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尊一代时教中所宣说的弥陀净土法门,是其出世本怀中,要惠以众生成佛大利的特别法门。佛在净土宗的「根本经」:《无量寿经》中,谈到灵山会上的与会菩萨众,皆遵普贤大士之德。又言及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比丘时,五劫思惟,为了能平等慈悲,普摄救度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成佛。于其所发四十八愿中,以第十八愿的「念佛往生愿」,作为摄受十方众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不退成佛的根本愿。然后法藏比丘经过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的修行,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今已成佛,世界名曰极乐,而且成佛以来凡历十劫。
有经中之王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释迦如来于菩提树下成道,称法界性所开演之法界大经。于其广博严丽的华严境界中,阐明一生圆满成佛之因。而华严会上末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劝进善财童子,与华藏海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而且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 也都发愿要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圆成佛道。可见,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结归于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如《弥陀要解》所言的,这是:「《华严》奥藏
」。
印光大师于《印光大师文钞》亦开示说:「华藏海中,净土无量,而必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可知往生极乐,乃出苦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也。以故自古迄今,所有禅教律丛林,无不朝暮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
。」可见念佛与普贤菩萨十大行愿,有甚深的关系。若能稍微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理明而信深,相信对要从圣道门转入弥陀净土法门的念佛人,是有助益的。
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行愿
所谓普贤菩萨十大愿,即: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普贤菩萨十大行愿,是圣道门成佛菩提道上,称性的广大菩萨行,亦即是菩萨六度的圆满行,是可以成就如来功德的修学法门。若能生生世世于无尽的时空,修学此难行的菩提道,如实的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的修学圆满;代表菩萨行愿的德行圆满,亦即能成就佛道。
而《无量寿经》中,言及阿弥陀佛早已为我们设想好了,另一易行之安乐道:只要十方众生,一向专念弥陀佛名,于往生极乐世界后,依佛愿力(第二十二愿「还相回向愿」)
之巧方便回向故,修行可以超劫、超地,速至一生补处的阶位,具足菩萨无量行愿。然后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还相回向到十方世界,行普贤行,广度无量众生。此为倒驾慈航的「道后普贤」,是得果不舍因门之菩萨,亦即是带果行因之示现相。
此一阿弥陀佛回施给念佛者的还相回向德与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之关系,就如道隐法师于《佛说无量寿经甄解》所言:「行愿品十种行愿,即是二十二愿之广注解
。」亦如慈舟法师于《慈舟法师开示录》所说的:「阿弥陀佛是总相,普贤菩萨十大愿是别相
。」又言:「念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行愿
。」
念佛具足十大行愿之道理
何故说: 「念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行愿。」笔者试就相关经论释与法义,略说明于下文。
一者礼敬诸佛
善导大师于《观经疏》对「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释」云:『「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又昙鸾大师于《往生论注》言:「归命即是礼拜
。」我们念阿弥陀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既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就如《观无量寿经》所说:「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
。」因此,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释尊于《阿弥陀经》介绍与称赞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功德成就,而言:「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而且《无量寿经》亦云:「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又,天亲菩萨于《往生论》的五念门也说:「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
另外,于《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也提到:「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因此,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中略)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我们依教奉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法供养的如说修行供养。因此,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我们生死凡夫于往昔所造作的种种罪业,因缘会遇时,都会招感果报;而业力所招感的果报起现行时,往往会障碍我们修行办道。所以,忏悔业障是修行破障的重要道前基础。
蕅益大师于《教观纲宗》的「五停心观」里提到:「多障众生念佛观
」。净土宗的《观无量寿经》言及观佛与念佛能除障灭罪,故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经》;善导大师于其「五部九卷」的《观经疏》(散善义)
文中,释言:「能依经起行,三障之云自卷
。」而要如何识知自己业障轻重之相,以及如何至心忏悔除障的作法,于《观经疏》(定善义)
的日观与华座观之文段,有详细的说明;也可参阅其《观念法门》、《法事赞》以及《往生礼赞》有关忏悔除障灭罪的开示。而忏悔已,最后都结归要念佛,志心归命阿弥陀佛。由此可见,善导大师对于忏悔与念佛法门的重视,并将凡夫念佛灭罪的成就,归因于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道绰大师于《安乐集》说:「若一念称阿弥陀佛,即能除却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一念即尔,况修常念,即是恒忏悔人也
。」而善导大师于《般舟赞》也直言:「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以及:「念念称名常忏悔
」;近代的印光大师亦开示:「念佛方能消宿业」。由此可知,末世五浊众生要能忏悔除障灭罪,又能往生极乐世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一人人可修、一举两得的易行道。因此,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念佛往生弥陀净土的念佛法门,是阿弥陀佛无条件摄受十方众生的本愿救度法门,亦是释尊于《阿弥陀经》,无问自说的特别法门;同时也是十方恒河沙数诸佛舒广长舌,同赞同劝,证诚其事的难信之法。我们依教奉行,信受弥陀的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岂不是圆满具足随喜功德。因此,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与七者请佛住世
请转法轮与请佛住世,具为一事,就是为了劝请佛住世间,应机说法,普度有缘众生。因为佛法有破迷启悟,摧邪显正之功能,能破除众生烦恼,令得究竟成佛的真实利益。佛法常住在世,有机则显,无机则隐。而且古德亦云:「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我们一心念佛,佛住心中,三业清净,摧伏烦恼,岂非转法轮。如能净念相继,得念佛三昧而见佛闻法,岂非快哉!
释尊于《观无量寿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又言:「是心作
(念)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佛本无生灭,随众生心生而生,随众生心灭而灭。只要吾人忆佛、念佛,佛即依众生心想而现。岂不是等同请佛住世。又,《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
。」释尊虽示现灭度,而阿弥陀佛仍现在说法。于此土弥勒,尚未下生成佛转法轮之时,我们更应念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去见佛闻法,速成正觉。因此,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请转法轮与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常随佛学就是为了成佛,亦即是「回向菩提」;因此,学佛要以佛为我们的善知识,以佛为修行的榜样。我们念佛人要学阿弥陀佛,主要可依净土三经的教诲来修学。善导大师于《观经疏》(玄义分)
文中,便劝大众发愿归三宝,愿入弥陀界;同时长时无退的学佛大悲心,以及念佛往生安乐国。而且于《观经疏》(散善义)
言:「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借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 」可作为我们学佛的从初发菩提心愿,到修行成佛度生的依循准则。
净土三经一致的修学宗旨,皆以易行道的「本愿称名」,为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而且,释尊与诸佛如来皆劝导我们生死凡夫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去亲觐阿弥陀佛,闻法修行,得以速疾成佛度生。因此,我们信顺佛愿与佛教,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愿生弥陀净土,去成佛度众生,即是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大乘佛法的教义说:「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凡有心者皆当成佛」,阐明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根本原理;亦即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皆具有自性弥陀的法身功德。而《华严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观无量寿经》亦云:「是心作
(念)佛,是心是佛
。」因此,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恒顺众生的佛性。
我们生死凡夫,我执未断,平时于待人处世之道,可参阅慧净法师所订的十条「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之文,作为法镜,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平生安心的守愚念佛。将来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后,见佛闻法,悟无生法忍,速至一生补处;就能真正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于无尽的时空,无间断、无疲厌的恒顺与开化无量众生,令得成佛大利。
十者普皆回向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印光大师于《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开示:「回向之义,大矣哉。回向之法虽不一,然必以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以其余大愿,不生净土,每难成就。若生净土,无愿不成
。」
而善导大师于《观经疏》(玄义分)
对「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释」云:『「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又,净土宗的念佛回向文,亦是《观经疏》(玄义分)
所言的:「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因此,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普皆回向。
小结
昙鸾大师于《往生论注》引用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第十一愿与第二十二愿,这三条愿来作证明与说明:何故念佛可以速得成佛与圆满普贤行之原理,即所谓的「三愿的证」。由此三条愿,可见念佛往生的因果,不论其往生的方法(第十八愿:念佛往生)
,与往生的往相利益(第十一愿: 生彼净土皆不退成佛)
,以及往生的还相利益(第二十二愿: 行普贤行,广度众生)
,都是乘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若论通途圣道门之成佛菩提道的修行,因为普贤菩萨十大行愿,是称性的广大菩萨行,是难行道,凡夫难修难证。而净土门的称名念佛,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易行安乐之道;诚如善导大师于《法事赞》中,赞叹念佛法门,说:「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又于《往生礼赞》赞言念佛往生的利益 :「专称名号至西方,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因此,念佛人只要依净土宗的宗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去做,自然阿弥陀佛不违本誓愿,会于我们临命终时,现前接引往生极乐报土,得以见佛闻法修行,圆满普贤行,速疾成佛与广度众生。
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 /慧净法师
一、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三、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
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四、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
奉行谦敬,不起骄慢;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五、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凡事守大体、有分寸,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
六、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七、生活──简单、朴素。
语言──诚恳、和蔼。
威仪──安详、稳重。
八、诿罪掠功小人事,掩罪夸功众人事,
让美归功君子事,分怨共过盛德事。
九、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
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十、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