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空上人 作 ‧ 慧净法师 译
念佛必得往生者,弥陀之本愿,释尊之付嘱,诸佛之证诚,凡夫往生之实行,一代佛法之真说也。
但,言「念佛」者,知其佛之因缘,而念其功德,谓之「真念佛」也。
然,就「念佛」有二:
- 一、诸经之念佛,
- 二、《观经》之念佛。
一、「诸经之念佛」有三义:
- 一、法身之念佛,
- 二、报身之念佛,
- 三、应身之念佛也。
法身之念佛者,念实相之妙理;报身之念佛者,念常住之智慧;应身之念佛者,念随缘之大悲。
今虽就佛且分如是之三位,然而诸经之意,毕竟以众生心外无别佛故,所谓念佛即是唯念我心也,虽偶有称念名号,亦皆住于定善之心,望至三昧之位;纵为不堪定善之人教散心之称名,犹待成就此一心故,亦是摄于定善也。因此,「诸经之念佛」之成不成者,偏依自心之悟不悟也。
二、「《观经》之念佛」
「《观经》之念佛」者,「南无阿弥陀佛」是也,是为极恶深重之苦机所成就,「别愿所成」之称名也。故虽念佛之相好,然而并非息虑凝心之愿,故非定善;又虽口称名号,亦非废恶修善之誓,故非散善。
若以定善为本愿者,不能息虑凝心之人则被舍,而散善之修行皆不得往生;若以散善为本愿者,不能废恶修善之凡夫则被嫌,而造业之辈永远不能出离生死。因此,弥陀之本愿者,非定善,亦非散善;只是定散之上所成他力之一行也。既离定散故,则不论定散二机之成不成,乘佛愿则成为念佛之机故,皆悉往生也。
今言「南无阿弥陀佛」者,「南无」是因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所成正觉之功德,而使我等厌秽土、欣净土,欲生彼国之十方众生归命之心也。
「十方众生」虽广,不出「善人」与「恶人」之二。
就「善人」有二:一者定善凡夫,二者散善凡夫。「定善凡夫」者,澄心观想之机也,《观经》之中,自「日观」至「杂想观」之十三人是也。「散善凡夫」者,止恶修善之机也,《观经》之中,自「上品上生」至「中品下生」之六人是也。
就「恶机」亦有三:所谓「下品」三人也。
此经之意,就机虽有定善、散善,善人、恶人之不同,然而若乘佛本愿者,皆得往生无差别,故十方众生齐发「南无」之心也。发此南无之众生,其善恶之不同者,善人二人:定善凡夫、散善凡夫也;恶人三人:一者十恶众生,二者破戒众生,三者五逆众生也。
言「南无」者,「度我」之义,救度我之意也。此义:天竺言「南无」,中国言「归命」。
「归命」者,如经所说,「奉命于佛」之意也。众生之重无过于宝命,重此命故,造诸罪业,而被三世诸佛所舍,亦未被十方净土所容,旷劫以来至于今日,轮回生死,唯受无量苦恼。然而今日,得难得人身,遇难遇《观经》之教,闻弥陀愿力故,善恶之凡夫,皆于烦恼之胸中,起欢喜心,信心之余,奉命于阿弥陀佛也。
若言「云何」者,一切众生惜命者有三故,一者:今生之名利深重,为遂其望,乃祈誓于佛神而惜之。二者:思后生之苦患故,遂至虽无解脱之道,因惧未来之果报而惜之。三者:凡有生者皆惜命。
如是,舍所惜之命又有二故,一者:或为世间一时之恩爱而舍,或为名利而舍。二者:为得佛法稀奇之利益而舍。
我等多生之间,或惜命或舍命,多为恩爱名利故,唯累积流转之业;偶有任命于佛法之时,不得真信故,今犹常没之凡夫也;虽不惜身命而修行,其功弱故,未证菩提。
因此,若闻愿力成就之阿弥陀佛,为十方无善之众生,成就接引凡夫之正觉之名号者,从诸佛净土中所选取之西方极乐,本是别愿所成之报土也;思彼国之快乐,则秽土中之希望皆无可着之由,发真实信心之后,往生无疑故,则有限之命亦非可惜。
「无能碍者」之来迎,不隔「诸邪业系」之机;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不受后生之重苦,露命若尽,见佛无疑。
非以我积功累德而往生净土故,不为凡夫之自力修行而惜此命。又,遇难信稀有之法者,得佛道人身之德用故,未必为舍弃无意义之生活而叹息。况秽土内之修行,胜净土之功德,有十种利益,如经论广说。自行化他之勤,止恶修善之行,于此时正可励营,皆无疑他力摄取之往生也。纵虽余命延长,亦不可久。名利之希望者,众生之总体故,一生之间难断;乘观音之莲台时,则出烦恼之家,今生之事也,应深凭不疑。命归属于阿弥陀佛,发此心谓之「归命」也。
言「阿弥陀佛」者,愿力所成之觉体,接引凡夫之功德也。今究明阿弥陀佛之因缘者,总有三位:一者因位,二者中间,三者果上;所谓「初、中、终」之三位也。
一、「因位」者:
经五劫之思惟,发四十八愿之位也。言其四十八愿者,思惟之劫数虽久,一一之愿意者,唯思定以名号为本愿,经释之文分明也。善导和尚〈玄义分〉引《大经》言:
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又《五会法事赞》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 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 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 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 能令瓦砾变成金
《选择集》解释此偈曰:
若以「造像起塔」而为本愿,则贫穷困乏之类定绝往生望;然富贵者少,贫贱者甚多。
若以「智慧高才」而为本愿,则愚钝下智者定绝往生望;然智慧者少,愚痴者甚多。
若以「多闻多见」而为本愿,则少闻少见辈定绝往生望;然多闻者少,少闻者甚多。
若以「持戒持律」而为本愿,则破戒无戒人定绝往生望;然持戒者少,破戒者甚多。
自余诸行,准是应知。当知以上诸行等而为本愿,则得往生者少,不往生者甚多。
然则弥陀如来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为普摄于一切,不以造像起塔等诸行为往生本愿,唯以称名念佛一行为其本愿也。
二、「中间」者:
五劫思惟之后,十劫正觉之前,修六度之万行,即是兆载永劫之时也。三世诸佛之成佛者,必需具足愿与行;善导和尚言:「但有其愿,愿即虚,亦无所至;但有其行,行即虚,亦无所至;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往生成佛,愿行互缺,皆不能成,如鸟双翼,如车两轮。
因此,法藏菩萨为救被诸佛摈弃之凡夫,初发超世无上之别愿;然只发誓愿,不能成正觉,因我等极恶深重之苦机故,不蓄解脱生死之业。凡若不崩山崩岗者,何能填海填江耶?是故代十方无善之凡夫,发三大僧祇之修行也。
所谓「一切诸恶」者:始自五逆重罪,迄至少罪轻罪,以誓愿之心,代替众生,悉皆忏悔,断除生死之根。
所谓「无量诸善」者:始自孝养父母,迄至甚深妙行,亦以誓愿之心,代替众生勤修之,而具备净土之因。
若遗一恶者,则不能清净故,不成清净之业以摄不清净之凡夫;若缺一善者,不至正觉之位故,不成他力之行以度不修善之凡夫。故难成能成,难修能修,积功累德,于无央数劫之中,修因行果报之业。所修之行虽多,总言为二:所谓「定善」、「散善」是也。
是则在大悲之胸时,成为五劫之思惟;出身口之行时,成为兆载之修行。以应行之处为先而誓愿,发起誓愿之心而修得。因此,因位与中间,愿与行虽有差别,其善体共是一也;善体既不异,愿行亦不离也。以此,《观经》之意者,定散从念佛之中说出,显明成就于凡夫之上;念佛从定散之中说出,建立他力之行。定散与念佛,互相具足。
三、「果上」者:
愿行既已成就,显现成为「阿弥陀佛」是也。中间之修行者,已由因位之誓愿发起,愿行是一也。然则,因必出果而熟,果则代因而结;因果不二故,色心一体也。
故言弥陀一佛之功德者,上至无见顶相,下至千辐轮之孔里,内证外用,相好光明,皆成为念佛三昧之功德,而作为凡夫往生之体。如播梅种,根茎枝叶,花果大小,不论长短,皆是梅也。
阿弥陀佛之身量者,现大身满虚空中,现小身成丈六八尺;皆是愿力所成之功德,摄取众生之佛身也。以此,《观经》言:「八万四千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但摄取念佛之众生而不舍。」善导和尚以「三缘」之义解释之:一者「亲缘」,二者「近缘」,三者「增上缘」。
一言「亲缘」者「亲近」之缘也。「亲近」之缘者:阿弥陀佛亲近念佛众生之缘也。亲者父母亲也,是亲之极也;伯叔兄弟之亲,皆从父母之亲所起。
然则父母与儿女言亲者,以父母之精血为外缘,以自己之业识为内因,内外因缘和合故,子虽卑贱,亦亲于父母;父母虽贵,亦亲于子。
今佛与众生之亲者,非指身内有佛性而言亲,亦非修四宏六度而使我亲于佛,只是弥陀之正觉以凡夫之称念为因,凡夫之称念以弥陀之正觉为缘,内外因缘和合,而弥陀成正觉,众生得往生,此言「亲」之义也。
故彼佛位高德重,三贤菩萨尚且隔望,二乘圣人亦不闻其名;何况我等愚痴之凡夫,虽如何于百千劫之中,扬声而称、降身而礼、作心而念,亦不蒙闻、见、知。然而以本愿故,善导和尚言:「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言「忆念」者:一旦深思其理之后,终不变之心也。又言:「佛之三业与众生之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此并非由众生之称礼念故,佛即闻见知;本来于佛之处有亲之义故,称、礼、念即闻、见、知者也。
二言「近缘」者「接近」之缘也。「接近」之缘者:阿弥陀佛接近念佛众生之缘也。父子虽亲未必近,他人虽近而不亲。今阿弥陀佛者,依第十八愿「乃至十念愿」而结「亲缘」,并且酬报第十九愿「来迎引接愿」而具足「近缘」也,即为诸圣众围绕,最下散机之前,临终来现目前,是其近缘也。此并非由众生之处而近,我等以恶业故,被诸佛之大悲所舍,永离人天,堕在三途,受永劫长苦之身;然愿力成就之功德,依无碍光之体,从佛之处自动接近;众生若发愿欲见佛者,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三言「增上缘」者:「无碍之缘」也。「无碍之缘」者:即是阿弥陀佛摄取念佛众生无能障碍之缘也。所以者何?取第十九之「来迎引接愿」,示现为「近缘」之相,显现于苦机之前,既以愿力来现,则无有障碍,何有胜于佛力而渐能妨碍乎?故言「增上缘」者,酬报第二十之「系念定生愿」,念佛众生临终无不来迎。正因我等之身,障碍甚多,出离之退缘亦繁,然而无有障碍佛之缘故,魔缘魔境不得欺诳,恶鬼恶神亦无所惧,长出生死之火宅,立即往生不退之净土故,善导和尚释曰:「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是则亲缘故,显于近缘;近缘之相者,极于增上缘。所谓「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者,初显亲缘之功德;「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者,次明近缘之相;「诸邪业系,无能障碍」者,最后增上缘之体也。
总言「三缘」者,是弥陀引摄凡夫之别愿成就之功德,故念佛言他力,无上大利之利益也;称名胜诸行者,唯此三缘具足故也。因此,始从诸经,终至《观经》,引一代诸部之经典,专为释明念佛之义也。
然则今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南无」之二字者,一切善恶之凡夫,闻弥陀愿力,生欢喜之心,往生归命之意也。「阿弥陀佛」之四字者,为救南无之众生,发起誓愿,而成就愿行之「他力一行」也。
言「他力」者,无自力之心也。不依有智无智,不论破戒持戒,不简在家出家,不限一念十念,仰凭本愿成就之佛力故,此言「他力」,亦云「强缘」也。
言「一行」者,胜诸行之义也,诸行虽多,不过定善散善之二。
言「定善」者,息虑凝心也,纵有善心,相杂者名为邪观。
言「散善」者,废恶修善也,纵虽精进,有恶业则不成就。
然而我等,欲修定善者,则妄念竞起,观法难成;虽观净土庄严,思乱于众务;虽观如来相好,心遍于六尘。虽耳闻一切佛法,憍慢恶心比海深;虽口说诸法皆空,是非人我比山高。
又,虽欲行散善,善心甚微,恶业弥盛。「孝养父母」之心不成念顷,「奉事师长」之心亦多违背。纵虽剃发染衣,三千威仪皆缺,戒行具足者稀,虽思欲受,难有授者。大乘「菩提心」,真实难发故;「劝进行者」,反成名利之媒。纵似发清净心,犹如画水不成;贪瞋之波高,善心之绘不见迹。谁勤定散之自力,而至不退之报土耶?
今本愿之名号者,弥陀不誓息虑而念佛,故离定善;不誓废恶而称名,故离散善。虽定善散善之行者,不归名号,不得往生,不以定善散善之功德为本愿故;虽罪障深重之凡夫,称念者必预来迎,誓言接引恶业之凡夫故。至于善人,不舍恶人。若男若女,若不依称名之一行者,凡夫出离之道,别无有二也。释尊所说定散之上所显示弥陀别意之弘愿名号故,名为「一行」。
然则一心称念名号,阿弥陀佛即成为凡夫凭靠之行也。我等众生者:贪瞋之心虽深,阿弥陀佛成为贪瞋众生之行体故,归命而往生;愚痴之心虽重,阿弥陀佛成为愚痴众生之行体故,称念而往生。因此,善导和尚言:「一切善恶凡夫,得生净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是故,他力之念佛者,即是阿弥陀佛之长时行也,故非尽自力功之相续行。或有羁于名利之缘务缺念佛,然而念及佛以智慧之心,不暂舍行者故,南无阿弥陀佛即是长时之行也。或有沉于烦恼之睡眠而忘佛,然而念及佛以慈悲之眼,常见行者故,南无阿弥陀佛即是长时之行也。或羁于病患,或责于死苦,口不称、身不礼、心不念之时多,然归命阿弥陀佛之他力一行之后,凡夫往生之行无暂退转。故念与不念,可辨于心;摄与不摄,不可责于佛。
随此长时他力之佛体而励行,随机还成别时之行,《弥陀经》言「一日乃至七日」,《大经》言「乃至十念」,《观经》下辈三人,上生一念往生,中生不出声往生,下生十念往生。
明知:他力之念佛者,虽是长时不退之行,然念数多少,即时节不同。就机论时节者,一念、一形,皆别时也,善导和尚言「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者此也;就佛体言往生者,一念亦是长时也,善导和尚释「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者此也。
佛体不离机故,长时别时无差别;长时别时一时故,临终平生亦无异。于平生励长时于别时,于临终别时亦极于长时。又,判何时为临终,至何时为平生乎?今生若尽,此时即往生之时;余命暂留,则何日非出离之日乎?
法藏菩萨誓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既已成就正觉而成为阿弥陀佛之体故,则广成十方法界众生长时之行也。
我等虽贱,何漏于「十方众生」之相乎?
我等虽愚,亦可成「至心信乐」之身也。
- 「欲生我国」之思,触事而起;
- 「乃至十念」之功,专凭佛力。
- 「不取正觉」之誓,今现成就;
- 「必定来迎」之愿,何有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