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2017年7月29日讲于圆光假日佛学班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学员、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
请问大家,在岸边上的救生人员,如果跳下水去要救人的话,他是救那个溺人,还是救会游泳的人?溺人。一个医生来到人群当中,他是要治疗有病的人,还是健康的人?有病的人。
那么,再请问各位,我们是健康的人,还是病人呢?(病人。)
我们在水中是溺人,还是游泳的健将呢?(溺人。)
是的,在六道的苦海当中,我们都是溺人,我们不可能凭自己的力量,从此岸游到涅槃的彼岸。如果我们是去游日月潭,或许还有可能,若是去游台湾海峡,那就非常困难了,若是要游过这个六道的苦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说,人生有一个最困难的,也可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那就是想单靠自力努力脱离轮回、离开生死。不论今生现出家相苦修、苦行也好,或者生生世世现出家相精勤用功也好,都没有办法脱离生死轮回。因此,善导大师才说,我们是常没常流转的人。
「常没常流转」的「没」,就是溺水,没入水中,就是堕落三恶道。「浮」,浮出水面,就是人道,或者是天道。那么登岸,就是解脱生死轮回的苦海,就是阿罗汉。以我们的力量,没办法解决我们的烦恼,没办法脱离生死轮回,所以阿弥陀佛来到这个生死苦海中,是要救溺者,好像医生来医院是要救病者一样,病者才需要医生,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医生是针对有病者,不是针对健康者。
我们三界六道的凡夫,都是溺人,都是病者,都需要阿弥陀佛的救度。因此,我们都需要互相同情体谅、互相包容接纳,不彼此批评跟责备。因为我是病人,你也是病人,我是溺人,你也是溺人,或许我是一百步,你是五十步,但其实相差不多,换新的一辈子,转了一个轮回,彼此还都是一样。所以,六道轮回的众生,可以说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因为浮浮沉沉,身不由己,同样都是轮回的凡夫,都要弥陀的救度。
不过,我们也要知道,佛教是道德的宗教,是修行、修身养性的宗教,是向上、向清净的宗教。所以一个学佛的人,不管学圣道门或学净土门,不管体悟自己是善或是恶,在人世间的生活上,都要去恶行善,亦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尤其,愈是体会自己是一个罪人、是一个恶人、是一个不会修行的人,他的心地,应该更加地柔和、更加地谦卑。在柔和、谦卑的心境当中,他就会与人无诤,甚至能够体会弥陀对他的爱,对他的包容与体谅。因此,他也会效法,会转而去爱别人,包容、体谅别人,就会有一股正能量,要去发挥他的爱。
同时,由于深深自觉自己是一个无力修行的人,在惭愧之下,他也会有忏悔的心,他会尽量地自我要求,不会自我放纵,自然也不会误认为阿弥陀佛包容我、不跟我计较,反而要救度我,既然有弥陀的救度,反正我再怎么样也没关系,何况本来就是个罪恶生死凡夫,那我就纵情为非也无妨,如这样往堕落的方向,能改的反而不想改,可以避免的而不努力去避免,若是这样的话,岂不是更加地恶劣了?
所以,学这个法门,我们也要自觉都是佛教的法门,应该发挥正能量,能够避免的恶要去避免,能够克制的不良情绪要尽量去克制,不然的话,面对自己的内心,永远都会不安。自己不好的行为,人家眼睛是雪亮的,也会看出来,也会对我们品头论足。
四书《中庸》第一篇说: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若可以离开的话,那是什么道?还是道吗?「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就是说,没有比隐瞒藏覆的更显露无遗了,没有比微细的更加显明可见了,也就是说,你愈隐藏,愈会显露,终有一天会显露出来。我们觉得很微细,别人看不出来,可是这里却说,反而更加清晰地让人家看得明白,所以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前面还有一句,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儒家的思想,什么是天?什么是天命?什么是性?如果以儒家来讲佛法的话,可能就很有问题,因为儒家没有讲佛性,没有讲不生不死的自性。当然,所谓天命,夫子罕言也,有关天命,孔夫子很少讲到。其实,对我们来讲,我们的天命是什么呢?是业,我们随业流转,我们这个身体是业报身,我们所思惟的、所讲的、所做的,就是过去以来的这一种等流业习。所以,就佛法来讲,只有两个,一个是佛性,一个是凡夫性,不是佛的话,那么就是凡夫性。
我刚刚引用那一段话,意思是说,我们学这个法门,不能善解的人,若往错误的方向推演,就会放纵自己,认为既然有弥陀包容,不管善、不管恶,反正我怎么做都会往生极乐世界,都会解脱轮回,不受报应,所以现在放纵一点没关系,就会放纵自己。
所以,圣道门跟净土门比较的话,对我们这一个法门,如果不能善解,很容易走向放纵,很容易让人家指责。因为我们强调信,重视念佛,以往生净土为首要重点,对于修行、持戒与行善,因非往生净土所凭,故不依凭。不依凭是仅就往生这件大事来讲的,不能连基本的做人道理都不去做。倘若能够避免的不良心行反而不去避免,而刻意地去犯戒、去做恶,以为这样才能显出自己是一个恶人,才能显示自己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这样就误解了阿弥陀佛的慈悲,没有深刻地去反省自己,也没有体会佛教的根本用意。
佛教本来就是慈悲的宗教,慈悲的宗教本来就是要救度众生离开六道轮回的,所以横说、竖说,佛教都不离开慈悲,不离开要平等地救度众生。尤其是佛,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空三心、泯四相,在无我的心态之下,不可能分别计较众生是善、是恶,所以是平等的,这是佛的本怀,佛的本质就是这样。
当然,佛之所以要救度我们离开六道轮回,是因为我们身不由己的一直在做恶,我们如果体会到这一点的话,就应该一方面接受佛的救度,一方面要尽力避免去做恶。佛是希望众生向上的、善良的、清净的,学佛的人戴着佛教的帽子,如果不以佛所想的、所做的,去想、去做的话,那就是佛教的罪人了,有一句话就这么说,「出家人是佛陀的罪人,秀才是孔子的叛徒」。若能深深地反省、检讨自己,就会知道自己的力量是薄弱的,有心修行却无力实践,然而,往往是知道了,但是习气不容许,一逢缘遇境,习气就又显现出来了。
从这一点来讲,修行人都会永远怀抱惭愧、柔软的心,善导大师就说,要「常怀惭愧,仰谢佛恩」,要低下头来,要惭愧,而且永远怀抱着惭愧,同时也要仰起头来,感谢阿弥陀佛的救度之恩。我们是蒙佛救度的罪人,蒙恩罪人,因此,我们对于净土法门要有这样的理解。但理解之后,要讲得很圆满、很完整,却是不太容易,连释迦牟尼佛都感叹,这个法门不好讲,众生也不易相信。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接下来,解释「至心」两个字。「至心」是涵盖着「信乐」、「欲生我国」、以及「乃至十念」的。「至心」是真心的意思,真心包含一切,所以底下所讲的「信乐」也好、「欲生我国」也好、「乃至十念」也好,都要存有至心,也就是要有真诚的心。所以,「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也可以说是从趣向目标来讲的,「乃至十念」则是从方法来讲的,不管方法也好,要达到目标也好,都要至心。
以我们被救的凡夫立场来讲,「至心」就是真心、真正的心、真诚心。当然,每一个众生真正、真诚的心各不一样,圣人有圣人的真诚心,凡夫肯定达不到;根机比较敏锐的人的真诚心,根机比较低劣的人也达不到。但是,每一个人就都以他的根机去落实他的至心,这样子的至心就是真心了。
至心贯穿着「信乐」、「欲生我国」,跟「乃至十念」,也就是贯穿所谓的「信、愿、行」。信乐就是「信」,欲生我国就是「愿」,愿生我国,而乃至十念就是「行」,就是专一称念弥陀佛名。也就是说,我们的「信」,要真心地相信,不是虚假的,我们的「愿」,愿生极乐,也是要真心愿生,而我们乃至十念的念佛之「行」,也要真心,不是虚假地念佛。
怎么说是虚假的呢?譬如说,我们信有极乐世界,信有阿弥陀佛,乃至信阿弥陀佛平等、无条件地要救度我们,只要我们念佛,就一定能往生净土,但这一种信,必须是内心真正的信,而不是打一个问号,问真的有极乐世界吗?有阿弥陀佛吗?也没有看到有人往生去了之后又回来过。甚至疑问说,真的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的轮回吗?如果在外表的行为上表现自己是学佛的人,也是念佛的人,可是潜在内心中却暗自打一个问号,这个就不是至心了。
愿生极乐世界的「愿」也是这样,要至心,而不是随缘逐队的,逢缘遇境跟人家参加一堂法事念佛,最后也念回向偈,愿生极乐国,可是内心却不是真的那样。念佛之「行」也是,不是随人家念佛才念,也不是人家看到就念,人家没看到就不念,这都是没有打自内心真正地念佛。所以「至心」,这个真心、诚心,是最重要的,摆在最前面的。
刚刚有引用到四书《中庸》,现在再引用《中庸》里的一段话: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每一件东西,从一开始到最后,都必须要诚,如果不诚的话,就是虚假,就没有实质意义了,所以君子以诚为贵。这是必然的,如果没有诚,就好像没有地板一样,东西就没有立脚之处了。人跟人的交往,都必须具备真诚,如果没有真诚的话,就是虚情假意,甚至彼此利用,乃至尔虞我诈,那都是怀着鬼胎,有别的目的,所以就没有真正交往的意义存在。做事也一样,如果不是真心诚意去做的话,当然也就失去做这一件事的意义了。
以儒家来讲,儒家是由士、君子、贤、圣的阶梯逐次向上迈进的。士就是读书人,读书才能懂得道理,懂得所谓的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乃至内圣外王的这些道理,因读书明理,自我要求而成一个君子,再由君子朝向贤跟圣的境界去升华。
君子最贵重的就是诚,对一个君子来讲,不真诚的语言,他不会讲,不真诚的行为,他不会做,乃至不真诚的念头,他也不会起。对他来讲,无论身、口、意,都要真诚,都要对得起天、地跟鬼神。因为他晓得,一个人不管所做、所说、乃至所思,天地鬼神都知道,如果有不诚实,那么天地鬼神也都知道。所以,起心动念、言行举止都要能够坦然地面对天地鬼神,因此一个修身养性的人或是立志要成为君子的人,就应当以诚为尊,以诚为贵。
《大学》里面也有说:
诚于中,形于外。心诚求之,虽不中,亦不远矣。
「诚于中」的意思是,内心是什么,外表就会自自然然显现出来是什么。有这个心,自然就会流露于语言,付诸于行动。有一句话说,「言为心声」,听他的话就可以了解他的动机、目的,因为他所讲的话,所显现的举止,一定是从内心自自然然地流露出来的。从佛教来讲,身业、口业都不如意业,身之所以会这么做,会到哪个地方去,就是有这个念头,你会讲什么话,不管是好话、坏话,都是因为你先有那个念头。
所讲的话,人家听得到,所做的行为,人家看得到,这个叫「有表业」。至于起心动念,人家都不知道,那这个是「无表业」。虽然人家不知道,但它也是业,也是一个行动,也有一个磁场能量出来。如果有神通的人,或者有超能力的人,就能够看出我们的起心动念。所以说,我们的起心动念,鬼神都看得到、听得到,尤其是佛菩萨,佛菩萨是六根自在互用的,我们的起心动念,佛菩萨没有不知道的。所以我们修身养性也好,或是学佛修行,要去恶行善、累积功德也好,又或者修其他的法门也好,都要至心、要真诚。
在《无量寿经》中有两句话说,「心口各异,言念无实」,这就是不至心、不真诚。「心口各异」,是心中所想的,跟口中所讲的,都不一样;而「言」,嘴巴所说的,「念」,心中所起的、所动的念,「无实」,就是不真实,这个是在说一般人,一般人都是这样。
然而,我们是学佛的人,不管学的是圣道门或净土门,都要尽量做到身口一如、言行一致。我们净土宗宗风的俗谛,有一句话说「凡事真心」,也就是说,不管老少贤愚,不管事情大小,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真心,如果没有真心,那很显然就是虚假了,所以我们要尽量做一个不虚假的人,「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既然阿弥陀佛的根本愿已表明要平等、无条件地救度任何人,为什么又把「至心」这两个字也摆在这里呢?会不会有人因为做不到至心,而失去了救度呢?
是这样的,刚刚有讲到根机,圣凡善恶的根机,各不一样,应当各以自己的根机去发这个至心,试想一想,连世间的人我对待、做任何事情都要真心才有意义了,何况要往生极乐世界,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可以虚假呢?所以「至心」就摆在最前面。
往生极乐世界这一件事情大不大?(大。)
那既然是大事,往生极乐世界是不是要真?世间任何事情,有时候不得不假,可是往生极乐世界是不能不真的,对不对?不过讲起来,世间要凡事真实、凡事真心,可能吗?不可能,很难。我们这个肉体还生活在这个世间,要过家庭的生活,要过夫妻、父子、母女、亲戚朋友的生活,要过人我互动、交际应酬的生活,为了要安全安定与生存,我们就免不了会有所顾忌与执着,我们众生就是执着的众生。
然而,不论对世间再怎么样的执着,到人生最后二选一的时候,我们要选择去哪里?(极乐世界!)
那么,是那个时候才选择的,还是现在就要选择?(现在。)
因此,现在要不要真?(要!)
往生极乐世界这一件事情,再怎么样都要真。
人都是执着的,都是不知足的,我是民国三十九年(1950)
出生的,在那个时代,社会上普遍都很贫困。我在小的时候,一天只吃两餐,而且每一餐大部分都是番薯签,大家有吃过番薯签吗?那个时候,只要有得吃,能够过活就知足了,没有想到,也没有余力去储蓄、存钱。到了现在,一般人多少都能有点储蓄了,储蓄了一百万,接着就希望储蓄两百万;储蓄了一千万,就希望能够储蓄到两千万,否则就会不满足。
那有了钱了,接下来还要什么呢?要名。所开的车子,能够显示他的身分,所住的房子,也能够显示他的身分,所穿的衣服、所买的皮带,都是显示他的身分的,人就是有这样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所以就往这方向去忙碌张罗。
当阿公、阿嬷的,原本觉得能够看到孙子也就可以了,孙子一生下来,就希望能够看到孙子上学,孙子上学了,还希望看到孙子大学毕业,大学毕业了,还希望看到孙子怎么样?结婚。可是孙子结婚了,又希望怎么样?看到孙子生儿子。所以,人都是会执着的,贪恋世间,这是我们的本性,谁也不能笑谁。
除非他苦恼来了,譬如说感情挫折、事业失败或身体病痛,他才会觉得不如快点死了算了,否则的话,他就会一天盼望一天,甚至到了最后,还难分难舍。哎呀,我的家庭这么美满,我的事业这么有成就,我在社会上这么有地位,而且我的儿子、媳妇、孙子们,对我这么孝顺,又这么可爱,阿弥陀佛,请你再让我多待一天,待了一天之后,心中还会继续盼望,阿弥陀佛,再让我待一天吧,人都难免这样,所以富贵学佛难。
尽管我们凡夫习性是这样,可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心,是不可以改变的,不能因为说,我的孙子那么可爱,我希望看到他将来怎么样,所以阿弥陀佛,先让我请个假,我这一辈子不想往生,如果这样,那就是没有「至心」了。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了解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要知道一切都是因缘,这一辈子只不过是一时的,只是短暂的因缘和合而彼此存在的,它不是永远不会变的真实,时间一到就会变了。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不是说我想要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你想要赚大钱,若是没有福报、没有因缘,再怎么样都赚不了大钱的。你不想贫穷,如果没有富贵的因缘,不想贫穷也不可能。想跟某个人在一起,要是没有那个因缘,要在一起也是不可能的;不想跟他在一起,没有不在一起的因缘,要不在一起也是不可能的,一切都是因缘。
当然,因缘不是宿命论,因缘也必须去创造、去改变,所谓「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就是由我们的心去转变,没有因缘的,去创造因缘,有因缘想要改变的,也要去创造改变的因缘,所以一切唯心。然而,这些都是世俗的心,可以摆在第二位,但是往生的心,就应该摆在第一位。
因此,现在就要选择好,说我要往生极乐世界,不管将来是活到七十岁、八十岁,或一百岁、一百二十岁,时间到了,我就要往生极乐世界。尽管我的家庭很美满,我的儿孙很可爱,但我晓得,这只不过是短短几十年的因缘和合而已,不可能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都永远美满的传续下去。如果不了解这个道理,而贪恋、执着这个可爱而短暂的境界,那么最后就都随业流转了。因此,不要想说我下辈子还要跟我的家人、跟我的孙子、跟我的儿子,在此轮回的世间,继续相聚不离开,那是不可能的。如真想永聚不分离,那就要往生极乐世界。
有一首偈说:「普愿有情皆念佛,临终往生极乐邦。家亲眷属永团聚,光寿如同大愿王
」。家亲眷属想要永远团聚,只有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没有往生极乐世界,由于每一个人的业不一样,来生都会各自随业流转,将来即便见面,也不可能认识。这一辈子恩爱的夫妻、父子、母女,有可能在流转当中,成为冤家债主、互相打杀,尤其是会跟我们结冤的,往往是跟我们有缘的,跟你无缘的,不曾跟你在一起的,怎么会跟你结冤结仇呢?
所以说,恩也好、怨也好,都是因为有缘,万万不可以执着这个缘,要执着的话,就执着往生极乐世界。到了那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到了那里,我们贪瞋痴的无明黑暗,碰到了极乐世界的智慧光明,一刹那间,当下就整个消失了,我们佛性的智慧光明就显现了,就跟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光、无量寿了。
总之,净土宗讲信、愿、行,信要真、愿要真、行也要真。虽然人在世间,为人处世,面对各种不一样的环境,有可能不真,但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心一定要真,所以才说,这个「至心」贯穿「信乐」、「欲生」,跟「乃至十念」的念佛。
接下来,「信乐」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中国字,因为有几个不一样的意思,而有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这个「信乐(ㄌㄜˋ)
」──快乐的乐,也有读「信乐(ㄧㄠˋ)
」的──好乐的乐。这两个「乐」是不一样的。前一个「乐」,是快乐的意思,后面的「乐」,是好乐、喜欢、盼望、愿意的意思。那么「信乐,」在这里是读前面的「信乐」?还是后面说的「信乐」呢?我们来看释迦牟尼佛怎么解释。
释迦牟尼佛在第十八愿成就文中,解释为「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所以「信乐」,指的是信心欢喜。那么,为什么会信心欢喜呢?因为真的有信心才会欢喜,如没有真的信心就欢喜不起来。那这样,就讲到信是信什么呢?信念佛成佛。所谓「信」,就是不怀疑,相信我们是贪瞋痴的凡夫,妄想杂念非常多,有心修行却无力修行,可是这样的人,也能够因为念佛而被救。如果这样子相信,因为有希望、有盼望,就会有欢喜,这是「信乐」的意思。
第十八愿的「至心」,接下来就是「信乐」,「信」摆在第二位。其实,一切也都要「信」,尤其是学佛,所以《华严经》有一首偈语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信」是道的根源,道是什么?就是佛性,成佛的意思,「信」就是成佛的来源、根本。
「信为道源功德母」,「信」也是功德的母亲,你要拥有功德、要累积功德,首先要信,否则的话,等于没有根基。
「长养一切诸善根」,所有的善根,都必须要「信」,不论是五戒的善根、十善的善根,乃至解脱道、菩萨道,从最初入门修行,到最后究竟完成佛道,都要「信」。所以从一开始到最后,成始成终,都要「信」,「信」就是这么重要。
如果以刚刚引用的《中庸》所讲的,「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来比拟的话,那就等于什么样呢?
信者,道之终始,不信无道,是故念佛信之为贵。
就是这样。也就是说,如果你念佛,却不相信有佛,或者不相信你这样子念佛就被佛救度了,如这样就没有一个根基,没有根基就会怎么样呢?或许念佛不退,但会忐忑不安,最坏的情况,就是倒退了,这问题的根源就是因为没有「信」,可见「信」很重要,「信」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节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