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乐窝到安乐国

从安乐窝到安乐国

缘起安乐窝

这次来洛阳,原来我们打算低调行事的,就是纯粹是来看龙门石窟,并没有打算要接待信众、讲东西等等。后来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心虚、越惭愧,因为来到这里,法师们、莲友们对我们照顾得太好了,吃、住、行都特别地周到、细心。一味地接受,不回馈分毫地就走人的话,就感到很惭愧、很不安,后来宗扬老法师就说还是跟大家见一见,给大家讲一讲,心莲居士也说:「你们都到这了,如果不讲,实在有点资源浪费。」所以,左想右想还是决定讲一次。

我的讲话不能叫开示,开示要求是很高的。什么叫开示呢?顾名思义是要打开听者的心门,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宝藏,「示」就是在心门打开之后,指示给他看,叫开示。这要求开示的人自己的心门已经打开了,然后又对自己心门里的宝藏看得清清楚楚。因为每一个众生心里的宝藏都是一样的,只有看过自己的,才能给人家指示别人心里面的宝藏,这叫「开示」。我们远远都没有这样的境界,我们最多只是做一个传声筒,祖师怎么说,上人怎么说,师父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就像复读机一样,有时候形式上可能不太一样,但是讲的内涵尽量都一样,不敢随便发挥什么,这是我们一贯的态度。

在我们第一次来佛堂的路上,心莲说这个地方就是北宋易学大家邵康节晚年的时候居住的地方,叫安乐窝,对这个,我倒不陌生,过去接触一些周易,学周易的人不可能不认识邵康节,他的《皇极经世》都曾翻看过,也知道他的安乐窝,最初我听到这个词就挺高兴的,其实学习我们这个法门,对这个词绝对是不陌生的。「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安乐」两个字都很熟悉。那天听到这两个字,这两天我就经常想着安乐,安乐窝。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安乐」这两个字。

「安乐」这两字非常好,拆开来看,「安」这个字,让人想到安心、安慰、安稳、安定、安全,平安,都是很好的词。「乐」更好了,快乐、喜乐、乐悠悠、乐哈哈,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又安又乐,又乐又安,这是让人向往的一种境界。

邵康节又加了一个「窝」字,「窝」容易让人想到小狗、小猫住在暖呼呼的小空间里面,虽然很小、很简陋,但是很知足。小狗、小猫有窝,就不是流浪狗、流浪猫了,「窝」这个字其实是蛮温馨的。

《道德经》有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说天地并没有那么仁慈,他只是把万物都看作草扎的狗,本质上,也确实如此,我们生生世世都是在流浪,流浪娑婆,流浪十方世界,过的生活不要说以佛菩萨来看,就是以天人来看,都是很可怜的,可能天人看我们,真的就像看小猫、小狗一样,所以确实需要一个安乐窝。

安乐窝,心也难安

当然,娑婆世界想要真安心,其实是很难的,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讲,安心是一个奢侈品。

往窗外看,或者走在马路上,感觉到处处都很躁动。小孩背着很重的书包,要应付考试,有升学的压力。稍微长大一点,上了大学又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那天我们在公园里,碰到几个大学生,一见我们就问有关工作的问题,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为此很焦虑。找到工作了,要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还要攒钱,买房子、养孩子,也会感觉很不舒畅。结婚了,像现在家庭、夫妻关系比较稳定的,年轻的都不是太多,离婚率都很高。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如果家庭都不稳定,社会不会稳定的。人老了,小孩不一定孝顺,不一定在身边,无人赡养的老人非常多,疾病缠身,死亡随时都有可能找上来。

就算小孩、年轻人、老人一路都很好,一路都很顺利,也不一定很安心,还有很多天灾人祸,地震、海啸、台风,各种自然灾害,每天打开新闻,看到的都是这些,意外就更多了,数不清的意外事情发生。

我看到这些新闻,经常在心中感慨:我活到今天30岁,真是侥幸。因为人死太容易了,像一个玻璃球,一掉在地上就碎了,生命朝不保夕

就算没有天灾人祸,也没有意外,我们内在心灵的不安也很汹涌,怨恨、恼怒、不平、抑郁、扭曲,这些负面的情绪,在我们心中很难一时消散。

现在是内容的时代,不要说跟几十年前比,就是一年跟一年都不一样,通讯手段越来越高,电话、电脑、qq、微信,多得不得了,每隔几年就换一种,而且内容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不仅能听到声音、而且还能看到,不仅能看到静的,还能看到活的。以我看来,这些其实是阎罗王的一种手段,就像撒网抓鱼,如果网格很粗、很大,小鱼还可以漏掉,但是现在的网是越编越细、越密,大鱼小鱼一网打尽。这些内容无非就是一张关系网,你跟我保持沟通,他跟你保持沟通,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而这种沟通本质来讲是一种业力的缠缚,你的业力跟我的业力缠在一起,他的业力又跟你业力缠缚在一起,就织成一道道网,越织越细、越织越密,一个都逃不掉

所以这些内在的、外在的,都是让我们心不安的因素。

现在经常有人问:「你幸福吗?」其实安心是幸福基本的前提,如果没有安心,就谈不上幸福了。就像一张桌子,如果不是跟地面保持水平的,而是是倾斜的,桌子上的东西能安稳地放着吗?不可能的,人也是一样的,幸福里的所有内容,就好像桌子上的东西,一定要放在安心这张桌子上,才能安稳。

当然,如果以我们佛教徒来看,安心的层面是很多的,有相对的安心,有绝对的安心。刚才说的都还是相对的安心,也就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是我们感知不到的,或者是感知很浅的。如果以绝对的安心来说,娑婆世界不可能有安心的,这个不安心的程度到怎样呢?佛有一句话:「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就像着了火的宅子,熊熊大火在燃烧,《法华经》里的有一个比喻,我们就像那个愚痴的小孩,什么都不懂,在火宅之中玩耍,只感觉到热气,不知危险,父亲就在外面喊:「着火了,赶紧出来吧,会被烧死的。」但是小孩理解不了啊,怎么叫、怎么劝都不出来,这时候父亲为了吸引孩子出来,想了一个主意,就说:「门外有羊车、鹿车、牛车,你们出来就可以玩了。」小孩听见当然就兴高采烈地跑出去了。

我之前讲到不安心的内容,仅仅是小孩所感受到的热气而已,他根本想不到火是能把人烧死,房屋都会化为灰烬。

还有一个比喻,一切众生就好像在井边玩的小孩,觉得很好奇,很好玩,往井底一直在望,甚至想往底下跳,他完全不知道后果,一不留神,都有可能掉到井里边。这种种比喻都是在说明娑婆世界不安心。

无常,所以不安

娑婆世界为什么不安心呢?我觉得最根本的就是无常,娑婆世界是无常的,是轮转的,是业力构成的,是众生虚作功德构成的,昙鸾大师说:「三界是虚伪相,是轮转相,是无穷相,是染污相,是破坏相。」什么是虚作功德,就是凡夫的一切皆是虚妄业作,虚妄是跟真实相反的,也就是没有一个真实的,起心动念本质来讲就是虚妄的。就好像建房子,如果房子是豆腐渣工程,不是真材实料的,平时看不出来,地震的时候就知道了,不应该倒的就倒了。

如果是纸糊的呢?那岂不是连人都不能住?其实以我们业力所构成的世界,连纸糊的程度都不到,是这么的不坚固,所以不安全,时时刻刻都有可能被无常所吞,山河大地一切无有不被无常所吞的,当然这样的环境就很难给我们安心了,没有安心当然就谈不上快乐了。

厌苦求乐

再讲「乐」这个字。我们一生下来就知道乐这件事的,出生的时候为什么哭?因为饿了,饿就是不快乐,就找东西吃,吃了就舒服了,然后会笑一下,小孩都懂。不单是人懂,连动物都懂,有一句话叫「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蚂蚁为什么团团转?它不舒服,要找一个清凉的地方。燕子为什么南飞?因为冬天,天气寒冷,在北方不舒服,待不下去了,要飞到舒适、快乐的地方。

可见,一切有情众生都是厌苦求乐的。而且人类的一切行为,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是围绕着厌苦求乐的,即便是犯罪的行为,本质来讲的,初衷都是厌苦求乐的,只是方向、方法选择错误而已。比如现在的科技,无非是让人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艺术、宗教,都是让人的心灵得到满足、快乐的。只不过绝大部分人缺乏智慧,往往是从苦入苦,从冥入冥,从一个苦的地方到一个更苦的地方,从黑暗的地方到更黑暗的地方。即便有人得到暂时的快乐,也好像一个癌症的病人,已经到晚期了,只剩下几天的寿命,在身上涂了一点清凉油,瞬间舒服、缓解一下,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所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苦之中,以苦为伴,甚至与苦成为一体,而且不自知,因为我们没有这么强的反省能力

苦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娑婆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我们走到哪,都是被空气弥漫的;我们走到哪,也都是被苦弥漫的。好像呼吸的空气都是苦的。

佛欣法师有一篇文章叫《极乐放生》,说有一个羊走在冰天雪地里,几乎就要冻死了,眼睛都看不到了,头昏眼花了,突然踩到一个很暖和的东西,那其实是一块粪便,还有一点热气,它就觉得这个挺好,然后整个身体扑在上面,得到了暖气。但是毕竟整个天都是严寒的,很快,粪便的温度就没有了,消散了,于是羊就跟粪便冻成一体了,一点动都动不了,想走也走不了,奄奄一息。在弥留之际,恍惚之间,有两个人,一个穿黑衣服,一个穿白衣服,两个人就商量说:「这羊不错,今天可以拿回去,杀了,煮着吃,喝羊汤,吃羊肉。」正准备动手的时候,一个白胡子老头来了,对两人说:「这个羊不要杀害,你们要多少钱,我来买。」那两个人就开了一个天价,白胡子老头很富有,他就花了一大笔钱把羊买了,后来抱回他住的地方。他住的地方很好、很暖和,羊慢慢就苏醒了,活了下来。

这是一个比喻,羊是谁呢?就是我们,所谓迷途的羔羊,粪便是什么呢?是五欲之乐,五欲之乐是能够让我们在娑婆严寒的世界里,暂时感到有点温度的,感觉到一丝毫舒适的,但是很快快乐就打失掉了,我们黏在五欲上面,和娑婆大地成为一体,动也动不了。这穿黑白衣服的人是谁呢?就是黑白无常,商量着怎么把这个人放到地狱锅里面煮一煮,我们都要受这个刑罚的。这个老头是谁呢?是阿弥陀佛。因为我们无始劫来都有很重的罪业,那真是要以天价来赎的,一般的佛菩萨真的是赎不起的,法界之中,也只有阿弥陀佛能够赎得起,也只有阿弥陀佛主动赎我们,把我们放到极乐世界,那个温暖、舒适的地方,我们的法身慧命就活了。

为何不乐

为什么我们不快乐?本质的原因是我们都造了不快乐的因,没有快乐的因,怎么会有快乐的果呢?因果是相符的,什么是快乐的因呢?布施就得富贵,持戒就得安稳,忍辱就得端正,善良、慈悲、平和等等,这些都是快乐的因

但是我们每天反省一下自己,这样的心很强、很坚固吗?我们一天究竟有多少的善念呢?我们的善心真的是很微弱的,善导大师说:「纵发清心,犹如画水。」我们发的一点点善心,就像在水上画了一个圈,水上画圈,画完了之后,瞬间就消失了。道绰大师说:「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𫘝雨。」我们起的恶念,造的罪业,却像刮大风、下大雨一样,片刻不停。这是道绰大师的自我反省,祖师尚且如此,何况是一千年之后的我们。

当然有人说:「我很富贵,又很平安,人们都很尊敬我,又有学问、智慧、福德、威势,我不是很快乐吗?」是,你前世确实是种了快乐的因,可是要知道今世所享受的福德其实是没有根的,而且这些福德很可能就成为下一个苦恼的因。本质来讲,三界无安也无乐,这是站在很高的一个立场、角度来作的评判,不能以我们世间人的眼光去看

《往生论注》说到极乐世界是性功德成就,因为它「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一切都是慈悲所生的,都是从佛性中生的,所以极乐世界一切都是清净的、快乐的、安稳的。

昙鸾大师讲这一段的时候也举了一个反面的例子,娑婆世界也是性功德成就的,只是我们的性是染污的。我们每天吃的东西,即便是色香味俱全的,很好看,很好闻,很好吃,为什么吃下去没多久,到厕所里边就变得也不好看,也不好闻,不好吃了呢?而且自古都是这样,不管是皇上还是乞丐,都没有例外的,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百姓日用而不知,昙鸾大师一句话就点破了,因为性不净,身就不净,所以经过不净的人身这么一加工,干净的东西都变得染污了,我们的心是跟身最密切的、最近的,心身像一个机器一样,不净的机器怎么能出一个干净的东西呢?所以有人自诩很有修行,很厉害,很高明,可是真有智慧的,去厕所看看是什么东西就知道了,如果不能把脏的东西吃进去,然后变成干净的东西,那他的修行要说到什么程度,可以打个问号的。

安乐国,纯乐无苦

我们的性不净,我们的性也是不安的,不乐的,所以我们心召感的外境一定是不安乐的。

但是有一个地方,有安也有乐的,是哪里呢?就是极乐世界,也叫安乐国,整个世界就是以安乐作为名字的。

安乐窝很狭小,安乐国却开阔广大,无衰无变,清净安稳,不闻三途八难之苦,但闻自然快乐之音。

极乐世界有什么安、有什么乐呢?先说为什么极乐世界安吧。其实可以反过来,按照昙鸾大师的说法,昙鸾大师说这是佛不虚做功德成就,这是极乐世界不虚做功德成就的,「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这段话不太好懂,但是读起来很有味道,大概意思是,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就的,不是凡夫虚妄业成就的,是至坚至固的,在这样一个安乐的基础上,才会有乐。

极乐世界的乐是什么?有时候苦的止息就是乐,一个人一直在苦,苦没有了,就是一种乐了。这点我体会太深了,胃疼得厉害的时候,哪怕有片刻的不痛,都觉得很快乐了。想想看,我们轮回了多久了,这时间是算不过来的,轮回了这么久,苦了这么久,一旦往生,不用轮回了,轮回止息了,暂时能够休息了,这本身不就是一种乐吗?

经常有人问说:「极乐世界有什么好?」我常回答说:先不说往生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先说不往生极乐世界有什么不好吧。不要说下地狱、做牛做马的事情了,光说做人就很苦恼了,生老病死……现在光说不用这么苦了,不是觉得很快乐了吗?更何况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很多乐,而且能成佛,能度众生。

极乐世界是三无,哪三无呢?无厕所,因为性清净的,一切都是清净的,极乐世界连一粒尘土都是清净的,没有不干净的东西;无医院,因为没有疾病了,极乐世界是不要医生的;无火葬场,因为没有死亡,我们在这个世间都讲长寿,活到一两百岁好像都了不起的样子,但是在极乐世界是无量寿。不脏、不病、不死,身体都是金刚那罗延身,环境好得没法说了。三经中都有很详细的描述,可即便经文讲得那么好,其实能说出来的都是真实的境地中亿万分之一都不到的,因为讲的都是我们人类能稍微感知、理解的一小部分而已,很多都是我们人类所不能理解的。我们跟天人就差得太多了,天人跟阿罗汉差的又不能说,阿罗汉跟菩萨又不能比,菩萨一地跟一地又不同,菩萨跟佛又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形成文字语言的部分,那是太小太小一部分了,极乐世界殊胜快乐的程度不是我们人所能想像的,去了就知道了。

与娑婆世界的乐对比,极乐世界的乐还有几个特点。

第一,那里的快乐永恒。一乐永乐,不会散失掉,不像我们这个世间,能够乐得一时,能够乐得一世吗?即便你能乐得一世,能够乐得世世吗?不能的。

第二,深彻。在娑婆世界,我们的乐是表面的,很肤浅的,在内心深处、内心最底下,都是很苦恼的。如流水,有表面的流水,有暗流,有时候流表面上没有流水,底下暗流涌动。我们经常是表面乐,深处不乐。但是极乐世界的乐,从内到外,从浅到深,都是快乐的。

第三,自发。极乐世界的乐是自性里涌出来的,在娑婆世界则需要依靠的一种外缘,一种环境,一个条件,我们这个世界想要快乐,总需要一个条件。吃得好了,穿得好了,好看的衣服,美滋滋的。升官啊,考上大学了,总之,没有不需要条件的,不需要外缘来引发我们快乐的。极乐世界不是这样,它不需要外缘,是源源不断的,像泉水,不需要从别的地方流出来,是从自身直接涌出来的,因为我们自性中有涅槃四德嘛——常乐我净,我们佛性中本来就有这些快乐的。

第四,自乐乐他。不但自己快乐,还能让他人快乐,有句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时候自己快乐,但是看到别人不快乐,其实心里也觉得不快乐。有时候看到别人快乐,自己不快乐,都会挺快乐的,当然这是大乘菩萨的性格。极乐世界的人就是这个特点,不但自己快乐,还能把这种快乐带给一切人,让一切不快乐的人都快乐起来,「大悲熏心游法界,分身利物等无殊」,极乐众生是被阿弥陀佛大悲心所熏染的,到任何一个法界,都把解脱带给众生,把光明带给众生。而在娑婆世界,人们常常是以牺牲别人的快乐为代价,换来自己短暂的快乐。

安乐而又安乐

这么好的安乐国,怎么去呢?念佛就可以去。这大家应该都知道,不知道也没关系,只要跟着大家念佛,念到临终,就可以去了。这个法门就好在这里,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也能够去,就像坐船,有些人目标明确,票提前买好了,什么时候开,到哪里,船长是谁,坐在哪个位置,旁边坐的是谁,问得清楚,这样可以到彼岸。还有一类人,是被一帮人裹挟着,神不知鬼不觉,就跟着人群,簇拥着上船了,船一开动,自然也能到彼岸。到了彼岸,就到极乐世界了,这样往生的人也不少,古人说:「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念佛最简单,但也有人觉得念佛很难,我曾经也觉得念佛很难,要念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

简单会有一个什么效果呢?简单可以给我们安乐,安上加安,乐上加乐,因为我们去的目标是安乐国,方法途径又很安乐,岂不是安乐上又加了安乐。好比学生考试,出来之后都觉得很容易,没有一题答不上的,而且百分之百对,那不是很好吗?出来之后,心里多舒服啊!反过来,即便说知道这题我不会,别人也不会,大家都不会,经历这样一场考试,都会觉得很不舒服,心里很低沉。

简单就会觉得很安乐,安心又快乐,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以安乐之法,到安乐之处,不但简单,而且必定。什么叫必定?就是必定往生,我们这个法门是「平生业成」,这四个字真的是给我们最大的安心,最大的安慰。其他法门在别的地方还能够和念佛法门相比,但在这个地方是绝对不能比的,哪个法门敢说平生业成?那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能不能成功,谁都不知道。

当然,也限于我们善导大师这一脉,别的即便也是学净土念佛的,你问他能不能往生,很多不敢向我们这样拍着胸脯说:「我决定往生。」所以,一群人中,是不是学我们这个法门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了,脸上笑瞇瞇的,很安心的,很满足的,那多半是学我们这个法门的。

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一个更妙、更好的,就是我们念佛时,阿弥陀佛就跑到我们舌头上来,讲法,放光,人在哪,佛就在哪,不但佛来了,菩萨也来了,至少有二十五菩萨,随行影护,走到哪,像影子一样保护到哪。其实不止二十五菩萨,菩萨在天上就像作战的军队一样,百重千重,你走到哪,就飘到哪,这是多壮观啊,我们只是没有天眼,看不到而已。不单是佛来了,菩萨来了,而且极乐世界也来了,极乐世界就在六字名号里面,极乐世界虽然我们的肉眼看不到,但是它的气息,我们能感觉到,极乐世界的气息就会笼罩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心灵、身体,包括生活的环境,当下就成为一个真正的安乐窝。邵康节的安乐窝必须是修养到那个程度才有那个内心的体验,而我们的安乐窝不是,即便是一字不识的老太太都能够感觉得到,很安稳,很暖和,像小猫小狗的窝一样。

往生之前,安乐国安乐的气氛,我们首先感受了,每个念佛人都会感受到,或深或浅,或早或迟,安详、自在、喜乐、平和,在念佛的过程中都会尝到这种味道。当然有人说:「我念佛念这么久,一点也没尝到,甚至念佛还有苦恼了。」这样的也有,但是也不要紧,你必定会尝到,因为毕竟会往生,毕竟会安乐,这就太殊胜了,不安乐而安乐,可能你没有感受到安乐而得安乐,这就是他力安乐,不是自力安乐,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安乐。

宗道法师 2014年8月30日讲于洛阳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