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有灵魂觉知的,究竟要把心灵安放在何处?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社会发展了,很多人却反而更加迷茫,无法找到心灵的安顿处。
在拜金主义的社会里,一切向钱看,财富的多少成了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如此更加激起人的欲望不断地膨胀,人的欲望越是膨胀,内心越是贪婪,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人类的痛苦也就越是不断地加剧。
《佛说无量寿经》中说:「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屏营愁苦,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重思累息,忧念愁怖。横为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忧毒忪忪,无有解时。结愤心中,不离忧恼。心坚意固,适无纵舍。或坐摧碎,身亡命终,弃捐之去,莫谁随者。尊贵豪富,亦有斯患。忧惧万端,勤苦若此。结众寒热,与痛共居。贫穷下劣,困乏常无。无田亦忧欲有田,无宅亦忧欲有宅,无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亦忧欲有之。适有一,复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齐等。适欲具有,便复糜散。如是忧苦,当复求索。不能时得,思想无益。身心具劳,坐起不安。忧念相随,勤苦若此,亦结众寒热,与痛共居。或时坐之终身夭命,不肯为善,行道进德。寿终身死,当独远去,有所趣向,善恶之道。莫能知者。」
这是欲界众生心灵最真实的写照。欲界众生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于是就怨天尤人。有智慧的人就想,是否可以找到一个能满足众生所有愿望的地方?
《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大意是:天气干燥,河床干涸,两条鱼同时被困在里面,于是两条鱼为了生存,开始互相呼气、互相吐沫来润湿对方。遇到下大雨,潮水上涨,鱼儿又重新游回到了江河湖海中,在水中各自尽情地游玩享受,忘记了彼此。
这里庄子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物质世界丰富到一定的程度,人与人之间所有的恩怨纷争也就不存在了。
《往生论注》也说:「愿我成佛,必使珍宝具足,严丽自然;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
《佛说无量寿经》中说:「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阿弥陀佛早就为众生成就了一切所求满足功德,「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那么,有什么方法让我们的心,安住西方极乐世界呢?
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儒家的安心方法。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各个人的心,走向别人的心里找安顿,找归宿。这样才是「心之大解放」,「心之大安顿」。是要把自己的心量扩大,把心之情感与理智同时扩大。父的心,走向子的心里成为慈;子的心,走向父的心里成为孝。君主的心,走向臣子的心里成为仁;臣子的心,走向君主的心里成为忠。丈夫的心,走向妻子的心里成为义;妻子的心,走向丈夫的心里成为顺。朋友的心,走向朋友的心里成为忠与恕。心走向心,便是孔子之所谓仁。
净土念佛法门,也是让我们众生的心,走向阿弥陀佛的心成为感恩与接纳;阿弥陀佛的心,走向众生的心成为慈悲。
《楞严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安徽弘愿寺来迎殿内,本尊阿弥陀佛像两侧写到:
低头礼拜,可知我伫候已久;
开口称名,当思汝往生业成。
大意是:阿弥陀佛十劫之前久已成佛,一直伫立在那里,宝手常垂,望眼欲穿,切盼众生回归极乐家乡,直到今天我们才来到佛前礼拜,心中还以为是自己的主动虔诚,殊不知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已嫌我们来得太迟了。阿弥陀佛成就「称念者必令往生」的名号,当众生开口称念之时,往生之业已经在这一句名号中完全达成了,但我们称念佛名时,对此事犹然不知。
佛与众生的想念不相隔离,诸佛正遍知海,依众生的观念而得以显现。众生念佛,就是全盘地接纳佛功德为己功德;众生若不念佛,则圣凡永隔,父子乖离,长处轮回,去佛遥远。
丁酉年季秋
云水堂沙门 道心和南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