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凡一宗一派之成立,都有其不共于他宗他派之宗旨与特色,此宗旨与特色即为该宗派之根本义。
净土宗以念佛往生净土为宗,亦即弥陀建立净土救度众生,众生称念弥陀往生净土,故名净土宗。
阿弥陀佛所建立的净土乃是报土,而非化土。若论诸佛报土,是唯有登地菩萨才能够往生,其余小乘圣人、大乘贤位尚无有其分,何况三界六道的善恶凡夫。然而弥陀之报土乃是为十方众生所建立,是故十方三世一切圣凡善恶之众生,只要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则不论何人都能往生弥陀净土(报土)
,以称名即自然仰仗弥陀之本愿力故,此即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之义。
依本愿称名之众生必生弥陀净土,而弥陀净土皆是阿鞞跋致、一生补处之故,从因说果,即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弥陀以其佛果的功德惠施于因地的念佛众生往生成佛,故弥陀净土法门独称「果地法门」。
此《净土宗根本义》正是阐明净土宗之特色──「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义,故凡净土行者,宜乎人手一册,不时备览,必能长智慧、增信心、生法喜,自然能够尽形寿地专称弥陀佛名,无有退转。
净土宗根本义
宗旨特色
净土宗之「宗旨」: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
净土宗之「特色」: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名体一如
弥陀名号者,亦是弥陀之体也,名体一如故。九法界众生所修功德,无一能超越弥陀既有功德,何况弥陀乃十方诸佛之王、诸佛光明之极尊,释尊亦亲言「诸佛不及」,遑论九界因地之众生乎!如《大阿弥陀经》言:
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又如《无量寿经》(简称《大经》)
言: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
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依正涅槃
弥陀名号者,亦是「无上涅槃」。宗祖(善导大师)
《法事赞》(《善导大师全集》第465页)
言「弥陀妙果,号曰无上涅槃」,此则正报(弥陀本身)
是涅槃,依报(弥陀净土)
亦是涅槃,依正一如故;故《法事赞》(《善导大师全集》第437页)
言:
极乐无为涅槃界。
此涅槃界乃是弥陀大悲愿力,为十方众生所成就;十方众生,若圣若凡,若善若恶,一旦往生,即证涅槃。如《大经》言: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
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稳。
依正主伴 同一涅槃
弥陀今已成佛,故其极乐报土者,涅槃境界,此涅槃者,依正主伴,同一涅槃之妙境界相也。如《大经》言: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如下表:(略)
凡夫入报
此涅槃境界者,弥陀报土,高妙境界,乃是弥陀摄受十方众生,若圣若凡,若善若恶,悉皆往生成佛之涅槃界也。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曰:「托佛愿」便可得入。如善导大师于《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55页)
自设问答言: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凡夫念佛入报
问:「如何托?」曰:「念弥陀专复专」。如《法事赞》(《善导大师全集》第437页)
言: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因为弥陀之四十八大愿,一一愿皆归念佛故。如《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51页)
言:
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观经疏·定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05页)
又言: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一向专称
由此可知:欲得涅槃之果,须有涅槃之因;弥陀涅槃之果者,弥陀名号,众生涅槃之因者,亦是弥陀名号(非六凡三圣因地所修之三学六度万行)
,正报依报,能入所入,皆不离弥陀第十八愿「乃至十念」之弥陀名号。
是故宗祖于《观经疏》总结论而言(《善导大师全集》第317页)
: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又于《般舟赞》(《善导大师全集》第584页)
言:
念佛即是涅槃门。
果地法门
是故本宗之「宗旨」即是「信受弥陀本愿(第十八愿)
之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也。而此法门即是果地法门,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
往生成佛 因果三愿
欲明天亲菩萨《往生论》之真义,必研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往生论注》之结论,在其卷尾之「核求其本论」。此段文意,在于发挥何以「速」得往生、「速」得成佛、「速」得度生之「速」之一字之深义,而唯举出弥陀四十八愿中之「三愿」,以明若因若果,若往若还,皆由弥陀之本愿力,致使十方众生,若圣若凡,若善若恶,皆速往生,速成佛,速度生。此三愿者,第十八、第十一、第二十二愿也。
第十八愿 往生之因
第十八愿者,「念佛往生愿」,愿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此「第十八愿」之意者:十方世界之一切善恶凡夫,真心「信受弥陀救度」,而「愿生弥陀净土」,则短在临终之「乃至十念、一念」,长在一日、一形之「专称弥陀佛名」,如此之人,必得往生,因为弥陀已成正觉之故。
依此第十八愿,专称弥陀佛名,即是乘佛愿力,必得往生;一旦往生,即断轮回,且入不退,所以速得成佛:一证也。
此是行者往生之正因,即「专念弥陀佛名」也,非凭其他诸善万行,唯此一因,无二亦无三。
第十一愿 往生之果
第十一愿者,「住正定聚愿」,亦名「必至灭度愿」,愿言: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依此第十一愿,念佛人一旦往生,必证涅槃,既获不退转,亦无七地沉空难,所以速得成佛:二证也。
此即显示念佛行者,于此身已「现生不退」,而往生即证入灭度。灭度者涅槃也,直入涅槃界也,证同弥陀也,光寿同佛也。光者弥陀智慧,寿者弥陀慈悲,智悲同佛圆满。
《大宝积经·如来会》言:
若我成佛,国中有情,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菩提。
又言:
彼国众生,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槃处。
《庄严经》言: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第二十二愿 往生证果之大用
第二十二愿者,「一生补处愿」,亦名「还相回向愿」,愿言: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依此第二十二愿,念佛人一旦往生,实时横超十地,而登一生补处位,现前便能修习普贤之德,所以速得成佛:三证也。
念佛人依弥陀愿力,往生证同弥陀;然佛土唯有一佛无二佛,且弥陀是报身,报身有始无终,无有入灭时,故往生者虽证同弥陀,而不名佛,故降一级,而为一生补处菩萨,可于十方世界,无佛之处,显现成佛;而今既显示菩萨身,故行菩萨事。如此愿所言「超出常伦诸地之行」(即是居一生补处位,故第二十二愿亦名「一生补处愿」)
,故能「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普贤德者,行普贤也,非人普贤,即是佛以大悲心还相回向,倒驾慈航,「广度十方众生」,此乃从果降因之示现相,非从因向果之修行相(故第二十二愿亦名「还相回向愿」)
。
若依自力难行之圣道法门,欲证佛果,必须生生增上,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之广修三学六度万行,若不能生生增上,则是退堕,成佛无期。然今以弥陀三愿之力,念佛人不但今生即断轮回,且次生即证佛果;既证佛果,即能以佛之悲智,广度十方众生。一代佛教,唯此一法,圆顿超绝,无以伦比;是故诸佛,皆共赞叹,不可思议。
故《往生论注》之结论,举此三愿,以显示往生、证果、度生皆由弥陀本愿之力故速,若由自己(自力)
发菩提心、修诸六度万行之功德则不速,须经一劫二劫至多劫,一地二地并十地(经劫经地)
,不能超出常伦诸地(超劫超地之横超)
,以不全凭佛力故。
此之三愿者,第十八愿是其根本也。但依第十八愿,则第十一愿之灭度,第二十二愿之还相,不求自得。
是故本宗之「特色」,即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也。
易行品──本愿称名 现生不退
龙树菩萨《易行品》之髓者,「弥陀本愿」之文是也,此文唯明第十八愿「称名念佛」之殊胜简易,非明第十九愿,亦非明第二十愿也。其文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若人」者,第十八愿之「十方众生」;「念我称名」者,显示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之「念」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即是「称念佛名」,故言「念我称名」,显示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并结言「常应忆念」,此外不说余法余行。「自归」者,第十八愿之「欲生我国」,成就文之「愿生彼国」也,如此之人,现生已入「必定」矣。「称名、自归、入必定」,可谓易行之至,殊胜之极。
其偈言: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
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是佛」「无量力功德」者,弥陀名号也,《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玄奘译之《阿弥陀经》)
言:「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是故「念是佛无量力功德」者,即是「专称弥陀佛名」也;如此之人,「即时入必定」矣。「即时」者,「当下」之言,不隔念、不隔日之意;显示「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亦即:平生之时,已得往生身份,不待临终之刻;身在娑婆,已得不退转位,不俟往生之后。
故《易行品》于此偈之前已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称其名号。
可知:欲于此身,即获不退转之身份者,「但称弥陀佛名」也;此亦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据也。
第十八愿成就文──平生业成 现生不退
《大经》第十八愿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弥陀今已成佛,故第十八愿成就文显其益言: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此成就文之意者:一切善恶凡夫(「诸有众生」之意)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而短者「乃至」临终「一念」、长者乃至尽其一形,念其名号(「闻其名号」,故「念其名号」)
,不求人天福报,而是「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此诸众生,「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即得」者,「即时已得」,显示「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不待临终之时,不俟往生之后,故《易行品》言「即时入必定」。是知此成就文唯明第十八愿念佛之快速圆满,非明第十九愿,亦非明第二十愿。
一念大利无上功德
《大经·流通分》佛告弥勒「一念大利无上功德」之文,亦是唯明第十八愿念佛功德之大利无上,非明第十九愿,亦非明第二十愿。其文言: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其佛本愿力
《大经》「其佛本愿力」之偈,亦唯明第十八愿念佛之直截横超,非明第十九愿,亦非明第二十愿。其偈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释尊「出世本怀」文
《大经·序分》开宗明义即显示释尊出世之本怀而言: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惠以真实之利」者,即是「第十八愿」之「专称弥陀佛名」也,唯念佛能得「大利无上功德」,能灭「生死轮回罪业」,此方是真实之利。佛出世之唯一目的,在于救度苦恼群萌;欲救苦恼群萌,唯教其第十八愿之专称弥陀佛名,此正是直截了当惠以真实无上功德成佛之大利之方,正显释尊及十方三世诸佛出世之本怀也。
释尊「特留大经」文
是故「灭法」之期,为彻底普遍救度十方众生故,佛以「慈悲哀愍」,独留《大经》;独留《大经》,即是独留第十八愿之念佛。《大经》留则法灭而不灭,以《大经》留则众生因念佛而得度故,佛出世之目的达成故。其「特留大经」之文言: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
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摄生三愿──当机愿 结缘愿
四十八愿之中,有所谓「摄生三愿」,即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也。
此三愿者,十八、十九是当机愿,二十是结缘愿。当机愿者,今生决定往生;结缘愿者,二生三生之后往生。
第十八愿──根本愿
第十八愿名「念佛往生愿」,凡托佛愿力、专称佛名者,乘弥陀第十八愿之力,今生决定往生,而且生于报土,直至一生补处,不在九品之中,此即「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义也。
此第十八愿是弥陀本怀,是四十八愿之根本愿,根本重要之愿故,故亦名本愿王、王本愿。
以四十八愿愿愿皆归此愿之念佛故,所以宗祖言(《善导大师全集》第51页)
「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此即摄诸愿归第十八愿。又言(《善导大师全集》第206页)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此亦显明,四十八愿,意在念佛,不在修诸功德。《观经·流通分》唯言「持无量寿佛名」,不言「观无量寿佛像」,《阿弥陀经》(简称《小经》)
显「多善福」在「执持名号」,不在三学六度万行。
是知,凡「净土三经」之意,皆明示念佛为往生弥陀报土之唯一正因也。
第十九愿
第十九愿名「修诸功德愿」,亦名「临终来迎愿」,愿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所谓「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者,凡依自力修难行圣道门之三学六度万行等定善散善之行者,弥陀亦发此愿以接引之。然此诸众生,生于九品之中,随其功德大小,而有品位高下、花开迟速之别。
第二十愿
第二十愿名「植诸德本愿」,亦名「三生果遂愿」,亦名「系念定生愿」,愿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凡虽今生念佛(或亘余行)
,然其心不诚,愿生不切,着于人天,今生不生极乐,仅「植诸德本」(种下念佛或亘余行之宿因)
,以待后生之结果,弥陀亦始终不舍弃,仍引导使其后生或后后生必得往生。是故凡与弥陀结缘者,始终不空过,能令二三生,必生极乐国,犹如吞钩鱼,在水不长久。
方便与真实
佛说一代之教,以世法望小乘,则世法假(方便)
而小乘真;以小乘望权大乘,则小乘假而权大乘真;以权大乘望实大乘(华严、天台)
,则权大乘假而实大乘真;以《华严》《法华》望《大经》之第十九愿,则《华严》《法华》假,而第十九愿真。何以故?《华严》《法华》犹以往生极乐为其经益(《华严》之奥在普贤导归极乐,《法华》之妙在净土莲华化生,然彼犹不出弥陀第十九愿自力修诸功德回向之领域故)
;以第十九愿望第十八愿,则第十九愿假(权教)
,而第十八愿真(实教)
也。
是故,净土法门者,至为简易稳当,极其殊胜圆顿。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四大师法语
莲池大师言:
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蕅益大师言:
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须方便自横超。
省庵大师言: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印光大师言:
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
大矣哉!妙矣哉!不思议哉!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净土宗特色》之补充说明
前 言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独为净土宗之「特色」;独显弥陀救度,超胜余佛净土,不共圣道诸宗;既至为简易稳当,又极其深妙圆顿;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机不漏,一生速成。
前二句为根本纲宗,后二句明今生胜益;又前一句为因行,后三句为果益。根本自摄枝末,因行必招果益,故四句可收为二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此二句又可收入一句──「本愿称名」,摄末归本故。
「本愿」明教理,「称名」明行法,「凡夫」明摄机,「入报」明果益。「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明净土宗之「教、行、机、益」,即:一切善恶凡夫,以弥陀本愿救度故,称名愿生,皆得往生真实无漏涅槃之极乐净土;而且是平生之时圆满达成往生之业,不待临终;于此世间即获不退转之果位,非至极乐。
圣道诸宗亦有弥陀净土之论说与行持,然以自宗之义理而判释念佛法门,遂有所谓唯心、自性,实相、观想,无相、兼修等,诸种杂行杂修,致使弥陀「本愿」之胜义、「称名」之正行、「往生」之果益,因此淆而不纯、隐而不彰。此即宗祖善导大师所言之「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也。
今为显明净土宗之真义,乃编辑「净土宗之特色」(已出版随身书流通)
,并作此「补充说明」。
一、本愿称名
(一)典据 字意 宗义
典据:「特色」举出十五则,在此略引二则。
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归宗结顶」之文: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龙树菩萨《易行品》「本愿称名」之文: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字意:本愿,根本之誓愿;即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称名,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此弥陀佛名与弥陀本身,乃是「名体一如」。
宗义:广说无尽,略说二句「本愿在称名,称名顺本愿」。
阿弥陀佛因地发愿,建立净土,根本目的在于救度一切善恶凡夫,脱离六道轮回,往生弥陀报土,速证正等正觉。为达此目的,成就万德洪名,令众生称念,誓言:若称念我名而不得往生,誓不成佛。此是彼佛大愿之根本,称为「本愿」。净土宗强调称名为往生根本方法,独称「正定之业」,正是因为称名是阿弥陀佛本愿所规定,顺彼佛本愿,乘彼佛愿力,必得往生。
若不知此本愿之理,误认称名只是众生本身之虔诚努力,则信心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从发起。今为建立正信,探根求源,故说「本愿称名」;使知:彼佛本愿是众生称名之来源,众生称名是彼佛本愿之实现,生佛相感,因果相顺,是故必得往生,万无一漏,所谓「万修万人去」也。
(二)本愿之义 称名之文
「本愿」有二义:
(1)
因本之义。谓因地所发之誓愿,与果上之末相对,系指弥陀因地所发之四十八愿,一一愿皆是本愿。
(2)
根本之义。即四十八愿中根本主要之誓愿,与枝末之愿相对,系指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此愿名为「念佛往生愿」,而其他四十七愿为枝末之愿。
因此,四十八愿每一愿称为本愿之时,是依因本之义;若单称第十八愿为本愿之时,是依根本之义。故本宗有总称四十八愿为本愿与单称第十八愿为本愿二种。
在此所言之「本愿」,是依根本之义,单指第十八愿为本愿。
经文祖释之中,凡言「本愿」者,大多单指第十八愿而言,少指其他之愿。
如《大经》「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之偈,端在说明第十八愿称名念佛之功能妙用,并非指其他之愿的内容。
又如龙树菩萨《易行品》之核心所言之「阿弥陀佛本愿如是」等,亦在阐释第十八愿称名念佛之往生成佛的直截横超,不在解释其他之愿。
而天亲菩萨《往生论》「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之偈,也只在阐释第十八愿称名念佛的往生证果的快速圆顿,也非解释其他之愿。
故法然上人言「六八愿中,以第十八愿为根本」,又言「四十八愿中,既以念佛往生愿而为‘本愿中王’也」。
故知:第十八愿为四十八愿中根本主要之愿,为本愿中之根本愿,尊为本愿王。故本宗以总为别,多以第十八愿为本愿。
又,综观以上「经文」「祖语」,可知本愿之「乃至十念」,即是「称名念佛」。
「称名念佛」首由释尊亲自解释于《观经》及《小经》,即「称南无阿弥陀佛」「持无量寿佛名」「执持名号」等。
再由龙树菩萨判定于《易行品》,即「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彰显「本愿称名」之念佛人,已得「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宗义。
后由净土宗之大成者善导大师总结而言:「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凡大师所言之「念佛」,皆指「本愿」之「称名念佛」,大师「五部九卷」之中,就文就义,强调本愿称名念佛之处,俯拾皆是,除上述所举一段法语之外,其他如:
¹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²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³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⁴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⁵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⁶《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⁷《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⁸《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⁹ 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
¹⁰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¹¹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¹²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¹³ 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
¹⁴ 称念阿弥陀佛……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¹⁵ 念阿弥陀佛……十声、三声、一声等……即得往生。
¹⁶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¹⁷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¹⁸ 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
¹⁹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²⁰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²¹ 若称佛往生者,常为六方恒河沙等诸佛之所护念。
²² 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
²³ 称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
²⁴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²⁵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²⁶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²⁷ 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²⁸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²⁹ 念念称名常忏悔,人能念佛佛还忆。
³⁰ 弥陀名号相续念,化佛菩萨眼前行。
³¹ 若非知识教称佛,如何得入弥陀国。
³²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³³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³⁴ 世尊说法时将了,殷勤付嘱弥陀名。
³⁵ 念佛即是涅槃门。
以上等,不胜枚举。
(三)超世本愿 唯说念佛
[摘自《念佛感应录》(一)第4至10页]
诸佛有总别之愿,「总」者四弘誓愿,「别」者如释迦佛五百大愿,药师佛十二上愿,弥陀佛四十八殊胜大愿。
然今弥陀别愿,超过诸佛别愿,故《大经》言「我建超世愿」,又言「发愿逾诸佛」。故弥陀别愿名「超世别愿」,亦名「别意弘愿」。
弥陀别愿亘通四十八愿,别局第十八愿,故第十八愿释尊名为「本愿」,祖师赞为「王本愿」「本愿王」。
本愿有二义:
因本:对果末,因位之誓愿,即四十八愿每愿皆是本愿。
根本:对枝末,众多誓愿中之根本誓愿。四十八愿中,唯有第十八愿是根本主要之誓愿。
弥陀誓愿虽有四十八,唯以第十八愿为王本愿,此本愿之王「唯说念佛」。
第十八愿言:
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而第十八愿成就偈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天亲菩萨阐释此偈之意,而于《往生论》言: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龙树菩萨据此第十八愿及成就偈之意,而于《易行品》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故知「乃至十念」即是「称名自归」「常应忆念」,亦即是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之念佛。
临终方遇此法之人,则十声、一声、一念,亦得往生;其他之人,则应上尽一形而念佛。
故知「念佛」乃是弥陀对十方众生之救度的召唤与约定。
故善导大师于《观经疏》之「二河白道喻」形容弥陀救度的召唤而言: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又于《定善义》之「真身观」云: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于《法事赞》云: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
又云: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而《观经疏》之结论更言: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故愿生极乐之人,应「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此是弥陀本愿之行。
「念佛」是弥陀本愿独一无二、最高无上之行,善导大师谓之「正定之业」,亦即「往生已定」「平生业成」。
而法然上人依善导大师之启示,于其所着《选择本愿念佛集》之结论云: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
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此与其卷首开宗明义所标举之「往生之业,念佛为本」遥相呼应,显示始终一贯之宗义。
何以阿弥陀佛以称名为本愿,不以其他诸行为本愿?此法然上人于其《选择集》之第三「本愿章」有很简要的解说:
弥陀如来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为普摄于一切,不以诸行为往生本愿,唯以称名念佛一行为其本愿也。
「平等慈悲」故,「普摄一切」故,不论缁素贤愚、善恶净秽、男女老少、贫富贵贱;亦即不论何人,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皆得平等往生报土,同证无量光寿。此即是善导大师于《法事赞》所云: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
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又《选择集》第六章云:
凡四十八愿皆虽本愿,殊以「念佛为往生规」。
又云:
四十八愿中,既以念佛往生愿而为本愿中王也,是以释迦慈悲,特以此《经》止住百岁也。
此「称名本愿」之义,存觉上人于《六要钞》简洁扼要明快地解释说:
称佛名号,得往生益,是佛本愿。
如此信知,是名至心、信乐、欲生。
或人问法然上人曰:「上人之念佛,念念皆与佛心相应;因智者既深知本愿内容,亦详明名号功德故也。」
上人答曰:「汝所信本愿亦然。
「阿弥陀佛之本愿名号者,即使樵夫猎户之愚痴卑贱、一文不识之类,信称念必生,而真实欣乐常念佛者,以此为最上根。
「若以智慧离生死者,法然何必舍圣道门入净土门乎?
「圣道门之修行者,极智慧离生死;
「净土门之修行者,还愚痴生极乐。」
明遍僧都问法然上人曰:「虽念佛,心散乱,将如何?」
上人答曰:
应知:心虽散乱,称名号者,乘佛愿力,必得往生。
生于欲界散地之人皆散心也,犹如受生人界则有目鼻。所谓舍散心而往生,无有是理;
散心念佛之往生,方是殊胜之本愿。
凡夫之心,何能不散乱?
虽散乱而得往生,此方名易行道。
弥陀所选择之本愿念佛,「殊胜」的同时也很「容易」,能使一切众生平等往生报土;即使愚痴卑贱、一文不知,也能平等往生。是故本愿念佛,殊胜简易。
(四)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摘自《善导大师全集·编者序》第5至12页)
大师依据净土经论所阐明之净宗宗旨及思想,一言蔽之,即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八字。亦即:
善恶凡夫,得生报土,唯依本愿,称名念佛。
「本愿称名」,本愿即是四十八愿中之根本愿──第十八愿,此愿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此本愿大意是:
十方众生,愿生极乐,乃至十念,必定往生。
「十方众生」即是「一切善恶凡夫」。
「乃至十念」即是「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之称名念佛,平生之机则上尽一形而念佛,临终之机则十声一声一念而念佛。
总之:不论何人,愿生极乐,只要念佛,则乘佛愿力,必得往生。简言之,即是「念佛乘佛愿,必生极乐国」。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这是弥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平等普救的弘誓大愿。
是故大师于《观经疏·玄义分》以第十八愿之义判言: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又于《观经疏》之结文说明「本愿称名」之「念佛」即是「乘佛愿力」,并以此作为《观经》一部之结论,其文言: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本愿称名」之义,龙树菩萨于《易行品》释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此之「本愿」即是指第十八愿,「称名」即是第十八愿所言之「乃至十念」,「自归」即是第十八愿所言之「欲生我国」,亦即「愿生彼国」;如是之人,实时入必定(正定聚)
,故劝「常应忆念」。又说: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本愿称名」之义,昙鸾大师于《往生论注》继承龙树菩萨而标示于「易行道」言:
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
「佛因缘」是指第十八愿,因为一切善恶凡夫,愿生净土,只要念佛,必得往生,这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之力故。
「乘佛愿力」即是「乃至十念」之念佛,念佛即自然乘佛愿力故。是故昙鸾大师于《往生论注》之结论言: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以此明知:十念之念佛,即是乘佛愿力,便得往生;信而行之,即是「信佛因缘」;不信不行,即非信佛因缘,亦非乘佛愿力,不得往生。
换言之,何以「十念念佛」之众生便得往生?因为「念佛」即是「缘佛愿力」故,便得往生。信者信此,行者行此。故《往生论注》之结论总结而言: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摄护念佛人之「弥陀愿力」)可乘,当生信心(念佛),勿自局分也。
此弥陀第十八愿之义──本愿义,始由龙树菩萨开阐,再由昙鸾大师继承,后由善导大师大成之。祖祖一脉相承,了无异议。
「凡夫入报」,善恶凡夫,信愿念佛,所得生之土,即是极乐世界之报土,而非化土。大师于《玄义分》引经证明而言:
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
因此,阿弥陀佛是报佛,极乐净土是报土。「报土」亦云「受用土」,佛受用自得之法乐,或施与他人(菩萨)
受用其法乐。
此弥陀报土乃是为凡夫所施设公开之净土,大师于《玄义分》设立「凡夫入报问答」之文以明「凡夫入弥陀报土」之义而言: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念佛为因,佛愿为缘,因缘和合,致使五乘齐入报土。
大师于《往生礼赞》亦言: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因),
以佛愿力(缘),易得往生(果)。
又于《法事赞》言: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日本高僧法然上人依大师之宗义建立净土宗而言:
我立净土宗之元意,为显示凡夫往生报土也。
以通途教理而言,报土是菩萨往生的净土,而凡夫也能够往生,完全是依托弥陀之本愿力,此即所谓「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以上皆是彰显「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之净宗根本义。凡大师之论释,皆为阐明此义。
又,大师对第十八愿(本愿)
有非常简明扼要、立论坚确不移、语出警悟十方、句句显佛悲心、字字皆放光明的解释,即《观念法门》三十二字「本愿释」言: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以及《往生礼赞》以四十八字解释本愿及成就文(四十八字愿成释)
言: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此「四十八字愿成释」可谓净宗宗宪,放之四海皆准,俟之百代不惑。依此,百即百生,千即千生;舍此,百中难得一二,千中难得三五。智慧第一、势至应现之法然上人极口赞仰此释而言:
此文应常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
阿弥陀佛成就本愿,庄严极乐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览,有否念我名号之人;
以佛耳昼夜倾听,有否称我名号之人。
是故,一称一念之人,阿弥陀佛无有不知;摄取光明,不舍其身;临终来迎,无有空过。
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
结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二、凡夫入报
(一)典据 字意 宗义
典据:「特色」举出七十一则,在此略引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凡夫入报」之文: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字意:凡夫进入报净土。
宗义:净土有报化两种。「报净土」是应佛因地发愿修行,果报圆满而感得之清净庄严、真实无漏之国土境界,为佛本身所居境界,在种种净土中属于最高等、最胜妙之净土。「化净土」为佛应众生根机所方便化现之净土,并非真实无漏,乃是次等之净土。一般认为凡夫只能往生最底等之化净土──凡圣同居土,只有登地以上之大菩萨才能往生报净土,但善导大师指出: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在十方诸佛报土中,无伦无比,最超最胜。而此报土,凡夫也能同大菩萨一样平等往生,这是因为凡夫称佛名号、顺彼佛本愿、乘彼佛愿力之故。
最下凡夫,得生最上报土,完全是乘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丝毫不是自己修行之力。如跛夫一日万里,完全是乘托飞机之力。既然如此,入报净土则不论个人修行之深浅、功德之大小、罪障之多少,只论是否信受弥陀救度,是否称念弥陀佛名;信者得生,不信不生。
乘托弥陀愿力之方法,即是称名,这也是因为称名是弥陀本愿之行故。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说:「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本愿」是弥陀救度之原理,「称名」是弥陀救度之方法,「凡夫」是弥陀救度之对象,「入报」是弥陀救度之目标。因为「本愿称名」,所以「凡夫入报」。
人间之十善十恶,自罪福来看差别很大;法界之三圣六凡,从生死来说缚脱迥别。然而,若乘托弥陀愿力,一切差别皆泯,五乘齐入报土。不论善恶,不分凡圣,同称佛名,同乘佛愿,同生报土,同成佛道:因齐果齐。
(二)凡夫入报问答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凡夫入报问答」(《善导大师全集》第51、55页)
言:
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
答曰:是报非化。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此问答者,既判弥陀报土之义,或疑凡夫能生之机,故设此问答,以决判「凡夫入报」之理,并楷定古今之误。
问中有四:
一、明报身报土之义──弥陀是报佛,极乐是报土,如前所引教证理证甚明,所谓(《善导大师全集》第51页)
:
如《大乘同性经》(卷下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
又《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二、显报法高妙之理──弥陀超世愿行所成殊妙报土,高出地前菩萨之外,故云高妙。
《大经》「赞佛偈」言: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
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
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十方来生,
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稳。
《大经》「圣众果德」言: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往生论》言:
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
三、举小圣尚且难生之义──言小圣者,大乘贤位,小乘圣位,并摄此中。报法高妙,非登地菩萨,则不能至;斯等下位,咸皆不及,故云难阶。
阶者梯也,登堂之道也,亦所乘以升屋者。指报法高妙,小圣下位,难阶而升,故不得而至。
四、言小圣尚且不及,况底下机,更当绝望。
答中有二:
一、顺问难且许垢障凡夫难生──垢者,三垢,贪瞋痴;障者,三障,惑业苦;欣趣者,欣求趣入。
二、明正由佛愿之强缘,小圣、凡夫皆悉往生高妙报土,是全托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之别意超世本愿之力故也。
顺问者意,且从通报,云实难欣趣;正由以下约别报,答五乘齐入之由。
五乘自善,非入报因;唯以托愿,为其正因,故云「正由」。
知实难欣趣,是信机也;托佛愿齐入,是信法也。
「托佛愿」者,托,依投义,依投佛之愿力,同前所云「皆乘(托)
弥陀大愿业力(佛愿)
」。前举报身报土之因云「一一愿言称我名号」等,摄诸愿归第十八愿;今明生因,言「佛愿」者,指第十八愿,其义显然。
本愿所成之弥陀,本愿所成之极乐,本愿力为强缘所生之凡夫、三乘圣者,五乘齐入,此皆佛愿强缘使然。
「强缘」者,「增上缘」也,所谓(《善导大师全集》第22页)
: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五乘齐入」「莫不皆乘」,都由「佛愿力」为「强缘」「增上缘」也。
「致使五乘齐入」──初约机恶,且许难生;后约法德,正示齐入。
此「齐」字有总别二意。
「总」者齐乘佛愿之意──不论根机,不论圣凡,不论善恶,唯依佛愿得入高妙报土。
「别」者有二,齐上与齐下。
「齐下」者──三乘之上机,同凡夫之下机往生。
「齐上」者──凡夫之下机,同十地之上机入报。
齐之言者,亦示他力一因一果,简异自力多因多果。亦即五乘皆齐依托佛愿,同一本愿称名念佛,即是一因。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所言「同一念佛,无别道故」,即此义也。齐入真报,同证无为涅槃法身,平等一相,即是一果,善导大师《法事赞》所言「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又言「净土无生亦无别,究竟解脱金刚身」,即此意也。
得其齐者,佛愿所为,毫非己功,故曰致使。
此问答亦显示「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之义也。
众生称念为「因」(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
,弥陀愿力为「缘」(第十八愿之「已取正觉」)
,往生报土为「果」(第十八愿成就之「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因缘和合故。
弥陀本愿果报土,自力诸善不能至;
三乘圣人与凡夫,齐托佛力平等入。
(三)何谓报土 何谓化土
「报土」即是报身佛所居住,广大无边、纯然无漏、清净庄严之国土,此国土是酬报此佛因地所发大誓愿、所修大功行而成就之净土;亦即依彼佛因地之大愿大行所成就真实状态的净土,在种种不同佛土之中属于最高等、最胜妙的净土。
「化土」即是化身佛所居住,有大小种种限量之国土,具名「变化土」,又称「应化土」。「化」是变化之义,适应对方根机所假现变化之佛土。此应化土亦有净土与秽土之别,为教化未登地之菩萨所现之应化土属于净土,为教化声闻、缘觉、凡夫所现之应化土属于秽土。如释尊于此世界教化二乘及善恶凡夫,故此世界即是秽土之应化土,应化土即是应身佛所住之土。
「极乐报土」是酬报弥陀因地超世愿行所成就之果报土,故于十方诸佛报土之中,无伦无比,超胜诸佛报土。如《大经》所言「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善导大师亦言「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刹最为精」。
阿弥陀佛,是酬因报身;极乐净土,是酬因报土;专称弥陀佛名,必生弥陀净土,此是弥陀本愿。如是因,如是果。
善恶凡夫,依弥陀「本愿称名」所得生之土,即是极乐世界之报土,而非化土(应化净土)
,亦非凡圣同居土(凡夫与圣人杂居之下等净土)
。其报土者,《往生论》所说二十九句之庄严功德,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即是其土。《平等觉经》名其土言:「无量光明土」,《往生论》说其土言:「莲华藏世界」,又说其土相言:「究竟如虚空」;此皆真实报土之相,唯本愿称名所往生之净土也。此乃本宗根本宗义,不可混淆,大师之「凡夫入报问答」,可谓简明扼要,坚确不移。
「报土」亦云「受用土」,弥陀与极乐圣众所共同受用法乐之高妙报土谓之「极乐报土」。
此高妙报土,乃是弥陀为十方众生,经过五劫思维,超发四十八大愿,又经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经此愿行圆满,始得成此报土。此清净报土,纯然一味,无有品位阶级。善恶凡夫,只要称名念佛,即是托佛愿力,必得生此高妙报土。弥陀名号,圆具万行万善万德,是故念佛,能得大利无上功德,成佛之因无不圆满,故得横超品位阶级,往生快速成佛。然有「内证」「外相」之异。
论其「内证」,往生即得无上涅槃之妙果,与弥陀同得无量光寿,所谓「入佛境界,同佛受用」。
论其「外相」,从佛位降下一级,成为菩萨,此是从果降因之「示现相」。何以故?若据《大经》下卷「众生往生之果」的经文,便知乃是为行「闻法供养,说法度生」之事,故言有时集会讲堂,闻佛说法;有时往诣十方,供养诸佛;有时列诸佛道场,利益众生。此等行事,若以佛身,即不相应,故现菩萨之相。
外相虽现菩萨,内证乃是涅槃;故往生报土,皆得佛果。
虽分「内证」「外相」,然亦皆平等:「内证平等,外相平等;内证无上,外相无上。」故《大经》「依正涅槃」之文言:「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此即是证悟同一涅槃之相,无二乘三乘之别,无上下阶级之分。
故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最后之结论,以「的取三愿」(十八愿、十一愿、二十二愿)
证明「往生报土,速成佛果」之义。亦即依第十八愿之力,往生报土,依第十一愿之力证入灭度(涅槃)
,依第二十二愿之力,至一生补处,而游诸佛国,开化众生;当下「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引此三愿,证明速得之理。
二十二愿所言「超出常伦诸地之行」,显示往生报土,当下直入一生补处,超越十地,不经一地至一地,故亦不经一劫二劫等,往生即超劫超地直至菩提。故龙树菩萨言「往生不退至菩提」,善导大师亦言「一入不退至菩提」「同因同行至菩提」。同以「本愿称名」为因行,是故往生即得不退,往生即至菩提。
又所言:「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此之「修习」,即前所言之从果降因,毫无所缺,行菩萨之事;非修因感果、从因修果之修,应知。
(四)凡夫入报 全托佛愿
(摘自《善导大师全集》第685至690页)
有关弥陀净土是报是化的问题,诸师或谓之应化土,认为既是凡夫能往生的净土,应是劣等的应化土;或谓之凡圣同居土,认为既是凡夫圣人都能往生的净土,应是凡圣杂处而居的下等净土。
对此道绰大师已于《安乐集》第一大门之「三身三土章」纠正之,而说明弥陀净土是报土非化土。今大师亦于《玄义分》之「会通二乘种不生」一节,断定弥陀净土既非应化土,也非凡圣同居土,而是极为高妙的报土,所谓「是报非化」,同时举出《大乘同性经》《大经》《观经》等三经证明是报非化之义。
然而如此高妙的报土,凡夫如何往生呢?为了显明此义,大师特别设立问答的方式而言: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这便是有名的「凡夫入报论」:弥陀净土是高妙的报土,而一切善恶凡夫都能往生,其所以得生之因,系全托佛愿他力,而非凡夫自力。
诸佛的报土虽也是胜妙的净土,然凡夫、二乘自不用讲,高级菩萨也无法进入;如《仁王经·教化品》所言:「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可是弥陀报土是酬报第十八愿「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成就的净土之故,既是高妙报土,同时也是十方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逆谤阐提──都能往生的无比无伦的报土,是超胜诸佛报土的报土;这也正显明弥陀愿力的特别殊胜。
此问答中,「报法高妙」等是问弥陀愿力所成就的报土是法性身土,是弥陀本身的境界,大乘圣人、小乘圣人以自己之力尚且不能进入,烦恼炽盛、业障深重的凡夫怎能往生呢?对此大师答以垢障凡夫以自己之力固然不能往生(信机)
,但由于完全乘托弥陀救度之力(信法)
,致使五乘──人类、天众、声闻、缘觉、菩萨──机类同生报土。
在此大师说明弥陀救度之机很低,是恶业凡夫;往生之土很高,是高妙报土。如此胜益,皆因托佛愿力,显示弥陀救度是五乘齐入、万机普益之法。
「五乘齐入」之「齐」是「同一」之意,在此显出「一因一果」之义。若论五乘,凡圣善恶各不相同,因既千差,果亦万别(多因多果)
;然而五乘同舍自力,同托佛力(一因)
,同生报土,同证法身(一果)
。
十方众生有等觉菩萨,也有五逆谤法,若依自力,则各人果报千差万别;若依弥陀愿力,则上下无别,一同往生高妙的报土,一同证悟光寿无量的极果。
可知往生西方不是靠自力,乃是全靠佛力,故不论众生的身份资格:不论男女老少,不论缁素贤愚,不论罪之轻重,不论行之有无,不论心净不净,不论念一不一,一切不论,但信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必生弥陀净土;亦即但凭弥陀不可思议的佛力,十恶五逆,谤法阐提,皆得往生。故往生极乐,不论自力,只论他力。
欲生净土之人,应先知弥陀本愿,弥陀已预先为我等成就极乐世界,预先为我等成就往生之功德资粮,也预先为我等成就消除旷劫以来所造一切罪业之名号功德力;由于我等不知不信,故未能领受弥陀功德,因而继续虚受轮回。今日信知,乘弥陀愿力,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此信一信永信,贯彻一生,更不再疑。
若不乘弥陀愿力,等觉菩萨不能往生,何况凡夫?若论凡夫,尚且无力脱离六道轮回,何况往生高妙报土?五乘自力非入报土之因,唯托弥陀愿力才是正因。所谓:
弥陀成就之报土,众生自力不能到;
凡圣贤恶皆齐 同,唯托弥陀本愿力。
不论根机,不论善恶,往生报土,唯依弥陀佛愿之力,不依行者自身之力。
众生皆是杂毒之心,虚假之行;唯有弥陀是清净之心,真实之行。因此,不论众生修行之力,只论弥陀救度之力。
不可依众生的资格论生不生,应该就弥陀之救度问信不信。信者得生,疑者不生。
本愿法门是凡夫正机,本愿称名,报土往生。亦即极愚最下之人,依极善最上之法,生极高最妙之土。
九品皆凡,极乐是报;凡夫入报,全托佛愿。
(五)凡夫入报 证同弥陀
(摘自《慧净法师书信集》「净宗法师补答」第140至142页)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别愿所成之报佛报土,佛之自受用还成往生众生受用故,众生往生证同弥陀。虽证同弥陀而不名佛,仍名菩萨、声闻、天、人等者,「但因顺余方」耳。又,一土唯有一佛,纵余佛助化,亦示现为弟子。
往生彼土者,悉皆一生补处;一生补处即是候补佛位,候补佛位即是有成佛之功德而尚缺成佛之名位,故从极果佛位退而一等,现处补处之位。既居弟子位,则「长时闻法,历事供养」等,如《大经》言乃是菩萨应行法式,不似此土闻法之缘吝,而无由得觐佛也。此正显往生彼土之胜妙。
善导大师或言:「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或言:「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或言:「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净土菩萨光明与弥陀光明相较有与夺二意。夺而论之,「诸佛光明,所不能及」,何况菩萨人天。与而论之,「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至其最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弥陀光明还成往生众生光明,故得十方诸佛如今赞弥陀光明而赞之。无论与夺,皆显弥陀光明不可思议。慧净法师正从与边赞弥陀光明不可思议,释尊亦谓「昼夜一劫,尚未能尽」,岂必局于数行经文乎;加之又明言「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然则,弥陀净国唯是诸佛深智所行之境,吾等罪恶生死凡夫测度思量,毫无其益,唯可相续称名,疾生净土,则一切自明,不劳他问。故善导和尚言:「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也。
三、平生业成
(一)典据 字意 宗义
典据:「特色」举出三十一则,在此略引四则经论法语以明。
《大经》第十八愿言:
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大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言:
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
经言十念者,名业事成办耳。
善导大师《观经疏》言:
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
字意:「平生」,与临终相对;平日、平时,现在活着之时。「业成」,往生之业因完全成就圆满。亦即:往生净土之业因现在即已完全成就圆满,现在即已确定命终必定往生弥陀净土,不必等待将来或临终之时确定。
宗义:本愿即是称名,称名即乘佛愿,乘愿实时业成。称名往生,全仗佛力,不是自修之力,没有累积之功,自然不待将来,现在往生已定,永除临终恐惧。
(二)平生业成 不待临终
十念──相续称名念佛之意。
业事成办──略称「业成」,业因成办,自己往生之业因完全成就圆满。
平生──与临终相对。平日、平素、平时,现在活着之时。
平生业成──自己往生之业因现已完全成就圆满,现在完成人生目的(往生弥陀净土)
。
不体失往生──不待将来或死时,亦不论临终境缘之善恶,现在身体尚存之时,即已确定命终必生弥陀净土。
平生遇法,平生业成──不体失往生。
临终遇法,临终业成──体失往生。
不论何人,不论平生,不论临终,愿生称名,皆得往生。
念念业成,不待临终或将来。
善导大师《法事赞》言:
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阿罗汉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有三种自然:
业力自然──如杀人堕狱,如是因,如是果。
忆佛念佛是因,往生成佛是果。
愿力自然──第十八愿言:「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法尔自然──如火必烧,水必湿,食必饱,饮必润。
知而不「愿生称名」,如知有药而不服,知有船而不乘。
摄取不舍──《观经》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临终佛迎──《小经》言:「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龙舒净土文·备说》:
昼必有夜,必为夜备;
暑必有寒,必为寒备;
存必有去,必为去备。
何谓夜备,灯烛床蓐;
何谓寒备,衾裘炭薪;
何谓去备,福慧净土。
今日为明日准备──民生物品。
现在为将来准备──经济健康。
今生为来生准备──往生净土。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来生比明日先到。有智之人,平生之现在即应完成来生之备。
(三)必定来迎 故名业成
(摘自净宗法师《阿弥陀经》要义十)
经文说临终佛圣来迎,有人遂以为一生念佛,往生都是不定,临终见佛来迎,往生才算决定,往生之业才算达成,也就是所谓的「临终业成」。这显然是对经文的误解。
这有两点理由:一、既说临终来迎,可知在此之前往生之业已经成就,如果往生之业不成就,不可能有佛圣来迎。即如世间婚姻,也要事先确定,至时才有迎亲嫁娶;婚约未定,不可能迎娶。二、如果说是临终业成,临终必须有往生之业,可是经文临终的时候不说念佛,缺少往生之业,更谈不上什么业成不业成。往生之业,是在平生「若一日若七日」的念佛,临终只说佛圣来迎,可知往生之业成就于平生,临终佛菩萨自然来迎,也就是「平生业成,临终来迎」。
当然,平时没念佛,临终才念佛的人,只能是临终业成。如《观经》下品,因为平生不曾念佛,直到临终才遇到善知识教以念佛,所以是临终念佛、临终业成;而本经所说的是平生尽形寿一向专念的人,临终不论有没有念佛,阿弥陀佛都来迎接,即是平生念佛、平生业成,不能说为临终业成。
又据《观经》,临终一念念佛,往生之业当下成就,阿弥陀佛应声来迎,可知当念念佛,当念业成,念念念佛,念念业成,并非念佛累积到某种程度往生之业才成;又可知所谓的往生业成是成在阿弥陀佛名号本身,众生念佛,即是以佛的成就为自己的成就,并非阿弥陀佛没有成就众生的往生之业,众生称念而能自己成就往生之业。如同箱中先有宝,伸手即能取到宝;阿弥陀佛名号中本来就有众生的往生,众生称名立即获得往生。
《大经》阿弥陀佛因地发愿说:「十方众生,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若不成就十方众生往生之业于名号中,则不取正觉;必须名号中成就十方众生往生之业,才取正觉。《小经》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又说:「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从弥陀来说,十方众生的往生之业,阿弥陀佛十劫之前成佛之时,就一体成就在其正觉名号之中。从众生来说,发起归命念佛之一念,名号功德成为众生所有,当下往生之业成就。善导大师说:「‘南无’者,即是归命;‘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业成不坏故,自然念念不舍;业成满足故,自然「一心不乱」。善导大师以此而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任何事,未成之前,仍有不确定的因素;已经成就,就没有任何不确定因素。一心专念,念念不舍,往生之业已经成就故,才说是正定之业,不然不能称为正定之业。
四、现生不退
(一)典据 字意 宗义
典据:「特色」举出十则,在此引用数则经论法语以明。
《大经》言:
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小经》言:
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龙树菩萨《易行品》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称其名号。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字意:「现生」,现在还生存在娑婆世界,尚未到极乐世界。「不退」,亦名「必定位」,亦名「不退转位」,将来决定成佛之位,不退转成佛之位。「现生不退」,现在娑婆世界即已获得不退转位,不必等到往生极乐世界方才获得。
宗义:弥陀本愿名号具足万善万德,此万善万德让于称名之人,所以称名愿生之人,现生即已完全成就将来往生成佛之正因正业,于此娑婆世界虽是凡夫,已获不退转决定成佛之果位,将来诞生极乐,自然升进成佛。
(二)现生不退 不待往生
不退:亦名「正定聚」,亦名「必定位」,亦名「不退转位」,将来必定成佛之决定地位,不退转成佛之位。
人有三种:决定不退,名「正定聚」;决定流转,名「邪定聚」;随缘不定,名「不定聚」。
若生弥陀净土,不问圣凡善恶,必定证悟涅槃;故唯有正定聚,无二亦无三。
今,决定往生,心行具足之念佛人,因中说果,亦名正定聚,即是「现生不退」,因为弥陀「摄取不舍」故,临终「佛圣来迎」故,因果「法尔自然」故。其「经证、理证」已于《净土宗特色》(四、现生不退)
举出经论释之文,在此略就「经证、理证」并「事证」,作一补充说明。
《大经》释尊于「第十八愿成就文」解释第十八愿言:
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小经》言:
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论何人,一旦愿生彼国,皆能即得往生。此「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之「即」,是「实时即」或「异时即」?若依龙树菩萨《易行品》之「本愿释」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及《本愿偈》言: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便可一目了然,「即得往生」之「即」是「实时即」,非「异时即」。换言之,就是「现生之时」,「即」已「住不退转」,此谓之「现生不退」。故「本愿称名」之念佛人,已得「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的身份。
《易行品》又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
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称其名号。
或言「即时」,或言「此身」,此即「现生不退」之理。
又,若以《小经》之经文佐证,亦甚为明确,经言:
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由此「欲生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之经文,便可明知:愿生称名之念佛人,现在平生尚未临终之时,即已获得正定聚不退转之果位,不等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是故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下卷亦言:
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凡欲成佛道,必须发心励行,生生世世,愿心坚固,正见不失,历经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如是愿行圆满,方得佛果;而此乃自力难行道,佛言「末法时中,罕一得者」。然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菩萨之时,「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令诸众生,功德成就」(《大经》)
。此功德之宝,皆在六字洪名之「南无阿弥陀佛」之中。故此名号,万善具足,万行圆备;是万德所归,即是万德结晶,具足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功德,能令称名愿生之念佛人现生即已完全成就将来往生成佛的正因正业,此即佛言「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之意。是故「本愿称名」之念佛人,必得往生弥陀之「报土」,而且已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从因说果,因既已完成,果亦自然决定故。
愿生极乐,专称佛名,心决定时,净土莲花,现其色相;
例如须达,将造祇园,心决定时,欲界诸天,现其宫殿。
是故,心行相续,业成不退。
五、结劝
综上可知,弥陀以此称名本愿,誓救十方众生,不论善恶贤愚,悉皆平等普度,绝无一人遗漏。
任何众生,只要称名,即乘本愿,必得往生;直入报土,不历阶层。
现生即蒙,弥陀光明,摄护不舍,消灾免难,增福延寿。
临终即蒙,弥陀圣众,莲华来迎,往生报土,速证佛果。
平生之时,已得往生,不俟临终;
现生之时,已得不退,非待极乐。
一旦临命终时,即入弥陀报土,与佛同证,光寿无量,紫磨金身。
此即「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意也。
此弥陀救度的四点特色,以「本愿」论之,有下列五点:
- 弥陀救度──救度是:主动、积极、平等──本愿之「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 本愿称名──方法是:简易、安乐、稳当──本愿之「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 凡夫入报──对象是:不论、无别、普遍──本愿之「十方众生,五逆谤法」。
- 平生业成──时间是:平生、立即、决定──本愿成就文之「即得往生」。
- 现生不退──证果是:现在、圆顿、殊胜──本愿成就文之「住不退转」。
弥陀本愿救度对象之「十方众生」,即是「不论任何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恶人,统皆包含,无一遗漏;善导大师释言「一切善恶凡夫」,亦言「垢障凡夫」。真正「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
只要称名念佛,无借劬劳修证,不必观想参究;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当下圆明,无欠无余;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机亦能臻其域。
人人可修,人人可证;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绝待圆融,不可思议;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圆收圆超一切法门。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十方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矣!
可谓:至简易,至稳当,至直截,至圆顿;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如是弥陀救度,念佛法门,千生叵遇,万劫难逢;既获见闻,远庆宿缘,决定信受,终身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