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娘」观音菩萨来接引

1969年秋,我回江苏省溧阳县后周乡诸社大队戴家村迁户口,母亲告诉我:「你奶奶去年走了。」

「妈,你怎么不早告诉我?」我问。

「你们工作太忙,我们这农村生产队更忙了。」母亲说。

母亲接着跟我说了奶奶去世时奇怪的事:

「你奶奶临终时留下一个天大的笑话。她没有生病,没有痛苦,就是有些小感冒,有一天,忽然开始硬不肯吃东西。年轻人一星期不吃东西也会饿死的,何况八十六岁的老人家?也就是一星期左右,眼看她身体不行了,亲人、晚辈朋友们都来看她最后一眼了。

你奶奶说:『我要走了,干爹、干娘、干姐来叫我了!』

晚辈听了很惊奇,心里想:您都八十多岁的人了,您的干爹、干娘、干姐肯定不在人世了,是鬼吧?

这时二孙女就问奶奶:『您说的干娘是谁呀?』

奶奶说:『观音菩萨啊!』

哎哟,乐得大家哄堂大笑,大家心想:还观音菩萨呢,毛主席说佛法是迷信,要唯物,不要唯心,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佛菩萨,阿弥陀佛、观音菩萨是假的,骗人的。没过多少天,你奶奶就过世了。」

听了妈妈的话,当时我也不懂,都是听党和毛主席的话,认为这肯定是迷信,也就一笑了之。

在那个年代,南方家家有观音,大多数人没有见过阿弥陀佛的像,更没有见过大势至菩萨,所以,人们只认识观音菩萨。

直到九十年代,我才学佛,听闻了净土宗念佛往生的法门。这时,我才猛然想到:大概奶奶是往生了!

我奶奶张秀英,六十多岁时两眼生白内障,过去医学不发达,不会割白内障,双眼失明了,不知在什么因缘下,她就开始自己一个人在家念佛。那个年代,破四旧,国家不允许学佛,寺庙都毁了。

我小时候跟奶奶睡一起,是为了方便照顾她。有时候半夜看见她睡不着时,就坐在床上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她只会念佛,什么佛法都不懂,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往生、什么是成佛,一天到晚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当时国家很穷,人民生活非常艰苦,谁家有病有灾都没钱治疗,真是可怜。我奶奶经常面向西方请求:「阿弥陀佛呀、观音菩萨啊,保佑我家子孙后代身体健康、消灾免难、平平安安。」就这点事。

现在细想想,我奶奶全都求到了,当时不懂不知道,大跃进时人民公社大干苦干,白天黑夜拚命干,饭也吃不饱,人都累得糊里糊涂,我们全家、大爹家、二大爷家确实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过来了:真是有求必应。

可是我奶奶没有皈依佛门,她不懂回向,我在一段时间里面,始终不敢确定奶奶是否真的往生净土了。

直到近来,善导大师的思想回来了,我有缘接触到弘愿寺的书籍,我深受感动,心里也明白了,特别是看了《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唯说念佛》《净土三经一论大意》等,又看到《念佛胜易》,原来阿弥陀佛是接引的佛,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为我们罪业凡夫建造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万人修,万人去,南无者,就是归命、发愿、回向之意。三资粮具足,念佛必定往生。

奶奶虽什么都不知道,但一句佛号念到底,一定是蒙佛接引往生净土去了!

天津 戴月英供稿
2015年1月20日


【编者按】

昨日接到莲友的此封来信,真让人无限感慨,边读边叹,边叹边读!可叹者甚多,今撮其要者,略显浅近之事背后所藏之深理:

第一叹:事情发生在文革年代,彼黑白颠倒之时代,无异于古之「法难」,寺遭毁坏,僧逼还俗,法宝荡尽,甚至无人敢在公开场合提到「佛」的字眼。如此恶劣的修学环境,任何佛法绝难修持,然竟有人唯凭短时之念佛,潇洒往生,永绝六道,作佛而去,此非「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之生动写照?

第二叹:往生成佛去者,乃是一佛法教义浑然不知,甚至连「大势至菩萨」名字都叫不出的老妪,老迈神昏,眼盲不能读经,心愚不晓往生,唯凭任口称名,佛自牵引,得遂往生,此非「还愚痴而生极乐」、「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之生动写照?

第三叹:众人闻老人言干娘等临终来叫,干娘乃观音菩萨。于是哄堂大笑,笑彼言语怪诞,神昏颠倒。然究实而论者,颠倒者究竟其谁?真理往往远超现实经验世界,让人闻之怀疑、惊怖,乃至讥笑。此非「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之生动写照?(然真理始终是真理,不会因被笑而变成谬误,随着时间之推移,真的会留下,假的会逝去。如本文作者,若干年后学佛始觉恍然大悟,昨日被人大笑之事,今日反成引其向真理之灯塔。)

第四叹:老人称观音菩萨为干娘(笔者推之老人许是认阿弥陀佛为干爹,大势至菩萨为干姐)。一方面足可说明老人「年高心愚事不分」;另一方面,似也可说明在老人心目中与佛、二菩萨关系之亲密无间,此是念佛久久,自然而得之内心体验。此非「若念佛者,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之生动写照?

第五叹:世出世间,凡有其事,必有其理,理由事显,事由理成。本文作者知奶奶往生之事,却由于始终不得其理,故一直不敢确认是否果真往生,直至接触到善导大师净土教法,方认定不疑。净土之事,若无善导大师阐发之理,两者间总有乖昧难匹处,此非「佛化善导,楷定古今」、「善导独明佛正意」之真实写照乎?

阅读本文,令笔者忆及过去数篇经典案例,许多情节有相似相近乃至相同之处,若参照而观,谅可相互佐证。兹一并发出,温故知新,读者细心反复体会上述五叹,看看是否真切属实?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