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心的好处
摄心有很多好处。上人经常说,早上起来有三净(静)
:心神宁静,空气清净,环境安静,在这种情况下打坐念佛是很好的。上人说这话的用意是什么呢?
孟子有个词叫「夜气」,就是早上三点到五点的气,也就是他所强调的「浩然之气」。在那个时间,人的心态非常清明,所以很容易达到上人所说的三个净(静)
,达到摄心的状态,这时就能体会到一种寂静之乐。寂静是有快乐的,有超出种种五欲的那种快乐。
我体会上人的用意,是想让我们哪怕能体会到一次、半次的寂静之乐。因为人一旦有过这种感受后,他就会和五欲之乐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对比:噢,除了五欲之乐,还有这样一种快乐。然后他就会向往这种寂静之乐,这是比较接近佛性的状态。就好像有人吃过一个很好吃的糖,比如金丝猴(当然大白兔也不错)
,再吃其它杂牌的糖就没有味道了。体会到寂静之乐后,可能就会对别的乐稍稍淡一些。
摄心的条件
其实摄心不是一些简单的技巧,比如数「三、三、四」念佛,这些都是其次,而是要有一个大前提,看你是否满足几种条件,这些条件和你最后能不能达到摄心的状态是有密切关系的。比如你这个人有没有无常感,是否认为生死是件大事,生活中自我约束的情况如何,有没有发菩提心,和这些都有关系。
如果一个人就像印光大师所说的,时时刻刻把「死」字贴在额头上,真的就是百虑皆消。人有很多忧虑,比如说今年租的房子,担心明年租不到了。但是你想想,你随时都会死,你还有这个忧愁吗?任何的忧虑都是因为想像,对过去的不放手,对未来的不可测,对现在的焦灼。但一碰到「死」这个字,真的是万念皆消,万念具灰。
所以印光大师说「死」这个字是入道之捷径。一想到无常,还有什么好忧愁、好打算、好计划的?统统都没有了。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摄心,因为影响你摄心的这些粗的念头没有了。
如果是在圣道门,持戒也是一样。违反五戒的这些情况,其实都是让你的心水不宁静,晃荡得非常厉害。比如你偷盗了,杀人了,警察天天抓你,你听到警报声就吓得不行,还可能摄心吗?持五戒持得好,就能达到持五戒的那种心境;持比丘二百五十戒持得非常清净,就能达到持比丘戒的那种平静。戒的层次越高,心的平静程度也越高,摄心的难度也越小,更加容易摄心。心非常安稳平静时,就不会有各种念头,也不容易后悔。我们净土宗不标榜持戒,但当你比较努力地往宗风俗谛靠近的时候,也会变得更容易摄心一些。
圣道门发菩提心也是一样。如果你发了菩提心,力量来源就不一样,就会特别强,为了众生解脱,我要使劲干,这时就很容易摄心。净土宗的菩提心就是愿生心,愿生心切也会容易摄心一些。昙鸾大师举过一个案例。有个人被强盗追,他在前面跑,跑着跑着跑到河边上。这时他会考虑「我究竟是脱了衣服游过去,还是穿着衣服游过去」吗?会考虑「我游泳的姿势怎么样」吗?他还会有这些想法吗?完全没有了。他就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我要游过去。在那种情况下,人的心是非常容易专一的,不会想东想西。
摄心的方法
有了以上这些条件,再去讲摄心的方法,就容易达到。
不过,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不是「三三四」等技巧,而是时间。时间是很重要的,时间有二方面:一个是你能否相续地做下去,每天都修持一种行法,不管打坐也好,数呼吸也好,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另一个是你修持一次的时间是否足够长。如果你念佛念了三年、十年,看上去是挺长,但一天只念一声,那根本谈不上摄心。
就我自己的感受,如果能不停地念两个小时,就能保持非常好的状态,但一定要是专念,别的事都放下,只做这一件事。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人念十分钟就能摄心,有的人念八小时都不行。
如果你既能保证长时间念佛,又有很得当的方法,那就能进步得非常快。方法每个人都不一样,比如数「三三四」念佛;比如把灯关了拉上窗帘念佛;比如像弘一大师提倡的,拿个怀表,听一声念一下佛;比如金刚念等等。念佛有很多方法,我自己的方法是走着念佛,念出声,声音还很大。
摄心的禁忌与「摄心病」
当你没有无常感,没有发菩提心,没有很好地约束身心,平时也没有很长时间摄心的习惯时,某一天突然念佛念了二十四小时,这就很容易出问题,我就见过猛然去打百万佛号闭关的人,出来后身体出现各种疾病的。这就是摄心的禁忌。
还有一种情况是摄心病,印光大师的《文钞》里也有讲过,就是总把摄心当成往生的必要条件。某一天摄心的状态好,这下高兴了,有希望了;某一天又不行了,怎么摄都摄不住,心情就一落千丈,特别忧虑烦恼。每天都用心中的一把尺子去量,我是不是比以前好了,还是比以前差了,每天的心态都在起伏之中,这样就成病了。
特别是把摄心跟往生挂钩时,这样痛苦就更加深重,更加焦虑。有时候摄心摄得不好时,业力种子甚至会被激化,翻出来,那时真像上人所说的,匍匐在大地上痛苦流涕,捶胸顿足,感觉这辈子无望了,必堕地狱。
摄心与生活
我们现在学了这个法门,摄心就不是能否往生的必要条件了,但能够摄心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无论对生活还是工作都有好处。
摄心很成功的时候,就会感觉每一念每一念都非常集中,这跟《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并不矛盾,正是因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才能够那么专注。人在百分之百专注的时候,这种制心一处的状态就是佛性的展现,此时就像李元松讲的那句「倾宇宙之力于一瞬」。在这种状态下是无事不办的,干什么都容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