉,序文中我就有将《观经疏》的眼目、重点引出来,只要掌握这几个地方,就掌握整部《观经疏》的重点了,没有掌握这几个地方,即使将《观经疏》的文句、精华列出来,也没有多大意义。必须将核心引出来一再的强调,特别的凸显,一再的反复说明,因为这几个地方很重要。
问:上人在《书信集》多次提到「念佛以无义为义」,请问上人什么是「念佛以无义为义」?
答:这是从根本上、原则上来讲的。意思是我们称念这六字名号,只要尽管称念就好,没有什么限定、规矩、要求,就如善导大师所讲的:「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行住坐卧、时处诸缘都可以念佛,不是专心念就是散心念,不是大声念就是小声念、金刚念、默念,「以无义为义」就是指这个,没有形式、规矩、条件,只要念佛就是了。不管心清不清净,不管做什么事情、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方式、什么身份都不管。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这样来讲,我们每天在佛堂都是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而且还强调「十念计数」,这岂不是「有义」吗?(「有义」是指形象、规定)
。我们刚才谈的是从原则上来谈的,正身端坐或十念计数是技巧性的,我们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但从阿弥陀佛来讲是「以无义为义」,我们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难道是以这个来回向往生吗?不是的。是以技巧性的方法来让我们更贴切的专一的融入在这一句名号当中。
问:上人的意思是不是说,念佛没有条件、不论方式,只是很单纯的念佛,这样就不会有类似以凡滥圣的流弊出现?
答:也不完全是这样。原则上是以无义为义,因为第十八愿只说「十方众生,乃至十念」,我们自我要求的念佛方式,是让我们的身心更融入在这一句名号当中。因为要念佛、共修,所以就选一个方式,本来是静静的念佛就好,不过人都有妄想杂念,阿弥陀佛没有要求我们不能有妄想杂念,但是我们可以自我要求尽量减少妄想杂念来念佛;要如何减少妄想杂念而念佛呢,可以利用十念计数。不过要求得到或要求不到,对弥陀的救度、对往生净土我们都不可以怀疑。
所以原则要掌握好,细节技巧则是随人的根机不同而应用。如果过份强调技巧性而忘了原则也会偏失,会因为念佛达不到自我要求而自我苦恼,甚至怀疑往生,这样反而不好。因此,虽然我们有技巧上的设定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回归到第十八愿──称名必生,不顾虑自己做得到、做不到,完全回归到称名必生,因为称名的本身就是乘弥陀愿力,已是当生成就、往生决定了。
学习我们这个法门要清楚,只要称名,现在就已经是往生决定的身份,是已经给阿弥陀佛救到的人了。我们现在念佛,是就我们这种根机、场合来做技术性的要求,不管做的好或做不好,要求得到或要求不到,对往生来讲都不增不减。以这点来讲,等于是回归到「信」,可以这么说,但信的背后是什么呢?是这一句名号,是因为我们称名靠弥陀愿力,所以在这方面强调信,就不是自己想像的信或自己体验的信了。自己体验的信往往是无形的,而且最后都会改变。所以学习这个法门,如果不回归到善导大师的解释都会半途而废,善导大师说「纵发清心,犹如画水」,即使我们有某一种体会感受,都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遇缘即现,境过则迁,因为心境会改变,不是永恒的。永恒不变的是这一句弥陀名号,永恒不变的是依靠这一句名号,只要以每个人目前的根机去称名念佛就可以了,我们的信要回归到这样的信,信这样的内容。所以说「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问:上人曾谈到「信心决定」,信心决定和决定信一样吗?另,上人在书信集的〈答十二问〉第一个答有谈到:学人有疑,应决其疑,既已无疑,即是金刚信。这里的「金刚信」是指什么?第七个回答:此法闻而思,思而疑,时节因缘到时,即能触境而悟,当下起信(此悟非明心见性之悟)
,所谓「一得此理,无复疑念」也。这里的「当下起信」又是指什么信?
答:这几个地方谈的都是一样的。最近我再度提到「机法两种深信」,有了机法两种深信就是信心决定,就是金刚信,不会再改变。会改变,不是对机没有深信,就是对法没有深信;对机没有深信,对法一定也没有深信,对法没有深信,对机也一定没有深信。这两个深信是一体的,有机深信就有法深信,如果只是信机而不信法,那不算信机,只是一般的「罪恶观」。
「罪恶观」净土门有,圣道门也有,我们这个法门的机深信与一般的罪恶观不同,我们是从信靠阿弥陀佛的本愿来说他的罪恶观是深信机。理解这两个信内容,无非也是自觉凭自力无有出离之缘,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唯有弥陀本愿这个法门才能使众生有出离之缘,而且可以快速成佛。有机法这两种信心就是有金刚信,不管是深、浅或心的感受如何,都算是深信。
以我们凡夫来说,五戒都无法清净,十善都无法圆满了,更何况是脱离轮回的出世间法?这样想来,我们根本不可能出离生死,这是令人非常悲痛的一件事,若能理解到这件事,他就会全心灵归入弥陀的救度。上师有一句法语说「人生就像赌博,我把一切下注在佛的身上,就算输了也无所谓。」我想上师的心就是这样,因为,已经没有可以赌的了。和五戒、十善赌打不赢他,而且赢了也没有用;和五戒、十善赌都打不赢了,何况是四谛、十二因缘。这样能够打赌的就只有这个法门了,而和弥陀打赌,输了也没有怨言。
问:本宗的目的是入报土,上人刚才也谈到不要高攀圣境,对于念佛也尽量回复到最单纯,但在《感应录》上对极乐净土的胜境有描述一些,可能是借由助念或是在念佛中所见。因为往生净土是我们的目的,对于描述的那些境界是可信的吗?
答:那些只可做为启信的参考,不能完全去崇拜甚至盼望那种境界。而且境界是各个人不同,一般来说,各人所看到的阿弥陀佛往往也是他所供奉的,可见每个人看到的阿弥陀佛各不一样,所以每一个人当下看到的净土也会不一样。我们要了解净土,应依据《无量寿经》以及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真的了解净土,是必须到极乐世界之后,除此之外,一般所描述的都不能尽信,信要信圣言量。
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既然不能尽信,为什么我要写,也编辑出书呢?那是为了在某一方面启发我们,让我们对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有极乐世界的归宿,念佛必定往生,念佛能得现当二益有信心。不过,最后还是要回到信受弥陀的救度,那些内容只是某一种因缘性的而已。
今天我们暂先讲到这里,其他的下次再谈。希望大家回去都先预习。
(讲于2006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