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与一莲友聊天,莲友提到听某法师的讲法很欢喜,特别是某法师反复强调要爱自己,要开心,听的时候很感动,可是过后却又不知道具体该怎么爱自己。我说爱自己其实就是接受自己吧。之所以还有彷徨,不知道怎么落实,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根。然后就「爱自己、接受自己」这个话题展开了一些探讨。
世间也说要爱自己,有很多诸如《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此类的书,净宗法师讲法时也说要爱自己。那这两者是否完全一样没有区别呢?愚以为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在是否有「根」。
我们先看一个故事,出自《经律异相》,大致说的是,有位沙门出城,看到一个鬼在鞭打一具死尸,于是就问鬼为何要这么做,鬼就回答:当初正是为了满足这具尸体的财色名食睡,我才堕落鬼道受苦,所以我恨这副尸体,要鞭打它。
如果说这个故事说的事情,曾经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每个人都因为贪着财色名食睡而生生世世轮回六道受苦无穷,那这种脱离躯体之后对躯体的厌恶情绪,已经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甚至深入到了八识田里面,那现在的我们又如何能发自内心地来接受自己呢?世间的书宣导要无条件接受自己,道理上确实没错:能接受自己,则内心少有冲突,才能与他人和平相处。但是,做得到吗?恐怕很难。因为,正是自己的贪瞋痴造成了自己的痛苦,自己又如何能原谅自己呢?
如果不是知道了不管我们曾造过多少罪,犯下多少错,阿弥陀佛依旧慈爱我们,我们的内心怎么会有安慰呢?又怎么能够接受得了自己内心的种种不堪呢?如果不是知道了我们不管长成什么样子,阿弥陀佛都一样全身心爱我们,全然接受我们,我们又凭藉什么接受自己的衰老、种种疾病以及所有的痛苦呢?
由此可见,能够接受自己的所有一切,根源必在于我们了知佛全然接受了我们所有的一切。同样的道理,之所以无法完全接受自己,也是因为不知道或者不相信佛完全接受我们的一切。
所以,开头说的难以落实的原因,也可以归结为没有根,也如无源之水,难以长久、相续。
而净宗法师所说的爱自己,则不同。这种爱自己,根源来自于佛。佛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对我们无条件的救度。佛对我们的肯定,是根植于我们的佛性,至于我们所造的种种恶业,只是亘古不变的佛性上的覆尘。所以,净土法门的爱自己、接受自己,是根植于此,有根有源,故能长久、相续。
若一时半会还体会不到佛的慈悲,那也只是生处转熟、假以时日的问题,而投入时间去思维、体会这些,是绝对值得的,因为这样的闻思,将带来一生扎扎实实的受用。
可见,如果不细细思维,就不容易体会到佛法与世间法共与不共的微妙之处。
说到共与不共,还想到了「烦恼」这个话题。因曾有友人不解地问我:「你都出家念佛了,怎么还烦恼啊?」
念佛人的烦恼与不念佛人的烦恼,都是烦恼,表相看似相同,内在却不同。不同之处,也还在这个「根」。念佛人虽有烦恼习气,但是因为愿生极乐,因为念佛人轮回生死的最大之根,已经被阿弥陀佛彻底斩断,所以其贪瞋痴烦恼的枝叶也会随着佛光调摄而日渐枯萎。因「四十八愿殷勤唤」,我们可以「乘佛愿力往西方」,而「一入弥陀涅槃国,即得不退证无生」,所以烦恼表像下的内心,是有绝对的安慰的。
世间人则不然,虽绞尽脑汁耗尽心力跟烦恼贼作斗争,却如同左手与右手搏斗,虽两败具伤,亦没有结果。
以上只是小举两例,拿念佛人与世间人作一对比,已足以看出念佛人的尊贵。这种尊贵来源于阿弥陀佛,源于阿弥陀佛早已实现的「众生称念,必得往生」的誓愿,源于念佛人必定往生的事实。今天就得出狱的人,与还要继续服无期徒刑且随时要上断头台的人,虽还同在狱中共进早餐,然其两者的不同,相信我们还是能明了的。
而在《往生论注》中,昙鸾大师说,如果没有诸佛菩萨来宣说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法,教化众生,人哪会知道有仁义礼智信呢?那样的话,世间的一切善法都会断除,出世间的一切圣贤都会消失。所以,之所以有种种罪业,根源还是在于没有佛法的教化。
由此可知,我们所知道的种种世间善法,其根也是源于佛法的。
同时,正是因为了知阿弥陀佛对我们彻底无条件的爱,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才不会把那样的帮助当成是往生的筹码,因而就少了投资的心,多了同理的心。
以上所说,皆为寻根。有根才有源,源远才流长。理清这些,我们的信仰才会扎根,才能在动荡不休的业风中,安心走过无常的一生。人人都希望能落叶归根,所以寻根的最终目的在于归根。此生毕生念佛,在人生的终点乘佛愿力回归极乐,不再继续飘荡六道,才是真正的落叶归根。
释宗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