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对梵语佛陀的略称,又称作佛驮、浮陀、浮图、浮屠等。在旧译中佛陀被译为「觉」,在新译中则译为「觉者」。「觉」在字典有悟道之义,指觉悟真理。《大般涅槃经》《大智度论》等以自觉、觉他二义解释觉,而《观无量寿经义疏》《大乘义章》则是以自觉、觉他、觉行穷满三义来解释。《大般涅槃经》卷十八言「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卷二十四言「一切世间烦恼睡,能自觉亦能觉人故,名为觉人。」净影慧远《观无量寿经义疏》卷上言「言佛者,此翻名觉……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称之为佛。言自觉者,简异凡夫;言觉他者,别异二乘;觉行穷满,彰异菩萨。是故独此名之为佛。」慧远在《大乘义章》卷二十也采用了与此相同的解释。以三义解释「觉」便是始自净影慧远。

据此,善导于《观经玄义分》言「言佛者,乃是西国正音,此土名觉,自觉、觉他、觉行穷满,名之为佛」,源空于《大经释》言「佛者,乃是梵音,此翻为觉,三觉圆满,故以名佛。」可是开新译之风的玄奘大师却批判这种仅仅将佛陀译为「觉」的译法,认为梵语「菩提」应译为觉,而佛陀不应译为觉,应译为觉者。所以玄奘大师之高足慈恩便在《异部宗轮论述记》卷上言:「佛陀梵音,此云觉者。随旧略语,但称曰佛。具一切智,一切种智,如莲花开,如睡梦觉,能自开觉,亦觉有情,觉行既圆,曰之为佛。」自觉指领悟真理,觉悟自身无始以来之迷梦。这里的觉悟并不是指客观上对真理的认知,而是在主观上与真理相一致,即在真理与自身之间达到连可容下一丝毫发的空间都不存在的状态。要而言之,就是将真理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

我等凡夫尚未自悟,所以这里的「自觉」是为了与凡夫相区别。觉他指教导他人,使他人也觉悟真理。声闻、缘觉虽已自觉,但并不觉他,所以为简别二乘,才说觉他。觉行穷满即不论自觉还是觉他,都已圆满,无所欠缺。其中,开无上之大智慧、悟得究竟真理,此为自觉圆满;具足大慈悲心、平等开悟一切众生,此为觉他圆满。菩萨虽自觉觉他双行,但尚未圆满;为了显示佛超胜于菩萨,所以才说觉行圆满。按照慧远之说,要完备以上三义,无一欠缺,才能被称为佛陀,即觉者。如此看来,所谓佛陀,也就是在自身已觉悟宇宙法界之究竟真理、并享受无量福德的同时,依然努力救度其他一切迷界众生,使此等众生与自身一样同证菩提的大圣人。如《心地观经》卷一中称佛陀为「大觉尊」,《大乘起信论》将佛陀称为「救世大悲者」。

以上文所说的义理为根据,天亲于《佛性论》卷二将佛的无量福德大致分别为智、断、恩三种。具无限之智慧,无不知之事,无不尽之理,此谓之智德;断灭一切系缚,证得究竟之自在无碍,此谓之断德;具慈悲爱他之广大心,救度众生无暂时之停息,此谓之恩德。

但小乘却执著于一佛,不承认有多佛同时存在;大乘则主张多佛,认为在无边无限的法界中有难以计量的佛同时存在。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过去无数劫间,已觉悟佛性而成佛的应该有很多,所以这一点并没有什么值得惊诧的。

如上所说,大乘主张多佛的同时存在,而在多佛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分出位格,或有分为二身,或有分为三身,也有分为四身的。如《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举出法身与生身二种佛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举出法身、应身与化身三种佛身,《大乘起信论》及《大乘义章》卷十九举出法身、报身与应身三种佛身,《唯识论》卷十则举出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四种佛身。在这些佛身说当中,大乘佛教各宗普遍采用的是法、报、应三身说(见三身说)

净土宗编辑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