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是净土宗三部正依经典之一。不过,自古以来,很多人都对此经的宗旨错解不明。善导大师因此着《观经四帖疏》,楷定古今对《观经》的种种错解,经过重重剖析,将世尊的本怀彰显无遗:定散一切诸行,最终都要导归念佛,念佛才是《观经》的真正宗旨。下文将举出《观经疏》中的拾段核心祖证,教你看懂《观经》中的「念佛三昧」。
祖证一、玄义分
《观经疏》: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在《观经疏》一开篇的《玄义分·序题门》部分,韦提希夫人希望世尊教她「思惟、正受」,也就是观想的方法。但善导大师对此句的解释却说,弥陀因此而「显彰别意之弘愿」。所以,在《观经疏》一开篇,善导大师就已经提出了《观经》的宗旨是要将所有诸行都导归念佛。不过,此时还说得比较含蓄,并未直接标明「念佛」二字。
祖证二
《观经疏》: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
紧接着,善导大师就说《观经》宗旨是「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将观佛三昧与念佛三昧并列,首次提出念佛,但仍说得比较含蓄。这为后来大师引方便入真实、导观想归入念佛作好了铺垫。
祖证三、序分义
《观经》: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
《观经疏》:又,言「清净」者,依下观门,专心念佛,注想西方,念念罪除,故清净也。
《观经》中,韦提希夫人向世尊请问观想往生的方法,佛回答要「为未来世一切众生说清净业」。善导大师随后解释说,清净业即是「依下观门,专心念佛」,世尊不仅要说定善观想,也要说散善三福,但所有诸行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导归念佛。在十六观开始之前,大师已经为《观经》确立了主基调。
祖证四、定善门
《观经》: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观经疏》: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广显念佛三昧竟。
在《观经》的「真身观」中,世尊教韦提希夫人观想阿弥陀佛。可是,经文紧接着却说「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世尊引观佛入念佛的本怀呼之欲出。
不过,这句经文藏在复杂的定善十三观中,一般人很难发现并领悟其深意。所幸善导大师对此段作出了非常经典、楷定古今的解释,「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整部《观经》,包括《无量寿经》与《阿弥陀经》,都是在「广显念佛三昧」。大师终于首次直截了当地指出:观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导归念佛。
祖证五
《观经》: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观经疏》:一明因观得见十方诸佛;二明以见诸佛故,结成念佛三昧;三明但观一佛,即观一切佛身也;四明由见佛身故,即见佛心也;五明佛心者,慈悲为体,以此平等大慈,普摄一切也。
「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此句也出自《观经》「真身观」部分,明明是定善观想的方法,善导大师却说观想的结果是「结成念佛三昧」,直接点出了观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导归念佛。此外,观佛是为了见到佛心,见到佛心便自然能领会到佛的慈悲,「以此平等大慈,普摄一切」的方法,唯有念佛一法。
祖证六
《观经疏》:上来虽有十一句不同,广解杂想观竟。……总赞云:初教日观除昏暗,想水成冰净内心。地下金幢相映发,地上庄严亿万重。宝云宝盖临空转,人天音乐互相寻。宝树垂璎间杂果,池流德水注华中。宝楼宝阁皆相接,光光相照等无荫。三华独迥超众座,四幢承缦网珠罗。禀识心迷由未晓,住心观像静坐彼。一念心开见真佛,身光相好转弥多。救苦观音缘法界,无时不变入娑婆。势至威光能震动,随缘照摄会弥陀。归去来,极乐安身实是精。正念西归华含想,见佛庄严说法声。复有众生心带惑,缘真上境恐难成。致使如来开渐观,华池丈六等金形。变现灵仪虽大小,应物时宜度有情。普劝同生知识等,专心念佛向西倾。」
在定善十三观后,善导大师作了一首《总赞》,对十三观的内容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可是,他在最后一句却话锋急转,说「普劝同生知识等,专心念佛向西倾」,表明大师在彻底领悟世尊本怀的前提下,对观经前十三观(定善观)
的宗旨作出总结:观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导归念佛。
祖证七、散善门
《观经》: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观经疏》:「就上辈观行善,文前总料简,即为十一门。……四者辨定三心以为正因。……今此十一门义者,约对九品之文,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即为一百番义也。」
在散善门中,世尊在讲到上品上生中时,说到了要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而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说,这三心是散善九品往生的正因,不仅上品上生要发三心,九品全部要发三心。
《观经疏》: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纵令释迦指劝一切凡夫尽此一身专念专修,舍命以后定生彼国者,即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何以故?同体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
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此名就人立信也。
善导大师说,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深信有二种:就人立信与就行立信。就人立信就是深信世尊所说的念佛法门真实不虚,「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
《观经疏》: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什么是就行立信呢?就是「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因为它顺了世尊、弥陀、十方所有诸佛的根本心愿,所以是「正定之业」。而包括观想在内的其余诸行都属于助业。助业存在的目的是要导归正业,诸行的最终目的是要导归念佛。
所以,即使世尊在散善观的上辈三品与中辈三品的具体方法中,并未提到念佛,但在散善观一开始的「三心」部分,就已经将念佛确立为散善观的宗旨了。散善九品的根机远不如定善凡夫,无法观想,所以散善九品要修三福净业,所修的三福之行也全部要导归念佛。
祖证八
《观经》: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观经疏》:一明行者正称名时,彼弥陀即遣化众应声来现。三明所闻化赞,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闻经之事。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
《观经》中的下品上生,虽然是名「多造恶法,无有惭愧」的愚人,却被弥陀称赞为「善男子」,并说「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解释说,下品上生之所以能往生,全因「称佛之功」,所以「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继前面剖析定善与散善都要导归念佛的义理后,这里首次给出了非常具体的事实作为证明。
祖证九
《观经》: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观经疏》:正显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这一段是整部《观经》中最精彩的部分。一个根机最恶之人,仅凭临终念了十声佛,就能往生极乐世界,足以证明念佛功德远超其余诸行。虽然韦提希夫人自请定善,但世尊却屡屡说她是「心想羸劣」的罪恶生死凡夫;而下品下生之人,根机如此恶劣,却被世尊给予了最高的赞叹——「人中最胜人」。
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疏》最后,终于抛掉开始所说的「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的方便说,斩钉截铁地下了定论:「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祖证十、流通分
《观经疏》:言「观」者,照也。常以净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辉,照彼弥陀正依等事。
《观经》:尔时阿难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观经疏》: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观经疏》一开始,善导大师就指出,「观」就是「以净信心手,持智慧之辉」。而在《观经》末尾,阿难问此经之要如何受持,世尊回答说「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二处前后呼应,相互对照,都有一个「持」字,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观」就是「持智慧之辉」,「智慧之辉」即是「无量寿佛名」。所以,「观」=「持无量寿佛名」=念佛。
所以大师在《观经疏》最后,对《观经》宗旨作出了楷定古今的结论:「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定散等所有诸行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导归念佛。
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