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概说(四.下)

──《观无量寿经》大意(一)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前几次我们就《观无量寿经》概要做说明,前一节是为《观无量寿经》的属性作定位──《观经》是针对凡夫可以成佛而说的一部经典。

接下来就要进入《观无量寿经》的大意。

解释《观无量寿经》都不能离开善导大师所写的《观经四帖疏》;所谓“四帖”就是“四卷”:第一卷〈玄义分〉,第二卷〈序分义〉,第三卷〈定善义〉,第四卷〈散善义〉,善导大师以这四卷来通盘解释《观无量寿经》。

在第一卷〈玄义分〉中,善导大师还没有就经文的文文句句去消文、解释,是预先把整部《观无量寿经》的内涵、精神,就文字背后的意义通盘地解说;同时也针对当时大众对《观无量寿经》的普遍误解、错解加以纠正。

〈玄义分〉共分七门,也就是七章、七个段落,第一门是“序题门”。

《观无量寿经》有序分、正宗分、得益分、流通分和耆闍分,“序题门”就是当中的序分。序分有证信序跟发起序,发起序当中,韦提希夫人请求释迦牟尼佛教导她如何思惟、如何正受。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显露出满足的微笑,晓得开示救度众生的法门,机缘已经成熟了,所以就先讲出十三种定观与三福九品,之后再引导进入阿弥陀佛的救度,也就是弘愿的念佛。整部《观无量寿经》的大意,就写在第一章〈序题门〉。

〈序题门〉最重要的有一段文叫做“要弘二门判”,这一段文是〈序题门〉的核心,也可以说是整部《观无量寿经》的核心,是《观无量寿经》的大意。

我们有出版一本随身书叫《观经四帖疏》纲要(也有纳入《善导大师全集》中),主要是以《观经四帖疏》十三章来做为解释,前面所讲的“ 《观经》唯凡论”,在那本《纲要》的第三章就有说明,第六章也有扼要地讲到“要弘二门”,大家可以参考。

接下来,就以“要弘二门判”来做阐释,这里讲的会比较细致一点。

“要弘二门判”是善导大师阐释《观无量寿经》的大意,也是对《观无量寿经》的教判,也可以说是净土宗的教判,乃至整个大乘佛法的教判,所以这个教判非常的重要。

这个教判对土宗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凡是修学净土法门的人,都应该要了解究明善导大师这段“要弘二门判”的内涵,这样对净土宗的教理,才能够有正确地掌握;而且对自己往生弥陀净土,也才有绝对而不动摇的信心。

“要弘二门判”文:

  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
  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

善导大师在这一段文中,分别将“要门”与“弘愿”的意义扼要地显露。这一段文,短短几句,不但涵盖了净土法门的核心,乃至整个大乘佛教的核心统统都涵盖了。

首先,我们先就文字来消文,解释文字的意思。

第一段说“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释迦牟尼佛在皇宫为韦提希夫人讲法,同时也把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种种庄严显示给韦提希夫人看;韦提希夫人看到极乐世界这么的清净光明、庄严殊胜,就很向往,想要往生到这样的世界。因此就进一步向释迦牟尼佛请求说“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希望佛陀您能够教我思惟、观想极乐世界的景象,好让我命终的时候,神识能够到极乐世界。

“思惟”跟“正受”是一种观想的方法与境界,思惟是观想的前方便,正受就是入定的境界。把要观想的境界完全的领纳在心中,这个叫做正受。所以正受可以说是一种三昧,一种定境,而思惟只是三昧定境之前的修练、铺排。释迦牟尼佛听到韦提希夫人这样的请求,就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要展开阿弥陀佛救度法门的机缘已经到来了,所以善导大师这里就进一步说“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

“娑婆”就是娑婆世界,“化主”就是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化主释迦牟尼佛,因为韦提希夫人的请法,因此广开净土的要门;“广”就是宏广,因为要门很广,有多广呢?要门是属于定善跟散善,但是它包含了释迦牟尼佛一辈子所讲的所有法门,也就是五时八教都涵盖在净土的要门当中,所以说“广开净土之要门” ,归纳起来,就是定善跟散善。所以这里说“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

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安乐”就是安乐国,也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种种名称,除了叫做极乐世界之外,也叫做安乐世界,也叫做安养世界,也叫做妙乐世界,也叫做莲花藏世界,也叫做光明土,也叫做涅槃界等种种名称。因为极乐世界非常殊胜,涵盖种种殊胜功能,所以就有种种名称。“安乐能人”是指安乐国、安乐世界、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这里的“安乐能人”跟前面的“娑婆化主”是相对的语句,“娑婆化主”就是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安乐能人”就是安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为什么在这里称阿弥陀佛是“能人”呢?因为他是能够救度十方众生的一位尊者,所以叫作“能人”。

当释迦牟尼佛开展净土的定善跟散善时,阿弥陀佛主动彰显出别意之弘愿。关于“弘愿”,一般通途讲“四弘誓愿”,凡是菩萨发心要成佛,必须先发四弘誓愿,这是基础性的。而在四弘誓愿之外,个人又特别发的愿,譬如,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药师佛有十二大愿,地藏菩萨的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等等。

阿弥陀佛在释迦牟尼佛讲解定善十三观,散善九品当中,主动地显出他有别于定、散的要门,以及有别于一般弘愿的悲心愿力,所以叫作“显彰别意之弘愿”。“显”是把隐藏在里面的内容显露出来,本来是在里面被涵盖住的,把它显露出来,让人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个叫做“显彰”。假设不特别去显彰的话,从表面上就看不出来,所以表面上释迦牟尼佛讲定善、散善,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在这当中就显彰他有别于要门的一种平等、没有差别的救度的愿力,“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是这样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在讲定善跟散善的时候,阿弥陀佛在什么地方显露他弘愿的救度呢?这个后面会解说到,现在我们只先就文字来消文。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这里就有“要门”跟“弘愿”。“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所谓“要门”就是这一部《观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定善十三观与散善三福九品;“定即息虑以凝心”,所谓“定”,就是息虑以凝心,也就是入定的意思。要入定的话,必须要息虑。“虑”就是念头,种种的妄想杂念必须停息下来,心进入不动的状态,所以说息虑以凝心,也就是进入定境。如果不入定的话,是观想不清楚的。“散即废恶以修善”,散就是废恶修善,跟定是相对的。定是入定,身、口、意三业行为都进入在定中;散是身、口、意没有入定,但虽然没有入定,却不做任何的恶事而修种种善事,所以说“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将定或散这两门所修行的功夫、功德回向求愿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属于要门。

前面是讲要门,接下来讲弘愿。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大经》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所讲的阿弥陀佛的救度,叫作弘愿。“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所有一切善的凡夫、恶的凡夫,他们能够得生极乐世界,“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都是依靠阿弥陀佛为增上缘。

阿弥陀佛有什么增上缘呢?阿弥陀佛有大愿、有大业、有大力的缘。这个缘是一切善恶凡夫得以往生极乐世界的缘,这个缘是增上缘、是强缘。必定使因快速、顺利成就果报的缘叫做强缘,也叫作增上缘,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大愿、大业、大力,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成佛的增上缘。因为有了增上缘,就必定成了那一个果。

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大愿”就是指阿弥陀佛五劫所思惟的四十八个大愿,“大业”就是指阿弥陀佛发了愿之后,为了圆满这四十八个愿,又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种种无量德行就是阿弥陀佛的大业。这里所说的“业”跟我们凡夫的罪业、黑业,是完全不一样的。无量德行的大业是清净的业,是白业,是可以使自己跟十方众生都成佛的业。因为“愿”跟“业”,都已经圆满了,因此自然就有了大愿业力。

“大力”就是净土宗所讲的阿弥陀佛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之力,这个大力能够使十方众生,一切善恶凡夫往生极乐世界,以及在极乐世界成佛。如此威神很不可思议,所以说不可思议威神之力。

当然,大愿、大业、大力,如果浓缩的话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万德洪名。这里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照一般理解来说,善导大师解释弘愿的时候应会把《观无量寿经》中有关弘愿的经文、内涵引用出来,然后讲清楚、说明白,可是善导大师没有这样做,只说:“就如《大经》所说的,一切善恶凡夫能够往生,都是靠着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善导大师只有这样解释,并没有将《观无量寿经》安乐能人彰显别意之弘愿的地方一一指明出来,此中当然是另有涵意的。

原因在于,阿弥陀佛在《观无量寿经》所显彰的别意之弘愿有好几个地方,如要一一举出就会比较繁琐。而且《观无量寿经》所显露出的别意之弘愿与《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是一样的,所以善导大师在这里就简要的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当然,简要来讲,这里所谓的弘愿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本愿当然也可以指四十八大愿,因为从因地上来讲就是四十八个大愿;但从根本来讲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就是本愿。所以在《无量寿经》就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这一段偈语是在解说第十八愿的,而且明明白白地把第十八愿说是本愿。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经》最后〈流通分〉的地方,佛陀咐嘱交代阿难尊者要流传下去的经文也是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与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就解释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善导大师的这一段解释,已清楚点明阿弥陀佛有的本愿是专称弥陀佛名。所以这里所讲的“言弘愿者,如《大经》说”,那就是如《大经》第十八愿所说的。譬如第十八愿成就文也在说第十八愿的内容,《无量寿经》〈流通分〉:

  佛告弥勒: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这也是在说明第十八愿。刚刚所引用的“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也是在说明第十八愿。

整部《无量寿经》上下两卷,都在讲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本愿救度,所以“言弘愿者,如《大经》说”,当然主要也是讲第十八愿的意涵。

这一段文最后,善导大师做了一个结论说“仰惟释迦此方发遣”,我们恭敬地仰望二尊,思维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劝导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弥陀即彼国来迎。”阿弥陀佛就从极乐世界来迎接我们;“彼唤此遣”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呼唤我们让他救度,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劝导我们要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这叫做“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如果能了解彼唤此遣的意涵,我们一定会愿生极乐世界,不可能不愿生极乐世界,除非是我们没有听到阿弥陀佛的呼唤,没有感受到释迦牟尼佛的发遣。换句话说,除非没有遇到这一个法门,一旦遇到了,十个人十个人往生,百个人百个人往生,即所谓“万修万人去”。所以善导大师就说“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一定会往生。

以上是对这一段文的解释、消文,接下来就“要弘二门”再进一步解释。

所谓“要弘二门”,指的是“要门”与“弘愿门”。“门”就是通入的意思,没有门的话就没办法进出,所以门就是通入、进入的意思。进入到哪里呢?进入到极乐世界。

也就是说,极乐世界有两种进入的修行门径,一种是要门的修行门径,另一种是弘愿门的修行门径。这两种虽然都能通往极乐世界,但是两种修行方法不一样。

净土宗的宗旨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这个修行的径路就是“念佛往生门”。但是有人虽然要求生弥陀净土,可是不晓得阿弥陀佛是救度的佛,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具备离开三界六道的功德,具足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每一个人只要依各自的根机去念佛,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他不晓得这个真实道理,因而不能够安于这一句佛号,难以安于念佛,而想凭借念佛以外的种种其他善法,来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这个修行的方法,就是“诸行往生门”,也叫做“众行往生门”,或“万行往生门”,就是修学念佛以外的种种法门,累积念佛以外的种种功德来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这些就属于“要门”。所以通往极乐世界,就有“念佛往生门”(弘愿),以及“诸行往生门”(要门),这两种修行的门径。

再明白地说,所谓“要门”,指的就是“诸行往生门”。善导大师说所谓要门就是定善跟散善,定善跟散善就涵盖八万四千法门,所以叫做“诸行往生门”。所谓“弘愿门”就是“念佛往生门”。

以上是就要弘二门稍微解释。

可能有人会问,善导大师只有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只说“弘愿”两个字,并没有说弘愿门,也就是没有加一个“门”字。这里说弘愿门,岂不是增减祖文?其实并不是增减祖师的文字,同样都是善导大师所说的。怎么讲呢?善导大师除了在这里有讲到弘愿之外,在《般舟赞》善导大师就用一段偈语同样的显示要门跟弘愿门。善导大师说:

  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这里就用“弘誓门”这三个字,“弘誓门”跟“弘愿门”意思是一样的,都在指第十八愿,所以第十八愿有说是“弘愿门”,也有说是“弘誓门”。

就“弘愿”来讲,“愿”就是指第十八愿“设我得佛”;“誓”是指“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发愿,他如果成佛的话,要让十方众生都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不能让十方众生都往生极乐世界,他就不取正觉。所以就“不取正觉”来讲,是阿弥陀佛的“誓”。“誓”是有条件的交换,就是说我不达成的话,势必要如何……,为了要达成,就必须继续,一直到达成了,他这个誓愿才圆满。所以愿就是誓,誓就是愿,弘愿就是弘誓,弘誓门就是弘愿门,弘愿门就是弘誓门。

既然同样都是善导大师说的,可见我们并没有增减祖师的文句。何况善导大师在这里就很清楚明白的说“弥陀弘誓门”,“弥陀弘誓门”指的是“专念弥陀号”,因为这里说“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所以弘誓门就是专念弥陀号,其他的方便就是“一切善业回生利”,也就是要门,要门就是以各自所修的种种善业来回向。

由这一段偈语跟要弘二门判互相对照的话,就晓得“一切善业回生利”,就是“要门”;“专念弥陀号”就是“弘誓门”,也就是“弘愿门”。所以这里讲的弥陀弘誓门就是专念弥陀号,并不是一切善业的回向往生,如此细细的思维,道理就显现出来了。

何况所谓的“门”,就是通入、进入弥陀净土的意思。诸行往生可以通入净土,可以叫做“要门”,有一个“门”;念佛往生也可以通入净土,所以名为“弘愿门”。如果“弘愿”不可加个“门”的话,那么我们念佛要通到哪里?要进入到哪里去呢?难道不能进入弥陀净土吗?既然“弘愿”可通往净土,那么不是“门”又是什么呢?因此善导大师就在《般舟赞》的“弘誓”之后加一个“门”。虽然都是“门”,可是“要门”这个“门”是方便的门,弘愿的门才是究竟的门。也就是说,或有人通过方便的要门进入究竟的弘愿门,所以要门的门也含有通入弘愿门的意思。

从整部《观无量寿经》的脉络来看的话,要门是要通入弘愿门的。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用定善跟散善来诱导、调熟定善与散善的根机,然后进入弘愿门,专一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而不是自己修定善、散善来回向。也由于定善大众做不来,散善也做不圆满,那怎么办呢?要怎么往生呢?这个门(要门)就不通了。如果把这个门(要门)转向弘愿,也就是引导他们专一念佛,那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了。所以说要门是为了引导进入弘愿的,最后就只有弘愿一门,没有要门了。当然这是就“要弘分判”与“要弘废立”来讲的,有“废”、有“立”,这个讲到后面才能够显露出来。

接下来讲“要、弘”这两门的体。

善导大师在〈玄义分〉就说:“言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这个就是要门的根据,可知要门的体就是《观经》所讲的定善跟散善。

定善是指《观经》所讲的十三种定观的修行方法,善导大师在〈玄义分〉当中又说:“从日观下至第十三观以来,名为定善。”也就是《观经》讲十三种定观,第一观是日观(日想观),第二观是水想观,一直到第十三观,从第一观到第十三观名为定善,这个是善导大师所分判的“从日观下至第十三观以来,名为定善。”这个是属于定善的内涵。

散善是指《观无量寿经》九品往生段中所说的三福(三种福业)的修行内容,善导大师在〈玄义分〉就说:“三福九品,名为散善。”善导大师在这里,很明确的将《观经》划分出定善跟散善。

所谓“三福”就是世福、戒福跟行福。这三福包含世间善跟小乘善,以及大乘法门的善。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是用十一句话来解说三福。

其中世福有四句话,就是: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戒福有三句话,就是:

  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行福有三句话,就是: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这十一句就是三福的内容。

在三福中,有的人修学高,有的人修学低,便依其修学而分判出九品,也就是上辈三品、中辈三品,以及下辈三品,总共九品。但严格来讲,下辈三品是三福无分的,因为他们连世福的第一个“孝顺父母”都做不到。可是善导大师却说:“三福九品,名为散善。”九品包括下辈三品,也都属于散善。论下辈三品,他们只有作恶,一辈子没有行善,善导大师却也说是善,到底背后是指什么呢?是指下品三生的人临终的时候都有念佛,念佛是善中之善,是福中之福,所以也是属于善。

回向自力所修的定善、散善等种种行门,以至诚心回向发愿往生弥陀净土的法门,就总称为要门。所以善导大师在〈玄义分〉就说“回斯二行,求愿往生”,把这要门的定善跟散善作为自己的功德回转向着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交换。怎么交换呢?就是说:“阿弥陀佛啊!我已经完成了定善或者散善,请您来接引我往生吧!”就是这一种意思,这叫做“回斯二行,求愿往生。”

这一段文的意思约要来讲,就是指修行《观无量寿经》之中所讲的定善和散善,回向求愿往生极乐净土,这个就是要门。所以,要门的体就是《观经》所讲的定善和散善这些法门。

进一步再详细说,“定善往生门”指修行定善十三观来回向往生净土。如同善导大师说“定,即息虑以凝心”,也就是说要端坐在寂静的地方,摒除种种妄想杂念,让心能够寂静,甚至能够入定,凝心专注于净土景象的观想之中。“散善往生门”是指修习净业三福,回向往生弥陀净土,就好像善导大师所讲的“散,即废恶以修善”,散善之修习不必一定要端坐,在寂静的地方摒除杂虑,不一定要入定。在日常生活当中以平常散心的状态来断除恶业,修持三种福业(世福、戒福、行福)。不管三福是完整的圆满,或是部分的成就,都可以用来回向。

“要”就是必要,“门”就是通入、进入,必须要定善成就或散善成就,也就是要有善业功德成就才能够通往净土。如果善恶交攻、善恶夹杂,就不能往生。因为不是定善往生,就必须散善往生,假设既没有定善,也没有散善,就没有功德可以回向。所以必须要有善,不是定善就是散善,以善为标准,不可以有恶。

但是,我们身在五浊恶世,末法时期的众生,成就纯善的众生很少很少,绝大部分都处在善恶交攻、善恶夹杂的状态。所以修行要门往生就很困难,因为我们修不了,难有所成。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就说: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如果舍掉专一念佛而去修杂业(定善、散善),一百个难得有一、二个往生;一千个难得有三、五个往生。也就是说,修这些法门的人,即使再多,但是能往生的很少,也就是修不成就的意思。因为依要门往生必须成就纯善功德,不是定善就是散善,我们检讨自己,定善决定是修不来的,即使散善也做不到。

散善三福中,“行福”是大乘法门,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首先必须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基础,第一要深信因果,进一步读诵大乘,读诵大乘当然也涵盖着修行的内容,然后劝进行者,进而教人也来行持。所谓劝进行者,这个其实我们是做不到的,也发不了这个心。“戒福”,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我们也做不来。“世福”,我们也做不到位。何况我们都是烦恼强、业力重,而且妄想多,善和恶互相交杂;恶是真恶,善又是假善,可以说我们几乎没有功德可以回向往生,那就没有力量脱出三界轮回了。

前面是就“要门”的定跟散稍作解释,接下来解说“弘愿”。

善导大师在〈玄义分〉中就说: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这就是弘愿门的根据。

这一段文的意思是说,《大经》(《无量寿经》)的他力往生教义,浓缩而言,就称为弘愿。因为教义明确指出根本轴心是,一切善恶凡夫都是依靠阿弥陀佛的大愿、大业、大力,而得以平等地往生极乐世界,因此这一个法门就是弘愿门。

弘愿的体就是指阿弥陀佛弘广的愿力。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跟悲心是要度尽十方众生的,这一种愿力、悲心非常的弘大、弘广,所以叫做弘愿,也叫做弘愿力,或者是弘誓愿,愿力、誓力、佛力、功德力统统在里面。而且这一些功德、力量,又统统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当中,所以弘愿的本体就是指阿弥陀佛的愿力,也是指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名号跟愿力,愿力跟名号,是一体的;甚至阿弥陀佛本身跟他的名号,名跟他的本体,也是一体没有差别的。这是佛的境界,当然凡夫就不是这样。

相对于前面所讲的定跟散这两个法门,这里所指的是第十八愿的念佛。“弘愿”就是弘大、弘广的誓愿,因弥陀本愿广度十方众生,第十八愿说“十方众生”,也就是普遍的救度“一切善恶凡夫”,十方众生以善恶凡夫为本位,尤其是以最苦的恶人为急迫救度的对象。为什么?因为对极重的恶人如不马上救的话,就立即要堕入三恶道了;而不严重的人,他还有机会。所以,虽然佛的悲心是平等的,但是在救度上,就必须有轻重缓急的差别。

简而言之,弘愿所要救度的对象是包含一切善恶凡夫,亦即“无机不摄,无苦不度”,没有一个根机不在阿弥陀佛的救度范围之内,没有一个苦恼的众生,不能乘脱阿弥陀佛的救度,所以叫做“弘愿”。

第十八愿称为念佛往生愿,所以弘愿就是第十八愿。怎么讲呢?因为“一切善恶凡夫”,就是指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而且“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这“莫不皆乘”就是指第十八愿所讲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只要我们“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就是信跟愿;“乃至十念”就是行。只要具备信、愿、行,就是乘托上了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了。这“大愿业力”就是指第十八愿所讲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本愿力,因为他已经取正觉了,所以他就有这样的力量,使信、愿、行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样的本愿力是不论善跟恶的,亦即只要以信愿念佛为因,就能够自然的乘托、依靠阿弥陀佛大愿业力的这一个增上缘,有了这样的增上缘就必定得生弥陀净土。

总而言之,“弘愿”就是指第十八愿的念佛往生愿。弘愿门,就是指全凭阿弥陀佛力量的念佛往生门。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说:

  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善导大师将“一切善业回生利”与“不如专念弥陀号”并列对立,认为“一切善业回生利”是不如“专念弥陀号”的,因而提倡“专念弥陀号”,并将“专念弥陀号”的念佛往生,定义为“弘誓门”。

我们把这一段偈语结合前面“要弘二门判”,文义就非常的明显。“一切善业回生利”就是指“净土的要门”,而“专念弥陀号”就是指要弘二门判的“别意之弘愿”,也就是本愿门。

在这里我们进一步归纳“要弘二门”的教义,“要门”的教义分为三点来说明:

第一点,以往生弥陀净土为目标;

第二点,以自己的力量努力修行定善的法门,或者散善的法门;

第三点,以所修的定善或散善的功德为因,至心回向,求愿往生弥陀净土。

具备这三点就叫做“要门教”,也就是要门的教理。

弘愿的教义也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点,以往生弥陀净土为目标;

第二点,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在这里指的是专一称念弥陀名号,内心是信受弥陀的救度的。

第三点,完全舍弃依靠自力之心。

具备这三点,就叫“弘愿教”,弘愿的教理。第三点是完全舍弃依靠自力之心,意思就是说,自己再怎么样行善积德,也不依靠这些善跟德来回向往生。因为往生的资粮完全在弥陀名号,往生的增上缘完全在阿弥陀佛的大愿、大业、大力,这一些统统在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当中,我们只要信受、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因此,不须依靠自己修这个功德、修那个功德来回向往生。即使自己的本分,该做的都做圆满了,也不是以这个来回向往生。因为,一方面知道这一些还是有漏的,也是杂毒的、染污的,不足以回向往生清净的极乐世界。另一方面知道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已经具备了往生的资粮,只要念佛,就能够依靠他的大愿业力,因为这样的大愿业力才是往生成佛的增上缘。

所以,“要门”就是十三观的“定善”,跟三福九品的“散善”。“弘愿”就是《大经》第十八愿,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

“要门”是自己修行定善或者是散善,回向求生净土,龙树菩萨说这个是属于“难行道”,昙鸾大师说这个是属于“自力”。

“弘愿”是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已经预先为十方众生完成了不可思议的救度力量,也就是大愿业力。对于救度十方众生来说,此大愿业力是万机不漏,善恶统统救度的,大愿如此弘广,故名为“弘愿”。龙树菩萨说这个是“易行道”,昙鸾大师说这个是属于“他力”。这个“他”不是指别人,是纯粹、唯一,指南无阿弥陀佛的力量。

简要来讲,要门是自力,诸行往生的法门;弘愿是纯粹他力,念佛往生的法门。不管是有智慧的,或没智慧的人,不管是遇到善缘而行善的人,或遇到恶缘而做恶的人,一样丝毫不用靠自己的力量,都是全凭弥陀的佛力,完全被佛力救度而往生的法门。因此这一个法门就是所谓纯他力教,或是绝对他力教。也就是说,善人不是依靠他的善来往生,恶人应该堕落三恶道,可是也因为弥陀的救度而往生。总之,往生跟自己的善恶无关,完全都是弥陀的力量。

可能有人会认为说,我们也要信、也要愿、也要行啊!这岂不是自己的力量?所以应该是他力的救度加上自己信愿行的力量,是两愿和合的二力法门,不是纯粹他力。不是这样的!

信,有自力的信,有他力的信。阿弥陀佛救度的悲心彻入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的信,这个就是他力的信。这个他力的信,纯粹就是阿弥陀佛的,不然论信,我们是信不起来的。

愿,我们是随顺阿弥陀佛的愿,阿弥陀佛呼唤我们让他救度,我们就随顺他,让他救度。阿弥陀佛说,以你的根机、身分去念这一句弥陀名号,这当中没有所谓功夫成片、梦寐一如,或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这一些条件。这样,信愿行岂不都是源自于阿弥陀佛?我们只是随顺而已,所以力量全部在阿弥陀佛那里。

比喻来说,我们要从台湾的台南靠自己的力量徒步到中国的北京,或美国的纽约,那是绝不可能的。可是如果坐上飞机,那一定会到达。阿弥陀佛这架飞机是绝对安全的,而且要坐上这一部“弥陀号”飞机,也不用先订位,也不用花钱买机票,只要接受阿弥陀佛呼唤,我们答应,就完全具备了,我们就已经坐在阿弥陀佛本愿的飞机上了。

所以,我们是被弥陀的悲心感动而成为信心,因此这个信,必须是以外在存在的客观事实入于我们的心,才能成为信,凭空要起一个信是绝不可能的。

愿,也不是我们发愿将来要怎么样,不是的,这个愿是“愿意”,是愿意接受弥陀的救度。我们被阿弥陀佛的慈悲所感动──怎么说呢?唉呀!阿弥陀佛十劫以来站在那里,悲心、迫切地呼唤我们,我们不忍心阿弥陀佛这么苦苦的呼唤,我答应吧!这个叫做“愿意”。

行,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忆佛念佛,这个就是行。

所以信愿行统统都是阿弥陀佛的力量给我们的,我们只不过是随顺而已。也就是说,我们安分守己的坐在飞机上就可以了。在机上,你要端端正正的坐着也可以,要翘着二郎腿也可以,要趴着休息也可以,总之,只要不离开这一架飞机就好。

相对于要门诸行往生来讲的话,是不论圣凡善恶、大小轻重都应该要归入弘愿念佛法门,所谓“念佛成佛”。为什么呢?因为不论圣人、凡夫、善人、恶人要往生极乐世界,统统要靠阿弥陀佛,不是靠我们。所以不管是定善的凡夫,或散善的凡夫,乃至圣者,都要归入阿弥陀佛的弘愿念佛,因为这才是往生的“正因”。

所谓“正因”就是直接的因。有了直接的因,肯定百分之百往生极乐世界,如果还要回向的话,就不是正因。就好像水果要接枝,才有那一种成分。何况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境界,以我们的功德回向,虽然也能够往生,可是会在莲花胎里面,这是譬喻。譬喻为当下不能见佛闻法,好像还在母亲的胞胎里面,此中有种种的微细的差别。

从要门和弘愿门,就讲到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当中的第十九愿与第二十愿。阿弥陀佛的第十九愿、第二十愿虽然都有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好像也是要弘广救度十方一切众生的愿,可是看它的内容就可以晓得,阿弥陀佛建立这两个愿的目的,是在引导修这两个愿的根机众生统统归入第十八愿,否则要往生就困难,就不能够“广度一切众生”。

为什么?因为第十九愿是限于能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而至心发愿回向往生的众生。第十九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
  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它的对象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人。能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回向的话,阿弥陀佛会来迎接他。但是阿弥陀佛晓得对方要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是发不起来也修不成就的,发的是虚假的,修的也是有漏的,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回归第十八愿。所以第十九愿有引导入第十八愿的用意,好像释迦牟尼佛在《观无量寿经》所讲的定善跟散善,目的就是要回归专一称念弥陀佛名。

第二十愿是限于能够植诸德本,因为第二十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
  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愿是预先种下那个德本,期待将来开花得果的。所以第二十愿是要引导这辈子曾经听到弥陀名号,晓得极乐庄严,也曾经想像极乐,想要往生。但是他这一辈子不是真正的发心,只是“植诸德本”而已,只是种下了种子,至于成长、开花、结果不是在这一辈子,是下辈子或下下辈子。好像种水果,今年春天种下去,有今年秋天就收成的;有今年种下去,要等待明年,或三年、十年之后才收成的。阿弥陀佛对这一类众生也不放弃,所以他建立了第二十愿要来等待他,但主要也是要引导他们最好能全都在今生今世专一称念弥陀佛名,而在今生今世百分之百的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所要救度的众生,范围就很狭小。因为第十九愿只限于能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人,而第二十愿只限于植诸德本的人。可是第十八愿就不一样了,第十八愿救度的是不论十方众生的善恶智愚,也不论会不会修行,都是平等的救度。因为第十八愿并没有说必须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或要植诸德本。第十八愿是只要真正的信,真正的愿生极乐,此后依他的根机,乃至一辈子的念佛,或者临终的人,乃至十念的念佛。所以第十八愿就只有讲相信弥陀救度,愿意往生弥陀净土,此后专一称念弥陀佛名,没有其他的条件。

所以所谓的弘誓门,或者弘愿门,这种名称是最适合第十八愿的内涵跟特色。因此就以第十八愿名为“弘愿”。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一开始就说是弘愿门,最后舍掉要门的定跟散,而独举唯一的显现出本愿念佛的弘愿门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第十八愿的内涵,它的教义,又称为“弘愿教”或者是“弘愿法”。弘愿的教法,也称“弘愿一乘”。“乘”有三乘的阶级:小圣的菩萨,就是三贤;大圣的菩萨,就是十地;佛,佛是一乘,弘愿也叫做“一乘教”,弘愿法门也叫做“一乘法门” 。也就是说,弘愿的念佛是能够今生就解脱轮回,到了极乐世界,就进入佛的境界,所以是一乘的法门。

如果就弘愿一乘跟华严、天台比较的话,华严、天台是渐教,不是顿教。因为它虽然也说是一乘,可是不能在今生成佛,还必须生生世世的修行累积功德,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明白显示一切众生都能够一生成佛的真实法门,唯有阿弥陀佛所成就的第十八愿弘愿念佛法门,所以弘愿才称为一乘,弘愿一乘。

释迦牟尼佛一辈子所讲的教法,广泛来讲有八万四千的法门。虽然这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让人解脱成佛的法门,可是这一些法门如果跟弘愿一乘来比较的话,都是方便法,不是真实的法门。是唯有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这一个法门,才是解脱成佛的真实法门。所以第十八愿的法门就是弘愿一乘的法门。

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分别“要弘二门”。

在〈玄义分〉中所说的“要门”与“弘愿”显示出不一样的教理内容。“要门”是以自力修行定散两种善,用这两种善来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为宗旨的教法;弘愿是舍弃自力,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往生为宗旨的教法。因此,可以认为要门就是方便教,弘愿就是真实教。是故,也可以说除净土弘愿之外的所有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入于净土的方便善行,这叫作要门。

要门,再用一种专有的名词来讲,就是“假门”,这个“假”是方便的意思。“假门”就是《观无量寿经》所讲的“要门”,也就是定善跟散善,是要诱导一切的众生引入弘愿的念佛法门。这是要、弘范畴不一样的地方,以及两者互相的关系。

从这一点来讲的话,可以说《观无量寿经》是涵盖释迦牟尼佛一代的教理,也就是《观无量寿经》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教法统统涵盖在一起,把佛一代圣教分为“定善”跟“散善”,以及阿弥陀佛弘愿救度的“弘愿门”。也就是说《观无量寿经》把释迦牟尼佛一辈子当中所讲的种种法门,收摄在《观无量寿经》当中,而成为“要门”跟“弘愿门”。要门就是定善跟散善,弘愿门就是念佛。可以说,《观经》就是三个法门:一个是定善的法门,一个是散善的法门,一个是弘愿念佛的法门。释迦牟尼佛一辈子所讲的经典,不出这三个法门。这三个法门当中,前面的要门是方便教,是引导进入弘愿念佛法门的。

定善的法门是“息虑凝心”,息虑凝心就是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是自力修戒定慧的。如:《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以及所有般若经典等,可以说都是属于定善的法门,乃至禅宗所讲的坐禅,或者是参禅,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了脱生死,这也都属于定善的法门。密宗红教所讲的开大圆满见,或者是噶举派所讲的大手印,也都属于定善的法门。这些法门,在《观无量寿经》中就用第一观“日想观”一直到第十三观来涵盖,统称为“定善观”。

散善的法门是废恶修善,就是不一定非得要入定观想,而是以每个人的根机,在日常行持中,以自己的身、口、意业去修三福。相关的经典,如:《地藏经》《罪福报应经》《十善业道经》《百喻经》,这一些都包含在散善的范围里面。

阿弥陀佛的弘愿念佛,是完全靠阿弥陀佛的力量,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萨时,经过五劫的思惟,建立了四十八大愿,规划出极乐世界的蓝图以及救度众生的方法,之后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而成佛。所以他建立的极乐世界是无衰无变,永远清净庄严而存在的。

阿弥陀佛给我们的功德,就是要让我们离开三界六道,并且往生成佛。这一些功德、方法,统统在这一句万德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当中。所以,这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所有功德的结晶,好像摩尼宝珠,我们只要身上有了摩尼宝珠,就能够入水不淹,入火不烧,能够遇难呈祥,逢凶化吉。

譬喻来说,就像一个人没房子住,只要有南无阿弥陀佛就有房子住;没有衣服穿,只要有南无阿弥陀佛就有衣服穿;没有饭吃,念南无阿弥陀佛就等同在吃饭。不用他去播种,不用他去收割,不用他去规划蓝图,买材料、请工人,统统不用,极乐世界的情形就是这样。

总而言之,这一句名号是现成的。要离开六道轮回,功德在这六字名号;要往生极乐世界,功德也在这六字名号;要在极乐世界成佛,功德也在这句弥陀名号。

我们只要晓得极乐世界是我们的家乡,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慈父,十劫以来一直在呼唤我们,要带我们回家,我们是阿弥陀佛他老人家唯一的孩子,流浪在外,我们必须要回慈父的家。现在我们的慈父阿弥陀佛已经找到我们了,而我们也要跟随阿弥陀佛回家,只要有这样的信跟愿,我们就百分之百必定会回到极乐家乡的。

“南无”就是信顺的意思,也是愿意的意思;“阿弥陀佛”就是所有的功德──离开六道轮回的功德、往生极乐的功德、在极乐世界成佛的功德,统统在“阿弥陀佛”四个字当中。所以我们念佛就完整的念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在念佛的当中就含有一种惭愧的心、感恩的心,也含有一种要报答阿弥陀佛弘恩的心。而报答的方式是自信教人信,我们愿生弥陀净土,也希望别人愿生弥陀净土,这样才足以报答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恩。

接下来“要门”与“弘愿门”四种不同的内涵。我们就“机、法、力、果”这四个方面来说明:

“机”就指我们的根机;

“法”就是指要门的法或者是弘愿门的法;

“力”是指要门的力量或弘愿门的力量;

“果”是指修要门所得到的果,或者是修弘愿所得到的果。

一、机不同:要弘二门的根机有哪些不同呢?“要门”是局限在人跟天的众生,也就是这个人是一个善人,他能够修学世福,或者是戒福,或者是行福,所以要门是局限在纯善的这一种众生。因为他必须要有定善,不然要有散善,不可以连散善都没有,而只有恶。所以善导大师说:“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

“弘愿门”是普遍任何的众生都能够摄受、被救。既能够摄受纯善的定善凡夫或散善凡夫,也能够摄受三福无分的众生,乃至于地狱、饿鬼、畜生道这一些三恶道的众生,都在弘愿门摄受拯救的范围。所以善导大师就说:“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所以就根机讲,“弘愿门”一切善恶凡夫都能够拥有,“要门”必须是定善的凡夫,或是散善的凡夫才可以。这是就“机”来分别。

有关“法”“力”“果”这三种的差别,由于时间的关系,就留待下次佛一再讲述。

南无阿弥陀佛!

(2019年3月10日讲于台南佛一法会)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