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概说(一)(上)

──慧净法师2018年3月11日讲于台南佛一法会(第十八次)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这一次是我们第十八次的佛一,前十七次都是用台语演讲,从这次开始就用国语,为什么?因为以现代来讲,听国语的信众比较普遍,为了普遍化,因此我们就改用国语演讲。

前十次是讲解《无量寿经》大意,除了将《无量寿经》整体性的概要介绍外,同时也举出五段核心的经文来作详细的解释,所以不仅仅是讲解大意,同时也将整部经的主旨显扬出来。

从这次佛一开始,我们持续要讲解的是《观无量寿经》的大意。

《观无量寿经》也是净土宗正依经典的三部经之一,与《无量寿经》有表里的关系,所以讲解《无量寿经》之后,也必须接着再讲解《观无量寿经》。怎么说呢?《无量寿经》主要是在讲阿弥陀佛的救度之法,重点是在「法」的阐述,而《观无量寿经》的重点则是在突显「机」的根性。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十方众生,其「现当二益」的法,就是以这一句名号让十方众生称念,使十方众生现生消业障、增福慧,来生往生极乐、证悟佛果。

至于救度的根机,是什么样的根机呢?虽然第十八愿有说「十方众生」,但十方众生只是四个字,并没有显明十方众生之中是圣人或凡夫、是善人或恶人、是根机锐利或根机钝劣,尤其《无量寿经》当中讲到往生的机类,也提到三辈──上辈、中辈、下辈,最后说到有十四个佛国的无量的众生往生。这些无量的众生,不是大乘的菩萨就是小乘的菩萨;除此之外,整个法界当中也有无量世界的无量菩萨也往生极乐世界。这些说明难免让人难以了解,这个法门主要摄受救度的根机是以什么为最低的标准?以什么为最低门槛?就不太清楚。这问题的答案,就要看《观无量寿经》才能够理解,所以,我们接下来就开始讲解《观无量寿经》大意。

刚刚讲《无量寿经》有提到三辈:上辈、中辈、下辈,上中下是指身分、根机的差别,但是他要往生极乐世界都有一个同样不变的原则,就是「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也就是说,不管上辈、中辈、下辈的根机,若要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是要靠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的。在经典上就说阿弥陀佛的力量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使得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样的圣者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乃至五逆、谤法、阐提的极重罪人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亦即靠阿弥陀佛的力量,任何根机都能够平等地往生极乐世界;而且到了极乐世界,只有一个果位,就是「一生补处」。也就是,不管任何众生一旦靠阿弥陀佛的力量往生到极乐世界,当下都是进入一生补处的境界,这都来自于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如果阿弥陀佛没有这个威神功德、不可思议的力量的话,要使圣凡、善恶平等往生是不可能的,往生就能够进入一生补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阿弥陀佛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之力,才使得十方众生依靠他的力量往生都平等,证果也都平等。

那阿弥陀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的力量在哪里呢?完完全全在这一句万德洪名六字当中。

《观无量寿经》的主角是韦提希夫人,在经典中,佛陀说她是「凡夫」,而且「心想羸劣」。「心想羸劣」就是愚钝,没有智慧,所以就以韦提希夫人来代表五浊恶世的所有众生。到了最后下三品的往生,更显示出阿弥陀佛救度的机类,完全没有门槛,任何众生都平等救度。由此可知,阿弥陀佛救度的根机,主要是显现在《观无量寿经》。

在讲《观无量寿经》大意之前,先对《观无量寿经》做一个概略的介绍,之后再举出里面核心重要的经文,进而以善导大师的教理思想来解释。

概略的介绍,分十二点来讲:

  • 一、《观经》经名,
  • 二、《观经》解题,
  • 三、《观经》说时,
  • 四、《观经》宣说之理由,
  • 五、《观经》译者与译时,
  • 六、《观经》缘起,
  • 七、《观经》梗概,
  • 八、《观经四帖疏》缘起,
  • 九、《观经》五分,
  • 十、《观经》七缘,
  • 十一、《观经》要门,
  • 十二、《观经》本意。

第一、《观经》经名。《观无量寿经》在历史上有几种名称?

第二、《观经》解题。是对《观无量寿经》这五个字的解释。

第三、《观经》说时。解释释迦牟尼佛是在什么时候宣讲这部《观无量寿经》的?

第四、《观经》宣说之理由。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要讲这一部《观无量寿经》?

第五、译者与译时。这一部《观无量寿经》传到我们中国来,是谁翻译的?什么时候翻译的?

第六、《观经》缘起。释迦牟尼佛是在什么样的因缘、情况、动机之下,而说这部《观无量寿经》呢?

第七、《观经》梗概。梗概就是全体性概略的介绍。

第八、《观经四帖疏》缘起。我们要讲解《观无量寿经》必须引用唐朝时代弥陀化身、开创净土宗、楷定古今的善导大师所写的这一部《观经四帖疏》做为解说的指南。有关这一部《观经四帖疏》是在什么情况之下,为了什么原因、目的而写的?有其特殊的地方,所以特别提出《观经四帖疏》这个缘起。

第九、《观经》五分。整部《观无量寿经》以善导大师的分判有五个段落,这与历史上一般三分是不一样的。善导大师之所以提出五分,确实有他突显的地方,这个突显的地方也是重要的部位,如果不另外来提出讨论解说的话,就会埋没了这个《观经》的特殊利益,所以才有这个五分的判别。

第十、《观经》七缘。发起这一部《观经》的因缘有七种,这七种能够突显《观无量寿经》的崇高地位与殊胜。

第十一、《观经》要门。整个来讲,以善导大师的分判,《观经》的文面主要在讲解「要门」。

第十二、《观经》本意。虽然从文面上来看是在讲「要门」,也就是「定善」跟「散善」,可是它的本意,也就是说,文字背后的玄义并不在要门的「定善」跟「散善」,反而是在弘愿门的「称名念佛」。

另外,有关《观经》当中核心重要的经文,往后也会另立题目来研讨。譬如:「要弘分判」「要弘废立」,以及「光摄念佛」,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主要在于摄取念佛的众生,为什么?

还有「三心自他」,三心有自力的成分,也有他力的成分,也就是说,可以从自力来解释,也可以从他力来解释。

再者「二河白道」,善导大师解释《观经》三心之后,以「二河白道喻」做为总结的来譬喻。

还有「芬陀利华之文」的解释,「流通文」的解释。

这几点都是《观经》重要的核心经文,有必要做详细的解释,才能让我们正确地、明白地掌握整部《观经》。

第一、《观经》经名。《观无量寿经》只有一卷,是净土宗正依三部经之一。

现行本题为《佛说观无量寿经》,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称为《佛说无量寿观经》,宗晓大师《乐邦文类》称为《无量寿佛观经》,僧佑大师《出三藏记集》称为《观无量寿佛经》。

虽然有四种名称,只不过是「观」字的前后,以及「佛」字的有无之不同,经文文字与意义都相同。

自从道绰大师《安乐集》卷上称为《佛说观无量寿经》,略称《观经》以来,善导大师以及日本的源信大师、法然上人等诸位祖师,大多用此略称。

还有善导大师的《观念法门》也称《观经》为《十六观经》,《十六观经》就是《观经》之中的十三种定观,以及三辈九品。不过,这个观跟入定观想有不一样的地方。这个观,简单来讲就是了解往生的情况,以了解信受弥陀的救度做为观的涵义。

第二,《观经》解题。《观无量寿经》这五个字是什么涵义呢?

首先,「观」这个中文在印度话叫做「毗婆舍那」,意思就是在心中详细地观察、清楚地显现叫做「观」。把对象清楚地、明确地浮现在心中,或者观看在眼前,这就是「观」。

《观经》所讲的「观」,有二种涵义:一种是隐的,一种是显的。隐是隐含在里面;显是浮现在表面。

就显义来讲,「观」是入定观想,之后很清楚地显现在眼前,也就是把阿弥陀佛还有极乐世界的庄严观想在心中,使其很清楚地、了了分明地在心中浮现,或是在眼前看得到。这是就显的来讲,也可以说是就整个十六观法来讲。

就隐义来说,「观」就是把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阿弥陀佛的救度,极乐世界的庄严,亦即将佛所成就的正报与依报的目的清楚地了解在心中,同时相信不怀疑,这是就隐义来讲的。

所谓「显、隐」,也可以说是自力跟他力,显得是自力,隐的是他力。自力是以自己的功夫、智慧、入定去观照;他力是,即使自己没有这样的定静功夫、智慧去观照,可是相信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在于以名号让十方众生称念,让十方众生平等地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说,众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完全是靠这一句万德洪名,这一种相信也是「观」。所以,这里的「观」不是观看的观,而是观知的观──知道了,信受了。

再简要就他力的意义来讲,「观」就是信受弥陀救度的信心,也就是我们净土宗宗旨第一句所讲的「信受弥陀救度」的这一个信,「以信为观」。

刚刚有讲,要解释《观无量寿经》必须以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做为指南,现在我们就来看善导大师对「观」是怎么解释的。

《观经四帖疏》有四卷:玄义分、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整部《观无量寿经》的背后幽玄,一般人看不出来,文字上也没有突显。「玄义分」就是将它的内涵解说分明。

善导大师在「玄义分」的「解题门」,也就是专门解释《观无量寿经》经名的这一个章节中,对「观」下了一个定义,善导大师说:

  观者照也。常以净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辉,照彼弥陀正依等事。

这一段解释总共有四句二十个字,都可以从隐义来解释,也可以从显义来解释;也就是说,可以从自力来解释,也可以从他力来解释。

为什么?因为,这部《观无量寿经》在显义方面,也就是经文文字方面,初看是在讲自力的,所谓「息虑凝心,入定观想」,可是背后却是在显示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无差别的救度。因此,都可以从这两方面来解释。

「观者,照也」,这个「照」也可以从自力跟他力来解释。从自力来解释就是「息虑凝心」,把妄想杂念、浮动的心寂静下来,使它静定、不起念头,久而久之就能够入定;能够入定就能够寂静的观照、观想出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也就是十三种定观。如果就他力来解释的话,「照」就是了解弥陀救度的悲心,了解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让我们欣慕极乐世界,而不是要以定力去观照,因为我们观照不来,也不需要。

「常以净信心手」,「常」就是除了睡觉以外,要不间断地、时刻地一直存在心中。「净信心手」,信就是手,有手才能够拿东西、执持东西,有形的物品用有形的手来拿,那阿弥陀佛的救度也好,或者是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也好,是无形的,因此要以心来领受,这个心叫做信心,纯净的信心。

这个纯净的信心也有分自力与他力。《观经》有说「至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归纳起来可以说就是一个「信心」。如果认为自己必须入定观想,这样就是自力的信心;如果在信受弥陀救度之后,就专称弥陀佛名,便是他力的信心。

「以持智慧之辉」,「智慧」就是佛的智慧或者我们凡夫的智慧,「辉」就是光辉,也就是光明。其实智慧就是光辉,光辉就是智慧,只是体跟用的差别。智慧是体,有了智慧,外相就会有光明,所以一般都会说光明是智慧之相;有智慧就有光明,有光明就一定有它本体的智慧。整句的意思,就是以净信心的手来持取智慧的光明。

智慧也有自力与他力。自力就是自己要有智慧才能够观照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的庄严;就他力来讲,是阿弥陀佛本来就有他的智慧,释迦牟尼佛也有他的智慧,阿弥陀佛的智慧在哪里?在于救度像我们这样的众生,这是阿弥陀佛的智慧。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在哪里?在于他了解阿弥陀佛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了解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的悲心,释迦牟尼佛把所了解的讲说出来;因此我们就信受阿弥陀的智慧,信受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所谓「明信佛智」,这样,我们虽然没有阿弥陀佛那样的佛智,没有像释迦牟尼佛那样的了解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可是,我们因为信受奉行的缘故,以佛的智慧,做为我们的智慧,以「信」代「慧」,这个就等于是我们以净信心手持取智慧的光明。

「照彼弥陀正依等事」,有了智慧的光明,就能够清楚了解并且欣慕阿弥陀佛的正报、依报的功德,也就是信受佛的智慧。

那么,佛的智慧都在哪里呢?在阿弥陀佛本身。因为,依报跟正报是一体的,以正报来包含依报,依报就在正报当中,所谓「依正一如」。正报是无形的,阿弥陀佛为了救度众生,所谓「垂名现形」,必须以他的佛名来显示才能救度众生,所谓「名体不二」。这样说来,「依正一如」「名体不二」,「照彼弥陀依正等事」就是信受弥陀名号的救度。

一般解释《观无量寿经》的「观」,都是从显义、自力来解释,这样的解释会有二种不相应:一是「机教不相应」,二是「观慧与信心不相应」。

第一,「机教不相应」,也就是根机与教理不能相应。为什么?如果解释为自力的定心作观的话,只有上根利器的人才做得到,但自古以来,修行者之中,上根利器者毕竟非常非常的少,所谓「修行者多如牛毛,成就者少如麟角」。

但是,这部《观无量寿经》并不是针对上根利器的人说的,而是针对一般的苦恼凡夫,是针对被贪、瞋、痴苦恼所搅乱的众生而说的。因此,在《观经》里面讲「苦机」──苦恼的根机,还有「贼害」──被烦恼贼所害;这样的对象,怎么可以用上根利器的入定观想来解释「观」呢?

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就说,这一部《观经》是佛陀为凡夫所说的,不是为圣人、为上根利器者所说的,甚至可以说跟圣人、上根利器的人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这个为我们这一种苦恼的众生,业障深重的众生,也就是下劣根机的众生所说的法,不可能是自力的、难行的、定善的法。

第二,「观慧与信心不相应」。善导大师在这里所解释的「净信」,并不是深入经藏或者智慧高超、有很卓越智慧的那一种解信,而是在《观经四帖疏.散善义》解释三心所引用的「二河白道喻」中所说:「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

善导大师的意思是说,念佛的人是踏在往生极乐世界的白道上,这个白道很狭小,只有四、五吋宽,而我们的烦恼却南北无边,很广、很大,也就是贪欲之水与瞋恨之火很广大。所以这条白道的狭小,与贪欲心、瞋恨心的大范围是完全无法相比的,可是由于有阿弥陀佛的保护,光明的摄取不舍,使我们还是能不退却地在白道上一心向前。一个凡夫,为什么能在贪瞋猛烈的水火之中直进不退呢?靠什么?是靠对阿弥陀佛的信受之心,这个就是「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生心」。

这个「信」,善导大师在「深心段」的解释当中,解释为机法二种深信。像这样贪瞋广大无边而且猛烈的众生,怎么可能会有入定、观想的智慧与功夫呢?是不可能的。所以,善导大师在深心释中特别提醒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是什么根机?是一个──现在是罪恶深重的生死凡夫,不只是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即使未来也仍是常没常流转,没有出离六道的能力的根机。

所以,就根机来讲,慧跟信就不相应了。因此善导大师解释「观」,只有说「照」──观照。「照」本来就含有二种意思,表示善导大师在这里的解释是涵盖着定善的观与散善的观,涵盖着自力与他力,涵盖着要门与弘愿门。可以说这个「照」是通于定善、散善与念佛,而最后归结于念佛的信心。当然,它还有微细的意义,不过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就不多解释。

再来,《观无量寿经》的「无量寿」是指哪一尊佛呢?是阿弥陀佛。无量寿又解释为无量佛,因为阿弥陀佛的功德无量,所以,「就德立名」的话,佛名也有无量,不过释迦牟尼佛以二个名称来涵盖──「无量寿」与「无量光」。

「无量寿」是从纵的方面时间性来说,也就是说,在时间上是无量寿,涵盖无穷的过去、现在、未来,目的就是要救度三世的众生,不管是无边的过去世或无量的未来世,都要救度,当然也包括现世的众生,这是就时间上来讲的。

「无量光」是从横的方面空间上来讲,所谓「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照十方恒河沙无量世界的无碍光明,目的就是要救度所有法界的众生。那寿命是本体,是作用的本源,光明是它的功能力用;举出无量寿,是以它的本体来涵盖它的作用,所以就以无量寿为经题。

譬如,身体就是我们的本体,那我们的手脚也好,乃至我们内在的智慧、能力也好,都是本体的作用,甚至外在的丈夫、妻子、儿女,还有名位、富贵……统统都是本体所拥有的。所以,本体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本体的话,就没有手脚的功能,也没有智慧能力,外在的家亲眷属,还有动产、不动产,也统统没有作用了,因为都不是属于我们的。所以本体很重要,举出本体的话,它的所有就统统涵盖了。

同样地,举出无量寿,不仅无量光包含在里面,同时极乐世界的二十九种庄严也都包含在里面,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功能力用,也统统在里面了,这就是无量寿的含意。

刚刚讲解「观」「无量寿」,接下来解释「经」。

佛陀所说的教义,以及教义所呈出来的白纸黑字的书籍都算是「经」。「经」的梵语叫「修多罗」。「修多罗」本来的意思是线,那为什么说是经呢?就好像用线贯穿花朵,成为一串花环一样;因此,把佛所说的教理,有逻辑的结集起来,使它不散乱,能够完整地在一起,就好像以线把花朵串成花环一样,这个叫做「经」。

在中国,圣人的语言叫做「经」,因此当时把印度的「修多罗」翻译成中国圣人语言的「经」。不过,佛陀是圣中之圣、天中之天,佛陀所讲的直接契合宇宙人生的真理,远非中国古圣先贤所能比拟。

以上是把《观无量寿经》逐字拆开来分别解释。那它整体的大意是什么呢?阿难尊者曾经在这一部经即将说完的时候,问释迦牟尼佛这一部经的经名是什么?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回答说,可以叫做「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因此,把佛陀所嘱咐的这一段,以「观无量寿佛」来涵盖,以无量寿佛涵盖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极乐世界,因此就略称为《观无量寿经》,再略称则为《观经》。

这一部经主要是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把阿弥陀佛的救度信受在心中,把极乐世界的庄严,以及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十方众生所建设的,是属于我们的,把这个事实相信在心中,这就是观无量寿经题的意思。

第三,《观经》说时。释迦牟尼佛说这部《观无量寿经》是在什么时候呢?从它的内容来看,是阿阇世太子刺王篡位的那一年所说的经典,这在《观无量寿经》的序分就有很明确的文字纪载。经文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从序文就可以知道,当时摩竭陀国王舍城的皇宫正发生了严重的宫廷政变,《观无量寿经》是那一年、那个时候所说的。那是哪一年呢?

释迦牟尼佛本来是释迦族的一位王子,他半夜潜离王宫,准备要出家,到了摩竭陀国,也就是频婆娑罗王这个国家的时候,频婆娑罗王知道他是一位很卓越优秀的青年,如继承王位统治国家,一定能为国家带来安乐与富强。所以就劝释迦牟尼佛说,你不要出家,甚至我的国家也可以让你来统治,我把我的王位让给你吧!但是,释迦牟尼佛并不欣慕世间的荣华富贵,他一心要修行,要领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要解脱生老病死轮回的痛苦,所以他还是坚决出家修行而去。

《摩诃班沙》说频婆娑罗王统治国家有五十二年之久。频婆娑罗王与佛见面时,已经在位十五年,之后又继续统治国家三十七年。阿阇世王则是在位三十二年,阿阇世王在位第八年时释迦牟尼佛入灭,之后阿阇世王又继续统治二十四年。

又,《善见律毘婆沙》,在卷二的地方就记载说:

  阿阇世登王位八年,佛涅槃。

也就是说,阿阇世太子从刺杀父王而登上王位之后,经过了八年,释迦牟尼佛就灭度了。

从这两部文献可以知道,阿阇世太子是世尊入灭之前的八年登上王位的,也就是在那一年,释迦牟尼佛讲说《观经》。

又有一部经叫《大涅槃经》,其中「迦叶菩萨品」就说,阿阇世太子即位三个月后世尊入灭。如果依据这个来推测,《观经》就可以说是佛入灭前三个月所说的;但是从各方面来考察,《涅槃经》所说的应是错误的,是前面两部文献所说的才是正确的。

如果以释迦牟尼佛三十岁成道为依据来讲的话,可以推定释迦牟尼佛讲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是在成道之后的四十四年之间所讲的。

那么释迦牟尼佛到底是几年入灭的呢?近代很多研究者都推论释迦牟尼佛入灭那一年,约于西元前490-485年入灭的;那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入灭之前八年所讲,推算起来,大约是在西元前492年释迦牟尼佛宣讲《观经》。

至于将释迦牟尼佛宣讲的《观经》内容笔录成为经典,是在哪个时代?由于没有可以判定的资料,因此就这一点来讲是不清楚,只知道《观经》是释迦牟尼佛入灭之前八年所讲的,也就是七十三岁的时候。那时候,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讲《法华经》的时候,临时离开《法华经》的讲座,而以神通进入频婆娑罗王的王宫为韦提希夫人宣讲《观无量寿经》。因此,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前八年所讲的,也就是西元前492年,与《法华》同时代所讲的。

第四,《观经》宣说之理由。释迦牟尼佛宣讲这一部《观经》有什么理由呢?为什么要讲这个题呢?因为就净土法门来讲,释迦牟尼佛在这之前已经讲了《无量寿经》,在《无量寿经》当中已经详细地说明了阿弥陀佛怎么样地发愿?怎么样地修行?发愿的内容、修行的经过,以及经过多久的修行,现在已经成佛了,他救度众生的威神功德是怎么样的不可思议,他的极乐世界是怎么样的殊胜庄严、十方第一,以及众生往生的因、果,往生的种种情形,在《无量寿经》中都已经有讲说了,似乎没有必要再说这一部与《无量寿经》相雷同的《观无量寿经》。

可是,释迦牟尼佛还是宣说了这一部《观经》,是什么理由呢?我们来看善导大师怎么讲的。

善导大师在「玄义分」中说:

  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明;虽可教益多门,凡惑无由遍揽。

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几年,讲了八万四千法门,当然包括《无量寿经》,可是我们众生烦恼深、业障重、智慧黯钝,没办法来了解经教,没办法掌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要点,所以说「虽可教益多门」,虽然释迦牟尼佛讲了八万四千法门,但是「凡惑无由遍揽」,我们凡夫却没办法普遍地了解,也没办法核心地掌握。

善导大师又说:

  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可以说时节因缘已经到了,刚好遇到韦提希夫人向释迦牟尼佛请求,说他想要往生安乐世界,也就是极乐世界,希望释迦牟尼佛教导他思惟,教导他正受。「思惟正受」就是能够把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清楚了解在心中,因为那里是自己将来要去的地方,所以要清楚地了解它的环境,以便将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往生,不会走错了方向,达不到要去的目的地,所以说「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这个「思惟、正受」有自力的涵义,也有他力的涵义,这部分以后再讲。

因为这个因缘,所以释迦牟尼佛不知不觉就内心欢喜、颜现微笑,为什么?因为长久以来,释迦牟尼佛都在等待机缘。佛法就是因缘法,因缘还没有到的话,再怎么讲都没有用,因缘如果成熟了,不讲就失去了机会,现在因缘已经到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就借由韦提希夫人的请问,而开展了净土的要门。

善导大师说:

  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

「要门」就是《观无量寿经》所讲的十三种定观,以及三种散善,然后把定观的功德、散善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十三种定观加上散善,内容非常的宽广,因为是把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所有八万四千法门统统涵盖在定善、散善里面,当作回向往生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这一些善就不能回向了,没有东西可以回向,怎么往生呢?所以就说「广开净土之要门」。当然这背后是世尊为了引导修自力难行法门的众生,进入弥陀弘愿念佛的救度。

所以,接下来善导大师就说:

  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安乐能人」就是阿弥陀佛,在释迦牟尼佛讲解要门华座观时,阿弥陀佛就在此时显示有别于释迦牟尼佛一代教的方法,所以说「别意之弘愿」,也就是念佛。

因为,以要门的定善散善来讲是自力的、难行的、圣道的,所适合的根机是狭窄的,能够修要门的人毕竟不多;如果是接受弥陀救度,此后专称弥陀佛名的话,就人人都能修,救度之门弘广无边,所以叫做弘愿。

因此,宣说《观经》的理由,善导大师就以这几句话来说明:

  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明;虽可教益多门,凡惑无由遍揽。
  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净土三部经之中,《大经》与《观经》相辅相成,以之彻底显明阿弥陀佛佛力、他力的救度。这二部经是有这样的关系;而《阿弥陀经》是把《无量寿经》所讲的救度的法,跟《观经》所讲的被救的机,统统浓缩在《阿弥陀经》,而做为结论来宣说。所以,以这三部经来讲,《阿弥陀经》是净土法门结论的经;再进一步讲,《阿弥陀经》可以说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所有宗派最后结论的经。这部分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谈。

第五,《观经》译者与译时。这一部《观经》有写「宋元嘉中畺良耶舍译」,也就是宋朝元嘉年代,一位畺良耶舍沙门所翻译的。宋有隋唐之后的宋,以及隋唐以前南北朝时代的宋,历史学家把后面这个称为赵宋,前面的宋称为刘宋,以为区别。

那这里的宋是指刘宋的宋,也就是在东晋时代有一位大臣叫做刘裕,这位大臣的势力逐渐庞大,在西元420年时,受东晋的恭弟让位,所以刘裕就登上王位,称为宋朝,也就是刘宋的第一世宋武帝。当时国都是在称为江南的健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他在江南南京建都,跟江北的北魏互相对立,形成南北朝的时代,所以那个时代也叫做南北朝。刘宋在西元479年被齐朝所灭。

元嘉是指刘宋的第三世,也就是宋文帝时代的年号,约424年到453年之间,《观经》就是在元嘉十年所翻译的。

畺良耶舍是西域人,也就是现在所讲的印度,424年他来到中国大陆的江苏建业,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之后受皇帝的命令住在扬州中山道灵寺。当时,畺良耶舍是受一位僧含的沙门所请而翻译《观经》的。之后,元嘉十九年,也就是西元442年,他到江陵,也就是现在湖北的荆州的地方,于江陵往生,享年六十岁。

第六,《观经》缘起。佛陀讲这一部《观无量寿经》的原因是怎样引起的,这个叫做《观经》发起的因缘。因为这一部《观经》是为了显示救度的根机,所以缘起也比较特殊。

《观经》发起的因缘,以现代话来讲就是宫廷政变,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城耆阇崛山,也就是灵鹫山宣讲《法华经》的时候,皇宫发生了政变,阿阇世太子受了提婆达多的唆使、引诱,而篡了王位。

提婆达多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堂兄弟,也是阿难尊者的哥哥,他为什么会唆使阿阇世太子篡王位呢?起因于提婆达多忌妒佛陀的尊位,而且频婆娑罗王是佛陀的大施主,常常供养佛陀的僧团,另一方面,提婆达多觉得佛陀已七十几岁了,已经老迈了,应该退位,由他来代替佛陀的位置领导僧团。这个佛陀当然不可能答应,因为提婆达多还没有断烦恼,也没有证入果位,仍是凡夫,有的只是野心与势力。提婆达多由于怀恨在心,心起歹念唆使频婆娑罗王的儿子阿阇世太子,说你来当新的国王,我来当新的佛,两个人可以一起来治理国家,领导僧团。

阿阇世太子受了提婆达多的唆使之后,就夺取了他父亲的王位,同时把频婆娑罗王禁闭在大牢里面,不给他吃,同时命令除了他母亲韦提希夫人之外,所有的大臣以及宫中所有的人也都不能接近。自己亲生的儿子为了霸占王位,竟然要把父亲活活饿死,骨肉之间发生这种大逆不道的天伦悲剧,做父母的是多么的痛苦

阿阇世太子把他的父王关闭在大牢里面,不让任何人接近,也不送任何的饮食,意思就是要让他的父王活活的被饿死,不用去杀他,免得被说他是亲自杀父的人。

由于韦提希夫人可以自由的到大牢去看频婆娑罗王,于是她每一次去看的时候,就先把身体洗干净,然后把酥蜜涂抹在身上,到了大牢的时候,再把身上可以吃的东西,都剥下来给频婆娑罗王吃。加上频婆娑罗王本来就是佛教徒,是佛陀的大护法,在此一生之中最困苦的时候要寻求心灵的慰藉,就向着耆阇崛山,也就是灵鹫山的方向顶礼膜拜佛陀,祈求佛陀来加被他。

佛陀本来就有神通,晓得频婆娑罗王现在有了严重的灾难,因此佛陀就派他的弟子到大牢里面,为频婆娑罗王授八关斋戒,并且跟频婆娑罗王讲经说法,让频婆娑罗王在大牢里面能够心不怨恨,晓得这一辈子穷通祸福、苦乐得失,都是过去世自己所做的,怨不得别人,国王听了开示,内心就不抱怨,也不忧悲苦恼了。既有得吃又能够听闻佛法,就这样经过了二十几天了,他的身体不但没有消瘦,反而脸色很红润、神情很愉悦。

有一天,阿阇世王就想:经过这么久,父亲应该死了吧?所以就问狱卒:「我父亲现在怎么样了?」狱卒就说:「你父王气色越来越红润了!」「怎么越来越红润呢?怎么还没有饿死啊?」狱卒就说了:「因为王后给老国王带东西吃,又加上佛陀的弟子从空中而来,为老国王说法,所以老国王现在的气色愈来愈好。」。

阿阇世王一听,怒从心生,就责骂佛陀的弟子是妖魔鬼怪,又骂他的母亲是贼,很气愤地拿剑要去杀他的母亲,幸好有两个大臣阻止了阿阇世,才使得阿阇世没有杀他的母亲。可是他的母亲最后也是被阿阇世关进大牢里面。

做母亲的受儿子这一种忤逆天伦的对待,当然非常的伤心、悲痛,她也向灵鹫山顶礼膜拜,请佛陀派弟子来为她说法,宽慰她悲痛的心情,当她顶礼下去起身的时候,佛陀还有阿难尊者、目连尊者就已经显现在她面前了。

人的起心动念都有念力,这个念力可以说是一种磁场;这种磁场遍满整个虚空、无远弗届,念力专注,针对谁,这个念力就立刻到那一个人的地方去,就会触动那一个人的心灵。韦提希夫人所膜拜的、所祈求、想念的是释迦牟尼佛,佛有神通,当下就知道了,所以就立刻满她的愿。

韦提希夫人没有想到佛陀会这么快,而且亲自来到她的面前,她一看到佛陀就更加的激动,而且更加的伤心。这是人之常情,当人在极端困苦悲伤的境界当中,突然看到亲人或好友来了,就有一种抒发的管道,突然间情绪一起来,就会大哭一场,这是一般人的心境。所以韦提希夫人一看到佛陀,悲伤就涌上了心头,立刻把身上的璎珞扯掉,丢在地面上,一心祈求释迦牟尼佛为她讲解离苦的方法。

韦提希夫人向佛禀告说,这个娑婆世界充满贪、瞋、痴,充满地狱、饿鬼、畜生,充满人性的恶,她希望能够到清净的世界,眼睛看不到恶人,耳朵听不到恶声,所面对的都是没有贪、瞋、痴这一些浊恶不善与痛苦,她向佛陀这样的流露。这是她厌秽欣净,想离苦得乐的心情,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她本身的情绪。

她本身的情绪是怎么样呢?《观无量寿经》就说: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

这一段,一方面是流露自己悲伤的心,一方面也是在向佛陀抱怨。甚至把这场宫廷政变的责任想要推给佛。为什么呢?韦提希之所以生下阿阇世太子,因缘是怎么来的呢?

依照经典所讲,频婆娑罗王跟韦提希夫人结婚多年,都一直没有孩子,因此频婆娑罗王就问国师,为什么王后一直不能怀孕?国师占卜之后就跟国王说,在某某山中有一个修行人,他将来的福报会投胎在皇宫当你的儿子,将来继承王位,这是因为他的修行,所以感得这样的福报,但是他此生的寿命未尽,还要再经过三年才会投胎来给你们当儿子,所以还要再等三年,王后才能怀孕。

频婆娑罗王一听就急了,心想:「我年纪已经这么大了,等到儿子长大,我已经非常老了!」,所以巴不得那个修行人赶快舍报来做他的儿子。因此,就派将军到山上去跟那位修行人商量,希望他赶快舍寿,不然就直接杀他,国王心想:反正再怎么样,他的果报总是要当我的儿子啊!可是那个修行人心有不甘,认为自己的寿命未尽却要被断命,即使将来当你的儿子,也必定报复。」因为将军领了国王的命,这位修行人既不愿提早舍报,所以就被将军杀了。

果然,不久韦提希夫人就怀孕了。在生产之前,国王又请国师占卜论断吉凶,国师占卜之后就说,所怀孕的是一位男儿,可是这个孩子将来对国王您有妨害,恐怕会杀你。因为这个修行人要死之前就有了报复的心念。

频婆娑罗王一听,那还得了,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就想了一个计谋,就是让韦提希夫人在楼上生产,然后让孩子坠下楼来,当下夭折,免得将来长大后反而会杀害他。可是阿阇世太子就是有福报,虽然从楼上掉下来,并没有摔死,也没有受伤,只是断了一根指头而已。所以阿阇世也叫做折指太子。

这一段典故当时是没有人知道的,不过提婆达多有神通,他知道他们过去的这些宿命因缘,由于提婆达多想跟佛陀争夺领导僧团的职位,对佛陀一直含怨在心,所以就唆使阿阇世太子说:「我帮你夺取王位,你来做新的国王;你来拥护我,让我做新的佛陀,这样的话,宗教界跟国家同时换了二位新的领导人,岂不是很好的一桩事吗?」

起初阿阇世太子晓得这样做是大逆不道的,但是提婆达多不死心,就把他们过去的因果跟他讲,说:「其实你的父母是不爱你的,你之所以会断一根手指,是因你父亲命你母亲在楼上生产,然后让你从楼上掉下来,刻意要把你摔死,因为他们不喜欢你,不希望你活下来。」

阿阇世一听,又看看他的手指头,前辈子的恶心种子就刹时成熟,浮上来了,因此就有了这一场宫廷政变。韦提希夫人不是不晓得这个因缘果报,可是她却没承认,才会说「我宿何罪?」,「唉呀!我业障深重啊!我以前到底造了什么孽?才会受到我亲生儿子这么样虐待啊!天道不公啊!」。

我想这一种情绪的流露,一般人都会有,而会流露这一种情绪,显示是一个很拙劣的凡夫,不明了因缘果报,会认为世界上有不公平。其实因果最公平,世界上没有比因果更公平的,佛陀曾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过去世的因是什么,虽然我们没有宿命通无法知道,不过,可以检讨这一辈子所受的苦乐、成败,就晓得过去的因。「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检讨这一辈子所做的,就晓得我们未来会去哪里?所以一个学佛的人要很认命,如果不认命的话,就等于否定佛陀所说的因果报应了。

这辈子我们所接受的成败得失、苦乐祸福,跟前辈子有百分之一百的关系,所以人生在世,凡事都不能抱怨,反而要有一种忏悔的心,也就是「随缘消业障,更莫造新殃」的态度,如果以这种心情来念佛,再大的罪业都会消。

韦提希夫人没有忏悔,反而向佛抱怨说:「你看,你看,就是因为你的堂弟提婆达多,我的儿子才会变成这样,如果没有他,我儿子是很孝顺的。所以,佛陀,你也应该有一些责任吧,因为你居然有这样的堂弟。」韦提希夫人抱怨的背后有这种含意。

这是一种牢骚,人在情绪不平、不满的时候,什么不合理、颠倒的话都会讲出来。那为什么经典会有这样的纪载呢?因为这是我们的本性,以经典当作镜子来照出我们是怎么样的本性。所以《观经》里面就说: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

你是一个凡夫,心思非常的卑劣,非常的愚钝。

在这里所讲的韦提希夫人,同时也是在讲我们大家,也就是说,以韦提希夫人代表我们末法时代的五浊恶世的众生。所以,《观无量寿经》一开始就点出众生的根机,而这一种根机正是阿弥陀佛发愿修行,所要救度的对象。这一种根机,除了净土宗这一个法门以外,没有第二个法门能够救度了。

所以《无量寿经》是在讲阿弥陀佛的愿,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法,《观经》主要是在讲阿弥陀佛所要救度的众生根机。弥陀所要救度的「机」是什么样的众生?就是类似韦提希夫人这样的根机,尤其是类似下三品那样的根机,所有浊恶不善、被烦恼贼所陷害的众生都是阿弥陀佛主要救度的对象。

释迦牟尼佛借由这个机缘开展《观无量寿经》,所以这一部经的目的,是在讲阿弥陀佛所要救度的对象,救度的根机。释迦牟尼佛观察宣讲弥陀救度之法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也就是佛出现在世间的根本目的,可以开怀畅谈的流露出来的机缘已经到了。

所以,当韦提希夫人请求佛陀,说她要到一个──眼睛看不到恶人,耳朵听不到恶声,也没有地狱、饿鬼、畜生这一些不善的环境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很欢喜、满足地微笑,然后从眉间放出白毫光,白毫的光明遍照整个虚空法界,再把整个虚空法界以光明连结在他的头顶上,成为一个宝台,在宝台当中,把十方世界所有的净土,显现给韦提希夫人看,让韦提希夫人选择。

佛陀说:「韦提希啊!你想要去的是哪个地方呢?你选择看看吧。看有哪个地方合乎你的愿望?」在这当中,释迦牟尼佛即以他的佛心、悲愿来加持韦提希夫人,也就是说,引导韦提希夫人的心去选择佛陀所要显示的──极乐世界。佛在显现十方世界的时候,特别的把极乐世界突显出来,也特别加持韦提希夫人的心,使她主动的去选择极乐世界,有一句话说「冥启其心,增其善念」,也就是在默默之中启发她的善心,开她的智慧,使她去选择最好、最殊胜,又最容易往生的净土。

所以,韦提希夫人看啊看,最后就说:「唉呀,佛陀呀!虽然这十方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是清净庄严,而且都有光明,可是我最属意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我将来想到那里,那么希望佛陀你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意思就是说,请佛陀教导她想像极乐世界,把极乐世界能够存想在心中,让她将来能够到极乐世界去。这个就是《观无量寿经》发起的因缘。

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很高兴,因为韦提希夫人这样的请求,正是释迦牟尼佛一直怀抱在心中所要宣讲的法门,只是长久以来机缘一直没有成熟,一直在等待这个机缘,现在机缘已经到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说:「我现在要宣讲被烦恼贼所恼害的众生的清净之法。」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要宣讲一个能够帮助被烦恼贼所害的众生消除其罪业的法。

这个被烦恼贼所害是谁呢?就是我们所有众生。我们众生内心都有贪、瞋、痴的烦恼,我们都被烦恼所害,但烦恼并不是我们自身的,它是外来的,所以佛陀说烦恼是贼,可是偏偏主人不在家,反而让贼当家做主。贼当家作主就没有好事,所以我们都有烦恼,烦恼来的时候,控制不住,不喜欢妄想杂念,却偏偏常妄想杂念;不想起情绪,却偏偏起情绪;不应该想的想,不应该说的说,不应该做的做,这些都是被烦恼贼所害的事例。释迦牟尼佛说要讲一个清净的法,来消除我们被烦恼贼所害而造的罪业。

经文说:

  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
  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
  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这就显示,佛陀在《观无量寿经》所要讲的对机,就是被烦恼贼所害的业障深重的众生;韦提希夫人就是这样的众生,所以说「汝是凡夫,心想羸劣」。同时,韦提希夫人请求佛陀所讲的,也是希望佛陀为将来佛陀涅槃之后,尤其是末法浊恶不善、五苦所逼的众生,怎么样能够离苦得乐,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就是韦提希夫人为未来世众生所请求的。

韦提希夫人说:佛陀啊!我因为佛陀的加持所以能够看到极乐世界,看到阿弥陀佛,可是如果佛陀不在了,将来的众生,他们浊恶不善、五苦所逼,这样的众生怎么能够看到阿弥陀佛,看到极乐世界呢?他们怎样才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呢?

等于《观无量寿经》就是释迦牟尼佛跟韦提希夫人两个人一搭一唱,唱双簧一样,然后开展出阿弥陀佛的大法来救度十方众生──能够救度浊恶不善,五苦所逼的众生,就是阿弥陀佛,唯有阿弥陀佛这一个大法。

那「五苦所逼」,什么是五苦呢?就是「生、老、病、死」这四种苦,再加上「爱别离」就是五种苦;如果又加上「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就是八苦。这八种苦是所有轮回众生同样都有的,不管生在人间或天上,同样都有这八种苦。

经文上都指出现在是末法时代,这个世间是五浊恶世,等于在说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是怎么样的人呢?都是恶人。怎么说?五浊恶世的众生嘛,如果不是这样的众生,就不可能会投胎转世到这个五浊恶世来,所谓「如是因,如是果」。所以我们都是「浊恶不善、五苦所逼」的众生,《观经》所讲的法,所要救度的对象,就是这一种对象。

我们贪瞋痴烦恼啊、我们苦的不得了,大家不感觉很苦吗?病也苦、老也苦,老病相牵,很苦的。尤其是死了,渺渺茫茫,不晓得要到哪里去,也是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这一些都是苦,尤其是莫名其妙的烦恼,想要不起杂想、妄想,杂想、妄念偏偏升起;想要清净其心,心却不能够清净,这苦不苦啊?(苦!)苦!

当然我们人道是苦乐参半,真正的苦是三恶道,尤其地狱道之苦是无法讲的,是难以描述的。如果讲「地狱很苦啊!很苦啊!」显示地狱还有快乐,真的很苦的话,本身从内到外就是一个苦受,连讲都讲不出来的。

其实六道都是苦,六道苦海无边,三界是火宅、被火燃烧,即使好不容易圆满十善清净,到了天上,可是天寿一尽,还要堕到地狱、饿鬼、畜生,要生到人道也很难。虽然得到了梵天或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四万八千大劫,可是命终还是堕入三恶道,所以三界六道轮回没有不苦的。

由此可知,经文上讲「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不只是在说我们人世间,天上也是一样。天上现在很快乐,可是天寿一尽的时候,比我们人死还要痛苦百千万倍。原因是,我们死的时候,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但天人有神通,他晓得命断之后将要投生到哪里,他要当猪、当鸡鸭或者成饿鬼、下地狱,他都知道啊!不知道还好,一知道,这下子怎么办呢?所以这个三界六道都是浊恶不善、都是五苦所逼。

因此,释迦牟尼佛就告诉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所以整部《观无量寿经》是佛陀为浊恶不善、五苦所逼、心想羸劣的罪恶凡夫所开展的。

这一段也正是善导大师所要显明的。为什么呢?善导大师以前的人,及如同净影寺的慧远大师的大德们,都认为韦提希是大圣人,九品往生也是圣者。善导大师一看就说完了,这样凡夫没有份了,凡夫永远都在沉沦了,可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啊,所以善导大师才要写这一部《观经四帖疏》。

所以,净土法门也说「凡夫为本」,也就是「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以凡夫为主要对象,其他圣人是次要的对象。这并不表示这个法不平等,或鼓励我们要去做一个罪人、恶人,不是的。其实法是平等的,只是在救度顺序上,有所谓的轻重缓急的差别,比如,同样都陷溺在水中,都必须要救生人员去救度,但是有的是不会游泳,或者会游泳但是筋疲力尽,眼看要沉溺了,而有的还可以在水面上游泳,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救生人员首先当然是先要救那个即将要沉溺的众生,之后再救那个还能够游泳的。因为有轻重缓急的先后次序,所以才说「本为凡夫,兼为圣人」。

但是,从根本来讲是平等救度的,为什么?在佛的眼光,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而且是自他一体,没有分谁本?谁末?谁先?谁后?谁亲?谁疏?是没有这种分别的。

有关「苦」,有的说人生不苦,而且既然已经学佛就是要求人生幸福,因此要往乐的方面去思维,不要讲苦,不要认为苦。其实,我们讲的苦是根本上的苦,是从本质上来讲的。也就是佛陀所讲的「八苦」。尽管我们八苦很淡、很轻,譬如说生、老、病、死,有的人即使老了,但还健康没有病,死的时候也能够安然,没有受病痛的折磨,也没有受其他的横难,而且家庭也很美满,事业也发展得很好,可以说是富贵荣华一辈子,乃至是五福临门。但这样并不表示就是幸福、就是乐,为什么呢?六道轮回还没有解脱,将来往往都是堕落三恶道的多,即使生天,还会堕落。佛陀就说这个娑婆世界,有四种真实,哪四种呢?──苦、空、无常、无我,这才是世间的真实。

所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所讲的「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不只在人间,天上也是一样。因此释迦牟尼佛宣讲这一部《观经》,就是在讲这样的根机,我们都是这样的根机。(待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