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观经》梗概。梗概就是把整体概略性的或概要性的叙述,所以不是前前后后、文文句句详细地解说,或者是发挥经文背后的玄义。刚刚所讲的《观经》缘起也是梗概的一个部分,只不过特别把它提出来,稍微详细的讲,突出它背后所要叙述的意涵。
《观无量寿经》的梗概:当释尊在耆阇崛山之时,王舍城发生了大悲剧。太子阿阇世禁闭父亲频婆娑罗王于牢狱,又使其母韦提希夫人同样遭受痛苦。此时韦提希夫人不堪愁苦,遥请释尊降临;因而释尊以神通力出现在夫人的室内,又从自身的光明中显现十方净土给夫人看,夫人看后,求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道。
承接上面缘起之后,释迦牟尼佛首先为韦提希夫人说定善十三观的修行,因为韦提希夫人请佛陀教导她如何思维?如何正受?如果以自力的来讲,思维跟正受都是属于「定」的范畴,只是思维是前方便,正受则是正式的入定。
所谓方便,就是在入定之前要先调心,使自己的杂想妄念能够寂静下来,然后针对所要想的内容思维,一旦妄想杂念少了,思维清楚了,就能够逐渐进入正受,也就是三昧定的这个领域。这是就自力,也是就《观经》显义来讲的。
隐义来讲的话是属于他力。什么是他力的思维?什么是他力的正受呢?「信受弥陀救度」就是正受,还没有信受之前,就是属于思维的阶段,这是就他力隐义来讲的。
首先,释迦牟尼佛为韦提希夫人讲了十三种定观的修行,也就是入定观想。所以善导大师就解释说「定即息虑以凝心」,息虑凝心就是把思虑、妄想杂念的心寂静下来,不起其他任何的念头,只思维观想极乐世界以及阿弥陀佛跟观音、势至菩萨,这个就是属于定的范围。
释迦牟尼佛在讲十三观时,次序的从日观、水观、地观、宝树、宝池、宝楼阁,到讲解第七观华座观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就说要跟韦提希夫人讲「除苦恼之法」。正要讲断除苦恼方法的时候,突然阿弥陀佛跟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就显现在空中,让韦提希夫人清楚的看到,于是她当下就顶礼膜拜阿弥陀佛。
那个时候韦提希夫人对往生弥陀净土发起了决定的信心,在经典上是说「得无生法忍」。本来「无生法忍」一般是指八地以上的境界,可是韦提希夫人还是凡夫,烦恼一丝一毫也还没有断,怎么用「无生法忍」来讲她的心境呢?其实「无生法忍」也有分自力与他力。自力就是靠要自己的功夫断除烦恼,断见惑、思惑、破尘沙惑,然后破无明,才能够得到「无生法忍」。
这一种自力是属于难行的圣道法门,我们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如果信受弥陀的救度,就能够百分之百的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够进入一生补处。所以,从因来讲果,可以说现在就获得了「无生法忍」的身分了,是预先得到,虽然还没有完全登上这个位置,但是已经先有那个名分了。
释迦牟尼佛说完定善十三观之后,韦提希夫人没有再接着问,可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的再说了散善三观。散善就是「废恶修善」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依然散乱的心中「废恶修善」之意。它不是息虑凝心、毫无妄想杂念、入定去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在原原本本有妄想杂念的情况之下去修善事,因为这样的善不是在定中修的,所以相对来讲说是散的,这个叫做「散善」。
什么是散善?就是《观经》所讲的「三福」:世间善、小乘善、大乘善。世尊是把这三种当做众生根机的分类来讲的,所以,又把它分为九品。其中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三品,是修大乘的机类,大乘善就是三福之中的第三福;中品上生、中品中生这二品是小乘的机类,是三福当中的第二福;中品下生是世间善的机类,就是三福当中的第一福。
再来,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他们是所谓的「三福无分」,因为他们既不是修世间的善,也不是修小乘的善,更不是修大乘的善;既然不是善的话,相对来讲就只有恶没有善。虽然是一点善行也没有的恶人,可是最后他们念佛了,一样依靠念佛而往生净土。所以对他们来讲,最后他们有没有善?有,而且这种念佛的善是超越的,绝对性的善。
《观经》中,将三福用十一句来说明。
第一世福,是世间的善,也就是:「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四句。
第二戒福,是小乘的善,也就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句。
第三行福,是大乘的善,也就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四句。
用这十一句把所有众生分类,所有众生的善不出这三福,不出这十一句的范围。
当然这是就《观经》文面上显意的解释,如果就文字背后隐意来讲的话,就不是这样。
释迦牟尼佛在《观无量寿经》最后是流通「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赞扬「南无阿弥陀佛」念佛的功德,说念佛人就是芬陀利华,念佛等同等觉菩萨的身分,因此,观音菩萨、势至菩萨是念佛人的朋友。
所以经文最后,释迦牟尼佛就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最后流通的,不是观想,不是观像,而是「持无量寿佛名」,是持佛名,讲了这之后,结束了这一部《观无量寿经》。这是《观经》的梗概。
第八,《观经四帖疏》缘起。接下来要讲善导大师写《观经四帖疏》的因缘。为什么善导大师会写《观经四帖疏》呢?为什么在讲解《观经》之前也先介绍善导大师这一部《观无量寿经疏》呢?这是因为要讲解《观无量寿经》必须以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来做为解释。
历来,尤其是隋唐时代有几位高僧大德对《观经》也有写注释,但我们为什么不依据他们所写,却依据善导大师所写的呢?因为他们所写的有不正确的地方,因此导致善导大师才写这一部《观经四帖疏》来纠正那一些错误。所以这一部《观经四帖疏》也叫做「楷定疏」,意在楷定古今对观经的误解。如果讲解《观无量寿经》不参考、不引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的话,肯定不会很正确、很圆满,因此有必要同时介绍善导大师所写这部《观经四帖疏》的缘起。
《观经四帖疏》,所谓「四帖」就是「四卷」:玄义分一卷、序分义一卷、定善义一卷、散善义一卷。《观经四帖疏》写完之后,善导大师又写一篇《跋文》来说明他之所以要写这一部《观经四帖疏》的缘由,以及写这一部《观经四帖疏》当中受到诸佛菩萨怎么样的示现,怎么样的引导,这些在《跋文》里面都有清楚扼要地介绍。
《跋文》中有几句话很特殊、扼要、警醒而且铿锵有力,善导大师说:
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
这只是一句话,但是它的分量很重,而且气势非常的磅礡雄伟。
善导大师说,我现在要写出一本《观经》要义,什么是「要」呢?譬如对我们的身体来讲,每一个器官都很重要,但假设断了一只手,或断了一只脚,或者眼睛瞎了、耳朵聋了,我们还能生存,可是如果心脏坏了、肝脏坏了,人还能生存吗?就不能生存了。所以比较起来,身体虽然是我们的,每个器官、部位都很重要,可是有哪一个非健康不可的器官,那个就是最重要的。
善导大师说《观经》要义,对于《观经》最重要的地方,必须正确掌握、完整讲清楚、弄明白,不可有丝毫的错解、误解,也不可有模糊或模棱两可的地方,这个就是「要义」;也就是说,根本要义必须中正挺拔,其他次要部分稍微偏了还没关系,可是重要的地方,必须要清楚明确地了解、掌握。
下面一句说「楷定古今」,这句口气是非常的大,「楷定」就是纠正错误,然后做为一个标准,让不管什么时代、什么地方,都有一个依循标准,跟标准一样就正确,跟标准不一样就错误,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俟之百代而不惑」。善导大师说要楷定古今,背后的意思是说:有人注解《观经》不正确,有所错误,所以,我要把它纠正过来,以最正确的解说成为固定、不变的楷模、标准,所以说「楷定古今」。
《跋文》又说:
每夜梦中,常有一僧而来,指授玄义科文,既了更不复见。
也就是说,善导大师写《观经四帖疏》时,每一天晚上都有一位圣僧来指导这部《观经四帖疏》的玄义内容是什么?科判如何分类?当玄义科文都写完了之后,这位圣僧就不再出现了。
所以《观经四帖疏》的内容、科判都是梦中这一位圣僧所指点出来的。当然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也不需要圣僧来指点,才能够这样写,只是说佛菩萨既然应化成为凡夫,就应该以凡夫的姿态来显现,不能随便显示神通。
《跋文》又说「此义已请证定竟」
,这一部《观经》要义,也就是《观经四帖疏》已经请十方诸佛证明过,确定下来了,「已请证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减,欲写者一如经法。」
所以后来的人要抄写这一部《观经四帖疏》的时候,在字句上不可以有所加减,少一字不可以,多一字也不可以,要把它当作是佛所讲的经那样来尊重它,丝毫都不能更动它。
善导大师敢这样讲,肯定有他的底气、背景和证量。所以,没有看过《观经四帖疏》便罢,看过都会很肯定:哎呀!《观经四帖疏》真的是楷定之疏,如同经典那样的可贵。
善导大师之所以会写这一部《观经四帖疏》,主要是那个时代,佛教界对《观无量寿经》非常重视,重视的原因是因为《观无量寿经》里面有谈到十三种定观,跟一般想要修行的人很相应,因为修行就需要修心,修心就需要让心能够没有妄想杂念,要没有妄想杂念一定必须要入定境,要达到定境必须要有方便的方法。刚好《观无量寿经》十三种观的次第很适合他们所要的修行,所以,不管有没有要往生极乐世界,对当时所有修行人是很契应的。因此在那个时代,也就是隋唐的时代,就有很多位大德注解这一部《观无量寿经》。
可是,那些注解是错误的,这个一般人当然看不出来,可是善导大师一看就知道了,而且觉得那些错误的注解将阻碍众生修净业的意愿,事态严重,因为如此,善导大师才会著述这本《观经四帖疏》。所讲的「楷定古今」,「今」就是善导大师那个时代,「古」就是以前。善导大师要纠正以前及当前对于《观经》的错解,并给未来解释的人立一个准绳。
善导大师所要楷定的有哪些人呢?有隋朝时代净影寺的慧远大师,天台宗开宗祖师智者大师,还有三论宗开宗祖师嘉祥大师,这三位在当时都是鼎鼎有名的,直至于今还是备受恭敬。隋唐时代是佛法的黄金时代,出家人很多,高僧大德不少,可是以他们三位最卓越、最特殊,也是在佛法上最有成就的,被当时的皇帝、王公大臣所尊敬,可以说都是一等一的人物,称为「隋朝三大师」。当时能够超越他们的其他的高僧大德,可以说是没有的。
那善导大师所要纠正的却是他们三位,这不是很奇怪吗?这三位都有注解《观无量寿经》,净影寺的慧远大师是写《观经义疏》,智者大师写《观经疏》,嘉祥吉藏大师也是写《观经义疏》,但是他们所解释的,在根本上来讲是错误的,所以导致善导大师发了很大的愿心,而且以那么大的口气说要楷定古今。
善导大师所楷定的,如果分门别类的话有好几条,现在只引用其中数条,其他的以后有时间再谈。
在历史上被称为慧远大师的有二位:一位是东晋时代净土宗的初祖慧远大师,另外一位就是隋朝时代净影寺的慧远大师,我们现在所讲的就是隋朝时代的慧远大师。这位慧远大师在长安建了一座寺院叫做净影寺,所以后来的人尊称他是净影慧远大师,以此来跟东晋的慧远大师做区别。净影慧远大师的著作很多,除了刚刚讲的《观经义疏》之外,还有《大乘义章》等,共有十几部,每一部著作都受到后人的器重,也常常被引用。《大乘义章》里面有一篇叫做《净土义》,是把十方的佛土,归纳分析为三种,就是:事净土、相净土、真净土,这三种都是净土,只不过有它高低及殊胜的差别,而且高低差别是很大的。
什么是「事净土」?什么是「相净土」?什么是「真净土」?
「事净土」是指一般还有贪、瞋、痴烦恼的凡夫,将其所累积的清净善根回向往生净土,因此他所能够往生的净土叫做「事净土」。这些以宝物为庄饰,事相庄严华丽,所以称为「事净土」。
「相净土」是指已经断了烦恼的声闻、缘觉,或是菩萨示现度化众生所生的国土,也就是说它是妙相所庄严的,是清净、没有污垢的,是没有烦恼所感召的国土,这叫做相净土。
「真净土」,也就是真实的净土。是十地以上的菩萨,以及佛所住的净土,也就是所谓的「实报庄严土」。
慧远大师把所有的净土,概略分为这三种。「事净土」是凡夫,「相净土」是小乘的圣者,「真净土」是十地以上的菩萨与佛所居住的。
那慧远大师把极乐世界的净土怎么分判呢?他把极乐世界分判为事净土,这三种净土当中,是属于事相庄严的净土,并不是妙相庄严的相净土,也不是高等菩萨与佛所住的净土。
慧远大师为什么做这样的分判呢?因为《观无量寿经》讲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是凡夫,往生之前还有烦恼、还有罪业,只不过他们是以念佛为因才能往生,所以那一种净土应该是事净土,也是属于应化土;既然是事净土的话,就不是高级的相净土,或者是真净土。
所以,慧远大师是以下品生的凡夫为对象来判定极乐世界,认为极乐世界既然是有罪业、烦恼没有断除的凡夫也能够去,可见那种地方不是很高级的,他是这样分判的。
但是慧远大师这样的分判自身也是有矛盾的,怎么说呢?他认为九品之中的上品生都是菩萨,上上品是四地、五地、六地的菩萨,上中品是初地、二地、三地的菩萨,上下品是地前,也就是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他们不是断了一品无明,就是破除了见惑、思惑、尘沙惑的菩萨。
同时又判定中品上生是三果以内的罗汉,中品中生是已经降服烦恼的内凡夫,中品下生是世间的修行善人;同时又分判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是修学大乘法门的,只不过他们所遇到的环境使得他们去犯下了一些罪业,依照罪业的轻跟重而划分为三品。
慧远大师既然分判极乐世界的依报是事净土,同时也认定阿弥陀佛是应身佛,这样的分判等于说极乐世界不是报土,阿弥陀佛不是报佛,可是往生去的上品、中品、下品的这一些身分,又都是大乘根机的身分,尤其是上品中生以上都是超凡入圣的地上菩萨,也就是说这个中品中生以上的都是超凡入圣的菩萨或者是阿罗汉。既然是这一种身分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话,极乐世界怎么会是事净土呢?既然判定极乐世界是事净土,往生者怎么会是初地以上的菩萨?或者阿罗汉呢?这个就是彼此有矛盾的错误。
另外一位是鼎鼎有名的天台宗智者大师,他判的十方净土也跟慧远大师差不多,他判成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
一般学佛者都知道天台宗智者大师是这样判定,同时把极乐世界判定是凡圣同居土,判阿弥陀佛是应身佛,他这个判别是依循着慧远大师而来的。
还有三论宗的祖师嘉祥大师,他所分判的极乐世界的依报跟正报,也跟慧远大师、智者大师差不多。
这一些分判会导致一种现象,也就是极乐世界不是报土,是事净土,是凡圣同居土;如果是报土的话,凡夫不能往生,凡夫没有分,凡夫能够往生的话,只能往生事净土,也就是凡圣同居土。
这一种解释是错误的,导致一般的修行人,他就不求生极乐世界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极乐世界是低劣的,何必求生到那地方呢?既要求生,当然要求生比较殊胜高超的地方。因此,当时有很多修行人看到这种错误的解释之后就不太求往生极乐世界了。
此外,最大的一个错误,伤害最严重的就是摄论宗。摄论宗的大德们依据无着菩萨所写的《摄大乘论》里面的一段文来解释《观无量寿经》的念佛往生,怎么解释呢?他们解释念佛是「别时意」。也就是说,念佛往生不是指这一辈子,不是在今生今世,是现在累积一个因,等到将来功德够了、圆满了、因缘成熟了,才能够往生。好像持续累积一块钱,未来就能够成为一千块、一万块……,所以往生是「别时」,不是今生这一辈子,是未来。
这个「别时」的错误的解释,对净土宗的伤害严重到什么地步呢?同时代善导大师的徒弟怀感大师,他写了一部《群疑论》,里面就提到:「摄论至此百有余年,诸德咸见此论文,不修西方净业。」
意思就是说,自从《摄大乘论》这一部论传到了中国以来一百多年之间,凡是看到这一部论的大德们就不念佛,不修西方净业,不求往生极乐世界了,可见伤害多么大!
善导大师了解这些情况之后,非常的感慨,为了纠正他们的错误,让净土法门能够正确的弘扬,让更多的人能够念佛,愿生极乐世界,所以发心注解《观无量寿经》,这个就是《观经四帖疏》之所以著作的来源。
善导大师很谦卑地说:我是生死凡夫,智慧是很浅短的,所谓才疏学浅,而佛经是从佛那么高超的境界所流露出来的真理,它的教理是很深妙的,我不能够随意地依自己的智慧、学问或所理解的来解释,必须要透过佛来指导。
再来,所要纠正的对象都不是泛泛之辈,都是一宗的开宗祖师,他们的学问、道德、修行,都是倍受肯定的,要纠正他们的错误是很不容易的。
另外,还要扭转一般信众的观念,让一般的信众重新恢复对念佛往生的信心跟发心也是很不容易的。
针对这两个不容易,如果没有佛来做权威性的指导、证明的话,要扭转这个已然成形的局势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善导大师发心写《观经四帖疏》之前,就请佛来证明。怎么样请佛证明呢?在注解的前一天,善导大师特别诵念三部《阿弥陀经》,同时称念三万声「南无阿弥陀佛」佛号,祈求十方诸佛以及阿弥陀佛、清净大海众菩萨显现、证明、指导。结果善导大师所祈求的统统呈现了。因此,这一部《观经四帖疏》所感召的灵应事迹是超越一般的感应、灵应,是非常殊胜的。这只要看《观经四帖疏》后面善导大师所写的《跋文》就可以了解,实在非常令人赞叹!
那天晚上,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以及众宝所成的种种颜色的宝山,千重万重地呈现,种种光明从天照到地面,地面是一片金色,种种殊胜的景象都出现在善导大师的面前。经过当天晚上这一些灵应之后,隔天善导大师就开始动笔撰写《观经四帖疏》,而撰写的每一天晚上,都有一位圣僧亲自来指导玄义与科文,一直到这一部疏的玄义科文都写好了,这位圣僧才没有在梦中出现。
那《观经四帖疏》写完之后,善导大师又再度的祈求发愿,希望十方诸佛再度来证明,结果,接连三天,每天晚上,阿弥陀佛以及诸佛菩萨的种种瑞相,再度呈现在他的眼前,证明《观经四帖疏》是合乎佛心、佛愿的,是如同佛所说的,可以尊敬供奉如同经典的。
所以,可以说这一部《观经四帖疏》是这一位圣僧所写的,因为每一天晚上都有这一位圣僧来指导,指导他玄义的内容与科文。那么这一位圣僧到底是谁呢?是阿弥陀佛,如果不是阿弥陀佛,谁会来显现在他的梦中呢?
我来讲一件往生的故事。标题叫「只知念佛,自在往生」,作者是宗弘法师。宗弘法师目前在福建省漳州担任安福寺的住持,十几年前还没有出家的时候,在他的故乡河南省商丘市佛协会编辑部做编辑的工作。
2002年,有人告诉他,附近有个地方有一件很殊胜的往生事迹请他去采访,宗弘法师一听就过去了,而且将采访的内容记录下来。
在1996年的时候,有一位七十几岁的老太太去皈依。当时是一位老师父帮他皈依的,这位老师父帮他皈依的过程很简单,老和尚只引导她说:「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唯依最上乘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就是说,我现在发心皈依,不是为了求人天福报,而是为了求成佛。讲了这句话之后,老太太就跟师父念皈依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样皈依就结束了。
这样的皈依仪式,可以说只是结缘皈依而已。为什么?因为,皈依必须是除了自己真心皈依之外,也要了解皈依的对象──佛、法、僧的意义,以及皈依之后有什么利益?皈依之后要怎么过皈依的生活?这一些老和尚都没有讲。可能是因为老太太七十几岁了,年纪老迈,同时也没有受教育,一字不识,即使讲了对方也不能理解,所以老和尚就只为她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结束了。
不过,老和尚最后有跟她叮咛说:「某某人啊,妳年纪大了,要到寺院来听经或共修,对妳来讲有种种不方便,妳就好好地在家念『南无阿弥陀佛』吧!」这一位老太太来皈依,她什么都不懂,可是她很朴实、很老实地就接受老和尚所交代的,就在家里念佛。她平常早上五点多起床就在自己的房间念佛,到了六点的时候,她的女儿就会来叫她用早餐。
这样经过了六年,也就是2002年的某一天,她的女儿跟往常一样,早上六点的时候就到老人家的房间去叫她出来用早餐,可是当她进入房间一看,唉呀!她妈妈坐在小板凳上,拿着念珠已经往生了。同时她的棉被枕头都整理得很整齐,房间也收拾得很干净,就好像要出远门,这个房间以后不会再回来住的样子。
往生三天后,葬仪社的人要来搬她的身体去入殓火化,因为全身软绵绵的,软到遗体差点滑到地下,让葬仪社的人也吓了一跳。
由这个情形,可以显示老人家不但往生,而且是预知时至。不过,往生跟预知时至未必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念佛的人信受弥陀的救度是毫无疑问必定往生的,阿弥陀佛一定会来迎接,至于她本身是否会预知时至则不一定。往往一个人心地比较柔软、平和,与人没有计较,同时常常念佛,这样的人会比较容易预知时至。
宗弘法师去采访时,向家属了解一下这位老人家念佛的情况与生活,知道老人家对佛教教理完全不懂,除了简单皈依之外也没有受戒,也没有吃素,家里煮什么她就吃什么,她平常会看电视,或者跟邻居闲聊,也就是说,大概除了早上念佛之外,平常时间的生活作息跟一般人差不多。
不过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她早上五点多念佛到六点,将近一个钟头,天天如此培养,念佛会形成一种惯性,不看电视,或没有闲聊的时候,多少应也会念佛的;当然,她不懂教理,譬如《阿弥陀经》所讲的「善男子,善女人」是什么意思?「执持名号」是什么意思?「若一日,若七日」她也不懂;至于「一心不乱」啦,「心不颠倒」啦,她更不懂;也不知道什么是圣道门什么是净土门,她只知道:「老和尚叫我念佛,我就念佛」,每天早上一醒过来,就先在房间念佛,就这样而已。最后,也是庄严地、殊胜地、令人无比赞叹地往生了。
这是显示这位老太太的智慧、功德跟功夫吗?不是,完全都是因为阿弥陀佛名号含有威神不可思议的力量。在玄奘大师所翻译的《阿弥陀经》就说,这句名号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
引用这一段故事,不是要大家像她一样不用吃素、不用理解教理,也可以跟人家闲言杂话或常看电视,早上才用一个钟头来念佛就好,不是这样的意思。是要显示念佛容易,让我们安心:她只是这样念佛就可以往生了,何况大家不但早上念佛、晚上念佛、早晚功课念佛,平常也都有在念佛,岂不是更能够往生呢?
所以,这故事主要是告知我们,以她的故事来增强大家对念佛的信心,显示任何人都能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当然,这也显示,要像她这样很纯粹、很专一的念佛,不要杂修杂行;否则看起来修行很多,可是往生反而就不顺利了。
法然上人就说,念佛的人是「还愚痴生极乐」,要往生极乐世界,最好把自己当成一个一字不识、什么都不懂,只懂得念佛,而过老实念佛的生活,把自己当成这样的人。
这个事迹可以显示净土三经所讲的──一句名号,度十方众生。不靠十方众生的身分而往生,不管是圣人、凡夫、善人、恶人,出家、在家,利根、钝根,都不管,只管这一句名号,也就是只管念佛。
有很多学佛者都抱着一种观念,认为除非是没有学问、头脑也钝,或者年纪大,没有思维能力的人才去念佛;甚至认为自心就有佛,应该观心求自性弥陀,应该观心让自己心净,当下心清净,当下国土都是净土。为什么要求外面的佛?求外面的净土?这一种言论,可以说是无知,也是邪知邪见。
为什么?所谓「净」,只有佛才能称为「净」,即使登地菩萨、等觉菩萨都还没有完全到达「净」的境界。所以这种说法听起来好像很高超,志气看起来也很伟大,但一点都不切合实际,可以说是误己误人。
因此,今天我们能够遇到这个净土法门,是大福报。能够信受这个法门是最大的智慧。这个智慧不是指智商或者学历很高、很深,不是,是看对弥陀救度的法能不能接受。能接受,表示有智慧,甚至以佛的智慧为智慧。
所以,大家不用认为说,唉呀!我没有机缘出家,很羡慕出家人;也不用羡慕对方很会修行或很苦行,都不用。为什么?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佛法的精髓──「南无阿弥陀佛」,何需羡慕别人?
我出家四十几年,以前也参访过全省的寺院,国内国外也多有走动,我告诉大家,佛法的精髓就是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的宣扬才是佛出世间的本怀。「本」就是根本,「怀」就是心意,佛陀根本的心意就是要介绍大家这一句万德洪名。一个修行人能够接受这样的佛法,表示有福报、有智慧;接受不来,表示福报不够、智慧不够,大家要有这样的自信。
对于修其他的法门的人,他们很苦修、也很精进,可说令人赞叹,但未必可敬;即使可敬也未必可学。为什么呢?因为这一些修行,我们生生世世、旷劫以来都已经做过了、学过了、练过了,生生世世以来,我们没有出过家吗?没有当过高僧大德吗?结果呢?就是今生这样,还是贪瞋痴的凡夫。
我们生生世世以来也曾经造恶无边,所以今生今世我们应该觉悟,唯有往生极乐世界才是彻底、圆满的,否则,善事固然可敬,恶事固然可畏,应该排拒不去作恶,但其实善跟恶差不多,天堂地狱也差不多,甚至可以说它们是一体的。为什么?因为一切还是没有离开我们凡夫的心啊!所以,唯有往生极乐世界才是圆满、究竟,才是最高等、最尊贵的。因此,释迦牟尼佛遇到能够讲解宣扬这一个法门的机缘到了,他内心充满了欢喜,于是顺藉这个机缘开展阿弥陀佛要救度的是以什么样根机的众生为起点。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