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佛教宗派的成立
普通人说话、做事、写文章都要有宗,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佛教修行当然更要有宗──有所宗才有主心骨,才能左右逢源,贯彻始终;不会自乱阵脚,进退失据。
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最初是经典翻译,往往译场同时也是教学的地方,译出一本,便讲学一本,流通一本。这时候还很单纯,没有什么宗不宗的问题。
但随着经典翻译的累积,情况变得复杂起来:
- 一是佛教经典法门很多,号称八万四千,浩若烟海,一般人不可能都学,要如何选择;
- 二是诸经典法门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要如何分判抉择,理出头绪;
- 三是人师教学的不同,同一部经典往往有不同、甚至矛盾的解释,学人又要依何为准。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个修行人,必然会在心中反复地询问:我要修行哪一个法门?为什么要修这个法门?怎么样修这个法门?又如何看待其他法门?
起初这只是个人的事,带有随机性;但当这些问题成为普遍性、而普遍觉醒了这种意识时,整个佛教界便萌生了「创宗运动」。终于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到隋唐时期形成中国佛教大乘八宗。这八大宗派,其实是为大众提供了八套指导修行的理论系统。
佛教宗派,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所形成的特有现象,亦是中国佛教之根本特色。说到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人们往往关注的是那些开宗立教的大祖师的作用与贡献,这本无可厚非;但更本质地来看,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绝不只是几个屈指可数的祖师用其短暂的一生所能完成的,而是综合了自佛教初入中国直到隋唐,总共六七百年间,所有佛教徒共同探索追求、共同参与其中的成果。它是一项持久而广泛的群众运动,借由诸宗开宗祖师们的智慧,而有了画龙点睛、临门一脚的功效。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丰厚的群众土壤,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才成为佛教在中国真正扎根繁荣的标志,从此影响久远,并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
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事,也是世界佛教史上的大事,有着不可逆转的必然性。宗派创立,是佛法修行实践的现实需要,是选择法门、修行法门、弘扬法门的必然。现在有人不了解这些,以为宗派理论很繁琐,宗派建立没必要,甚至以门户之见鄙薄之,可说短视无知。没有「宗」,甚至也没有宗的意识,胡子眉毛一把抓,犹如入大海而弃南针,行暗路而迷北斗,美其名曰「兼修兼弘」「圆融无碍」,恰是佛门自掘其根的衰象。
二、中国佛教宗派的演变
中国佛教宗派成立之后,一切的弘法修行都依据各宗的规范而进行。其中唯识宗、三论宗、密宗不数传而中止,律则被「清规」所取代,故八大宗派中相对长盛不衰、影响久远的是天台、华严、禅、净土四家,简称「台贤禅净」。其中天台、华严,因其理论宏富严密,称「教下」;禅则自标「教外别传」,称「宗门」。
在长期弘传的过程中,诸宗教理与行法不可避免地互相涉入,互相影响,但本质上各宗还是保持着本有的特点,这是因为他宗思想融入本宗之前,先经过本宗的解释,完成了本宗化。由此可以证知,中国佛教各宗派理论的完善圆熟,在相互包容开放的同时,有类似「防火墙」的自我保护功能,同时有强劲的力量消化吸收他宗有益的思想,为我所用。
但其中净土宗的情形最为特别:一方面诸宗汇归净土,净土法门的影响日益壮大;另一方面净土失去本来的创宗理论,无法面对诸宗进行本宗化的改造吸收,以致净土一法成为「共宗」的同时,也成为「寓宗」,成为最不具宗派特色的最大的「宗派」。
所谓诸宗汇归净土,乃是由于时代的推移,众生根机难以适应诸宗自力修行的法门,而纷纷转入念佛求生极乐:一般人不要说按天台宗「一念三千」的理论修持一心三观,或按华严宗「十无碍」修持法界圆融观,即使只研读、理解其宗派理论,也缺乏心力与智慧。禅宗则更因法门高峻,直接上上根机,令人无从下手。故大约从诸宗创立不久,乃至诸宗创立之初,诸宗大德就开始或作疏宣扬、或实际兼修净土法门了。如著名的天台宗智者大师,在生有净土的疏释,临终瑞相昭著往生极乐。经此示现,此后天台一家皆修净土,而有「台净不分家」之说。其他如华严、禅、律诸宗大德自行化他,也多求生西方,数不胜数,以致形成诸宗汇归净土之风潮;降至明清,已然是净土一家统领诸家,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成为整个佛教的代表;现代的佛教徒则百分之九十以上皆修弥陀净土法门。
然而诸宗汇归之后的「净土宗」,也大大削弱了当初善导大师所创立的净土宗的宗派特点,不论是在理论建构上,还是在修行仪则上,都明显地依附圣道诸宗进行,掩盖了净土宗「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之根本特色。这是因为大约唐末宋初之际,创立净土宗之根本教典,如善导大师《观经疏》、道绰大师《安乐集》、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在中国失传,以致后人失去依准,自修弘化皆不得不权附他宗。
直到清末民初,由杨仁山居士从日本请回善导大师《观经疏》、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清晰而完整的净土宗宗派理论,以及由此理论支持的修持方法,才渐渐呈现出来。
现代交通方便,资讯发达,除了传统佛教,其他如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人们也都很容易接触到,「人间佛教」也成为一时之新。藏传佛教讲究传承清净,故其宗派特点依然鲜明,这是非常难得的传统。但现代人心粗气浮,似乎难以适应精密的理论抉择,而习惯于快餐式进食,故只要有人随便举出一部经典,或宣扬某个法门,立即就可以吸引大量的人众。人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宗」,也无心寻「宗」。可是对于一个严肃的修行者来说,必然不肯如此草率盲从。诸宗汇归净土,净土宗必须复其独立完整的本来形态,才能使衰靡已久的佛教重竖脊骨──此为当今佛教的时代课题。
三、宗的定义
法相宗的窥基大师(玄奘大师的弟子)
在《大乘法苑义林章》当中解释:宗,为「尊」「崇」「主」之义。尊,至尊至上;崇,特崇特仰;主,统领一切。引申即为「独尊」「统摄」「唯一」「最胜」等义。
八万四千法门,有尊、有崇、有主,才有宗;否则就没有宗。
据此,我们可以简单定义:在佛说的一切法门中,独尊某一法门为主,并以此法门统摄其余所有法门之教义体系,即称为「宗」。
四、宗的特性
由宗的定义,可知宗有以下几重特性:独尊性、统摄性、体系性。
1.独尊性
独尊某一法门为主,唯一而无二,不可能有与之并列、平等的法门存在。
如国无二主,比喻一国不可能有二王。在一宗之内,也不可能有两个平等、并齐的法门。如禅宗独举「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净土宗独举念佛。这样才能立宗,不然宗就不能成立。
但这并不是因为要立宗才有的武断主张,而是因为经中本有此义,故据而立宗。比如《法华经》说「唯此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天台据此而立宗。《无量寿经》称赞阿弥陀佛「我建超世愿」「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诸佛中之王,光明中之极尊」,净土依此而立宗。
2.统摄性
以此独尊无二的法门,统摄其余一切法门。
这样就能很好地兼顾佛法的整体。同时,这个宗派才能建立起来。如果在法义上不能高屋建瓴地统摄其他法门,那就无法独尊无二。
比如小乘和大乘相比,小乘要独尊,尊不起来,小乘心量也小,证果也小,怎么能够统摄大乘呢?大乘就可以统摄小乘。
大乘里面又有种种不同:有渐法、顿法,有权法、实法,有偏法、圆法。总是顿法、实法、圆法统摄渐法、权法、偏法。
3.体系性
为了达成统摄,必须有系统的安立,以使一宗之内,所有法门,依其相状、地位、价值、作用等,各安其位,形成整然而严密的体系。
有了这个体系,才能保证自宗法门处于独尊的地位,同时维护佛法的整体性,以使佛一代所说法门各各都有其相应的位置。如此,左右逢源,进退自如,建立一家理论,指导行人修学;否则,支离破碎,漏洞百出,宗都建立不起来,如何指导修行。
五、成熟完整意义的宗
宗派的建立,有一个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起初源于个人修学的需要,进而成为指导大众修学的需要;起初源于对一部或少数几部经典的研究,进而扩及对佛说一代教法的分判整理。成熟完整意义的宗,必然具有独尊性、统摄性、体系性;否则的话,就是不够成熟。
起初创宗的大德,本于自我修学佛法的特别感悟,进而悲心愍众,弘扬此法门,所以才要立宗;并非为显示我能,独立门户。除了佛万机普育,万法并开,诸宗大德弘法,皆是各有所主,各化有缘,也就是各有所宗之法门,以摄化与此法门有缘的众生。
立宗原为弘法,弘法必有所宗:为突出我之法门,故有「独尊性」;为兼顾其余法门,故有「统摄性」;为使自他一切法门整然有序,故有「体系性」;系统安立,不容破坏,故有「排异性」,如生命体之排异功能。
系统安立,要保持它的稳定性。一旦破坏,系统散架,就无所谓独尊,也无从弘法。
一个生命体,跟它相应,它就接受;若不相应,它就排异。比如接骨,安钢板,与原身不同质,身体就会排异。成熟完整意义的宗派,是活的,就像生命体一样,有它本身的生命和能量流动,自然就有排异功能,不然就不成其为指导学人修行的活宗,而是死物。
虽说排异,但因为是在对一代佛教已有系统安立的前提下的排异,仅为保证本宗法义纯正的施设,所以不会影响佛教整体。
中国佛教诸宗的建立,很好地起到了突出自我法门、兼顾一切法门的双向功能,便利众生各择有缘法门修行,弘法大业得以有序进行;实为中国祖师之伟大创举,智慧结晶。
突出我宗法门,依止这个法门有缘的众生就能信心百倍;兼顾其余法门,就为他宗预留了推展的空间。这样虽说有八宗,不但不会彼此掣肘,反而目标一致,如分兵合作,协同作战,佛教整体弘法大业才会有序进行。纵观中国佛教宗派的成立、发展、演变历史,只有和谐相处,相生共荣,从来没有教派纷争,更不必说流血冲突,充分实证了佛法的空性真理及慈悲精神,反映出佛门祖师的悲智双融,自利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