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净入、净慕、净愍剃度开示于2019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八日)
首先,恭禧汝等三位佛子在佛诞节的今天,舍俗家五欲之乐,入佛门过清净之身,这是可喜可贺,诸佛欢喜,龙天护佑。也感谢大家前来观礼、随喜三位佛子的剃度。
出家,可说非常的不容易,因为出了家,披了袈裟,身分形象立即跟一般人完全不一样,出入举动都受到旁人雪亮眼睛的监视与评断。
出了家,舍掉了世间的吃、喝、玩、乐,进入佛门所过的是淡泊的、寂静的,乃至被认为是孤独的的生活,对一般人来讲尤其不容易。
但是,对于一个有志于修行、有志于解脱、有志于证悟涅槃、证悟宇宙人生实相的修行者来讲,不会觉得这样是淡泊无味、孤独、寂寞、难耐的,反而会觉得在平淡当中有无尽的法味,在孤独当中充满了超越时空的欢喜。
所以,孤独不觉得孤独,寂寞也不觉得寂寞;是安于孤独、甘于寂寞,在孤独寂寞当中享受着无穷的法味。
当然,在这样的时代、以我们的根机,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是绝不可能的。──不过,我们有阿弥陀佛慈悲救度的法喜,有阿弥陀佛光明摄取的护佑,能够让我们有这样宁静的安详的心走上出家这一条白道,更让我们内心有一股原动力来尽形寿、献身命,推广弥陀的救度法门,引导着芸芸众生走向解脱之路,踏上成佛之道。这对献身净土门的出家人来讲,是特别的有意义而值得的!
今天,你们踏着佛陀的步伐,承接着佛陀的家业,弘扬着弥陀的救度,非常地难能可贵,在这里我以两点与你们互相勉励,所说的内容,都离不开净土宗的宗风。
第一点,俗谛第一条第一句说:“对弥陀恭敬信顺
”。这几个字涵盖着真谛、俗谛,涵盖着自利、利他,涵盖着今生、后世的圆满。为什么?我们之所以对弥陀恭敬信顺是因为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唯有净土宗、唯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能让不管出家也好,在家也好,都能在今生今世解脱生死轮回。尤其在净土门现出家相,意味着发心当弥陀的手脚,当众生的慈航。因此,我们对弥陀是无比的恭敬,这一种恭敬是绝对性的,这一种信顺也是彻底性的──绝对彻底的“对弥陀恭敬信顺”,也就是全身心都托付弥陀的救度,抛入弥陀的愿海,唯有以弥陀做为自己的本尊,也以弥陀的救度引导众生往生极乐。
十方诸佛当中,唯有阿弥陀佛是我们唯一的本尊,因为十方诸佛并没有为我们发救度之愿──唯有阿弥陀佛。八万法门在末法时代没有一个法门能救度我们,唯有念佛法门。因此,我们对阿弥陀佛绝对的恭敬信顺。
阿弥陀佛悲心是平等、无差别的要救度十方任何一位众生,他是积极、主动的要救度十方任何一位众生;他不但有这种愿心,也有这种愿力,十方所有一切众生,不论圣人、凡夫、善人、恶人,畜生、饿鬼、地狱,乃至阿鼻地狱的众生,阿弥陀佛都平等无别的要救度他们,而且也绝对的有能力能救度他们,阿弥陀佛是这样的大悲心。
阿弥陀佛对众生是绝对性的宽恕、包容,是绝对性的慈爱、愍念,我们薰习阿弥陀佛的大悲,自然就能够对他人恩慈体贴。因此,现出家相,一方面“对弥陀是恭敬信顺”,一方面随着弥陀的大悲,而“对他人恩慈体贴”,然后也“对自己谦卑柔和”。
“对他人恩慈体贴
”,对他人好像是母亲在爱护、呵护婴儿那样的来看待所有众生,不管任何动物、不管任何人,不管他对我们好或不好,我们都要用如同母亲爱护、呵护婴儿那样的心来看待他们,如果能够有这一种心态,自然就不会跟任何人起冲突、起对立、起纷争。
“对自己谦卑柔和
”,我们反观自省,我们的无明很黑,烦恼炽盛,业障深重;虽然现出家相,但是不可能持好出家的戒律、扮好出家的角色,我们起心动念常是烦恼满胸,我们的言语行为常与出家形象相违背。因此我们即使现了出家相,绝不能有高高在上的骄慢心,反而要以惭愧、忏悔、谦卑的心,请所有的信众都能够包容我们的不足,因此要谦卑柔和。谦卑柔和的心与佛性相接近,跟真理相感应道交。因此我们的内心要常怀谦卑柔和。
第二点,现出家相,就要住在僧团当中;在僧团当中就是要“以和为贵,以忍为高、不以苦为苦、不以难为难”。为什么?恩爱、有血缘关系的家人都会起纷争了,何况没有血缘关系,也非夫妻恩爱而相聚在一起的一群人,大家来自不同的环境与教育,各有不同的个性与观念,因此在团体里面要能够和合,就必须要有“忍”,“忍”才能够不起纷争,“忍”才能够带来和谐。想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因此大家要彼此的体谅、包容、宽恕对方,也彼此的爱护、协助、关照对方,而不互相疏远、不互相轻视、不互相对立、不互相纷争。
以上这几点希望你们能够谨记在心。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