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小常识

净土宗

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之佛教宗派。简称「净宗」,又名「莲宗」或「念佛宗」。唐代善导大师创立。


《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简称《论注》或《注论》,北魏昙鸾大师着,为注解天亲菩萨《往生论》之书。全注二卷,上卷解释偈颂,明其五念;下卷解释长行,分为十章。自开章之 「自他二力判」,至结论之「核求其本释」,始终以「佛本愿力」为主线, 贯穿全注。《往生论注》的主旨,在揭示弥陀本愿力之增上缘,劝导一切众生乘佛愿力,往生净土。


《安乐集》

《安乐集》,唐道绰大师着,全二卷,共十二大门,内容为综述《观经》要义,广集诸经论释,劝生安乐。本集主旨在「约时被机,劝归净土」,就末法之时、造罪之机,而劝导必须 信受弥陀救度,求生弥陀净土。


《观经疏》

《观经疏》,唐善导大师着,为净土宗开宗立教之根本教典。本疏为详细解 释《观经》之书,总四卷,一般称为《观经四帖疏》,具名《观无量寿佛经疏》,也称为《楷定疏》《证定疏》等。

《观经疏》四卷分别为:《玄义分》一卷,即在随文解释《观经》之前,预先从总体上揭示《观经》一部的根本义理;《序分义》一卷,解释序分经文之义;《定善义》一卷,解释正宗分定善十三观之文义;《散善义》一卷, 解释正宗分九品及流通分之文义。

《观经疏》的主旨,在楷定古今对《观经》的错解,广开净土门,使五乘齐入报土。


五部九卷

指善导大师留世的著作共有五部九卷,即《观经疏》四卷、《观念法门》一卷、《法事赞》二卷、《往生礼赞》一卷、《般舟赞》一卷。

其中《观经疏》一部四卷,为建立净土门根本教理之作,称为「本疏」,也称「解义分」,属于教门。其余四部五卷,皆附属于「本疏」,确立净土门 的行业规范,称为「具疏」或「行仪分」,属于行门。亦即「本疏」述教相之安心,「具疏」述实践之行仪,二者一体,相辅相成。


安心

安心,为净业行人持心之相状。「安」是安放、安住,「心」即心念,「安心」即是将心念安住一处。

安心有重重►

  一切法中有善,有恶,而安心于善。
  善法中有世善,有出世善,而安心于出世善;
  出世善中有大乘,有小乘,而安心于大乘;
  大乘中有秽土不退,有净土不退,而安心于往生净土不退;
  往生净土中有十方,有西方,而安心于西方;
  往生西方行法中,有诸行,有念佛,而安心于念佛;
  念佛中,有仗佛本愿力,有仗自修持力,而安心于仗佛本愿力。

要之,心住弥陀本愿救度,一向称名愿往生,亦即「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此为净土宗行人之安心。


菩提心

即是愿成佛之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分「菩提心愿」与「菩提心行」。「菩提心愿」即度、断、学、证之四弘誓愿。「菩提心行」即布 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万行。 净土法门之菩提心,指菩提心愿,即是愿共一切众生同离秽土,同生净土, 同学法门,同成佛道。因净土法门本为凡夫,不堪菩提心行,一旦往生净土成佛,自然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广度十方众生。


厌欣心

即是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由厌离此现实世界之多有缺陷、虚伪不实,而欣慕极乐世界之真实清净,为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及菩提心之基础。


至诚心

即真实心。

此有二重:

  1. 心相
  2. 心性
  • 心相:凡夫之心,多虚少实。心口各异,言念无实,即为虚假;心行一致,内外相符,即为真实。纵于余事心多虚假,然于往生必须真实。
  • 心性:凡夫一向无有真实,贪瞋邪伪、恶性难侵,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之业。然阿弥陀佛绝对清净、绝对真实,乃至因中行菩萨行时,一念一时,三业所修,无不真实。若舍己归佛,舍假取真,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必得往生。

深心

即深信之心。所信内容有二:

  1. 信机
  2. 信法

合称「机法两种深信」。

  • 信机:即深信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也就是信自身之无力,以自力不可能出离生死。
  • 信法:即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已经成就,专为我等罪恶凡夫、无出离缘者作出离强缘,因而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回向发愿心

以过去今生,自作、随喜等一切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称作回向发愿心。

专修念佛行者,并非于念佛之外别修杂行以回向,乃是回向专修念佛之前所作善根。因既专修念佛,点滴之善皆纳入念佛一体,念佛之外不见余善之相故。又不仅自作善根回向,也随喜他善以回向。

总之,切愿往生、相续不退之心即为回向发愿心。


三心

即「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虽言三心,实是归佛愿生之一心不同侧面的表述。约其体性,真实无伪,说 为真实心;约其相状,决定不动,说为深心;约其力用,相续愿生,说为回向发愿心。

又此三心,一一可从佛及众生两方面来说明。先由佛心真实、决定、发愿回向功德给罪障凡夫,欲救一切众生往生彼国;凡夫归佛,即凡心而佛心,故说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要之,心思阿弥陀佛之救度,口称阿弥陀佛之名号,是为三心具足,往生大事成办。


正杂二行

指正行与杂行,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两种修行方法。

善导大师针对当时之佛教环境与不同学佛人的根器,曾提到诵经、观想、持 戒、忏悔、礼拜、供养、念佛……等等行持;然,最后于楷定古今之《观经四帖疏》「就行立信」之处,则予以组织归纳而为正行与杂行二种。亦即,就愿生弥陀净土来讲,其正行有五种,除此五种正行之外,其他诸善万行,统称为杂行,须用回向方能往生弥陀净土。

「正」即纯、直。纯粹弥陀、极乐之行,与弥陀、极乐直接相关之行,即为正行。正行有五种,称五种正行。

「杂」即不纯、非正,有通杂、间杂二义。从感果来说,其所修行通于人天三乘及十方净土,称为通杂。又就行因来说,除西方净土一行之外,间修余行,称为间杂。总之,五种正行之外,诸善万行悉名杂行。


名体一如

「名」是指「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体」是指阿弥陀佛本身;弥陀六字名号跟阿弥陀佛的佛体、佛身是一而二、二而一,是在一起的,是一体的两面,所以叫作「一如」。也就是名号的本身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而阿弥陀佛的本身也就是名号,好像一张纸,有正面,有反面,离开了正面没有反面,离开了反面没有正面,这 叫「名体一如」。


现当二益

「现」是现世,「当」是当来,「二益」是两种利益。「现当二益」即指现世身心安稳,临终往生净土这两种利益。

现当二益即是念佛,此两种利益都摄在一句名号当中,摄在念佛一行当中。修持余佛余行,如修持《普门品》《金刚经》《药师经》、称念药师佛等,也都能获得「现世一益」;但独有「现当二益」,是唯有弥陀才拥有的。「现当二益」略说有十五种:第一、弥陀住顶;第二、佛光护身;第三、诸佛护念;第四、菩萨相随;第五、冥众护持;第六、消除罪障;第七、增长 福慧;第八、离诸厄难;第九、能得寿康;第十、将获善终;第十一、入 正定聚;第十二、断除轮回;第十三、往生净土;第十四、成就佛果;第十五、广度众生。其中前十一种属于「现世利益」,后四种属于「往生利益」。


入正定聚

「正定聚」,就是「阿鞞跋致」「不退转」。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说:

  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显示「入正定聚」是在现生所获得的,不必等到命终往生极乐世界之后。众生只要上尽一形,乃至临终十声、一声、一念,念其名号 ── 这个念佛不是只为了现世的福报,或者将来求生人天,而是「至心回向,愿生彼国」,这样就「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当下就获得往生身分了。

「入正定聚」属「现当二益」中的现世利益。以一般法门来看,认为往生极乐之后才能入正定聚,但是我们净土法门不然,是现在就能获得。


光号摄化

「光号摄化」,就是阿弥陀佛以他的光明和六字名号来摄化、救度众生。

善导《往生礼赞》云: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阿弥陀佛因地发下四十八大愿,尤其第十八愿,以光明名号来摄化十方所有众生,使十方众生有信心称念这句名号,不论是现世利益还是当来利益,这句名号就像百宝箱,可以任运、随意地支取,要支取多少,都可以以念佛为之。

这句名号有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力量在里面,使得我们上尽一形念佛也好,或者临终才遇到这个法门、只念十声一声也好,都容易达到我们所求的目标,容易往生,因为阿弥陀佛的誓愿深重。

故知,这句名号就是光明,光明本身也是名号。阿弥陀佛以这光明名号来救度我们,让我们现当二益都能得到。


五种正行

依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正行有以下五种:

1、读诵正行:读诵净土三经。若听闻他人读诵、讲解净土三经及净土宗祖师相承论释,皆可摄于读诵正行。

2、观察正行:观察极乐世界正报与依报庄严。正报指佛菩萨,依报指极乐国土。心缘其事为「观」,观心分明为「察」。观察通于定、散。如定心修持十三定观,及散心思维、想像、欣慕、忆念极乐庄严,皆为观察正行。凡夫根劣,多为散心观。

3、礼拜正行:礼拜阿弥陀佛。

4、称名正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5、赞叹供养正行:赞叹、供养阿弥陀佛。「赞」为赞其功德。赞之不足复加称扬为「叹」。以下荐上为「供」。以卑奉尊为「养」。


正助二业

五种正行,开为五种,合为正助二业。其中第四称名正行为正业,前三后一四种正行,为助业。

正业,全称「正定业」,出自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散善义》「就行立信」:「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 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助业者,能助行者之心,行于称名之正定业,故称助业。


专杂得失

专修正行,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以此决定往生之利益,故说为「得」。

杂修行体与弥陀不相应,发得三心之人甚为稀少;如此则千中无一往生,故说为「失」。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虽举专修四得、杂修十三失,但专杂番对,准之专修亦有十三得。

杂行十三失列举如下,反之即正行十三得。

  ① 杂缘乱动失正念故
  ② 与佛本愿不相应故
  ③ 与教相违故
  ④ 不顺佛语故
  ⑤ 系念不相续故
  ⑥ 忆想间断故
  ⑦ 回愿不殷重真实故
  ⑧ 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
  ⑨ 无有惭愧忏悔心故
  ⑩ 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
  ⑪ 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
  ⑫ 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
  ⑬ 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五念门

五念门为往生之起行,源于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五念门即身业礼拜门、 口业赞叹门、作愿门、意业观察门、回向门之五种行。「念」有安心之义。 「门」即能入之义。此五种行,一一具安心故,能入往生净土之门,故说五念门。如《往生论》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 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对五念门有解说。五念门与五种正行,并非完全不同,而是互有开合,半开半合。


学律方知自己罪

学律,说易亦易,说难亦难,只要依里面的条款做去,顺而不犯,便算有了戒,不必钻研繁琐的教义,乃至参禅学密,这是易处。然而单是这几条的戒律,就考验尽古今英雄豪杰,真能够入彀者,不知有否百分之二三?而名落孙山者,却滔滔皆是,这是难处。

若把身口二业的所作所言,作为标准,则天下尚有完人;若把意业中的所思所念,作为标准,则天下无一完人。

若从人所见处,作为标准,则世间尚有贤人;若从人所不见处,作为标准,则世间皆是罪人。

≈ 摘自《高级佛学教本》≈


四修

往生极乐世界须安心、起行、作业三种相资,其三者的关系喻如安心为目, 起行为足,作业为彼目足运用之方规。

四修即属作业,善导大师《往生礼赞》释为凡夫修净土门所需之四种行业,即:

  1. 恭敬修
  2. 无余修
  3. 无间修
  4. 长时修

四修通于五种正行,如三心缺一不可,四修同样一修不可缺少。

恭敬修

依善导大师《往生礼赞》所释,于修五正行及五念门时,恭敬礼拜阿弥陀佛及彼一切圣众。恭敬,意业为主;礼拜,身业示尊:即身心并敬,为恭敬修。

无余修

专称佛名等五种正行之外,更不加杂余一切行,故名无余修。

无间修

「间」即间隔。相续修五种正行,不以余行来间,故名无间修。又,不以贪瞋烦恼来间;但凡夫之人不可能全无贪瞋烦恼,设起贪瞋之时,直下觉悟忏悔,常使清净,所谓「随犯随忏」。

长时修

所谓「长时」,并非必须年月长远,但从初发心之后,相续专修五正行、五念门,直到临终,于其中间,无有中止,即是长时修。此长时修为其余三修所通用,无论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若中途退转,皆不得往生,故知为成就前之三修而说长时修,因此善导大师各于三修之下而说「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三缘

依善导大师《观经疏.定善义》,念佛之人与阿弥陀佛有亲缘、近缘、增上缘,故佛光明摄取。

(1)亲缘

念佛通于身口意三业。行者口业称佛名,佛即闻之;身业礼敬佛,佛即见之;意业忆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佛也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佛与众生最相亲厚,称为亲缘。

(2)近缘

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其心念,现在目前,称为近缘。

近缘通于平生与临终:

众生称念佛名,阿弥陀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大势至等诸菩萨,常来至此行人之所:此为平生。

念佛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此为临终。不论平生、临终,阿弥陀佛皆常来、常守、常护、常迎念佛之人,故念佛人与佛实为最近。

亲缘、近缘,似同而有别。心心相知为亲,空间无隔为近。

(3)增上缘

阿弥陀佛之外缘,总称增上缘,别以念佛行者临终之时,佛及圣众现前来迎,诸罪消灭,魔障排除,安详往生,称增上缘。


五增上缘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显明五种增上缘。此五种增上缘,观察等四种正行(助业)虽亦有之,其中自有强弱、浅深等差别,而约佛本意,释为念佛正 行(正定业)之具德。

(1) 灭罪增上缘

众生称念,则除多劫罪。如《观经》下品上生说一念灭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下品下生说一念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2) 护念增上缘

佛菩萨常来念佛行者之侧,如影随形,而加护念。如《观经》说「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念佛者,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3) 见佛增上缘

依于念佛三昧,得见阿弥陀佛。如前所述近缘见佛。

(4) 摄生增上缘

「摄生」即愿往生行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愿力摄得往生。以第十八愿为主,旁及第十九、二十、三十五愿。

(5) 证生增上缘

「证生」即证明众生往生不虚,而有世尊证明及诸佛证明。如《阿弥陀经》 说,专修念佛之人,六方恒河沙诸佛皆舒舌相,定为凡夫作证,罪灭得生。


佛身土报化

关于佛身、佛土之位格,有「三身、三土」之说,即佛有三身,住于三土: 法身佛住法性土,报身佛住报土,化身佛住化土。

法身理佛,遍一切处;法性寂灭,不可说示,姑且不论。

「报」为酬报,报土即酬报佛过去因位之清净愿行,果上所成之万德庄严净土。报土乃佛本身之境界,又称「真实土」「真实报土」。此土为第一义谛所摄,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化」为化现,化土乃佛为初地以前菩萨、二乘及凡夫所方便示现之国土, 又称「变化土」「方便化土」。此土非佛本身境界,随众生机感不同,有净有秽,前后改转。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判极乐世界为报土,非化土。


凡夫入报

若依通途自力断证,唯地上菩萨方能往生诸佛报土,二乘圣人、地前菩萨尚且不能往生,何况凡夫?故圣道门诸师判极乐世界,或是报土,而凡夫不能往生;或凡夫能往生,但只能到化土。总之,不许凡夫得生报土。

唯有善导大师站在阿弥陀佛他力本愿的立场上,定判阿弥陀佛为报佛,极乐净土为报土,又判《观经》九品皆是凡夫,显明「凡夫入报」── 凡夫念佛往生阿弥陀佛极乐报土。

《观经疏.玄义分》说: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即托佛愿力以作强缘,惑障深重之最下凡夫,与豁破无明之上位菩萨,平等往生弥陀报土。


三福

为《观经》所说三种福业,即世福、戒福、行福。所谓福,即善根之异名。世间之善,如仁义礼智信等,称为世福。佛教大小乘戒律之善,称为戒福。 特别以大乘殊胜之行善,称为行福。


♦ 世福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前两句为敬上行,后两句为慈下行。慈心不杀为十善之首,故特别提出。

♦ 戒福

「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归依佛法僧三宝,称为三归。始从不信佛转入信佛,舍邪归正,称为翻邪三归。此后受大乘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或小乘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为受戒而更归三宝,称为受戒三归。总受持大小乘戒律,为具足众戒。于持戒之上,慎护种种微细之行,如大乘八万四千威仪,小乘三千威仪,而不毁犯,即是不犯威仪。

♦ 行福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菩提心有圣道、净土不同。圣道菩提心,愿行皆在此土。净土菩提心,此土发愿,净土修行。深信因果,即总信一切六凡四圣因果。读诵大乘,也通含圣道、净土一切大乘经 典。劝进行者,为自行教他,共向佛道。

三福与九品是开合之异,三福诸善,一一回向求生极乐,总为杂行。


九品

依《观无量寿经》,众生大分为九种品类。九品之中,上品上生、上品中 生、上品下生为大乘行善,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为小乘戒善,中品下生为世 间善,此六品机为善人。下品上生为十恶罪人,下品中生为破戒罪人,下品 下生为五逆罪人,此三品机,皆唯恶无善。

善导大师言:「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故九品众生,皆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


三辈

《大经》言三辈,谓上中下。

  • 上辈之机 ── 出家大修功德。
  • 中辈之机 ── 在家多少修善。
  • 下辈之机 ── 假使不能作诸功德。经文说无善,按理也应当包含造恶之机。又「假使」之言,显明修善者令佛欢喜,隐含扬善抑恶之意。

《观经》十六观之中,十四、十五、十六总称「三辈观」,经文有「上辈生想」「中辈生想」「下辈生想」。《观经》既以九品为三辈往生,显示合即是三辈,开即是九品,再开即是八十一品,乃至无量品。故三辈与九品全同,唯是开合之异,目的在引导辈品诸机归入念佛一乘。


化生

往生极乐报土的二种方式(胎生、化生)之一。

往生极乐世界虽说胎化二生,实则皆是化生,非如此界有胎、卵、湿、化之 杂业所生,而皆从清净莲花之所化生。但为区别二种往生之胜劣不同,分为 胎生与化生。

专修念佛者,明信佛智,往生后立即花开见佛,不必住于莲花之内,称为化生。《无量寿经》言:「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 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胎生

往生极乐报土的二种方式(胎生、化生)之一。

修杂行者,疑惑佛智故,往生后不能立即花开见佛,须滞住莲花之内若干时节然后乃出,称为胎生,乃是借此界婴儿在胎中渐渐长大而后乃出为喻。《无量寿经》言:「生彼宫殿,五百岁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


初祖

与宗派渊源关系最早的祖师为「初祖」,是一宗创立的基础。

佛教宗派中的初祖有的为中国祖师,如净土宗以东晋时代庐山慧远大师为初祖;有的更加上溯至印度佛教,如天台宗以佛灭后七百年出世之印度龙树菩萨为初祖。


宗祖

一宗之开宗祖师称「宗祖」,是一宗的实际创立者、集大成者。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至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成立,故各宗宗祖皆为隋唐时代的中国境内祖师。如天台宗宗祖为智者大师,净土宗的宗祖是善导大师。

譬如将创立宗派比作建一座庄严的大厦,先要开荒僻壤、平整土地;后打下坚实的地基;再从地基上立柱;之后大厦全面完工;最后再对大厦细部装潢,添置器具,以使更加适居周便等。初祖如同开荒僻壤、平整土地,宗祖如同大厦全面完工,两者贡献与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万德洪名

名号为万德所归,阿弥陀佛三身、四智、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中,功德尤胜, 故称「万德洪名」。


摄生三愿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举第十八、十九、二十愿属「摄生增上缘」,意思是由这三愿的增上作用力,能摄一切众生毕竟得生极乐国土,故称「摄生三愿」,即正摄受众生往生的三条愿。

第十八愿念佛为真实,第十九愿诸行为方便,此二愿为当机愿,顺次往生, 即现在行念佛等业因,紧接着次生(当生命终之后)受往生果; 第二十愿为结缘愿,顺后往生,即第一生作业,第三生或第三生以后受果。

第十八愿为明信佛智之全分念佛,顺次直接化生。第十九愿为疑惑佛智之少分念佛,或增进为全分念佛,即自然化生;或滞留诸行,亦蒙临终来迎,然暂寄莲胎。第二十愿为不明佛智之微分念佛,一生结缘下种,二生缘种成熟时,或少分念佛,或全分念佛,三生达成往生。因此,三愿皆由念佛一 边得往生,而念佛杂诸行自力者,为疑佛智故,住于莲胎,故善导大师释言 「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机法一体

「机」指被救度的念佛众生,「法」指能救度的阿弥陀佛,彼此成为一体,称为「机法一体」。

阿弥陀佛成佛的命运,跟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命运,两者结成一体、永不分开。有弥陀的成佛,就有了我们的往生;有了我们的往生,就有弥陀的成佛。此为「往生正觉机法一体」。

阿弥陀佛名号即是阿弥陀佛的光明、阿弥陀佛的生命、阿弥陀佛的全部功德。一个念佛人,一方面日夜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同时,阿弥陀佛生命在这个念佛人的心中,此为「色心功德机法一体」。

念佛众生,口称阿弥陀佛佛即闻之,身礼拜佛佛即见之,心中念佛佛即知之,此为「彼此三业机法一体」。


释尊本怀

释尊出现于此世之本意。释尊所以出世间,意在普度诸众生,而能普度众生的法,即是弥陀救度之法。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最究竟的本怀、最后的目的,就是要宣扬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 ── 也就是第十八愿。可说「释尊所以出世间,唯说弥陀根本愿」。


大慈大悲

「大慈」为与一切众生乐,「大悲」为拔一切众生苦。

真正称为「大」,必须是无限量的,没有底线的。必须是无论圣人、凡夫, 出家、在家,甚至善人、恶人,都能够得到救度的,才能称为「拔苦与乐」。有所不能「拔苦与乐」,这个法就不称为大慈大悲的法。

整个一代佛教,能彻底地、绝对地被称为是「大慈大悲、拔苦与乐」的法门,就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法门。


取意文

所谓「取意文」,就是祖师在引用经文的时候,不一定是每字每句、不增不减地引用,而往往是简洁扼要、深入浅出地把经文解释出来。

譬如净土宗祖师有很多对第十八愿的取意文。一般人单单依照经文文字,未必看得懂它的意思。而通过善知识的取意、解说,才看得懂经典;这样即使经典看不见、看不懂,甚至不存在了,可是真正的法还是留存着。这是祖师取意文的用心所在。


众生机相

《大智度论》言:「诸众生,于世间一切声、色、香等五欲境界,多生贪爱,不能舍离;又诸众生,于一切法,计有计无,及计断常等见

我们都生于五浊恶世,根本上都有见浊、烦恼浊。从思想上的混浊,以及根深蒂固贪瞋痴的烦恼所展现出来的心念、行为,当然就是恶多善少。

《地藏经》就直截了当地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所以,老实反省、检讨自己一生到底是善多还是恶多的时候,我们谁都不敢说自己是善多恶少。


临终机相

《无量寿经》说:「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往往一生造恶的人,在他临命终的时候,所显现在他眼前的,就是地狱的景象,牛头马面会来到他的面前。这个时候,临终之人唯恐会堕落地狱、受地狱之火的燃烧;但此时虽然懊悔平生所做的恶事,想要忏悔、弥补,他有这个心,可是来不及了。

唯有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念佛)才能救度他,也唯有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才能显出佛教真正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有救无类地拔苦与乐之所在。


业力自然

不必假借人为的、人为不能改变的,叫做「自然」。有三种自然:业力自然、愿力自然、无为自然。

众生自身的因果,是业力自然。如果行善业,自自然然地,将来会得到善的果报;如果为恶,也必定地、自然地,将来会受痛苦的恶果,这个是不能更改的,所以叫做「业力自然」,这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愿力自然

念佛往生成佛是愿力自然。阿弥陀佛发下了「使念佛众生往生成佛」的四十八大愿,这四十八大愿已经成就,十方众生只要依循他的愿,就自自然然地顺着他愿力的自然性,而得到往生成佛的结果,这是「他因自果,他作自受」。


无为自然

犹如生为天人,不须假藉学习的造作功用,自然具足五种神通;生为飞禽, 也不须假藉学习的造作功用,自然能够展翅高飞;生为水族,亦不须假藉学习的造作功用,自然能够悠游深海。极乐世界是「无为自然的涅槃境界」,一旦往生,不须假藉有为地造作、功用,而自然地证悟涅槃。这是「无为自然」。


他作自受

他力的因果就是他作自受--别人做,而我们来领受。这种是就诸佛菩萨发四弘誓愿,发大菩提心行菩萨道来利益众生、救度众生、消众生的罪业、度 脱众生的轮回,这样就叫「他作自受」。

「他」是指佛菩萨的意思,若以净土法门来说,「他」单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是为十方众生所发,他兆载永劫、积植菩萨万行功德,是为十方众生所累积,这叫做「他作」;阿弥陀佛所做的,而果报功德,却是我们众生来领受、信受,叫作「自受」。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卷下说: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显示不仅现在要往生的众生,是靠弥陀的本愿力;即使往生到了极乐世界, 将来成佛,广度众生,也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所成就的,也就是「往还皆由本愿力」。

阿弥陀佛修行,愿行圆满所得的果,由众生来接受,这个叫作「他作自受」。


真实之利

《大经.序分》开宗明义即显示释尊出世之本怀而言: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大经》旨在宣说弥陀救度众生之本愿,其真实之利者,广而言之,即弥陀四十八愿,所谓「四十八愿殷勤唤,乘佛愿力往西方」。略而论之,即第十八愿,所谓「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善导大师释:「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此真实之利,即无上大利,一念具足无上功德,圆满成就无上佛道。《大经》弥勒付嘱文云:「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十方众生

「十方」指十方世界,即所有一切世界、一切国土。

「众生」又翻译为有情、含识或含灵。一般指六道迷界的有情众生;广义的众生包括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道轮回的凡夫,以及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种圣人,即六凡和四圣,总称为十法界众生。

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所说的「十方众生」,就是除佛以外的九法界众生,当然包含「你我」在内。


轻毛

「轻毛」,像毛发那么轻,随便一点点风一吹,他就会随风或东或西。经言,于佛道有进有退之十信位菩萨,多喻为轻毛。此外,十信以下之凡夫亦称轻毛。

道绰大师《安乐集》言:

  当今凡夫,现名信想轻毛。

「轻毛」是形容我们一般的凡夫,心力很拙劣、很脆弱,会随着环境而进进退退,或造善或造恶。


三界相状

「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

三界之相状,昙鸾大师说:「三界是虚假相、污染相、颠倒相、破坏相、轮转相、无穷相。」三界众生,因、果都是虚假的,不是真实的;都是污染的,不是清净的;都是颠倒的,不是正知正见的;都是破坏的,念念都在无常转变,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是在地狱、饿鬼、畜生等当中一直轮转,无有穷尽。

又说:「此三界,盖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长寝大梦,莫知悕出」。


他力回向

≈ 「他力回向」又名「愿力回向」,又名「佛力回向」,因为他力即是「愿力、佛力」。

≈ 「他力」指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回向」是回转趣向,此指回自向他。昙鸾大师《论注》解释说:「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即阿弥陀佛将他的功 德回向给众生。


≈ 「愿力回向」,指「阿弥陀佛因位之本愿力」。弥陀因中,为救度众生而发四十八大愿,故善导大师《般舟赞》说:「一一誓愿为众生」。意指弥陀因位之时,为众生发愿修行,将其愿行功德回向给十方众生,令诸众生,往生成佛。


≈ 「佛力回向」,指「阿弥陀佛果上之威神力」。《观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弥陀成佛之后,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未念佛者,则煦育熏发,使其念佛;已念佛者,则摄取照护,接引往生。因果虽殊,回向之义相同。若无此回向,即无念佛法门。

≈ 《无量寿经》说:「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又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 净土法门,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所完成的「法藏」,这个法藏就是六字名号。阿弥陀佛以「大施主」的身分将功德布施给我们,使我们离开六道轮回之「苦」,离开不能成佛之「贫」。显示往生弥陀净土之因果,完全都是阿弥陀佛他力回向给我们的。


强缘

助因成果叫作缘,「强缘」又称增上缘,就是百分之百、必定能够助因成果的缘。

有因、没有缘,绝对不能有果。如果缘是弱缘、劣缘,恐怕不能成果,即使得到果,也是不好的果。善导大师说「托佛愿以作强缘」,就是以阿弥陀佛所超发的无上殊胜之愿,作为我们往生的强缘。

阿弥陀佛的愿力是绝对性的,必定能够使我们达到目的、成就圣果,也就是绝对能够让我们往生极乐,往生之后都不退转,都是阿鞞跋致、一生补处,都能成佛 ── 这就是强缘。


五浊

《阿弥陀经》言:

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 ── 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劫浊:生当末世,饥馑、疾疫、刀兵等相继而起,生灵涂炭,永无宁日。

见浊:世人知见不正,不奉正道,异说纷纭,莫衷一是。

烦恼浊:世人贪于爱欲,瞋怒诤斗,虚诳不已。

众生浊:世人每多弊恶,心身不净,不达义理。

命浊:众生因烦恼丛集,心身交瘁,寿命短促。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五浊众生,都有这五浊,最基本的是见浊与烦恼浊;只要有见浊与烦恼浊,就一定会堕落三恶道。


正、像、末三时

佛教发展的三个时期。佛入灭后五百年间,佛虽灭度,法仪未改,有教、有 行、有证果者,为正法时代;其后一千年间,离佛已久,道化渐渐讹替,所行之法与正法相似,有教、有行,而多不能证果,为像法时代;其后一万年间,离佛更久,法势微末,有教、无行、无证果者,为末法时代。

道绰大师《安乐集》言: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常没众生

「常没众生」指堕落三恶道的众生。「没」,是沉下去。以在大海中譬喻六道轮回,浮出水面,就代表生于人界或天上;没入水中,就代表堕落地狱、饿鬼、畜生。

善导大师《观经疏》言:「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又言:「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

所以,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如果法藏比丘不完成正觉而成为阿弥陀佛,或者我们今生今世不信受弥陀救度、不专念弥陀佛名、不愿生弥陀净土,则势必再度堕落地狱、饿鬼、畜生。


天人五衰

天人的福报尽了、寿命到了,要堕落下来时,首先会出现五种身上衰败的现象。一是「天冠花萎」,天人所戴的帽子、所装饰的花,逐渐凋零枯萎。二是「腋下流汗」,也就是双腋会流汗。三是「天衣垢秽」,光洁常鲜的天衣已经褪色肮脏了。四是「身体臭秽」,香洁自然的身体发了臭味。五是「不乐本座」,感觉到位置不安稳了,坐立不安。就像人总有死的一天,即使生天也有死。


万行结晶

「万行」,菩萨因地所修一切之行法。「万行结晶」,指「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为众生发愿、为众生修行,他的万行成就了、圆满了,才完成阿弥陀佛这尊佛,才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所以,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万行的结晶。

因为阿弥陀佛是为了十方众生才发这个愿、修这个行的,所以,这个万行的结晶,就是十方众生的,为众生所有。


苦受

亦名「苦苦」。佛陀开示人的三种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之一。由众苦之缘而生起的苦的感受,即所面对的境界本身就是苦的,譬如身体病痛、感情不和、事业不顺,受人家冤枉谩骂,乃至生离死别,痛苦无边,所以叫「苦苦」。


乐受

亦名「坏苦」。对所爱之人或物,因死亡破坏之变化所生起之苦感。譬如现在身体健康、家庭美满、事业顺利,感觉人生真是幸福,但是最后一定是生离死别,所谓「从前恩爱,至此成空;昔日荣华,而今不再」,最终都是痛苦的。


不苦不乐受

亦名「行苦」。感觉到没有苦的境界,身体健康,没有挫折、逆境,也没有特别痛苦与快乐的地方,不苦不乐;但内心有一种孤独、寂寞、无聊、莫名其妙的不安。「行」就是念念迁流,无有刹那常住安稳,所以不苦不乐受也是苦。


第三世怨

古德言:「修行之人,若无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诸善,名为『第三世怨』。」

修行人不管在家也好、出家也好,如果没有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随缘杂善地累积其他善事福德,这叫「第三世怨」。也就是说,下辈子一定大富大贵;但下下辈子,难免出牛胎、入马腹,甚至堕地狱 ── 就是这样的危险与恐怖!


特留此经

又作「特留念佛」。

《无量寿经》言:「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末法万年之后的灭法时代,所有经典都没有了(三藏十二部依次消灭,先从《楞严经》开始),也没有三宝的名字,那时的众生不晓得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释迦牟尼佛慈悲哀愍十方众生,以慈悲愿力把《无量寿经》保留下来。

保留《无量寿经》等于保留念佛法门,因为《无量寿经》在讲四十八大愿,四十八大愿的根本愿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讲的就是「愿生极乐、称念弥陀,就必定往生极乐」。


名体一如

「名」是指「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体」是指阿弥陀佛本身;弥陀六字名号跟阿弥陀佛的佛体、佛身是一而二、二而一,是在一起的,是一体的两面,所以叫作「一如」。也就是名号的本身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而阿弥陀佛的本身也就是名号,好像一张纸,有正面,有反面,离开了正面没有反面,离开了反面没有正面,这叫「名体一如」。


现当二益

「现」是现世,「当」是当来,「二益」是两种利益。「现当二益」即指现世身心安稳,临终往生净土这两种利益。

现当二益即是念佛,此两种利益都摄在一句名号当中,摄在念佛一行当中。修持余佛余行,如修持《普门品》《金刚经》《药师经》、称念药师佛等, 也都能获得「现世一益」;但独有「现当二益」,是唯有弥陀才拥有的。「现当二益」略说有十五种:第一、弥陀住顶;第二、佛光护身;第三、诸佛护念;第四、菩萨相随;第五、冥众护持;第六、消除罪障;第七、增长 福慧;第八、离诸厄难;第九、能得寿康;第十、将获善终;第十一、入 正定聚;第十二、断除轮回;第十三、往生净土;第十四、成就佛果;第 十五、广度众生。其中前十一种属于「现世利益」,后四种属于「往生利益」。


入正定聚

「正定聚」,就是「阿鞞跋致」「不退转」。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说:

  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显示「入正定聚」是在现生所获得的,不必等到命终往生极乐世界之后。众生只要上尽一形,乃至临终十声、一声、一念,念其名号 ── 这个念佛不是只为了现世的福报,或者将来求生人天,而是「至心回向,愿生彼国」,这样就「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当下就获得往生身分了。

「入正定聚」属「现当二益」中的现世利益。以一般法门来看,认为往生极乐之后才能入正定聚,但是我们净土法门不然,是现在就能获得。


光号摄化

「光号摄化」,就是阿弥陀佛以他的光明和六字名号来摄化、救度众生。

善导《往生礼赞》云: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阿弥陀佛因地发下四十八大愿,尤其第十八愿,以光明名号来摄化十方所有众生,使十方众生有信心称念这句名号,不论是现世利益还是当来利益,这句名号就像百宝箱,可以任运、随意地支取,要支取多少,都可以以念佛为之。

这句名号有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力量在里面,使得我们上尽一形念佛也好,或者临终才遇到这个法门、只念十声一声也好,都容易达到我们所求的目标,容易往生,因为阿弥陀佛的誓愿深重。

故知,这句名号就是光明,光明本身也是名号。阿弥陀佛以这光明名号来救度我们,让我们现当二益都能得到。


三福田

三福田指敬田、恩田、悲田。犹如农夫耕田,能有收获;敬事三田,可生福德。

敬田►
于佛法僧三宝,尊崇、供养,能生福德。佛是大觉者,佛所说的法是宇宙的光明、众生的眼目,僧是住持佛法、传承佛法、保持佛法于不灭,所以尊崇、供养三宝就有大福田。

恩田►
父母师长,有养育、教诲之恩。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父母之恩,比山高,比海深,所谓「昊天罔极」。若知恩、感恩、报恩,福德甚大;若忘恩、背恩、逆恩,罪恶极重。

悲田►
于贫穷悲苦之人,悲愍之、布施之,能生福德。


五逆

「五逆」就是五种逆罪,简称「五逆罪」,造作五逆罪将来必定承受阿鼻地狱五种无间的最大痛苦,所以也叫作「五无间业」。


五逆有小乘五逆与大乘五逆 ►

小乘五逆: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前二杀父杀母,违逆世间之「恩田」;余三违逆出世间之「福田」, 故名为逆。

大乘五逆:《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四言 ──

有五种罪,名为根本,何等为五:

一者→ 破坏塔寺,焚烧经藏,或取佛物法物僧物;若教人作,见作助喜。

二者→ 谤三乘法,言非圣教,毁呰留难,隐蔽覆藏。

三者→ 若有沙门,信心出家,若有戒、无戒,打骂呵责,说过禁闭,还俗驱使,债调断命。

四者→ 杀父、害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阿罗汉。

五者→ 谤无因果,长夜常行十不善业,不畏后世,自作教人,坚住不舍。


谤法

比五逆罪更重的罪,就是谤法之罪。

《往生论注》言:「问曰:『何等相是诽谤正法?』答曰:『若言无佛、无佛法,无菩萨、无菩萨法,如是等见,若心自解,若从他受,其心决定,皆名诽谤正法。』

又言:「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如是辗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


必说之法

阿弥陀佛第十七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无量寿经》言:「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释迦牟尼佛 · 出世本怀文 · 言:「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十方诸佛在各自不同的世界,对各种根机的众生宣说的法门无量无边,但弥陀救度的法门,却是十方诸佛都必定要宣说、没有一尊佛不宣说的法门。


必信之法

善导大师《般舟赞》一开始就说:「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种种方便,发 起我等无上信心。」显明释迦牟尼佛之所以出现世间,就是要以种种方便来引导所有的修行人,使他们对净土宗弥陀救度的念佛法门产生信心。

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我们必须要信受、不得不归信的,因为除了归信弥陀,我们别无出路。即使其他法门不信,弥陀救度必须生信。信者得生,不信不生;信即解脱,不信即轮回。


弥陀救度的特点

净土法门是弥陀救度的法门,而弥陀的救度是主动、积极而来,不因祈求、拜托而来,不问对象,不讲条件,与智慧无关,与学问无关, 与修行无关,与善恶无关。


三界如火宅

《法华经》言: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犹如火宅」,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就像燃烧的房子,充满了大火;既然充满了大火,没有比被火烧更苦的了,所以说:「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而极乐世界怎么样呢?

《阿弥陀经》说: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可见,娑婆充满众苦,而极乐是无有众苦,而且是但受诸乐,因此可知,《法华经》是在说明娑婆的实相 ── 就像火在燃烧的房子;《阿弥陀经》是在说明极乐的实相 ── 一旦往生净土,就离开种种苦,没有分段生死的苦, 没有变异生死的苦,只有不生不灭涅槃之乐。以此也可以知道,《法华经》 的目的是在指向极乐世界。


过火闻佛名

《无量寿经》说:

  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 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充满了大火,我们也要冲过大火去听闻弥陀的救度,为什么?现在超越大火,听闻弥陀的救度,就能够解脱,否则依然是无穷无尽地受三千大千世界之大火所燃烧。所以,宁可现在辛苦、痛苦,也不将来继续受永恒无尽的三界之火的燃烧。


罪恶观、救度观

以圣道门来讲,是以「无常观」发「出离心」,之后以自己的力量去修行,期盼以自己的力量消除业障,解脱生死轮回。净土法门是进一步体会到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所有的法门都修不成,无有出离之缘,幸好阿弥陀佛为我们这种造罪众生建设极乐世界,完成六字洪名,只要愿生极乐世界、专 称弥陀佛名,就必定现在蒙受弥陀的救度、临终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净土法门还要加上「罪恶观」和「救度观」。


速生我刹

《庄严经》言: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诸趣」就是六道,「轮回诸趣众生类」就是轮回六道的众生。

「速生我刹受快乐」,希望轮回的众生今生今世就到极乐世界去,不受六道轮回之苦,能够享受自在、安乐的佛果。

「我刹」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佛的世界,阿弥陀佛要我们往生到这样 一个世界,而且「速生」── 今生今世就到这个世界。


为作大安

《无量寿经》言: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吾」是指阿弥陀佛于因地、身为法藏菩萨时的自我称呼。他发誓要成为能使一切众生去除恐惧、得大安稳的佛。使恐惧的众生得到大安稳,就是阿弥陀佛发愿成佛的目的。


快乐安稳

《无量寿经》言:

  我当愍哀,度脱一切; 十方来生,心悦清净; 已到我国,快乐安稳。

法藏菩萨发愿的目的,本就是来自悲悯之心,他说「我要度脱十方三世所有 一切众生,使十方世界欲生我极乐世界的众生,让他心悦清净;到了我的极乐世界之后,让他得到绝对性的快乐安稳,也就是涅槃的境界」。


泥洹无双

《无量寿经》言: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

这是阿弥陀佛呼唤十方众生到极乐世界所得到的受用。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阿弥陀佛发愿要成就的佛,所居住的国土是十方 三世净土之中第一无二的净土,所以极乐世界是十方三世诸佛土之中的第一,无与伦比。国土的特色内涵在哪里?

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净土里面有佛、有菩萨(佛是主人,菩萨是伴),同时有净土的境界。既然极乐世界国土是第一,表示主人 ── 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之第一;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圣众,也是十方圣众之第一。

极乐世界之奇妙、之超绝、之无等双在哪里?在使我们贪瞋痴的凡夫,于贪 瞋痴没有降伏的情况下,能够往生净土,同时能够快速、超越地坐道场、成佛果,这才是「国如泥洹,而无等双」。


悉令如佛

《平等觉经》言:

  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拔人勤苦」就是「拔苦」;「悉令如佛」就是「与乐」。真正的拔苦必须是让他今生今世脱离六道轮回;真正的与乐,是能够让他速证佛果。在佛教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末法时代,真正能「拔苦与乐」的,唯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


一切无可乐

《无量寿经》言: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世间的恩爱再深,拥有再多的荣华富贵,也都只是一时因缘和合,暂时性的存在,非永远不变的真实,故不能长久保留,时间一到,都会各自离散而去。人愈是享乐,因缘离散时愈是痛苦。

所以,要了解世间本来如此,唯有极乐世界才是究竟可乐的。


身独不相代

《无量寿经》言: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人在这个世间,因为贪图五欲,所以都在「爱欲之中」,但其实都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这并不表示我们死的时候才是独死、才是独去,连我们生的时候,也是独生独来。

当临终受果报的时候,不管是到苦的地方,还是到乐的地方,是善道还是恶道,都要自己去承担,没有人可以替代,即使想替代也替代不得,这就是 「自因自果」「自作自受」。除非是阿弥陀佛来承担我们罪业的重担、救度我们免于轮回。

所以,八万四千无量法门,除了弥陀救度的法门能够使我们脱离生死轮回之外,没有一个法门、没有一个人能够代替我们的生死轮回。


至亲路各别

《地藏经》言:

  父子至亲,歧路各别; 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父子的亲情是天性,在人世间,自然会互相恩义,父慈子孝,可是一旦死了,到了地狱之后,就各走各的路。因为每个人今生三业行为各不一样,即使夫妻、母女、父子,也各有不同的业,所以死的时候,就随各自的业去受果报,不能够相逢的;即使偶然相逢了,也「无肯代受」。为什么?地狱的痛苦实在难以忍受,而且,自己的痛苦都忍受不了了,怎么有能力为人代受?想要代受也绝不可能的。


图久当生西

世间眷属,缘尽则离;图久聚者,当结佛缘,同念弥陀,同生极乐。

世间眷属虽然恩爱相处,但也不过是这几十年的和合,几十年过了,缘尽 了,就彼此各自离开,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再相聚。

有可能再相聚的,就是要结佛缘。结什么佛缘?就是彼此都「专称弥陀佛名」,彼此都「愿生弥陀净土」,这样,不只现世六亲眷属和乐相处,未来也能再度团聚,永不相离。


六字名号如摩尼宝珠

● 摩尼宝珠是什么?

《大智度论》说:

摩尼宝珠来源于龙王的脑。如果能得到宝珠,则毒不能侵害,火不能焚烧,功德不可思议。有人说:「是帝释使用金刚与阿修罗战斗时,碎片落入阎浮提而成为这种宝珠。」另有人说:「是过去久远的佛舍利,尽管法已经灭尽,但是舍利变成宝珠,以便赐予众生利益。」还有人说:「因为众生的福德因缘,自然有宝珠。譬如业感报应,在地狱中,自然有治罪的刑具。」

摩尼宝珠又称为「如意珠」,因为没有固定的颜色,清澈、轻妙,能够照见在须弥山周边的四天下之物;常能涌出一切宝物,不论衣服、饮食,都 能随心所欲,给予众生。另外也能破除衰老、烦恼、病苦等。

宝珠有两种:有天上如意宝,有人间如意宝。因为诸天福德淳厚,珠德 具足;人间福德微薄,珠德不具足。而且宝珠放在房舍、箱子中,置放的地方也有威德。

般若智慧也具有这样的功德。如意宝珠,能赐予在家人今世富乐,随意 所求都能如意;般若智慧,能赐予出家求道人三乘解脱乐,随意所愿悉得满 足。在置放如意宝珠的地方,鬼神之类无机可乘;般若智慧也是这样,修行人的心与之相应,恶邪、恶鬼不能入其心中,毁坏修行人的道心、夺取他的慧命。

● 六字洪名即是摩尼宝珠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说:

净摩尼珠有一种功能,无论水再怎样染污、浑浊,再怎样有毒、不清净,把净摩尼珠往里一放,水立即清净。水本身是浊染的、有毒的、有害的,里面充满了种种毒害物质,但是只要把净摩尼珠一放进去,水即清净, 所以完全是净摩尼珠的力量。

所有造作五逆谤法的罪恶众生下下品人,听闻阿弥陀佛至极无生清净的名号,念念之中罪浊就被灭。众生罪恶的心如浑浊的污水,六字名号如净摩尼珠,摩尼宝珠投入浊水,浊水就自然清净了。

摩尼宝珠放到众生心中,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念念之中,罪灭心净,这是无作意的、自然的,因为是靠名号宝珠的力量。

所以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念念之中都在 灭罪,罪灭心净。即便深重如五逆十恶等诸不善业,当下都能灭除,让我们能够产生真实的清净信心,即得往生。

又,这个摩尼珠,用各种颜色的丝织品把它裹起来,投到水里。用黑色的布包上,放到水里,水就显示黑色。用黄色的布一裹,放到水里,水就是 黄色的……。不管用什么布、什么织锦包裹,水都随其颜色而变。这是个比喻。阿弥陀佛的无量庄严功德是以名号宝珠为体,用无量庄严功德成就的各种颜色的丝织品作为外包装,投之于众生的心水当中。

因为阿弥陀佛无量庄严功德成就的丝织品是「无生」的颜色,具有无生的功能,所以一放在往生者心水里,众生执着有相的邪见当下为弥陀功德所转,成为无生之智。

这个转,有明转,有暗转。像韦提希夫人,现生证无生忍,这就是明转。还有更多的人,他心里不知道,但是无论知道不知道,心都被转了,这就是暗转。就像摩尼珠以黑色或黄色丝织品裹住投入水中,即使他不知道怎么回事,水的颜色也变成黑、黄色了。

名号用无量庄严功德成就的布帛裹上,正念着佛的人,或者眼睛一闭打瞌睡了,或者到一边做事去了,他自己都没看见,但是罪浊也被转了,这叫 「潜通佛智,暗合道妙」。


附原文:

  此宝珠从龙王脑中出,人得此珠,毒不能害,入火不能烧,有如是等功德。有人言:「是帝释所执金刚,用与阿修罗斗时,碎落阎浮提。」有人言:「诸过去久远佛舍利,法既灭尽,舍利变成此珠,以益众生。」有人言:「众生福德因缘故,自然有此珠。譬如罪因缘故,地狱中自然有治罪之 器。」此宝名如意,无有定色,清澈轻妙,四天下物,皆悉照现。如意珠义,如先说。是宝常能出一切宝物,衣服、饮食,随意所欲,尽能与之,亦能除诸衰恼病苦等,是宝珠有二种:有天上如意宝,有人间如意宝。诸天福德厚故,珠德具足。人福德薄故,珠德不具足。是珠所着房舍、函箧之中,其处亦有威德。般若波罗蜜亦如是者,如,如意宝珠,能与在家人今世富乐,随意所欲。般若波罗蜜,能与出家求道人三乘解脱乐,随意所愿。如意宝珠在所着处,非人不得其便。般若波罗蜜亦如是,行者心与相应,恶邪罗不能入其心中,沮坏道意,夺智慧命。」

(《大智度论‧释舍利品》)

  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又,是摩尼珠,以玄黄币裹,投之于水,水即玄黄,一如物色。彼清净佛土,有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以无量庄严功德成就帛裹,投之于所往生者心水,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

(《往生论注》)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净土宗三部正依经典之一。简称《观无量寿经》《观经》,善导大师所释本名为《无量寿观经》。

本经一卷,含王宫与耆阇两次说法。世尊在王舍城王宫之内,为韦提希及阿难等宣说定心观想极乐胜境的十三定观(定善),以及散心修诸善的三福九品(散善),回向愿生极乐世界,为「王宫会」。阿难从王宫返耆阇崛山, 世尊在座,对文殊等一切人天凡圣,复述王宫所说之法门,称「耆阇会」。

本经的核心是:说定散二善,广摄众机,归入念佛。


《佛说阿弥陀经》

净土宗三部正依经典之一。简称《阿弥陀经》《小经》。

本经是世尊在无人请问的情形下,以舍利弗尊者为对告众,主动宣说,故称 「无问自说」之经。在净土三部经中最为简明扼要。

本经主题是: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指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


相承论释

「相承」又称法脉相承,指一宗一派教法的递相承接,如生命体之血脉运行,同源,同质,始终一贯。

「论」为菩萨所造,「释」为祖师所解。论与释共同解释正依经典。相承一般表述为两方面:一、人相承,也称相承祖师系谱;二、法相承,即 相承祖师有关论着。人以传法,法由人显,二者不离。

净土宗的创立,以印度龙树、天亲菩萨,中国昙鸾、道绰、善导大师共五位祖师相关论释为相承,而一般习知的中国净土宗十三祖系谱,以「功高德盛」为立祖原则,在法义上并无相承关系。


《易行品》

净土门尊崇的第一部祖典。为龙树菩萨所撰述之《十住毗婆沙论》第九品。全品由两重问答组成,第一重问答从佛法无量门中决出易行道,第二重问答 从诸佛菩萨易行中突出弥陀之易行。

本品的主旨,在引导通途大乘行者舍难取易,归入弥陀本愿称名。其目标是菩萨道之「现生不退」,方法是「执持称名号」。


《往生论》

天亲菩萨所造,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又称《净土论》,或 《无量寿经论》。

全论由「偈颂」及解释偈颂的「长行」两部分组成,以《无量寿经》为主,总摄净土三经要义,为三经通申之论。

本论的主旨,在以身示范五念门行(礼拜门、赞叹门、观察门、作愿门、回向门),劝导一切众生共同往生弥陀佛国。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