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的净土法门

王羲之《兰亭序》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生死之事是哲学与宗教共同追踪的焦点。列于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也不例外。佛教法门众多,有八万四千之称,其中广义上含解脱法和人天善法。解脱法便是以直指人的生死大事为目的,试图通过特定的方法达到终极的解脱和对生死之事的把握,净土法门便是解脱法中的方便法门。

净土宗以信、愿、行为三大纲宗。其中「愿」指的是愿离现实的染污世界,从这点上来看,实际上净土法门已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内容。即此土八苦交煎不足恋,彼土快乐无极应当取,故此生不足恋,死亡不足惧,因为我们死后会到一个更为祥和、快乐的世界去。

这一论点和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先行到死中去」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海德格尔认为真正的为死而生就是在「使自身自由地去为此不可超越的境界而先行」。「先行到死中去」实际强调的就是一种直面死亡的态度。

面对死亡的威胁与恐吓,净土宗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来世,用对来世的渴求而降低了对今生贪生怕死恐惧心理的忧虑。这实际也是人们对死亡忧虑之后的一种理性升华。

为何要舍弃今生呢?佛教认为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是八苦交织的:受生时在胎狱中有难忍的住胎、出胎之苦,是为生苦;容貌、气力、寿命等衰退之苦随时间流逝都会逐渐现前,是为老苦;在生之日四大不调和,身体有各种疾病所恼,是为病苦;生的尽头,就是死亡,财富、地位、亲友、眷属乃至肉体都要分离,是为病苦;活着的时候,亲爱的人盼望相聚却偏偏分离,是为爱别离苦;对冤敌想逃避反而天天相遇,是为怨憎会苦;心中的欲求常无法实现,是为求不得苦;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的生灭变化无常,盛满各种身心痛苦,是为五阴盛苦。

而来生要去的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所建立的国土,「彼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莲池大师在《疏钞》中对极乐国土与八苦相对的极乐境界有较为详细的描述:

「彼国莲花化生,则无生苦;寒暑不迁,则无老苦;身离分段,则无病苦;寿命无量,则无死苦;无父母妻子,则无爱别离苦;诸上善人同会一处,则无冤憎会苦;所欲自至,则无求不得苦;观照空寂,则无五阴盛苦。」

通地对比,我们自然而然会对娑婆之苦产生厌倦之情而对极乐之乐产生欣慕之愿,从而降低了对死亡的惧怕。因为笃信弥陀、愿生西方的话我们来生的生命就会找到一个比今生更为圆满、更加理想的归宿,因此,净土宗三纲宗的「切愿」一法已经为净土行人提供了一个稳妥地解决死亡问题的办法,即向死而生:通过放弃对今生肉体生命的执着而获得精神与灵魂的解脱。可见,净土法门是视死如归的法门,即直向死亡、接受死亡,放下对这一期生命的留恋,而是通过来生净土获得永恒生命的解脱。

所以,净土宗的一大特色可以说是向死而生的,即因为无视死亡而超越生死,因为来生有更美妙的修行场所而放弃对今生这一世界及身心的留恋与执着,其效果是在临命终时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而安然地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故该宗是以无畏的精神视死如归,以一种放弃娑婆欣慕极乐的情怀向死而生。

摘自《净土七论》

作者介绍

于海波,史学博士,法名:归净子,1975年11月生,吉林长春人。1999年考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师从著名音韵学家李无未教授研习音韵学,后随原吉林省佛协会长成刚法师、闽候县佛协副会长果孝法师等研习佛法。现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师,以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理论与文献为研究领域,出版的专着有《清代净土宗著述研究》(四川大学「释儒道」博士论丛,巴蜀书社出版,2009年)、《〈净土十要〉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年)、《净土十要点校》(中华书局,2015年)等,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论净土宗的四大特色》(《法音》2009年第8期)、《佛教徒现状考查──以地藏缘论坛为例》(《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4期)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