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工作 爱心为本

──净宗法师2013年9月3日讲于鉴真学院

蒋院长,各位法师、老师:

学僧工作,我本人也缺乏经验,也是新手,也是学生;不过,我出家年数可能稍微长一点,有些感触,结合弘愿寺的经验,就此机会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难免挂一漏万,仅供大家参考。

要认识到学僧工作的特点和难度

第一点:要认识到学僧工作的特点和难度。

佛学院不像世间的学院,学生是来读一个学位,为了未来找一个好的工作,或者是作学问;世间的名利,是他求学的动力。这在我们佛学院都不存在,而且也不鼓励。如果是为了学位、工作、学问、名利的话,我们这个学校就办失败了。所以,可以说在世间一切可用的手段、调控的措施,在我们这个佛学院就失灵了。这种情况下,对我们的要求就更高。佛学院的学生工作,主要是信仰,所以,培养一些希圣希贤的人才,这是我们的一个着力点。同时,我们的老师,包括我个人,我们还是凡夫;凡夫去培养希圣希贤的学生,这个难度就很大。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契入点,不然的话,整个学校的教育工作就难以往前推展。

关于学僧培养的方向和标准

第二点,关于学僧培养的方向和标准。

佛学院的学生,其实也可以看作一个特殊的产品,就好像工厂企业要有产品一样,我们培养的学生,他是一个特殊的产品。那么,这个产品要通过三方面的检验,看合不合格。

第一,自我检验。

什么叫自我的检验呢?就是自我人生是否幸福圆满,能不能达到人生的解脱目标,能不能过阎罗王这一关。世间培养的教授、博士不需要经过这个检验;如果佛法的培养人才也不经过这个检验,我们和世间就没有区别。所以第一点,要经过自我的检验。

第二,要经得起信众的检验。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僧、法师、人才受不受信众欢迎?因为佛法一定要契理契机,如果信众都不欢迎,那个人的成就再高,也不能算是一个普及大众性的人才。

第三,要能接受社会时代的检验。

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不是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不是时代所需要的?

总结一下这三方面:我们培养的目标人才,应该是时代所需要、信众所欢迎、个人能圆满的人天师范。当然,这个目标是很高的,不仅培养学僧是这样,我们自我的要求和培养也要这样。

经常会说到一句话,在佛门当中,我们是要培养「行者」,而不是「学者」。所谓行者就是修行人,学者就是学问家。当然,修行人和学问家未必永远是矛盾的,有很多祖师大德既是一个高深的修行人、行者,同时也是一个博学的学问家。如果两者有冲突的话,宁愿选择行者,而不做学者。行者有什么特点呢?行者能够展现修行者的风貌,如同稻谷,越成熟的时候,越低垂,它会显示谦卑、柔和、佛法的信仰、慈悲等。学者是做学问的,如同叠石头,越叠越高,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为道日损,为学日增」──如果做学问的话,越累积越高;求道的话,就损之又损,就是要损减我们的私欲、不良习性,一直到后来空无,证入空性,转入彻底完全的慈悲。

这是我们培养人才的方向和标准。当然这是共勉的,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一样的。

如何培养学僧

下面想说几点,我们应该怎样来培养学僧?有这么几条:

一、 真诚对待学僧

诚能感人,诚是非常重要的,诚不仅能感人,而且能够感天动地。古人讲「不诚无物」,就是说如果缺少诚的话,一切事、万物都不能成就;反过来讲,如果有诚则有物。「诚则灵」「诚则明」。如果诚,心地诚到极点,就能明心见性。所以我们对待学生一定要诚恳。学生是我们服务的物件,他们是弱势的,因为我们是老师,我们在上辈,他们在下辈,所以一定要有诚心来对待他们。

弘一大师在出家之前有一个公案,学校里失窃,失窃之后,教务长就感到很自责,他说:「不知道是哪个偷东西了?」弘一大师就给他出了个点子,他说:「你呀,你要真想找到这个窃贼有个办法,你马上就写个通知,说我个人没有德行,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希望他自己来自首;如果不自首的话,我愿意以身殉命,明天就跳楼跳下去。」「这个你敢不敢写?你写了之后,如果明天没人来自首,你就要跳下去,才能显示你是真诚的。如果你不准备跳下去摔死,就是不诚,那肯定不灵,因为诚才能感人。」那人一听,说:「我不敢写,万一他不来,我要跳楼这怎么办?」弘一大师说:「你不敢写就不灵光了。」他后来成为一代律宗的高僧这是有道理的,他有他内在的素质。所以我们对待学生一定要有这样的真诚。

二、 用爱心对待学僧

爱心也就是慈悲。慈悲是佛门专有名词,它的意义非常好,境界非常高;世间一般讲爱心,就讲得普通一些。这是我们佛教的根本价值、根本着力点。我个人这样觉得,即使我们一个学者都教育不出来,也不能破坏和丧失爱心和慈悲的原则。因为这是我们立教的根本,这是我们信仰的来源。所以,不要因为要加强他的功课,过于严厉地对待他,那样我们把慈悲丢失了,爱心丢失掉了,就舍本逐末了。所以一定要把根本抓住。这是我们跟世间不一样的,比如我在世间上学,他可能不讲究这一点,使劲给你填鸭式的,让你怎么怎么样,你只要考试分数过了就行了。至于说有没有爱心,至于说对你有没有慈悲,至于说你未来的人生有没有阳光的人格特质,他不管。那我们不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站在本分的立场上。

三、 关于「爱」的两句话

这里有两句话。

第一句话:爱是一切的答案。

我看了觉得这句话非常好。什么事情,爱是一切的答案。这句话是非常非常好的。你不管怎么讲,爱是没有副作用的,当然这个爱是指慈悲的,不是溺爱,是有佛法的慈悲在当中的。

第二句话:慈悲走遍天下。

我们弘愿寺那个小茶杯,上面就写着这句「慈悲走遍天下」,以前说有理走遍天下,我看道理不能走遍天下,因为有理,你说你有理,他说他有理,你俩就有纷争,就要进入法庭。而且,如果他有强权,他不认你的理,你也就没有理了。但是慈悲是没有敌人的,所谓「仁者无敌」,可以走遍天下。慈悲所以能走遍天下,是因为慈悲能走入每个人的心。没有人会拒绝慈悲,没有人不需要慈悲。人心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人心。

我们对待学生,如果以真诚和爱心来对待,就已经达到一大半的效果了。当然这个目标很高,我也没能做到,我们都在做学生,按照这个方向来努力。

四、 给学生家的温暖

下面一点,我想说,要给学生家的温暖。

学生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兄弟来出家了,然后又离开了他原来的寺院,来到我们学校,他经过了两个过程。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来到学校里这么一个环境,最需要的是爱心,给他家的温暖,这样便于他成长。如果到了学校,感觉不到温暖,他就会牵挂他的本有道场,甚至会想到他原来那个家庭,甚至有可能还俗。如果师兄弟之间处得不好,老师对他没爱心,他就不能安心地学习,他就动摇了。所以我们要给他提供一个家的温暖。

家有四个特点:

第一,家是温暖的,而不是冷漠的。

我们在这个学院里面,也要体现这些,给他温暖。

第二,家是接纳的,而不是排斥的。

一个家庭成员,我们不会说把他开除,他是家里自然的一员,如果以家庭来对待他,就要接纳彼此,而不是排斥。

第三,家给人安全,而不是恐惧。

家庭要给人安全,不要给人恐惧、恐怖。

第四,家给人护佑,能免除孤露。

我们如果没有家的话,就孤苦伶仃,就暴露在外面,像一个流浪汉一样。有了家就给他爱护,庇佑。

这是家的含义。

一个家就要有家长、兄弟,在我们学院当中,我们的院领导,我们的大和尚,甚至我们的法师,某种程度上就要担起家长的角色。我们在同学之间,要有兄弟一样的关爱。这样就有家的感受。作为法师来讲,要视学生如子。虽然我们年龄差不多,但是我们的位置是法师,是老师,是校领导。有一次,我的师父上人和我讲,对徒弟要像父亲对儿子一样──当然我们没有成过家,也没结过婚,也没生过儿子。不过,当时我听到这一句还是很有感触的,因为在这之前,我几乎没有这个概念。这其实也是佛陀教育我们的,一定要视弟子如子。对待自己的孩子,我们怎么样?朱老师,你就有经验了;蒋院长,你也有经验了。如果我们用这样的心来对待我们的学生,在道业、学业上关心他,是非常非常有力量的。

家有两个层次。一个就是生活之家,在生活上尽量让他一切能够得方便;第二个就是生命之家;在灵性这一方面,让他能够安住。所谓「生命之家」,也就是诸佛之家。在《观无量寿经》里面说「生诸佛家」,这诸佛之家就是净土,让他的心在佛法当中有安住,有安慰。

我们刚刚讲的这些,温暖也好,接纳也好,安全也好,护佑也好,避免冷漠,不受排斥,没有恐惧,免除孤露⋯⋯这一定要在佛法当中才有的,如果不在佛法的慈悲当中,而在人情中来讲,这个你无法做到。所以这样的家,标准也是很高的。诸佛之家,菩萨眷属,尽量在学院里面体现这样的一个风格。这是第四点。

五、 提高师资水准

第五点,要提高我们的师资水准。

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包括我个人。也有几句话:

第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是孟子讲的。就像射箭一样。站正,拉弓,瞄准,发射;如果没射中,你要知道是我自己没瞄准,力量不够,你不能怪人家靶子放得不好,没那个道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我们也有目标。把位置站正了,使出力量,展开教育,最后的效果,却不令人满意,或者有的人还反唱,或者还有的弄得关系不好,这个时候应该知道,是我没有做好。如果一味地批评别人,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作为所有的老师,特别是修行人,我们要有这样的一个观念;我们很容易说「这是你的过错」,这是我们的习性。其实应该想到这是我的问题。

第二句:给人一杯,自备一桶。

这是仁如法师讲的。做老师的都有这种感受,我们给人家一点,我们要准备很多。给别人「家」的温暖,那你要有多大温暖?一定要有很多,不然就不行啊。给他衣服穿,你没有衣服,你自己还冻得要命,那就无法给人家。人家穷了,你自己兜里也没有钱,也不可能给人家。所以自己要准备很多。

当然,一定有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力不从心。我们会觉得:哎呀,这个实在做不来。特别像我,在寺院里,这都是走过来的心路历程,寺院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收了徒弟,还有这么多信众,有的时候真是力不从心。力不从心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坚持最后半分钟;要有理性,冷静和耐心。这个时候不能着急,不能急躁,这样熬得过来,就非常好了,慢慢就会增长力量,增长智慧。

第三句:要真诚,不要掩饰。

我们有缺点也不怕暴露在大众面前,甚至也不怕暴露在学僧的面前。我们真诚,平等,宽坦,这样跟他交流,反而会获得对方的尊重。不能说我是老师了,我这样露了短处,我将来没有威信了──我个人不这样认为,我们都是凡夫嘛,凡夫都有缺点,这是正常的。只要你真诚对待他,都是很好沟通的。

另外,我们作为老师,要「传道、授业、解惑」。最重要的是传道,也就是共同提高我们的道业、信仰,叫传道。我们作为老师,尤其要避免说,课一上完,包一夹就走了。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老师,因为这跟世间的老师没有什么差别,课一上完,你夹包走了,那你是挣工资的。一定要跟学生有感情交流,要有爱心对待他。要有道心,用道来引导他,所谓道就是佛法的慈悲。第二才是授业,授业是教授学业。

第四句:教学相长,互相感恩。

我们虽然做教师,其实也是做学生,甚至,只要我们发了心,付出了努力,有时学生加持我们的,给我们的帮助更大,这也是我的亲身体会。有时,事情出现了,很难处理;等过了这个坎,你会很感恩,感恩有这样的事情为大众服务,让我有进步的空间。这是教学相长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贯穿在我们一生当中。相信我们的法师付出这样的努力之后,也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到时候会感恩我们的学生,很可能还要感恩调皮捣蛋的。因为他调皮捣蛋,会来磨练你的耐心,增长你的忍耐力,增长你的爱心和慈悲,这都是善知识。

六、 树立榜样

第六点,要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当中好的,成为榜样;法师当中好的,成为榜样;班级当中好的,成为榜样。能够比较集中地反映良好风貌的,就称为榜样。我们共同努力,把好的班级扶持起来。树立一个榜样之后,大家就有跟进的目标,就好走。树立榜样,以身示教,带动大家,比语言好,比什么都好。

七、 奖惩措施

第七点,讲一讲奖惩措施。

既然作为一个团体,前面讲真诚、爱心,是一个根本原则,但是免不了会有奖惩。特别是惩罚,是逼不得已的措施。人事处理非常棘手,对技巧性要求很高,不能简单草率;所以,奖罚措施一定要善巧使用。

奖惩有时是同时的。比如,我们树立一个榜样,这就是奖励,同时暗示着一种惩罚。这个惩罚,没有讲出来。奖励是说「那样做是好的」,没有直接的批评或处罚,但「不这样做是不好的」的惩罚,已经巧含在奖励当中,奖罚同时,不露痕迹。

同时要注意不要激化矛盾。人的个性、特点很多,尤其现代众生,我们个人也不是那么柔软调顺,也没有那么高的德行,所以不要有很高的姿态,很强势的语言,这样会激化矛盾。矛盾激化了,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师生关系就破坏了。师生关系的位置一定要站好、要站准。老师就是老师,永远站在高度的位子。必要的时候可以退让,可以示弱,这个都没有关系,因为你是老师,老师不示弱谁示弱?学生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在下位。上位的人经常要退步,因为你在上位,你又权高又位高又强势,你再不退位,人家下位的人只有跳楼了,逼得没有地方,只有死路一条了。所以我在和弟子们打交道的时候,往往都是我退得多,我甘心退。因为你要退你有空间,大家都有空间,这个非常好,不会激化矛盾。针对特殊的人,偶尔也有逼不得已的时候,这个时候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永远要有开放的心灵。寺院里处置一个人,甚至会说「迁单」,我们不会说迁单,而是说「你可以出去参学一下」。「你看你这段时间烦烦恼恼的,在这住得也不安乐,是不是可以出去参学一段时间,然后回头再来」。这样的表达比较善巧,也说明我们的心是开放的。你的行为在大众当中不好,暂时不好在这里住──如果我个人和你住,怎么样都行,但是大家在一起这种做法就不好了,让大众不安稳;我的心虽然对你是开放的,但在行为上,「对不起,你还要回避一段,你要出去参学一段时间,到时欢迎你回来」,这样他不会对你有怨恨。所以心是要开放的,要永远保持一颗爱心,处罚的时候,是爱心为原则,爱心为前提,也希望爱心能得出结果。他虽然受罚,他不会有怨言,这个就达到效果了。不能弄得彼此情断义绝,甚至他走了之后是不是想拿一个炸药包来,那就麻烦了。所以社会的处理,法律的处理,它会产生负面的作用,因为他们也没有办法,只好那样处理,激化了矛盾,所以到最后「嘭」,爆炸了,那都是积累了很多东西。在佛门当中,一定要有爱心的原则,化解它,融化它。在奖惩措施这一方面,要特别注意。

最后是我个人说的,当然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要致力于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爱心服务系统」。对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依赖一个爱心的服务系统。这是个系统化的工程,点点滴滴,哪怕是一片纸啊,说一句话啊,一件事情的安排啊,都要能够体现这一点。当然这是不容易的,但我们是佛学院,我们是培养僧才,培养未来佛,培养圣贤、高僧大德,既培养他人,也规范自己,这么一个特殊的团体,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起点,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就跟世间不一样了,要有这样一个目标要求。

中午跟蒋院长碰了一下头,我就稍微理了一下这几点。当然还有很多重要的方面都没有强调到的。大家的工作都是有条理、有效率的,好的都要坚持执行,我所说的是给大家做参考的。

谢谢,南无阿弥陀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