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的核心(六)

──慧净法师2017年7月29日讲于圆光假日佛学班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学员、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

上次跟大家讲到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有引用我们一本随身书《净土宗教章》里面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主要内容是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的根本愿,也就是第十八愿为轴心,将第十八愿的愿文稍做解释。

今天,依然继续稍微解释第十八愿的愿文。现在请大家合掌,跟随我一起念一遍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请放掌。

这第十八愿,总共三十六个字,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就尽量把它记下来。当然,年纪大了,记忆力就衰退,那记不住也没关系,只要晓得阿弥陀佛的愿心,是要接引我们十方众生到极乐世界去,离开六道的生死轮回,快速成佛,而方法,就是只要念佛。我们晓得了这一点,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其他的法门,一辈子专一地靠阿弥陀佛的救度,专一地称念阿弥陀佛的佛名,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自然地、主动地现身来接引我们,而在平生的时候,阿弥陀佛也会以他的光明,照耀着我们、保护着我们、等待着我们,一直不忘记、不舍弃、不离开,一直到临终,这样就可以了。

尽管人临终的时候,难免会有种种病苦而不能念佛,或者昏迷,嘴巴也不能动,甚至成为植物人,或是遇到灾难当下去世,这些都没关系,都不用担忧。因为阿弥陀佛随时随地都等待着我们,没有舍离我们,当我们神识一浮现,阿弥陀佛就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因为,一个念佛人,无论何时、何地、何缘,都没有离开阿弥陀佛的光明之外,都在阿弥陀佛的如来掌当中,所以我们只要念佛,毋须生起莫须有的怀疑,也不必多所忧虑。

上次解释了「设我得佛」四个字,接下来又解释了「十方众生」。其中,有引用第十八愿的成就文「诸有众生」来做解释,也有引用其他同本异译的经文来做补充。

譬如,《庄严经》就说: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显示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十方众生」当中,是包含三恶道的众生,也就是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其中,地狱道有种种的地狱,包含所谓的八寒地狱、八热地狱,乃至无间地狱,全部都是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阿弥陀佛说,统统到我这里来,让你们很快的、不久之后都能够成佛,都能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论及三恶道的众生,要不是愚痴,就是受着饥饿之苦,尤其地狱,身心更是充满了没办法想像、没办法形容的痛苦。地狱道的众生,在一天当中,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内心都是苦的念头、苦的感受,没有清醒、没有轻松的时候。但是,这样的众生,也能够蒙受弥陀救度,往生极乐世界,显示这一切都是来自阿弥陀佛的愿力。

阿弥陀佛有这样广大的悲心,有这样绝对的力量要救度乃至三恶道的众生。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十方众生」是无所不包的,任何众生都在「十方众生」之列,都是弥陀要救度的对象。在《庄严经》当中,阿弥陀佛另又以悲切的心情,呼唤我们说: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轮回诸趣众生类」,同样也是包含十方世界、十方任何国土的任何众生。

「速生我刹受快乐」,希望你们快点往生我的极乐世界,才能享受涅槃的大乐。这个「快乐」,就是成佛的意思,唯有成佛,才能拥有不苦不乐的大乐,这一种乐是纯粹的乐,真正的乐,不会变坏的乐。

又进一步说:「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阿弥陀佛永远都怀抱着平等的、无条件的、无我的慈悲心,所以说「常运慈心拔有情」;「拔」就是救度,拔除众生的罪业,拔除众生的轮回,让众生从烦恼中解脱。「度尽阿鼻苦众生」,是要把阿鼻地狱的众生统统救度,使得阿鼻地狱的众生,统统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人独留在阿鼻地狱中。

这说不尽的悲心之外,自然也含有绝对的、超越的力量。因为论及阿鼻地狱的众生,他的罪业是世间最极重大的,可说是罪大恶极,世间的罪人,世间的罪业、恶事,没有比阿鼻地狱的罪人更重的了。要救度他们是很不容易的。

这样的罪人,在世间是被鄙视的、是被舍弃的、是被厌恶的,是被千夫所指,要被判刑,要下十九层地狱的。这一种人被认为是社会的败类,导致家庭不美满、社会不安定,人人看到他就厌恶,一想到他就恐惧,因为这一种人无恶不做、无做不恶。但是,阿弥陀佛也要救度他,而且说「速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久就统统成佛了。

以世间的道德观念、法律的常识来讲,连这样的恶人也要救他,是说不过去的。因为,这样的救度似乎有姑息的、放纵的、鼓励为恶的意思,岂不是鼓励人家去做恶事?

一般人的想法是,人都有贪瞋痴,遇到恶缘,贪瞋痴就会马上起现行,所以应该扬善止恶,对这一种人,应该要因果分明,判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才对,怎么还要救度他呢?而且还让他快速成佛呢?这样岂不是没有公平正义,各位莲友,对不对?(是。)如果以世间的道德观念来讲,是没有错,为了社会人群的和谐、安定,也应该是这样,尤其是我们的传统,就是讲伦理道德的。不过,如果从根本上来谈的话,就不一样了,若从根本上来谈,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从佛,另一个是从众生方面来说。

对佛来讲,他对众生没有分别心,单单没有分别心就超越了一切,佛之所以没有分别心,是他没有人我、是非、善恶业对立执着的观念障碍,因为他破除了见惑、思惑,已没有我见我执。

一个众生如果能够进入这样的境界,没有了我执,没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像《金刚经》所讲的「泯三心、空四见」,自然就没有分别的观念。到那时候,他是怎么样的心理现象呢?是把所有的众生都看成他自己,所谓佛凡一体、生佛不二、冤亲平等。证入了空性、体悟了空性、破了我执跟法执的人,自然就会有这一种心理现象。

对证入那一种空性境界的人来讲,他看所有的对象,都成为他自己的一部分,都是他的身体。同时,在他的眼中,所有的对象都是平等的,他没有分别对方是圣人、凡夫,或对方是善人、恶人。如果是超凡入圣的,那么心灵就能够彼此感通,如果不是超凡入圣的,就怀着要救度对方的悲愿。

证入那一种境界的人,就是圣者,就是佛。他没有那一些差别的观念───哎呀,你是善人,你很可爱,值得尊敬;你是恶人,你很可恶,应该排斥。要让他起如此一念的分别,是不可能的。对佛来讲,他没有这一种心念,如果还有这一种心念,就表示还没有进入那一种境界;既还没有进入那一种境界,就是他还在迷界中,还在凡夫当中,还在轮回当中。

再来,若从我们众生这一边来讲,那就有分别观念了,而且这一种分别观念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我们固然是本有佛性,可是旷劫以来,被贪瞋痴业障所盖住了,反而是贪瞋痴业障、习气、习性在操纵我们了。由于有这一种分别的观念,在无穷尽的轮回当中,我们遇到善的环境,就会去行善,遇到恶的环境,就会去做恶。

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们看世间的善人,固然要恭敬,但是同时也要晓得,他目前所做的善,我们生生世世以来也曾经做过──曾经出家、曾经一闻千悟、曾经发心广度众生、宣扬佛法,但是就只有一个从来都没有做过,那就是离开六道轮回。

那么,我们看到世间所有的恶人,也应该想到,不只是他现在恶,我们生生世世以来,也曾经跟他一样的恶,甚至有可能比他更严重。我们生生世世以来,曾经堕落阿鼻地狱,离开了阿鼻地狱,或许出生在饿鬼道、畜生道,即使再度生而为人,但是也难免继续随业流转。

所以说,从众生这一面来讲,所有的善、所有的恶我们都曾经做过,这样的话,其实恶固然是要警惕,善也未必可喜,唯一最究竟的方法,还是要超越善跟恶,否则的话,都没有离开轮回。若是这样,即使这一辈子所看到的恶人,我们厌恶他,但是在轮回当中,某一生,某一世,我们也会成为他,甚至比他更变本加厉而被人厌恶。从这一点来看的话,我们人就会互相怎么样呢?就会互相的同情体谅、互相的包容接纳,就不敢批评、责备,毕竟同是天涯沦落人,他现在所做的,我们生生世世以来都曾做过,不仅如此,只要尚未出轮回,我们生生世世之后也还会做出同样的事来。

从这一个角度来看阿弥陀佛的救度,就不会认为阿弥陀佛的救度是一种放纵为非的姑息主义了,就不会这样想了。反而对阿弥陀佛这一种悲心,会深深地肯定,而产生一种向往之心,希望自己也能够像他那样,来包容十方众生,救度十方众生,乃至阿鼻地狱的众生。

何况佛教的目的,是要使恶者不恶,善者自净其意而成佛,而极乐世界不只是众生的庇护所,更提供止恶修善的净土环境。极乐世界更是成佛保证班,成佛之后,再回到人间,圆满一切的因缘。

有关「十方众生」这四个字,法然上人也有一段解释,我在这里念一遍。他说:

  凡夫圣人,善人恶人,有智无智,有罪无罪,持戒破戒,
  男女老少,在家出家,佛世法灭,悉皆包含。

意思是说,「十方众生」是包含圣人──声闻、缘觉、菩萨,也包含着六道轮回的凡夫──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而凡夫当中,包含着善人跟恶人,再详细来讲的话,又包含了有智慧、根机锐利的人,以及没智慧、根机比较低劣的人,此外,还包含有罪的以及无罪的人。

我们众生其实统统是有罪的,差别只是罪多罪少而已,世间上没有一个人是无罪的,除非他已经是阿罗汉了,否则都有罪。关于恶跟善,可以用四句话来说明,就是「恶多善少,善多恶少,善恶俱多,善恶俱少」,也可以再加上「纯粹是恶」,以及「纯粹是善」。造作五逆,纯粹是恶,而像阿罗汉,则纯粹是善,一般凡夫都是善恶交杂,在善恶交杂当中,其实是恶多善少,尤其是学佛的人,更能觉悟到自己是一个恶多善少的人。

怎么说呢?因为学佛的人,有一面法镜来照自己,用法镜一照,就知道自己不是漂亮的人,而是丑陋的人,越接近法镜,越清楚地发现自己是怎么样的面貌。所以,学佛的人,如果觉得越学佛自己越清净,这样的话,表示还没有看清楚自己,往往会漏失弥陀的救度。如果越学佛,越发现自己一无是处,乃至无地自容,那么这一种根机,反而才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机。

再来说,「持戒破戒」,有受戒才有持戒、破戒可言,没有受戒的话,自然就无所谓持戒跟破戒,若有所犯的话,就是道德上或法律上的罪过。如果有受戒,那就必须持戒,同时也会发现自己戒不清净,所以是犯戒、是破戒。

至于「男女老少」,古代说,男人七宝之身,女人五漏之体,就佛法来讲,女人要成佛比较困难,可是在弥陀的救度当中,却是一律平等的。在阿弥陀佛的眼光里面,没有所谓的男女老少,小孩子念佛也能往生,老人直到临终才晓得念佛,只一念念佛就断气了,如此也能往生。而「在家出家」,不管在家众、出家众,有修行、没修行,都在阿弥陀佛的救度范围。

最后说,「佛世法灭」,「佛世」就是佛陀那个时代,佛法分四个时期,一个是正法时期五百年、一个是像法时期一千年、一个是末法时期一万年,我们现在是末法时期,末法一万年之后,叫做法灭,那时佛法三藏十二部经统统消灭了,不存在了。释迦牟尼佛说,那个时候,他要以悲心、愿力、神通力,把《无量寿经》──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这一部经典、这一种道理,把它留存下来。所谓留存下来,就是留了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名,救度众生的佛名。

如此情境,显示连法灭的时代,都还有这一句佛号,都还能蒙受这一句佛号的救度,何况现在不是法灭呢?因为法灭的话,是三藏十二部经都消灭了,既然没有了三藏十二部经,没有了佛法,也就没有人宣讲,就没有人懂得佛法,也不知道有佛、法、僧三宝,也不知道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的轮回,更不晓得要修行成佛,在那个时候,也都能够因为念佛而离开轮回,往生极乐世界,那么何况现在的我们呢?

所以,法然上人另外有一个譬喻说,如果我们末法的众生,跟法灭的众生相比较的话,我们现在念佛的众生,正如同佛世,就像佛在世时的众生一样,好像亲近着佛,倾听佛在说法。当然,这一些法语当中,也包含中阴身,以及三恶道在里面。从消极面来讲,是不论任何众生,自积极面来讲,是包含任何众生,没有一个众生不被「十方众生」这四个字所包含。接下来,我们再引用善导大师跟印光大师的几段法语。

善导大师说: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这一段法语有三个「不问」,首先是不问罪福多少,也就是说,不问对方的根机是善人、是恶人。再来,不问时节久近,不问对方念佛修行的时间,是修很久的老修行人,或是刚刚开始。在这当中,也包含不问时节因缘,也就是说,不问这个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事情之下,只要念佛,尽这一辈子的念佛,一心一意地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夹杂其他的法门,这样的话,就必定往生,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善导大师又有一句偈语说:

  无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这两句偈语,跟前面那一段法语,内容都一样,不问罪福多少,不问时节久近,只要一句一句地念佛,不用怀疑,不用顾虑。

接下来,引用印光大师的三段法语。首先,印光大师说:

  上根如文殊普贤之俦,下根如五逆十恶之辈,皆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

意思就是说,上上等的根机,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一种等觉菩萨;下下等的根机,就是在活着的时候,一辈子只晓得做恶,没有行善,心常存恶念、口常说恶言、身常行恶事的这一种五逆十恶之辈,皆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都是阿弥陀佛所要接引、所要救度的对象。

这一句法语就无所不包了,因为,就菩萨来讲,除了佛之外,就没有人在修行上能超越已证等觉的文殊、普贤了。那佛的话,他已经达到完全觉悟、究竟解脱了,当然不用弥陀的救度。如果论五逆十恶,那是最下下的根机,再也没有比这个更下根的了。不论上上根或下下根,都是阿弥陀佛要接引的对象,都是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那就显示,「十方众生」没有一个不是阿弥陀佛要接引、要救度的,没有一个众生不能离开轮回、不能往生极乐的。因此,所有众生都能离开轮回,都能够往生极乐。

其次,印光大师说:

  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种性,皆须修习,
  未成佛前,仗以自修,已成佛后,赖以度世。

这一段法语意思是说,不论是等觉菩萨也好,是五逆的众生也好,都需要念佛,都需要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够快速成佛,能够蒙受阿弥陀佛的加持、薰习,而跟阿弥陀佛一样有无尽的悲心、绝对的愿力,也就是跟阿弥陀佛一样,有四十八愿来广度众生。所以说,不论等觉菩萨或是阿鼻众生,都需要往生极乐世界,还没有成佛之前,专修念佛必能成佛,成佛之后也以念佛广度十方众生。是这一段法语的意思。

再者,印光大师又说: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
  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

这一段法语,等同对联一样,两两相对。印光大师说,九界众生──包含等觉菩萨以及阿鼻地狱的众生,如果离开念佛法门的话,往上不能圆成佛道,就不能够成佛。十方诸佛──十方世界的十方诸佛,如果离开阿弥陀佛这一个法门,往下不能普利群萌,也就是没办法普遍救度众生。

这两首偈语,一看就觉得斩钉截铁,没有回转的空间,九界众生离开这个法,不能成佛。九界众生的等觉菩萨到成佛妙觉,只差一个阶梯而已,可是印光大师却说,即使到了等觉菩萨,虽然距离成佛只差最后一里路,可是这一里路非常的困难,如果没有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要成佛很困难,这样讲是很绝对性的。而阿鼻地狱的众生,假设他能够靠佛的话,也能够往生极乐快速成佛,当然,他如果没有念佛、靠佛,就依然还在阿鼻地狱。那就是说,不论圣人也好、凡夫也好、善人也好、恶人也好,要快速成佛,就统统得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包含着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也不例外。

那么,十方诸佛要度众生,如果没有念佛法门的话,是不能普遍救度的。这句话的道理很容易理解,因为八万四千法门都要对机,如果不能对机的话,不论再怎么样殊胜,对众生来讲,都风马牛不相及,都不相干。就好像治病用药,不论再怎么样的奇妙、高贵的药,如果不能对症,不能治好他的病,对他来讲,是没有用的,是毫不相干的。反之,即使这个药看起来毫不起眼,是路边的一些小草,可是只要能够对治他的病,那么这几根小草,跟他就绝对有药到病除的特殊关系。

由此可知,「十方众生」这四个字显示出阿弥陀佛的成佛是为了十方众生的,如果不是为了十方众生,阿弥陀佛就不必成为这样的佛了。所以,阿弥陀佛说「设我得佛」,完全是针对「十方众生」而要成为这样的佛,如果不是面对十方众生的话,他就未必要成为这样的佛。从这一点来讲的话,可以说,阿弥陀佛跟十方众生,十方众生跟阿弥陀佛,是一体的,是共命的,所谓生命共同体,是彼此互相依靠的,甚至是互相需要的。

有关这个道理,解说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时候,会进一步说明。不过,再怎么讲,「十方众生」──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主要就是三恶道的众生,甚至是阿鼻众生、苦恼的众生。所以,有一位大德就说了,「凡夫为本,兼为圣人」,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救度,是以凡夫为根本、为最基本,主要就是针对凡夫,接着再接引圣者。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节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