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如理论答七要事」概述

──2007年12月15日开示于新浪UC大厅「净土导航」

缘起

各位莲友,大家好!今天晚上我给大家汇报一个主题──「净土宗如理论答七要事」,就是七件重要的事情。

之所以要讲这个题目,一方面是因为我本人多年来都在讲解净土宗的法义,在讲解的过程中,当然就要建立净土宗的观点,就要回答信众的疑问。观察周围的莲友,包括净土宗行人之间和其他诸宗行人之间,有时候不同的观点之间会有讨论,甚至往返论辩。大家都是为了宣扬佛法正理而来讨论佛法,我觉得设立一定的规则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共同的规则,可能就达不到显明真理这样一个目的──这是我个人的感觉。

释迦牟尼佛当初应机说法,由于众生机类千差万别,所以佛法的教典特别多,法门特别多。众生根据个人的喜乐、爱好、性情、种性,也会选择自己的法门。但初机的人往往会执着自己的法门为是,认为其他的法门为非,这是由于过于热爱自己的法门,所以对其他的法门在讨论的时候,在表达观点的时候,就有比较激烈的语言,往往不够如理如法。

这种为了弘扬自宗的心情虽然可以理解,但是对佛法的整体利益有所损害,往往使大家不能冷静、客观地讨论佛法,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就觉得应该有一个规则。

最近莲友们办了这个净土论坛,有一些莲友上来提问,由大家来回答。我稍微看了一下,这些回答还是比较好,大家都比较守规矩。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规范一些,所以今天晚上讨论这个题目,把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说自己的一些感受、体悟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如果真的说起来,这个题目是很大的,也没有相关的参考资料,我本人在这方面也没有专门的研究,一定有诸多不足,所以今天只是抛砖引玉。

或者大家将来在这方面多多用心,我们就有更好的资料,更好的讲解。

概说

一、论与答

下面我就来正式讲解这个题目:「净土宗如理论答七要事」。

「论答」,当然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论,一个是答。其实这两方面是互相涵盖的。「论」就是所谓「立论」,就是设立一个论点、一个观点。这个论点其实就是一种答复,代表你对某种法义的一个回答,所以论当中就有答。不过在形式方面,论是侧重于正面的表述,答是侧重于回应对方的提问。

二、论答的形式

论答,我想大概有这样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立论答疑」。我们主动地建立一个论点,阐述自己的见解。建立这样一个论点,或许是因为信众有某种疑问。我们建立论点的目的就是要弘扬佛法,使佛法能够普及人心,那就要回答他的疑问,这叫「立论答疑」。这是一种。

第二种是「驳论答辩」。就是说我们有一种观点,对方不认同,这样他就会来辩驳,这样双方之间就有可能往返答辩,辩明道理何在。这是「驳论答辩」。

第三种是「讨论答复」。对一个问题,大家都没有形成一定的见解,还在讨论当中,这样就有往返答复。

我想总是这三方面。「立论答疑」往往是法师讲法的时候多用的方式,或者当我们向别人主动宣传的时候,都用这种方式。对一些非正知正见,或者不够透彻圆满的观点,一般采用「驳论答辩」的方式。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同修之间也经常会彼此「讨论答复」。

三、论答的必要

论答是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即使是世俗人之间,为了阐明一个观点,也要用到论答。比如说博士论文,它就有答辩,这是世俗的学问理论。

在佛法当中,为了辩明真理,弘法利生──像我们净土宗,就是把阿弥陀佛的誓愿、净土的法义弘传出去,都免不了各种论答。

历代的祖师,像天亲菩萨的《往生论》,它就是论。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给它做解释,其实也是一种论。善导大师作《观经四帖疏》,也有他的立论。比如说诸师都认为极乐净土是化土,或者认为虽然是报土、但是凡夫不能去往生,善导大师就立论说:「极乐是报土,凡夫得往生。」这是他的立论。有了这个立论,就要有答复。「怎么可能说凡夫到报土呢?对啊!菩萨、阿罗汉都不能到报土,凡夫怎么能到报土呢?」他就要设问答:「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这个问答是善导大师自己所设的。因为想到大家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所以用问答的方式把它显明出来。

由此可见,历代祖师在弘扬净土教义的过程中,总是用这种圆满的论答方式来弘扬佛法。

四、论答当如理

论答一定要有规则。如果没有规则的话,那就成为一种争论,就是吵嘴了,你说你对,我说我对。所以论答要合理,所谓「如理论答」。「如理」就是要合乎一定的道理和规则。

如理论答,一方面要求我们对于论答的形式和规则能够娴熟地掌握,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对于法义也能娴熟地掌握。如果对法义不娴熟,那就是你自己的知见、自己的认识、自己的心得和感悟,那只能作为参考。甚至有很多是不正确的见解,根本无法服人,你自己的错误见解怎么能服人呢?

如果要如理论答,就要符合论答的规则。如果能做得好的话,对于弘扬佛法,对于我们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都是很有帮助的,一方面显明佛法的正理,一方面让对方心服口服、口服心服,这样真理就会越辩越明!不怕讨论,不怕互相辩论,只要是符合规则,都是可以让大家趋近真理。

五、略释七要事

如理论答七要事,我简单说明一下。

第一是对象:我们论答首先要有一个对象,如果没有人,只有自己的话,就谈不上论答了。对象是要选择的,如果没有合适的对象,宁愿不要去讨论,否则可能会引起争论。

第二是主题。有了对象,就要有主题。有什么样的对象,才有什么样的主题。比如说世间的人,他都不信佛,你去跟他讲极乐世界怎么好,他就不跟你谈了,这不是适合他的主题啊!对于有佛法信仰的人,才谈到往生极乐世界、了生脱死的事情,这些才能成为主题。所以,对象与主题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当然,我们讲「净土宗如理论答」,总是离不开净土,离不开念佛,这是我们的主题。

第三是目的。论答的目的,如果在世间来讲,或者是作为一种学问,一种理论。而我们的目的是要显明佛教的真理,这一目的是很明确的。

第四是规则。根据这样的目的,就要形成一定的规则,不然的话,这个目的就达不到。比如说,如果仅仅就想辩赢、让对方哑口无言,这样就可能会意气用事,甚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不择手段,这样就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一种辩解,而不是正理。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辩赢,而是为了解脱生死轮回。根据这个目的,就要建立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底下会说明)

第五是方法。依据规则,建立一定的方法,就是在论与答之间有一定的方法。

第六是技巧。对于方法的运用,是有一定技巧的。当然技巧必须要符合规则,不是讨巧,而是一种娴熟的运用。

第七点就是嫌忌:就是说要避免的忌讳。

大致是这七个方面。

正讲

第一,对象

首先讲对象。往往两个人在一起讨论法义,一开始还挺平静的,到后来都吵起来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家不够平和,不够理性;另一方面也可能我们讨论的对方首先就不是合适的对象。

什么叫合适的对象呢?我是这么理解的:就是说你就某一个论题,有一个共同论答的基础,这样才能成为合适的对象。如果互相之间缺乏这种基础,那就没办法谈。

这个基础,从深到浅有四个方面,你最起码能有一个方面认识到,也就能成为基础。

第一个就是有共同的信仰,大家都信仰净土宗。都信仰佛法,才能谈论佛法。都信仰净土宗,我们再去谈,才感到同门相亲,这当然最好了──这是最深层次的。

如果说不能信仰的话,第二个层次:能够认同。比如说世间的一些做学问的人,他研究净土宗的教理,虽然没有信仰,但是他认同这种理论,虽然在俗,他也可能会跟法师、跟莲友来讨论有关教义的问题。当然他是做学问,但是他认同──这是第二。

第三,他虽然不认同,也没有信仰,但至少不反对。不反对的话,也可以作为互相之间论答的一个基础。

第四,他既不信仰,又不认同,而且反对。比如说:「你们净土宗说凡夫众生不断烦恼,念佛就可以往生净土。」他反对这个观点。「众生不断烦恼怎么能了生脱死?怎么能到净土成佛?」他不信仰、不认同、反对,那也没关系!他如果愿意了解,仍然可以成为论答的对象。不怕他反对,因为净土宗是果地觉的法门,按照通途的教理是很难理解的,站在圣道法门的立场上,很可能有反对的声音。既然是佛法,大家只要愿意平和、理性地了解的话,总可以把真理的声音传播出去。

我想这四方面,有其中任何一点,就可以作为论答的对象。

如果说这四方面都没有,他既不信仰,又不认同,又反对,又不想了解,那就不要讨论了。这样的人我们也遇到过,就是说他就保留他的观点,你讲得再多,他也不相信,他也不愿意听,他也不想了解。如果你把他作为弘法对象,那就白费力气了,没有必要的!互相之间只能引起争论。

善导大师在著述当中,比如《观经疏》、《往生礼赞》、《般舟赞》等等,往往有这样的语言:「敬白一切有缘知识」,「敬白一切往生人等」,「敬白一切往生知识」。「敬白」就是「我很恭敬地向你们表明」。「一切有缘」,什么叫有缘?这样就是有缘了:你能信仰、能认同、不反对、想了解,就叫有缘。不信仰、不认同,又反对,又不想了解,就没有缘了。「有缘」,比如对于净土宗,他虽然还没有深入、没有信仰,但是他想了解,他想往生,这就是有缘。

祖师都这样,那么我们当然也是这样。如果不是共同讨论的对象,就会各据其理,各执其辞,争而无益。每个人都要表明自己的观点,他来之后,不是想听对方的观点,而是想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让对方接受。大家观点、知见不一样,如果不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就会各据其理,各执其辞,互相之间争论,这样就没有意义了,对彼此双方也没有利益。讨论的目的本来是交流思想,结果没法交流;本来想要宣扬自己的观点,结果引起对方的反感;本来想结一个善法缘,结果增加了恶缘和缠缚。这样就没有意义了,争而无益。

这样怎么办呢?只有两个方案:

第一个就是放弃,这不是合适的讨论对象,那么我们就不谈。

第二个就是可以调整我们的主题,让他成为讨论对象。比如说,作为净土宗的行人,对于净土宗的祖师我们很信仰;如果不是净土宗的行人,他可能对净土宗的祖师不一定认可,他认为就是一般的法师。所以如果把净土宗祖师的话拿出来,可能对他就没有说服力。那也可以,如果要讨论的话,「你不相信祖师,最起码你相信佛的经典」。如果他说:「我连佛经也不相信!」那就没有必要讨论了,连佛经都不相信,我们就没法讨论了。如果他相信佛经的话,佛是智慧圆满、功德圆满,这样我们就以佛的经典互相来讨论。

如果他是信天台宗的,那好!「你认为净土宗的这一点你不能接受,你是学天台的,天台的祖师你总能信受吧」,那也可以用天台祖师的话作为论答的依据。

比如对禅宗的人,「禅宗的祖师大德所讲的,你总得相信。好!禅宗的很多祖师都提倡念佛,那为什么你对念佛这么反感呢?」诸如此类,可以把讨论的议题调整一下。

或者如果不调整的话,那就不讨论了。

这是讲选择对象,这样会避免一些没有意义的争论。

往往我们见到很多情况,就是大家都在那里讲,都是各人说各人的话,各人说各人的事,到后来意气用事,这样就失败了,对佛法的整体团结、对大家显明佛法的正理没有任何帮助。

所以,论答要选择对象,我想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主题

作为净土宗的行人,主题总是不离开净土,这是我们内容上的要求。从形式上来讲,这个主题要明了,主题太大、太笼统、太宽泛,那讨论不出什么来,对不对?假如谈五大宗教,谈儒、释、道,这些太空泛了。要有一个明了的主题──这是第二。

第三,目的

第三是目的。目的非常重要,说起来很简单,用两句话、八个字,就是:「显明真理,助益往生。」就是说我们的论答是要显明佛法的真理,有利于大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即使我辩输了,也心甘情愿。如果我的观点正确,我也欢喜,我是出于佛法的正理;如果我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也很欢喜,这样能够纠正我的错误,使我对佛法能够更加深入、正确地理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来的。不是说「我仅仅是为了自己处于上风,如果我输了,多没面子!我是法师,输给了居士,没面子;我是出家多年的长老级的,输给了年轻的后生,那我多没面子⋯⋯」。我觉得,谬误向真理礼拜,黑暗向光明投降,这是很有尊严、很光荣的事情。

像我以前就有一个体会:我虽然学佛,信仰佛教,也看佛教的经典很长时间了,但是到了佛殿,还是不习惯于礼拜。因为从来没有拜过嘛!就感觉膝盖好像硬邦邦的,所谓「刚强众生」,脖颈很硬,头也是很刚强的。有一天,我在佛殿里终于拜下去了,向阿弥陀佛顶礼。拜下去以后,内心感到一种特别的升华,一种很庄严、很崇敬的感觉。就觉得我们这么一个卑劣的凡夫,面对圆满的佛陀礼拜,这是应该的。我们是充满错误的恶业凡夫,邪恶的知见向真理投降、顶礼、屈服,我们内心会有升华;我们从黑暗移向光明,我们内心也会有光明。所以当时拜下去,就感觉到虽然人拜下去了,但是内心反而是升华起来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讨论、问答的时候,应该抱有这样的心情,这样才能趋向真理,这是我们的目的。

第四,规则

下面我们介绍第四点,这一点就很重要了(当然每一点都重要。第四、第五、第六可能会多讲一点)。我们讲如理论答,要合乎一定的规则。

规则也可以用两句话来说明:「依于目的,自他共许。」就是我们定立这样的规则,它是从我们的目的而来的。「依」是依准于,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而建立这样的规则。因为我们是为了有益于往生,是为了显明佛法真理的,所以我们才定立这样的规则。

什么叫「自他共许」呢?就是论答的双方要共同认可这个规则,这样才可以在一起讨论。如果有一方不认可,那就要改变主题,或者就像刚才所讲的,建立另外的规则。总之,大家要有规则才能讨论,不然的话是各讲各的。

净土宗论答规则大体包括以下五点:

(一)依净土三经

规则的第一点,就是要依照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因为净土三经是我们净土宗的正依经典,要学净土宗,就要依据净土三经。

净土宗法义的学习,有正依经典,也有旁依经典。首先根本依据是正依经典,就是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中找到我们的依据。如果净土三部经没有涉及到的,才参考旁依经典,比如《普贤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或者其他有关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经典。这些净土三部经之外的涉及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经典,称为旁依经典。如果旁依经典当中也找不到依据,那么才移到其他经典,比如说关于他方净土往生或者佛法的通理通则──是这么一个原则。

为什么要区分正依和旁依呢?因为释迦牟尼佛应机说法,对机不同,所说的经典就有所差别。《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这三部经是对五浊恶世凡夫所讲的,适合我们的根机,突显净土法门救度的宗旨,所以成为净土宗的正依经典。旁依经典也提到往生极乐净土,当然,从佛的角度讲,一切是圆融通达的,没有障碍的,或者是方便,或者是真实,佛的内心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众生理解起来,可能就不一样了,因为用我们的智慧无法通达圆融,所以理解不了,感觉矛盾。那怎么办呢?那就依正依经典,不依旁依经典,这叫「依正不依旁」。

同理,如果感觉其他经典与净土三部经有矛盾,那我们依净土经典,不依其他经典。比如《金刚经》说「无人相,无我相」,一切都没有──当然这个「一切没有」,也不是说真正没有,而是讲空性。有人理解这个「空」是一切皆无,「既然是空嘛!四相皆非了」,那么所得出的理论,对西方净土也是否定的,好言「心净则土净」(其实这句话本身倒不是否定西方净土),「唯心净土,何须往生西方?」这样就自误误人了。所以,如果不能圆融贯通的话,那我们就一句话带过去:「《金刚经》是针对解空第一须菩提的,针对这样的根机讲空性的法门;我是学净土宗的,我依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在空和有之间,不一定去圆融它,这样也可以。

这是我们所依据的经典,有这么一个规则。如果在讨论的时候,对方老是拿着《金刚经》的观点来问难,或者拿《楞严经》,比如《楞严经》说四种清净明诲,「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如果没有断淫欲心的话,你想离开尘劳,解除生死轮回,那是不可能的。在《楞严经》里边,这样当然是正确的。如果来到净土三部经当中,就没有这个观点。净土三部经是对五浊恶世众生所讲的,甚至《无量寿经》是对万年之后法灭、三宝不流行在世间、造恶多端的未来众生所讲的;《观经》九品就包括五逆、破戒、十恶的众生,所以根本就不要谈断不断淫欲的问题。即使有这样的过失,倚仗阿弥陀佛愿力,一念忏悔,回心念佛,都可以往生。这就是两部经典所说的不一样。所以,不可以拿着圣道法门的经典来衡量净土法门,我们就依净土法门的经典。

总之,经典有正依,有旁依,有其余。正依是我们的标准、规则。这样在修学的时候,我们就有所选择。为什么叫正依经典?它是我们专门地、纯正地、正直所依据的,也是究竟所依据的。旁依是附带所依据的,像《普贤行愿品》,它对净土宗很有帮助。它的贡献和意义在哪里呢?在于说连普贤菩萨、华严海众这么多的大菩萨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可见得一切众生都应该求生西方。所以把《普贤行愿品》拿出来,它对净土的弘扬很有帮助,很有说服力。

这是第一──依净土三经。这个如果展开来讲,也有很多话。

将净土三经立为正依经典的,是唐朝善导大师。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阐释正行和杂行的时候说:

  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
  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正行所专依的经典──正依,就列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

(二)依相承祖释

规则的第二点,就是要依相承祖释。

这什么意思呢?「相承」就是说我们净土宗是有传承的。关于净土宗的传承,这个观念一般人还是不强。所谓传承,是在法义上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能够站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立场上确立判教体系,一脉相承下来。彰显阿弥陀佛的慈心悲愿是这个判教体系不变的法则,这就成为传承。所以要依据相承祖师的解释。

那么,单独依据净土三经不可以吗?经典的语言虽然简略,但是意义很广大。如果单独依据净土三经,我们一般的人去理解,就有缺失。比如说《阿弥陀经》,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解释它,比较著名的有三种注疏:《阿弥陀经疏钞》、《阿弥陀经圆中钞》和《阿弥陀经要解》。既然有三种不同的解释,就说明有他们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我们到底依据哪一种呢?这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像《阿弥陀经圆中钞》,是纯粹站在天台宗立场上解释净土的;像《阿弥陀经疏钞》,基本是以华严的宗旨来解释的,当然也是引导、劝归西方极乐世界,但它是依华严的教判体系;像《阿弥陀经要解》,也是依天台的教判来解释的。

以我们净土宗来讲,如果有善导大师对《阿弥陀经》的解释,我们来依据是最好的。善导大师也曾有一本著作,叫《弥陀要义》,可惜没有流传下来。但是善导大师另外有一部《法事赞》,是以赞偈的形式阐明《阿弥陀经》的要义。所以,要理解《阿弥陀经》的要义,从我们净土宗本身来讲,这部《法事赞》就非常重要了。同时,善导大师对于《观经》的解释──《观经四帖疏》,也涉及到《阿弥陀经》;其他包括《观念法门》等等,也讲到《阿弥陀经》的一些重要经文,这些著作也可以参考。

所以我们就讲到依相承祖释。在所有的祖师当中,首推善导大师。对净土三部经的解释、对净土的法义,只要是善导大师解释过的,我们就依据。为什么呢?因为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的实际创立人。我们讲净土宗,开宗的祖师就是善导大师。净土宗的规矩、规模就是善导大师建立起来的。当然,善导大师也有传承,道绰、昙鸾,再追上去,天亲、龙树,释迦佛、阿弥陀佛,这样传承下来。善导大师是集其大成,所以首先是依善导大师。

其次像昙鸾大师、道绰大师,都是一脉相承的祖师。包括近代的印光大师,如果比照善导大师教判思想来看的话,印光大师的思想也是非常接近善导大师的。

再次是要门的法师善知识。所谓「要门」,是善导大师所判的,没有直接站在阿弥陀佛本愿救度(弘愿)这个鲜明的立场上,而是站在定散二善回向往生的立场上,引导回归极乐净土,这个称为要门。但是要门本身和弘愿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不过在展开的过程中,有相应的方便施设。这些善知识的立场、角度以及对应众生的根机不同,因而所开显的法义也就不同。在我们今天看来,或许就没有那么透彻鲜明,所以就摆在第三。

然后是第四,除了以上所提到的祖师大德以外的善知识。自古以来,弘扬净土的善知识很多。

所以,第一依据就是善导大师;第二依据是龙树、天亲、昙鸾、道绰,以及近代的印光大师;第三就是净土十三祖其他的祖师,我们都可以引用的,放在第三;除此以外的善知识放在第四。

善知识之间从本义讲虽然一致,但是在展开的时候,对机各有不同,方便各有不同。如果其他善知识解释净土,跟善导大师解释的不一样,那我们依谁呢?依善导大师。

比如我们大家经常听到「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这两句话是憨山大师讲的。憨山大师是禅宗的祖师,但是他也弘扬念佛。禅宗的人都是强调禅定一心的,所以他是站在这个立场上所讲的,「你来念佛的话,你口念弥陀如果心散乱,没有禅定,没有凝心,这样效果不明显」,站在他的立场上,引导禅宗的人,或许有他的方便。但是如果依据净土宗真实教义,依净土三部经、依善导大师思想,这两句话就站不住脚。所以我们就依善导大师,而不依他这样的解释。这一条,作为学习净土宗的人,尤其是很重要的──依据善导大师!

就像我们刚刚提到的《阿弥陀经》的注疏,《阿弥陀经要解》是蕅益大师所着的,《阿弥陀经疏钞》是莲池大师所着的。他们都是倾心竭力地想把净土的教义突显出来,可是由于这两部著作都是在天台或者华严的框架之下来解释净土,不是站在净土宗本身的教理、教判的基础之上来解释的,所以总是有一个框架把它套起来、把它框起来,解释起来就没有那么畅快淋漓。这两位祖师都是很慈悲的,尤其像《弥陀要解》,印光大师非常赞叹,说是第一注解。可是由于引用天台的教判,比如说关于极乐净土,认为也有四土差别,就是有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土。因为天台宗是站在依次修行的立场来判释,随着修行的次第、功德大小、功夫深浅,所往生的净土就有高下差别。现在的学人,一般也都这样引用。其实蕅益大师虽然在这个框架之内,但是他本身对这一点是有不同认知的,也可以说突破了这个框架。他从哪一点?就是从《阿弥陀经》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从这一句经文,蕅益大师认为四土并不是隔别的,而是有「横四土」和「竖四土」(这样解释,可能教理要稍微深一点,讲到教理,多少总有一点深度)。所谓「横四土」,就是说只要生到凡圣同居土,当下横着就在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甚至常寂光土,都没有离开,所以叫做「圆证三不退」、「横生四土」,等于把四土融合了,消弭了差别,打破了界限。所以蕅益大师就讲:阿弥陀佛的净土,没有合适的名词来表示,「教网所不能收」──天台、华严像大网一样,把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切教法,一网就收罗进去了。但是大师说,这些教网无法把极乐净土收进去。这一点就说明用天台和华严的教判来判西方净土是例外的,是判不准的。

蕅益大师当时没有看到善导大师的解释,因为善导大师的著作并没有在明朝的时候流传。如果依善导大师的解释,就更加透彻明了:不需要用四土的观点来说明,他就说「凡夫入报」!这就是净土宗判教的立场。凡夫众生往生,直接就是报土。

如果依天台所讲,凡夫只能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因为是凡夫嘛!往生的净土是凡夫和圣人共同聚在一起的地方,那是极乐世界里面最低的档次。蕅益大师为了突破这一点,说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同时横具上三土,这听起来感觉不能那么畅所欲言地表达。善导大师就没有这样的说法,他说凡夫直接到报土。为什么?「乘阿弥陀佛愿力以为强缘」。因为天台的观点,是根据修行的次第,就必然要存在四种差别。善导大师是以弥陀本愿为立场,「托佛愿以为强缘,五乘齐入」。高位的菩萨乘,到低级的人天乘,平等、齐等进入报土──这就非常痛快淋漓了,没有任何的遮挡。所以这是我们依据祖师的重要性,尤其是依据善导大师的重要性。

这是前面两点所依的。第一点就是依净土三经,这个没话说的,这是佛金口所讲。第二依据我们相承的祖释,道理也很充分,因为我们既然学净土宗,就依我们这一宗的祖师的解释作为我们的正脉,这叫相承祖释──祖师的解释。因为我们凡夫心智昏昧、所缘短浅,所以依据祖师的解释,才能探求到经文的原意。比如《观经》,各宗各派的祖师都认为《观经》是以观佛三昧为宗旨,因为它本来名字叫《观经》,对不对?如果依据这些善知识的解释,我们就要修观佛。可是善导大师的解释就不一样,他说《观经》是「观佛三昧引导进入念佛三昧」(这个大家学过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也就知道了)。那么依据什么呢?依据《观经》最后的付嘱文,说:「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所谓十三定观、十四、十五、十六散善三观,引导进入念佛三昧。这一点,只有善导大师才能解释得出来。这样,净土三部经的宗旨就一致了,就是:《观无量寿经》所讲的,也是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无量寿经》四十八愿所讲的,也是称念阿弥陀佛名号;《阿弥陀经》所讲的,还是执持名号。三部经宗旨完全一致。不然的话,就显得一个说称念名号(《大经》),这么简单就能往生,「乃至十念」,「下至十声」;一个又要那么严格的观法(《观经》),十三定观哪个能修啊?非常复杂,非常困难,那我们凡夫就难以抉择了。

(三)合乎佛法通理

规则的第三点,要合乎佛法的通理,就是共通的一些原则、共通的一些道理。有些问题在净土三部经当中、在相关祖师的解释当中并没有说到,但是在信众的心中有这样的疑问,或者涉及到这一方面,那依据什么呢?依我们佛法共通的原理、原则。

佛法的通理是什么呢?是佛性、缘起,这是佛法通理。

「佛性」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有佛性者就能成佛,没有哪个是不能成佛的。佛性就是觉性,在有情身上称为佛性,无情就称为法性,或者称为真如,或者称为如来藏,或者称为诸法实相,或者称为第一义谛。虽然名词不一样,但讲的都是一件事,就是一切万法的理体、本体。讲佛性、真如,这些都是佛教名词。

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要广度十方众生。他为什么能发这么大的愿,能够救度十方众生呢?也是因为十方众生有佛性。十方众生如果没有佛性的话,法藏比丘就不能让我们往生去成佛。本身没有佛性,怎么能去成佛呢?所以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大愿,他是称性而发,他已经透达佛性了。佛性不分彼此,不分你我他,没有界限,没有分别。法藏比丘依佛性就可以透达一切众生的心性,这样他才可以发广大的行愿。所以他也是依据这一点。

缘起是解释一切事物现象的根本原理、根本理则。因缘和合才能生起一个现象、成就一件事情,这是佛法的通理。有时候人们问问题,往往站在一个很孤立的立场上。我们回答的时候,就要说明不可以孤立地看待事物。这就是缘起。当然,这些如果要详细解释也很多。

当然,如果我们依据净土三经的话,或依据相承祖师的解释的话,那一定是合乎佛法通理的。不可能释迦牟尼佛讲净土三部经和我们祖师解释的反而违背了佛性的本体论、违背了缘起的法则,那不可能。只是说三经和祖释没有涉及到的,我们作为法师,或者作为莲友回答问题,或者自己理解佛法,要把握这个原则。这是第三。

(四)合乎语言逻辑

第四,要合乎语言逻辑。就是我们表达一个论点、回答问题,要符合逻辑,这当然也是一门大的学问。如果不符合语言逻辑,就没办法正确表达观点,那就是乱说了。

比如说,说的话自相矛盾,前面说不可以,后面又说可以;前面说可以,后面又说不可以,这就自相矛盾了。这样,论点自然就不能成立。

再比如说偷换概念。什么是偷换概念呢?表明观点或回答问题的时候闪烁其词,没有准确把握所要说明的问题,慢慢就变掉了,偷偷地换掉了。这样,论点就不成立了,最后所说的就和一开始的出发点不一样了。

另一种是条理不清,很难让对方明确领会你的本意。当然,这些也需要训练,也需要学习。

总之,我们在语言或者文字表达的时候,都要符合逻辑。

(五)持平和理性

第五,相互论答的人,要持平和理性。情绪要平稳,态度要和蔼,要一团和气,要有理性,不要意气用事。有四句话:「只求尽礼,不存胜负,结局双赢,理屈更喜。」什么是「只求尽礼」?是说我们来论答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对方,是为了显明真理、助益往生的,所以我们只求把道理透彻地表达出来,给对方说明了,我们也得到利益了。如果我们的观点正确,我们也能得到肯定,通过如理的论辩,对方不能驳倒我们,说明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样也很好;这本身不存在哪一个胜、哪一个负,真理永远是真理,谬误永远是谬误。如果谬误在我们身上,就不能坚持说:「我是对的。」不能这样。所以是「不存胜负」,不存在胜和负的问题;「结局双赢」,就是说只要把佛法的真理显明出来,对论答的双方来讲,大家都赢了,双方都知道真理了,「你知道了,我也知道了!我输了,我感到更欢喜!」为什么呢?「这一点如果不通过如理论答,我还以为我是正确的,抱着错误的观点,就会影响我的往生,甚至会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既然我错了,那就有了改正错误的机会,所以就更加感到欢喜,所谓「理屈更喜」。比如说身体健康的人很欢喜,固然不错!但是我们哪一个人是那么健康的?我们都有病毒(我们都是贪瞋痴的凡夫)。那么到医院去看病,发现病毒了,能够把病治好,那就更欢喜了。如果癌症放在身上,你老是遮遮掩掩,觉得丢面子,不好意思,那好了,你只有死路一条了!所以我就觉得,如果是如理的论答,我们自己曲理,就应该感到更欢喜。对此应该有正确的态度。

五点规则总结

好了!这是五条规则。第一条是依据净土三部经。三部经之外的《普贤行愿品》、《念佛圆通章》,或者其他的有关净土的教典是其次的;再其次的是其余的经典。如果和正依三部经有冲突,我们就依据净土三部经。

对于净土三部经的理解,我们是依据祖师的解释来理解的,不是自己望文生义,不是自己说:「我就这样理解。」那是不可以的,要依祖师的解释,因为我们是凡夫嘛!我们的智慧还没有开,对不对?那么,依什么样的祖师呢?不是依天台、华严、禅宗,而是依净土宗的祖师。净土宗的祖师又是依谁呢?净土宗有开宗立派的祖师──善导大师。其他的祖师,有的站在阿弥陀佛真实弘愿的立场上弘扬,也有的站在要门方便立场上弘扬。我们首先依善导大师,其次依倡导阿弥陀佛弘愿的其他祖师: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再次依十三祖的其他祖师,再次依其他弘扬净土的善知识──有这样的次第。如果彼此之间感觉有冲突,那我们依善导大师。

如果净土三经和相承祖师没有涉及到的,那我们就以合乎佛法的通则和原理,不能违背,这样才站得住脚。我们在表达的时候,需要合乎语言逻辑。我们的心情应该保持平和、理性。这是五点规则。如果这样做的话,我觉得大家讨论净土的法义就很有规矩了,那多好呢!就不会吵嘴了。

(六)如理论答与四依法的关系

下面附带说明这几个规则和四依法的关系:

很多人都知道,佛教讲「四依法」: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义不依语,第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第四依智不依识。

我们前面的规则跟四依法也是不矛盾的,不过侧重点不一样。四依法是个人在择别法义的时候,以这四条为原则;我们的规则也是顺服四依法的。

依法不依人

依法不依人,比如说我们来论答问题的时候,并不是说「这个人学问高、名气大,我就依你」,而是看他说的是不是有净土三经的依据,是不是符合历代祖师的解释,有没有净土宗祖师的解释,这叫「依法」。什么是法?净土三部经就是法,祖师的教理就是法。所谓「不依人」,「即使我比你年长,你说的有道理,我依你的」,这个不是「依你」啊!是因为你有法了。所以我们讲净土的三经、相承的祖释,这个就是依法。不是以我年龄长、名气大,我就不顺从于真理,这是依法不依人。

依义不依语

依义不依语,「义」就是义理,「语」就是语言文字。我们讲依相承祖释,就特别强调这一点。比如净土三部经,如果自己理解,看的时候当然就是文字。比如说「一心不乱」,从字面解释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为禅定的一心不乱,这个就是文字──「语」。它真实的意思是怎样的呢?必须依据祖师的解释。善导大师对「一心不乱」的解释,就是「专复专」地念佛,专修念佛不杂乱、不动乱,这叫依义不依语。

另外,像《观经》的经文,讲了十三定观,这么多!那么,它本身的义理在哪里呢?其实是在教我们「持无量寿佛名」,说:「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整部《观经》的佛语,它是结归在「无量寿佛名」这一点,这就是《观经》的深刻义理。这个义理如果没有善导大师的解释,我们理解不了,我们会死在语言文句下面,我们就会说:「那是教我们观佛的。」就会执着在表层上、在表面上。

所以,我们依据祖师的解释,就是依义不依语。祖师对于净土三部经,透达了佛意,从语言文字深入到了根本义理。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个在我们的规则当中也能体现。比如讲到净土宗,净土正依三部经典就是了义,旁依经典就是不了义。净土宗的经典如果跟圣道门的经典比,我们学净土宗,净土宗的经典就是了义。讲禅的、讲其他法门修行的,就是不了义。这个了义、不了义,各宗所判不一样。比如天台宗,他判四教,藏、通、别、圆,他以《法华经》作为最了义、究竟了义,以其他为不了义;华严宗又以《华严经》为最了义;唯识宗又依唯识宗的一些观点建立了义和不了义,各宗有各宗不同的角度和立场。

净土宗就以净土三部经为了义,这是站在净土宗的立场上所讲的。净土三部经尤其以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为了义,没有说再遮掩遮掩、再带一些方便,没有的,是究竟简明的。四十八愿毫无疑问是阿弥陀佛亲自所发的,在四十八愿当中,是以第十八愿为根本了义。为什么呢?阿弥陀佛成佛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往生。怎样往生?念佛往生!这正是第十八愿的内容。

同时,我们依据相承祖师的解释,也有这样的道理。祖师都是弘扬净土的,为什么依善导大师呢?善导大师所说是了义教,究竟、透彻、圆满。那么,为什么依据倡导弥陀弘愿的祖师呢?因为他们是站在阿弥陀佛弘誓大愿的立场上,不是站在要门定散二善这个方便的立场上,所以了义。其次才是要门,要门是不了义──有这种次第关系。

依智不依识

依智不依识,也是这个道理。什么叫依智不依识呢?「识」就是我们的六识分别,以意识来分别。「智」就是般若智慧,已经透达诸法实相,不是站在意识分别的层面。像阿罗汉,他们已经契悟不生不灭,他们就有智,不是以识。像善导大师,他有念佛三昧,他就发得智慧,他对经典的解释就可以依据。以我们来讲,顶多是逻辑推理、思维判断,这样是不可靠的。善导大师讲极乐世界,他可以亲自去的,听阿弥陀佛讲法,内心通达了,因为他已经深入念佛三昧了。他看到就是那样,他写的就是那样。所以,我们依据善导大师,也是依智不依识。

对法要有所了解

如果我们凡夫说:「哎呀!善导大师解释的我不满意。我是这样理解的⋯⋯」这样就是依识不依智、依人不依法,依你自己了。往往很多人,他虽然也讲依法不依人,但在跟别人观点不一致的时候,他就认为别人不是法,「我就是法,我依法不依人,就是依我不依你」。这样的话,说得不好听一点叫强盗逻辑,等于说你的观点就是真理。

所以,依法不依人是有规则的,依据净土三部经,依据善导大师的解释,这个我们心服口服,这叫依法不依人;依据佛法基本的通理、原则,这叫依法不依人。这些都要求大家对法有所了解,如果不了解的话,哪里有所谓依法不依人?不存在了。

第五,方法

第五点,方法。方法是依据规则而建立的,有了规则,才有相应的方法。

这个方法,大致分为两方面,第一个是「立」,第二个是「破」。「立」就是建立一个观点;「破」就是破斥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或者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圆满、不究竟的,那就要破斥。所以,不过是「立」和「破」这两点。其实这个立和破,立的同时也有破:你建立一个观点,那当然就破斥跟它不吻合、不相应的观点;破的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观点。它们之间有这样的关系,不过我们讨论的时候,从这两点来说明。

(一)立

论点、道理、譬喻

立,大致有这么几点:

首先要建立一个论点,像善导大师,他就认为说「凡夫能往生报土」,这就是他的论点。

有了论点之后,就这个论点,讲述一番道理,直接对这个论点加以阐述。

这个道理或许别人不容易明白,就用譬喻来说明它。我是比较习惯于、也比较喜欢用譬喻,我觉得一个贴切的譬喻能够帮助大家理解。

经证、祖证、事证

下面就要引入证据,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经证──经典的证据。引用经典的证据也不外乎我们刚才所说的次第:首先是正依三部经的经证,其次是旁依经典的经证,再次才是其余经典的经证。如果我们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有这样的次第安排,才显得有规矩、有法度,主次分明──这是经证。

有了经证,再有祖证,就是祖师解释的证据。也许同样的经证大家都可以拿出来,比如说我们讲念佛,有的人认为念佛一定要达到清净心,就把《阿弥陀经》讲的「一心不乱」拿出来作为他的经证,「你看,这不是要一心不乱吗?《阿弥陀经》如是说」。这时就必要拿出祖师的解释来证明,「这个一心不乱,善导大师是这么解释的⋯⋯」。所以,祖释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祖证。

有经证,有祖证,这两点还是佛法教理方面的证明、证据,下面就拿出事实的证据──事证,包括修学实例、感应事迹等等,举出事例来说明。如果有事证,那就最好。比如有人说「念佛如果达不到一心不乱,不能往生」,「哎!那是假的,我根据某某老太婆,她根本就没有达到一心不乱,她就往生了,实实在在往生了,走得很殊胜,你能说她没有往生吗?往生并不是那么困难。」

或者有人说「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哎!那不一定。我知道某某人,他根本不知道『菩提心』三个字,他老实念佛,往生得很好,怎么说『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呢?」这就是事实的证据──事证。

反证

还有反证。反证就是从反面推理论证。像我在《阿弥陀经核心讲记》中说明「一心不乱」的时候,就用到反证:如果「一心不乱」一定解释为禅定一心不乱、清净心、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等等的话,我们先暂定这种解释是正确的,用这种解释来推论,就会有种种说不过去的地方。这就是从反面来证明「一心不乱」并不是那么复杂、高深。这里有一段,我读给大家听一听,如果一定要解释为如何禅定一心、不起妄念,而且又坚持认为不这样就不能往生的话,过失就太大了。有哪几点过失呢?就列了下面几点过失:

第一,等于说释迦牟尼佛自己所说的净土三部经相互矛盾。为什么呢?因为依《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所说,上中下三种根机的人,只要一向专念,通通往生。依《观经》释迦牟尼佛所说,下下品的人临终苦逼,心生惶恐,十声念佛,即得往生。这两部经所说往生都很容易。结果同样是释迦牟尼佛讲的《阿弥陀经》,却说要达到如何禅定一心,这个很难,这样就相互矛盾了。

第二,不仅释迦牟尼佛自身相矛盾,而且和阿弥陀佛的本愿相矛盾。为什么呢?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说念佛往生很容易,众生只要「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信愿念佛,就一定往生。结果释迦牟尼佛却说要禅定的一心不乱,要达到息虑凝心,这不是矛盾吗?那怎么能叫「佛佛道同」呢?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就不是一条心了嘛!那等于说释迦牟尼佛避开阿弥陀佛,自己另开往生条件,加高了门槛──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从这一点来看,把「一心不乱」解释为禅定、认为不达到这样就不能往生的观点,就不攻自破了,对不对?那就是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的本愿相违背了,离开阿弥陀佛的本愿,另外开设条件,另外加高门槛,那也不可能。

第三,等于说明释迦牟尼佛说法不对机。为什么呢?因为《阿弥陀经》是直接对五浊恶世众生所讲的,结果讲得这么难、这么高,五浊恶世众生没有一个能做得到,那就是说法不对机呀!释迦牟尼佛怎么可能说法不对机呢?

这是一种反证的方法,就是从反面来证明。

问答释疑

还有问答释疑。前面做了种种说明之后,还觉得言犹未尽,或者说还有些地方没有圆满解释到的,这样可以自己设问设答,或者是代问代答,来阐释我们的观点。比如《阿弥陀经核心讲记》自设问答,主要讲了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阿弥陀经》当中什么是多善根?

第二,关于怎样才是一心不乱?

第三,怎样保证命终心不颠倒?

因为这三点是大家最担心的。第一点,「我没有多善根,我不能往生──怎样才是多善根呢?」第二点,「我达不到一心不乱,不能往生──什么叫一心不乱呢?」第三点,「我临终能不能心不颠倒呢?」这三点是非常紧要的问题,往往会让大家感到很困难。其实这三点,教理是很明确的,我们回去看《阿弥陀经核心讲记》的目录,从目录里就能一目了然。

比如说对「一心不乱」的解释,就列了五点:

第一,由道理来推论。什么样的道理?就是佛说法应机的道理,佛说法总是要应机的,从这一点推论「一心不乱」一定不难,我们一定做得到,因为释迦牟尼佛讲《阿弥陀经》是对我们五浊恶世众生所讲的,结果讲的我们都做不到,那不是白讲了?我们应该做得到的,一定不是很难的。

光有道理推论,还不能说服人家。第二,就是三经对照,对照净土三部经来显明「一心不乱」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三,再用祖师的解释,就列了善导大师五条文、源信大师一条文、印光大师一条文,总共七条文,来明明白白地解释。

第四,举例说明。即使没有达到禅定一心不乱的人,他念佛也能往生的事证。

第五,总结反省。就是把前面所讲的内容做一番总结,从反面(就是刚才所说的六点)来显示「一心不乱」就是「专修念佛不杂乱」的意思。这样所建立的论点应该说是比较完整的,就有说服力,除非对方不讲理,那就没办法了。不讲理的人,到哪里去都没办法。

前面在讲什么是多善根的时候,也列了七点,也是这样一个理路。大家回去看书,很容易明白。

(二)破

前面讲了如何立──建立我们的观点,下面我们讲第二点──破,对方观点不正确,我们要破他。这个破倒不是让对方没有面子,这是为了辩明真理。

怎么破呢?有两种破法:一个叫纵任破,一个叫直对破。

什么叫纵任破?比如刚才讲的「一心不乱」,对方认为说一定要达到禅定一心不乱,这样才能往生。好!我就权且认为你是对的。「纵」,就是放纵你、认可你是对的,如果你是对的,就有很多说不过去、不能通过的地方,跟《阿弥陀经》、跟阿弥陀佛本愿、跟《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文都互相矛盾;跟事实也矛盾,有人没有达到禅定一心,念佛往生了。这些就能从反面来破,虽然前面放纵他,认为他正确,结果导致的结论,他是错误的──这是一种破法。

第二种破法是直对破。直接针对你的观点来破斥,指出哪里有错误。第一,你讲的不符合通理。通理分两方面,一个是佛法的通理,一个是世法的通理。第二,你所说的违背了净土三部经典,违背了我们的规则,当然是错误的。第三,违背了祖师的解释,祖师认为说专持弥陀名号就是一心不乱,结果你解释的不一样,违背祖师的解释就是错误的。第四,违背事实当然也是错误的。第五,违背自宗──违背自宗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他自己有一个宗旨,有一个观点,结果讲来讲去又违背了自己的观点。比如他一开始认为说凡夫可以往生,这个观点他也认同。既然是凡夫,就有妄想散念,凡夫哪能没有妄想散念呢?可是他又说有妄想散念不能往生,等于说凡夫不能往生,这样就违背了自己的观点,也违背了逻辑规则,这样的观点当然就是错误的。

善导大师破斥诸师观点

这里我想跟大家共同学习《善导大师全集》,就这一点来做一下说明。《善导大师全集》从第三十五页开始,主要是破斥诸师的观点。诸师认为往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是四地到七地以来的菩萨,上品中生是初地到四地菩萨,上品下生是初地菩萨,总之他们觉得往生很难。这种观点如果没有善导大师帮我们破斥开来,那我们称念弥陀名号都不能往生。为什么呢?能往生的都是菩萨级别(他也有他的道理,也有他的说明)。然后中品往生是三果阿罗汉乃至初果,乃至世善凡夫;下品虽说是凡夫,不过是大乘始学凡夫,是过去久修善根的,发了菩提心的,今生忘失了,但是遇到因缘,发起善根了,所以他才能往生。如果依这种观点,往生是非常不容易的。

诸师为什么认为上品上生的人是四地到七地的菩萨呢?他有他的道理。他说上品上生的人一到极乐世界就得到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八地以上的菩萨叫无生忍,可见得往生的人最起码是四地到七地的菩萨,到了极乐世界马上升高一个级别,到八地无生法忍,他有他的说法。

善导大师驳斥他的观点,从第三十八页开始,有这几点:

第一,从道理来破。善导大师怎么说呢?「上言初地至七地以来菩萨,如《华严经》说」,如果说初地到七地菩萨上上品往生的话,举出《华严经》的经文,「初地以上,七地以来,既是法性生身,变易生身」,这些菩萨是法性身了,不是肉身,没有分段生死,是变易生死,是法性生身、变易生身;「曾无分段之苦」,他们不会有分段生死(就像我们人死了再投胎,换个身体),他们没有的,他们是法性生身、变易生身,随着觉悟的境界,从初地升到二地,并不是说真的死了。他们是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境界提升,这样称之为有生有死,其实并没有我们凡夫这样的生死。若论初地到七地菩萨,他们的功德和力用,已经修行了二大阿僧祇劫,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福慧双修,「人法两空」,破了我执,破了法执,「并是不可思议,神通自在,转变无方」。从初地到七地的诸大菩萨,都是不可思议的,都是神通自在的,度化众生都是不可测度,叫「转变无方」──变化不可测度;「身居报土,常闻报佛说法」,他们本身并不在凡夫地,他们是在诸佛的报土当中,他们经常所听到的是报佛亲自说法,本身得到利益,常随诸佛,「悲化十方,须臾遍满」,就他们救度、利益众生来讲,能够悲心教化十方众生,刹那之间可以遍满十方界来度化众生。

从初地到七地是这么高级的菩萨,前面已经引用《华严经》来说明了,底下就讲道理来破斥:「更忧何事,乃藉韦提为其请佛,求生安乐国也?」既然是这样的功行、这样的力用,他们还担心什么呢?担心自己在三界里面吗?他们已经出离三界了。他们还有什么必要借韦提希夫人替他们请佛呢?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在娑婆世界,他们直接去听报身佛讲法就可以了,也没有必要离开娑婆界、求生安乐国,因为他们可以随意往生十方报土。所以,从道理来讲,说他们是初地到七地菩萨,是站不住脚的,所谓「以此论证,诸师所说,岂非错也」,这是不合道理的──这是破。

再翻过来到第三十八页,上上、上中、上下,底下逐一破斥。

第二个就是「重举九品返对破」,就是把《观经》九品的经文拿出来,说明诸师所说的观点站不住脚。九品怎么讲?比如说上品上生,诸师说是四地到七地菩萨,「何故《观经》云」,《观经》里讲「三种众生,当得往生」。哪三种众生呢?「一者但能持戒修慈」,只要能够持戒修慈心;「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读诵大乘」,只要能够读诵大乘经典;「三者不能持戒读经,唯能念佛法僧等。此之三人,各以己业,专精励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续不断。各回所作之业,求愿往生」,他们这些也很简单,或者一天,或者七天,回愿这种修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结果「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放光授手;如弹指顷,即生彼国」。善导大师讲:「以此文证,正是佛去世后,大乘极善上品凡夫,日数虽少,作业时猛。何得判同上圣也?」不能判为上等圣人,初地到四地的菩萨不可能是这种浅显的修行,「然四地七地以来菩萨,论其功用,不可思议;岂藉一日七日之善,华台授手,迎接往生也?」他们哪里需要靠一天七天读经、持戒、念佛法僧的功行求佛接引?他们不是靠凡夫浅显之行。所以这是举出经文来说明诸师所说的是错误的,这是从经文来对破。

第三,善导大师还没有罢手,下面自设问答,「问曰:上来返对之义,云何得知世尊定为凡夫、不为圣人者」,一条一条比对,他有他的解释,你有你的解释,怎么知道世尊讲的一定是为凡夫、不是为圣人呢?「未审直以人情准义,为当亦有圣教来证?」是以人情为准,还是以圣教来证明?以圣教、以经典来证明,是最有说服力的。

下面善导大师就举了十条经证,说:佛意很深,我们众生垢障很重、智慧很浅,哪能自做主张呢?应当依据经文,「一一悉取佛说」,作为证明,举出十条,来证明本来为凡夫。

务求尽理

当然,这是规则,这是理则。大家了解这些以后,就可以根据这些,在论答的时候不要那么冒然地说人家错误。错在哪些地方,都能一一指出来,这样才是尽理。就像善导大师,又客气,又谦虚,又到位,「我们自己哪能自己做主呢?」他就有圣教来证明。

第六,技巧

第六点,技巧。所谓技巧,是对方法的一种运用。下面我列了十点(当然,是可以分分合合地再去讲)。前面几点讲的是大点,这些技巧主要侧重答问。

(一)审明问意

第一,审明问意。就是说如果要回答别人的问题,最重要的第一点,要把他问的意思弄明白。这个意思为什么要弄明白呢?提问的人往往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个是问意不明。提问的人,他要问什么呢?他自己心里也比较模糊。这样你回答的时候,如果不能把他的意思弄明白,回答起来就答不到点子上。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可以引导他,让他把心中想要问的问题清楚地表达出来,这样你再回答他。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叫做表意不明。提问的人,他的意思他自己知道,但是表达得不明白,这样也要询问清楚,「你是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第三叫做概念分歧。提问的人,他自己认为表达得很清楚,但是在同样一个问题里边,对于一个名词,对于一个说法,问的人和答的人理解有分歧,如果不能把它统一起来,也回答不了。

表意不明,比如说有人问(这个问题经常有人问):「专修念佛的人能不能看其他的经典?」这个问题就属于表意不清楚,就是要表达的意思没有表达明白。如果是专修念佛的人,可以这样问:「专修念佛的人,如果说我不看其他的经典,专修念佛,能不能往生?」好!那就回答说:「肯定往生。」或者你问:「念佛的人,是不是必须要读诵其他大乘经典才能往生?」就往生这件事情,可以回答说:「你只要专修念佛,一定能往生!」如果泛泛地问能不能读诵其他经典,这就不能贸然回答了。因为所有的经典都是佛说的,怎么不能读呢?他问的意思其实是什么呢?他是说「如果读诵其他经典,我可能算是杂修了,我这样杂修了,那大概就不能往生了?」这也是因为他对专修和杂修在理解上不到位,所以问意就不明白。诸如此类的问题,要让他把所问的意思表达清楚。如果为了往生,即使不看其他经典,专修念佛是肯定可以的;如果为了了解通途法门的教理,其他经典都是可以看的;如果你把读诵其他经典的功德回向作为念佛往生的补充,认为说「不这样就不能往生」,那是不可以的,并不是要靠念佛之外的杂行功德补充才能往生的,专修念佛一定能够往生,所以叫做「正定之业」。这样你把对方的问意理清之后,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回答清楚。

概念分歧,比如说有人问:「念佛没有达到一心不乱,能不能往生?」这个问题关系到对「一心不乱」这四个字的理解不一样,也很难回答。如果回答「没有达到一心不乱也能往生」,那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不是就白讲了?他分明说「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对不对?就是说必须达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那我又达不到⋯⋯」,一般人就会进退失措。这就是对于「一心不乱」的理解和界定的问题。那就要反问他了,就要让他清楚了:「你所说的一心不乱到底指什么?」他如果说「我所说的一心不乱,就是禅定的一心不乱」,那就要提醒他,他对经文的理解是有差距的,告诉他:「一心不乱的正确理解,是善导大师解释的专修念佛。」这样既不违背释迦牟尼佛,也不违背善导大师,也不违背我们众生的根机,也不违背阿弥陀佛的誓愿。这样在概念上统一起来,回答才清楚明了。

所以,有很多问题,回答之前先要明白对方的问意。不然,说了很多话,到后来都没什么意义。

(二)紧扣主题

第二个技巧性的问题,就是要紧扣主题。论答的双方有论有答、来来往往的,如果大家不能掌握这个技巧、原则,后来就慢慢变调了。就好像两个人摔跤,扭来扭去,结果你扭到我这边,我扭到你那边。所以有的人讲来讲去,互相之间观点都变反了,还在那里吵。他先说这个不可以,对方说可以,结果吵到最后,讲不可以的说可以,讲可以的却说不可以,两个人还在那里辩论。这就是概念、主题没有把握住,游移了,转换了。要紧扣主题。

(三)注意效果

第三,要注意效果。效果有两方面:一是说理要说得清楚明白,二是劝化要让对方心悦诚服。这两点有时候是不容易统一起来的,虽然我们讲要平和理性,但未必大家都能平和理性。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最重要的,说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劝化效果,回答问题不能把话讲得太绝。如果讲得太绝,对方就会在感情上或者知见上一时接受不了。你虽然话讲得清楚、理说得透彻,但是没有达到劝化的效果。这时候可以缓一步,把话留一定的余地,给他一定的思维空间,总之任何技巧都是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样才好。

(四)直接答、间接答

下面说几个回答的方式,一个叫直接答,一个叫间接答。这也跟前面那一点有关系,主要看效果。

直接答:就是你问这个,我就答这个,不含糊,也不改变,当下就给你回答了。

间接答:你问这个,我不答这个,我可以从侧面问此答彼;或者问题有几方面,如果直接问、直接答,有不便的地方;或者问题太笼统、太大,或者问得很远,不切题意,这样就不直接回答他的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就从侧面来回答。还有一种情况,如果直接回答,或许没有好的效果,那就间接答。这个当然只有在具体回答的时候才能感觉得到。

(五)说理答、譬喻答

第五是说理答和譬喻答,这也是回答的方式。

多数都是说理来回答──说理答,道理说明白就好了。

在很多场合,也采取用譬喻来回答──譬喻答。生动贴切的譬喻,往往能让对方豁然明朗。比如说《那先比丘经》中有人问那先比丘:「平时专修念佛,到临终的时候没有念佛,到底能不能往生呢?」那先比丘就打了一个比喻:有一棵树,平时就是向西边倾斜的,不管它是被风刮断,还是被锯子拉断,还是被虫咬断,请问它往哪个方向倒呢?那肯定是往西边倒了。同样道理,我们念佛,平时心就往西方倾斜,即使临终没有念佛,我们的心还是往西方倾斜的,何况阿弥陀佛还有一根大绳子拉住我们,一根八万四千光明的愿力之绳拉住我们,往西方极乐世界拉,摄取不舍,那么到我们命根断的时候,自然倾斜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个譬喻很简明地说明了问题。

印光大师也曾比喻说:一粒沙子虽然轻,但放到水里,直沉水底;千斤的巨石虽然重,但放到船上,可以运渡彼岸。这说明什么呢?沙子和巨石代表轻重不同的业障,水就代表我们的生死海,船就代表弥陀的誓愿──弥陀的大愿船。你业障再轻,若不念佛,还会堕入生死轮回当中;你业障再重,像千斤巨石,若能念佛,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就可以把你度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说你不用担心自己业障轻、业障重,「怕我不能往生吧!」一个比喻很简单地解决了问题。这是比喻的重要性。

(六)诱进答、反问答

第六是诱进答和反问答,这也是一种技巧。

诱进答是什么意思呢?循循善诱,一步接一步,答了这个问题引出下一个问题,一步步地把他引导过来,让他彻底了解。

反问答是对他的问题提出反问,引发他的思考,让他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以此启发他找到正确的答案。

(七)满足答、留缺答

第七是满足答和留缺答。

满足答就是彻底圆满地回答他,没有任何的余地。

留缺答是留一定的缺口。为什么要这样呢?

就像带兵打仗一样,有两种歼敌方案:一种是从四面把敌人包围,不留任何缺口,让敌人无路可逃。这就好比在论答的时候把对方所有的退路都找出来,以教理证据和事实证据把它们都封得死死的,使其全面瓦解。对于完全错误的观点,就完全彻底地加以破斥。还有一种方案,我未必这样,像打仗一样,十面埋伏,我埋伏九面,留下一面,知道你肯定会向这一面逃生。哎!这一面我早就准备好了,守卫在那里。因为这一面,在论答的时候可能会引申很多,那我就会把其余九面给你解决,这一面留缺,引申到下一步。好!你来给出你的理由的时候,我就摆出所有的事理证据,让你不得不服。这就是留一定的缺口。留缺口有时候留而答,有时候留而不答。什么叫留而不答呢?就像刚才讲的,比如说他一时不能接受,这时候就要缓一步,在别的场合、别的时机下再回答他,倒不是说不答。

(八)平面答、纵深答

第八是平面答和纵深答。

平面答就是表层上的回答,对方怎么问,表面上就回答完了。

纵深答是因为他的问题里面还有更深层的疑问,一层一层地把它挖出来,来回答他。

比如有莲友问:「天人有神通,为什么他看不到极乐世界?或者说他能看到人间有念佛人往生,这样他不就相信了吗?」我看也有莲友回答过这个问题,他回答说:「天人的神通境界有限,极乐世界不是他的境界,所以他看不到。」一句话就回答完了,或者「看到念佛人往生,如果他没有善根的话,他也不容易相信,要有善根、因缘成熟,他才能相信」,这也就简单回答完了。可是这个问题如果分析起来,其中还有提问的人心里的一些因素,我是觉得有这几种可以把它牵引出来:

第一种,问问题的人,他可能站在「眼见为实」的立场上,「我也没有看见啊!」他以他的心情来推论,「天人看见了,不就相信了吗?我之所以不相信,是因为我没有看见啊!我看见了,我就相信了。」这样当然也是取信的一种手段。但是这一点对我们凡夫来讲,我们是有限的,我们只有肉眼,没有天眼,没有法眼,没有慧眼,没有佛眼。我们肉眼又看不见,如果再不能取信的话,似乎就没有取信的途径了。所以在「眼见为实」还是「佛语为实」的问题上,就有必要把它进一步引申。就是说我们以佛的真实语为实,以圣言量为实,并不是以我们凡夫的眼睛所见为实,凡夫的眼睛所见说不定还是错误的。「我明明看见有我,佛就讲无我」,对不对?所谓信心的建立,从这一点可以引申出来。

第二,天人的天眼,也不过是一种外缘。大家都知道「五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所谓「五眼圆明」、「六通具足」。我们虽然没有见到,但是佛是彻知彻见的。天人的天眼也是很有限的。比如我们在世间来讲,能见到就相信,见不到就不相信。那什么叫见到呢?有信心就见到了。因为信心得心印,你能理解,你能相信,这本身就见到了。俗话常说「没有心眼」、「缺心眼」,心就是眼,并非肉眼才是眼。比如看一篇文章,你虽然识字,也看得到,但是如果不能理解这篇文章的思想,那等于说你没有看到。文章的思想不是靠你的眼睛来看的,是靠你的智慧思维。智慧思维本身是一种见,叫见解,你能够理解了,就是看见了。对佛法也是一样,你能信顺,心中思维,这本身就是「眼见」。如果要「眼见为实」,这也叫眼见,并不是说靠肉眼看见才是眼见。如果一定要肉眼看见才真实的话,科学结论也不能成立了,对不对?很多东西不是靠肉眼所能看得见的。

如果再能进一步理解,还可以从佛法的缘起观来回答这个问题:即使眼睛看见了,也未必能够生起信愿。信愿从哪里生起?不一定从眼睛所见,它是因为内心有这个需求。比如我们人,为什么说人道胜于天道呢?人在世间,苦乐参半,因为有苦,所以才发起离苦之心,所以才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天人整天快乐无忧──不要讲天人了,就说世间的人,有钱有势的,一切顺利的,你看有的也会到寺院里去,「哎呀!寺院很清净!我想到寺院住几天」,或者是「我想出家!」他在大红大紫的时候,也看见寺院了,他会发起这种愿望吗?他不会。天人就更不用说了,他在放逸当中,他在五欲享乐当中,即使是看见了,他也不会生起愿心。

总之,有很多方面可以引申。

(九)问多答一、问一答多

第九,问多答一、问一答多。

问多答一,对方问的问题很多,但是他的根结在一个点上,你把这个点突破了,其他的几点自然就回答完了。

问一答多,他虽然问的是一个问题,但是会引申很多问题,那可能会回答得更多一些。

(十)对众答、个别答

第十是对众答和个别答。

对众答,对方的问题有普遍性,在大众场合回答,对大家都有帮助,那么就对大众来回答。

个别答,问题是针对提问者本人的,在大众场合回答或许会有副作用,比如有的人不理解等等,这样就要对他个人单独回答。因为每个人的根机不一样,环境也不一样,如果大众中有的人很执着,话就不好讲,所以有时候回答问题很有难度。听的人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理解,他不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有的人会过于骄慢,执着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这样对他来讲就不方便,所以就要个别回答。

回答问题的技巧很多,大家可以在实践中总结。

第七,嫌忌

第七点就是忌讳、嫌忌。

在问答的时候,最大的忌讳就是抱着一种胜负的意气,这样就会不遵守相关的规则。什么叫胜负意气呢?「我说的这个观点,我一定要赢,我不能输!」那么这样就有私心。抱有这种观点,你又不是佛,你一定要赢,赢了下地狱有什么意思呢?你都赢了,你说的都正确──但是你不可能都正确。抱持着错误的观点,这样是没有利益的。有了这个观点之后,他就是千方百计地排斥异己之见,你东边讲,他西边对;你这边讲,他那边对。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大家还是退让一步的好。

结束语

今天时间也不早了,将近两个小时了。中间有一些提问,我可能也没有办法单独来回答了。听的人很多,我想问题可以交给管理员,将来由法师跟大家共同讨论。今天晚上就讲了一个规则,这个规则如果大家都能够娴熟地掌握,那我们互相之间讨论都有了一定的法度。希望我们这个「净土导航」,我们这些莲友,起码大家能依据法度,通过如理论答,能够趋近于真理,能够有助于往生。

好!谢谢大家!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