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佛所说一切经典,大多各有发起缘由。而弥陀一经,则佛自发起,无问自说,其义何在?
一、时机熟故
弥陀成佛于今十劫,众生往生随意所愿。佛见众生成佛机缘成熟,机感相应,法道畅通,故无问自说此一难信之法。如唐译云:「为闻法故,具来会座。
」
二、大智唱故
本愿超胜,法门深妙,无人能问,唯佛自唱依正以发起殊胜因缘。如《大经》云:「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此同《法华经》云:「道场所得法,无能发问者。
」此经云:「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显如是法门,唯大智佛陀,能发起自唱。
三、大悲深故
十方众生,流浪生死,沉溺苦海,佛哀悯之,故不待请,而自发起。如《大经》云: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
又云: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此经云: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其大悲深意,显彰无遗。故善导和尚云: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悯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
四、随自意故
圣道诸教,权顺机说,未畅佛怀;今说念佛,随自意故,始彰素意。如《大经》初云: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最后说:
我以慈悲哀悯,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即显出世本怀,偏在净土。故知:出现五浊,行此难事,即为释迦自意。诸佛证诚,即为诸佛自意。所谓「了君大事唯修净,畅佛本怀在往生
」也。
五、顺本愿故
弥陀第十七愿言:
设我得佛,十方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佛佛出世,自必宣说此法,以应大悲。释迦赞劝,诸佛证诚,即源弥陀愿力故。《大经》现瑞,因请而开,但遵法式通规,显法门超胜;而佛自现奇瑞,亦是自启因缘之先兆;《观经》由韦提希夫人发起定善一门,然九品散善,及至逆恶往生,亦是本师无问而自说,同于今经。故知三经,乃弥陀「大愿住持,摄化娑婆
」之白毫相光,所谓「今现在说法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