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净土宗,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宗」,它的定义是什么,它的特性是什么,要素有哪些,等等。
对「宗」有了正确了解之后,调子就定下来了;有了调子,就可以拿来作为尺子,一比量──善导大师的思想符合这个定义、这些特点,才是净土宗。调子定下来了,就不会偏,解题就是起这个作用。比如,要了解苹果,就要了解它的内涵、外延,要了解它和水果的关系,就先要说明什么是水果,然后再说苹果,两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一、宗的定义
宗,为尊、崇、主之义,引申有独尊、统摄、唯一、最胜等义。亦即:在佛说一切法门中,独尊某一法门为主,并以此统摄其余所有法门之教义体系,即称为「宗」,也称「宗派」。
「宗,为尊、崇、主之义」,这是窥基大师在《大乘法苑义林章》中解释的。窥基大师用「尊」「崇」「主」三个字说明「宗」字,这是字义,是从汉字学角度来说明它的意思。
「引申有独尊、统摄、唯一、最胜等义」,尊、崇、主就是这个意思:尊是独尊的;主是唯一的,也是最胜的,主能统摄臣属。
宗有这几项涵义,据此,后面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定义。
「在佛说一切法门中」这一句,是说明建立宗派的范围:不是说净土宗就只讲净土法门,而是以整个一代佛教作为立宗的基盘。「在佛说一切法门中,独尊某一法门为主」,净土宗就独尊念佛为主,禅宗独尊明心见性为主。
「并以此统摄其余所有法门之教义体系,即称为『宗』,也称『宗派』」。首先,宗其实是一个教义的体系,它的基盘是一代佛教;其次,一代佛教里有一个主的法门,净土宗就以念佛为主;第三,主的法门必须对所有法门有统摄关系。这样,一个宗派就建立起来了,它有体系性,非常科学。
二、宗的特性
由此可知,宗有这样几重特性:
一、独尊性──独尊某一法门为主,唯一而无二,不可能有与之并列、平等的法门存在。
二、统摄性──以此独尊无二的法门,统摄其余一切法门。
三、体系性──一宗之内,所有法门,依其相状、地位、价值、作用等,各安其位,形成完整而严密的体系。
第一,独尊性。独尊某一法门为主,唯一无二,没有与之并列、平等的法门存在。在宗派之内,一定有主的法门,这是独一无二的,最高峰的,没有和它平等的法门存在。
大家听了会觉得很奇怪:「都说法法平等,你讲的怎么不一样?」这是两个概念,没有宗的时候才这样讲。有宗了就不一样,一定有独尊性,不然不成为宗。每一个宗都一样,禅有禅独尊的,法华、华严等都有独尊的,净土独尊念佛。
第二,统摄性。依此独尊无二的法门,统摄其余一切法门。
第三,体系性。在一宗之内,所有的法门,依其相状、地位、价值、作用等,各安其位,形成完整而严密的体系。
什么叫相状呢?就是大乘、小乘,顿法、渐法等等。所有法门,在整个佛法中,各自是站在什么地位上,它们各自有什么价值,作用如何,每一个都按照它的位置而安立,这样形成完整而严密的体系:这就是体系性。
以宗的定义和体系性判断,善导大师这一系思想才够净土宗这个资格。
下面的图表说明宗的三个特性。
三、立宗要素
宗,为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之后所形成。教理上完整意义之宗派,必须具有宗派名称、教相判释、正依经典、法脉相承,简称「宗名」「教判」「经典」「相承」,此为一宗成立之要素。
佛教在印度没有宗,宗是在中国才形成的。
关于一宗成立之要素,后面「教判」「经典」「相承」三章的内容会详细地展开。
下面的图表说明立宗的四个要素。
四、略谈中国佛教的「宗」
我们看补充资料:〈略谈中国佛教的「宗」〉。这是我写的一篇文章,登载于净土宗网站和《净土宗》简报2013年3月期,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因为它和第一节的内容很有相关性。
〈略谈中国佛教的「宗」〉的内容分成五点:
- 第一,中国佛教宗派的成立;
- 第二,中国佛教宗派的演变;
- 第三,宗的定义;
- 第四,宗的特性;
- 第五,成熟、完整意义的宗。
(一)
中国佛教宗派的成立
普通人说话、做事、写文章都要有宗,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佛教修行当然更要有宗──有所宗才有主心骨,才能左右逢源、贯彻始终,不会自乱阵脚、进退失据。
这是宗的重要性。
有宗就是有主旨、目的。任何事都要有宗,比如写一篇文章,也一定要有宗。修行,有了宗就有了主心骨,就像人有脊梁一样,遇到任何的言语、评论,你就会左右逢源,不管是左是右,都会在源头的地方契合,都会归到源头。
修学净土宗,我们以阿弥陀佛本愿为主心骨,不管人家怎样说,我们都不会动乱;同时,不管怎样千变万化,都会汇合到阿弥陀佛本愿这个源头上,我们就不会动摇,也会贯彻始终──从初发心修学这个法门,到人生的终点,都贯彻在宗的立场上。这样就不会自乱阵脚、进退失据。所谓进退失据是指什么呢?就是没有宗,没有宗就会被别人的言语所左右,说东好往东偏,说西好往西偏,没有方向感。
这是说明宗的重要。这还不是宗派意义的宗,只是一般性地讲宗的意思。
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最初是经典翻译,往往译场同时也是教学的地方,译出一本便讲学一本、流通一本。这时候还很单纯,没有什么宗不宗的问题。
翻译一本经,译师翻译的时候有讲解,有证义。有很多人在一起合作,边翻译边讲解,讲学译本就会在市面上流通了。比如,翻译《阿弥陀经》,在翻译的时候,鸠摩罗什大师肯定有所解释,这本经典翻译出来之后,就会流通到市面上去。那个时候还比较单纯,一本一本地翻译,数量很少,就是翻译、流通、讲学而已,还没有宗派这个问题。
但随着经典翻译的累积,情况变得复杂起来:
一是佛教经典法门很多,号称八万四千,浩若烟海,一般人不可能都学,要如何选择。
这么多经典都是佛讲的,那怎么选择呢?就要说明自己怎样选学某部经,选修某个法门。
二是诸经典法门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要如何分判决择,理出头绪。
虽然经典都是佛说的,但里面差别很大,因为佛是对机说法,要如何分判、抉择,理出头绪,也是实际的问题。
三是人师教学的不同,同一部经典往往有不同甚至矛盾的解释,学人又要依何为准。
经典传出来之后,流通在外,很多人在解释、演绎、教学,而且各不相同。同样一部经典,互相之间往往有不同甚至矛盾的解释,有人这样解释,有人那样解释,后学的人要以何为准,要怎样学习呢?比如,这么多经典,选学哪一部?为什么学这一部?要怎么学这一部?《法华经》要怎么学?《阿弥陀经》要怎么学?问题很自然地就出现了。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个修行人,必然会在心中反复地询问:我要修行哪一个法门?为什么要修这个法门?怎么样修这个法门?又如何看待其他法门?
如果大家踏踏实实修行过,这些问题都曾经存在,我本人学习净土法门也是这样。
现在资讯很发达,电脑一打开什么都有,南传的、北传的,藏传的、汉传的,小乘的、大乘的,这个宗、那个宗,有这么多,要选哪一个?怎么选择?你会反复地询问:「我要修行哪个法门?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法门,理由何在?我怎样去学这个法门?跟着谁学?以什么为标准?又如何看待其他法门?我学这个法门能放心吗?能安心吗?」每个修行人心里肯定会反复思考这些问题。还有人会跟你说:「我这个法门比你的更好,你怎么那么执着,你也可以学我这个法门嘛。」今人、古人都一样,像这些问题都存在。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化解,你走不过去。
起初这只是个人的事,带有随机性;但当这些问题成为普遍性、而普遍觉醒了这种意识时,整个佛教界便萌生了「创宗运动」。终于,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到隋唐时期形成中国佛教大乘八宗。这八大宗派,其实是为大众提供了八套指导修行的理论系统。
每个修行人都在考虑这些问题,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有「宗」来解决这些问题,不然问题解决不了,就是一团粥。
创宗不是短时间的事情,也不是少数人的事情,是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很多人的努力。因为大家修行都存在这些问题,慢慢地,师资的培养、教义的研修累积到一定程度了,到隋唐时代才顺势开出大乘八宗。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八大宗派为大众提供了八套指导修行的理论系统。因为每个人都存在这些问题,有智慧的大德祖师就建立一套系统,用这套系统来指导人们修行,不然人会被绊住。
系统是什么意思呢?就好像导航系统,有美国的GPS、中国的北斗,还有俄罗斯的、欧洲的,好几套,每一套都有它的长处和特点。八大宗派就是八大系统,指导每个人怎么去修行,都有规范。如果你不了解,会觉得宗派是多此一举;你了解了,就会觉得这是必不可少的。导航系统有几种,你可以选择。如果你一家都不选,就在地上跑,用肉眼看,那顶多看五百米。你如果和导航系统衔接上了,整个地球都清晰可见了。有了宗派,八万四千法门都在系统之内,修行之路该怎么走就很清晰,所以创宗非常有必要。
佛教宗派,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所形成的特有现象,亦是中国佛教之根本特色。
佛教宗派在印度是没有的。中国佛教的根本特色,就是宗派佛教,这是在中国环境、因缘的情况下必然有的现象。
说到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人们往往关注的是那些开宗立教的大祖师的作用与贡献,这本无可厚非;但更本质地来看,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绝不止是几个屈指可数的祖师用其短暂的一生所能完成的,而是综合了自佛教初入中国直到隋唐,总共六七百年间,所有佛教徒共同探索追求、共同参与其中的成果。它是一项持久而广泛的群众运动,借由诸宗开宗祖师们的智慧,而有了画龙点睛、临门一脚的功效。
讲到开宗立教,肯定要讲天台宗,智者大师是开宗祖师;而净土宗,善导大师就是开宗祖师。八大宗派开宗的不仅仅是八位祖师,宗派创立是一个浩繁的工程,历时六七百年,涉及到所有佛教徒。在开宗之前,虽然有很多人在做,但是并没有把宗派完整地显现出来。时机因缘一到,祖师出来画龙点睛,一点──活了,临门一脚──进了,宗派就创立出来了。佛教宗派的创立是这么一个过程。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深厚的群众土壤,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才成为佛教在中国真正扎根繁荣的标志,从此影响久远,并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
如果没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怎么能说宗派佛教是中国佛教的根本特色呢?又怎么能说它是中国佛教繁荣的标志呢?又怎么能说它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成果呢?宗派佛教就是在这六七百年间逐渐推演,逐渐成长,成为中国佛教真正扎根、繁荣的标志,而且有这样深厚的基础,影响久远;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深受影响。而且地域广大,从中国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印度是佛教的祖国,中国成为佛教的第二故乡。
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事,也是世界佛教史上的大事,有着不可逆转的必然性。宗派创立,是佛法修行实践的现实需要,是选择法门、修行法门、弘扬法门的必然。
宗派佛教是祖师智慧的结晶。只要想修行,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中,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结局,这是选择法门、修行法门、弘扬法门必然的结果。在这三个过程中,我们选择法门要依靠宗派理论的指导,修行法门也要依靠宗派理论的指导,自信教人信、弘扬这个法门,也离不开宗派理论系统的指导,佛教宗派的创立有它的必然性。
现在有人不了解这些,以为宗派理论很繁琐,宗派建立没必要,甚至以门户之见鄙薄之,可说短视无知;没有宗,甚至也没有宗的意识,胡子眉毛一把抓。
这可以说是短视无知,目光非常短浅;也不了解历史背景,不了解佛法生存的必然空间,不了解中国佛教一定要这样走。他对这方面不了解,没有宗的概念,说自己没有依哪个宗,甚至没有宗派的意识。他不知道一定要有宗,连这个意识都没有,那他在修行上根本还没有起步,就是很模糊的,「都是佛讲的嘛」,这叫「胡子眉毛一把抓」。
犹如入大海而弃南针,行暗路而迷北斗,美其名曰「兼修兼弘」「圆融无碍」,恰是佛门自掘其根的衰象。
驾船驶入大海,把指南针丢掉了,大海茫茫,你怎么办?这叫「入大海而弃南针」。佛法浩若烟海,你来修行,说不要宗派,八套宗派系统一套都不要,这就是把指南针丢掉了。「行暗路」比喻自己没有智慧,如同在黑夜里,修行的路是迷暗的。夜晚本可以靠北斗星指示方向,但是北斗星被遮住了,方向就迷失了。
这是佛门自掘其根的衰象,还自己夸大其词,看不起祖师,认为祖师「多此一举,搞门户之见,创立宗派,还搞得不圆融。应该兼修兼弘」。问他什么叫「兼修兼弘」,他说:「我又想修圣道门在这个世界成佛,又想修净土宗到净土成佛。」这不是矛盾的话吗?你想修净土宗,到净土成佛,就不在这个世界成佛;你想修圣道门,在这个世界成佛,那就不在净土成佛。想修净土往生,又不想往生,这怎么兼修?当然,用意是好的,但方向不够明确。这样的「圆融无碍」恰恰有了障碍。
各个宗派的创立反而是圆融无碍。因为宗派的创立是以整个佛法作为基盘的,每一个法门是有安立的,宗派本身是圆融的。宗派有一个为主的法门,并不是把佛教这个系统破坏了,还要比较高低──不是这样的。
佛教到了今天,佛法衰微的表像之一,就是没有宗的意识。我们之所以学习善导大师的宗派理论,讲学《净土宗概论》这本著作,就是唤醒大家「宗」的意识。因为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很茫然,所以我们也有楷定古今的必要性,也有立「宗」的必要性。当然,这不是说我们现在要来创宗,善导大师已经创立了净土宗这个宗派,我们也不是那种根机。这是说,对于宗,它全体的形象、特质,我们要正确地了解。这就像在大海上航行有指南针、晚上走路有北斗星。这样,我们心中就明确,就有方向。特别是弘法布教的人,一定要有宗学理论的素养。
(二)
中国佛教宗派的演变
中国佛教宗派的演变大约有四个方面:
- 第一,彼此消长。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三论、唯识、密宗、律宗这几个宗派比较弱,台、贤、禅、净这几个宗派比较盛,是消长关系。
- 第二,互相渗入。在教理、教义方面,有互相渗入、互相影响的关系。
- 第三,诸宗归净,汇归净土。
- 第四,净土宗本身成为「寓宗」。当然,到了这个时代,净土宗新的因缘出现,祖典回归了。
中国佛教宗派成立之后,一切的弘法修行都依据各宗的规范而进行。
各宗派以各自的宗派理论在弘扬,指导学人修行。在这种情况下,宗派理论在弘法中的巨大成果、显着功效就展现出来了。离开八大宗派,要弘法几乎没有空间,没有完整的系统理论,个人发表观点来讲经说法,和宗派理论不可匹敌,就像个体户和大集团公司比较,那没法比。
其中唯识宗、三论宗、密宗不数传而中止,律则被「清规」所取代,故汉地八大宗派中相对长盛不衰、影响久远的是天台、华严、禅、净土四家,简称「台贤禅净」。其中天台、华严因其理论宏富严密,称「教下」;禅则自标「教外别传」,称「宗门」。
戒律是佛法共同的基础,它传到中国之后,受地域、历史、重视程度等方方面面的影响,逐渐被「清规」所取代,就是丛林百丈清规。
在长期弘传的过程中,诸宗教理与行法不可避免地互相涉入,互相影响,但本质上各宗还是保持着本有的特点,这是因为他宗思想融入本宗之前,先经过本宗的解释,完成了本宗化。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宗派间互有影响,各宗都吸取他宗长处,为我所用;但它吸收进来后,经过自己消化,按照自己的宗派理论,有自己的说法,一定要回归到自身的宗派理论上,仍然保留了本宗的本质特点,不会改变。
由此可以证知,中国佛教各宗派理论的完善圆熟,在相互包容开放的同时,有类似「防火墙」的自我保护功能,同时有强劲的力量消化吸收他宗有益的思想,为我所用。
什么是相互包容开放呢?因为各宗都有体系性,在这个体系中,除自宗所主法门之外,其他法门各有一个安立系统,这样就是包容。
但其中净土宗的情形最为特别:一方面诸宗汇归净土,净土法门的影响日益壮大;另一方面,净土失去本来的创宗理论,无法面对诸宗进行本宗化的改造吸收,以致净土一法成为「共宗」的同时,也成为「寓宗」,成为最不具宗派特色的最大「宗派」。
为什么说净土宗失去了本来的创宗理论?每一个宗派的创立都有它完整的系统理论,净土宗有善导大师的《观经疏》、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等等。可是这些著作流失了,其他宗派的理论、行法、观念汇归净土,把它们本宗的一些气息带进来了;带进来之后,净土宗没有完整的系统理论来消化、吸收它们,没有改造、吸收的过程。这样,净土宗本身的特色就隐没了,就成为了「共宗」。大家都来汇归净土,学天台的也求生净土,学华严的也求生净土,修禅的很多人也求生净土,净土宗不就成为一个共同的宗派了吗?宗派都有各自的个性和特点,可是净土宗成了「共宗」,就没有特点了。它又成为「寓宗」,就是寄附于天台、禅等宗派。
净土宗曾是这么一个状况,成为最不具宗派特色的最大宗派。净土宗很大,人很多;但是,在骨干建立方面,从完整宗派的理论意义讲,净土宗处于一种隐没状态。这段历史,大约是从唐末、五代十国,一直到清末、近代、现代,大约一千多年。
所谓诸宗汇归净土,乃是由于时代的推移,众生根机难以适应诸宗自力修行的法门,而纷纷转入念佛求生极乐。
修禅、天台、华严的,都念佛求生西方,这是因时代、根机的不同而产生的结果。
一般人不要说按天台宗「一念三千」的理论修持一心三观,或按华严宗「十无碍」修持法界圆融观,即使只研读、理解其宗派理论,也缺乏心力与智慧。
这些宗派的理论建设都比较繁密,好处是广大精微,有深度;不足的地方是一般人学不明白,读懂就不容易。这是台、贤二宗的特点。
「一念三千」,就是在一念心中具摄三千现象,宇宙法界一切都融摄在这一念当中。一心三观,就是在修行中,当下即空、即假、即中。空观、假观、中观这三观有次第观、不次第观,不次第观是当下同时具足。这些修行理论、方法都很严密,一般人很难修学。
华严的「十无碍」思想读起来确实很过瘾,它是赞叹佛功德和广大无碍的圆融智慧,它度化众生的方便善巧听起来很好,会让人内心非常景仰佛陀伟大的智慧,确实会让人对三宝充满信心;但是落实下来是很难的,理解起来也要一定的脑力。
禅宗则更因法门高峻,直接上上根机,令人无从下手。
禅宗则直接上上根机,令人无从下手,无从措心,对一般根机来讲比较困难。
故大约从诸宗创立不久,甚至诸宗创立之初,诸宗大德就开始或作疏宣扬、或实际兼修净土法门了。如著名的天台宗智者大师,在生有净土的疏释,临终瑞相昭著往生极乐。经此示现,此后天台一家皆修净土,而有「台净不分家」之说。
天台和净土不分家了。怎么不分家?天台的人都修净土,因为他们的祖师智者大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天台的子孙没有不求生西方净土的。净土宗的人怎么和天台也不分家呢?善导大师思想在历史上曾一度失传,净土宗的人几乎都用天台宗的教理、教判来解释净土教义,所以净台也不分家,融到一起了。
其他如华严、禅、律诸宗大德自行化他,也多求生西方,数不胜数,以致形成诸宗汇归净土之风潮。降至明清,已然是净土一家统领诸家,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成为整个佛教的代表;现代的佛教徒则百分之九十以上皆修弥陀净土法门。
诸宗汇净是一个历史过程。八大宗派在唐朝建立,诸宗归净的过程,从创宗开始就有端倪,从宋代开始往后越来越明显。
现代佛教徒则百分之九十以上皆修弥陀净土法门。要是出去问一问「你是什么宗派?学什么法门?」多数人可能搞不清楚,要是问急了,会说「我学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寺院的围墙上都写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历史上,禅宗是很发达的。禅宗是最有中国化特色的宗派,很多寺院都称什么什么禅寺。现在,不管什么禅寺,一定有念佛堂。
然而诸宗汇归之后的「净土宗」,也大大削弱了当初善导大师所创立的净土宗的宗派特点,不论是在理论建构上,还是在修行仪则上,都明显地依附圣道诸宗进行,掩盖了净土宗「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之根本特色。
这一段里的「净土宗」打了一个引号。为什么打引号?因为它在净土宗的骨干框架方面不具备净土宗的特点,所以大大削弱了善导大师所创立的净土宗的宗派特点。「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是净土宗的根本特色,是骨架。只有善导大师的教法才提出这两句话、八个字。翻开中国一千多年来有关净土的教着,都没有这八个字;这八个字是善导大师系列著作中才有的。这一千多年来,历经唐末、宋、元、明、清,净土的着疏很多,但都没有这八个字。在理论建构上,都依据天台和华严;在修行仪则方面,毕竟经过善导大师陶化、法润,也是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可是,对于念阿弥陀佛,解释方法又不一样,天台用「观」来解释,禅用「净」来解释。所以,在修行仪则方面,净土宗也受了圣道法门的影响。现在大家常提到「念佛要达到功夫成片,要达到清净心」,那都不是善导大师的说法,都不是净土宗的说法。「本愿称名」,没有要求一定要以清净心称名,没有要求一定要达到某种功夫称名──那都加了一个首码;称名,依阿弥陀佛本愿,口称名号就可以。
这是因为大约唐末宋初之际,创立净土宗之根本教典,如善导大师《观经疏》、道绰大师《安乐集》、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在中国失传,以致后人失去依准,自修弘化皆不得不权附他宗。
老祖宗的家业──文献、根本祖典失传,以致后人失去了依准,自修、弘化皆不得不权附他宗。形势因缘就是这样。
任何宗派都一样,祖典失传了,一定会没落。教派要兴起,一定要有文献、祖典,尤其是创宗的根本教典必须要恢复。
天台宗也经过这样的过程:经过会昌法难、五代十国的战乱,天台智者大师的法华三大部在中国也都失传了,那个时代的人也都不了解,所以讲经说法也都不发达;到了宋代,又从韩国请回了法华三大部,到四明知礼大师天台宗又中兴起来。
一个宗派如果没有教典,法脉传承中断了,就一定会没落。
律宗也是一样,道宣律师也有三大部,律宗在宋代元照律师时有中兴,后来这些也都失传,失传了就没办法弘扬了。即使像蕅益大师、莲池大师,在这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和研究,也弘扬律学,但是和道宣律师的南山律相比还是有相当的差距。也是在民国时期,律宗的经典传回来之后,弘一大师就有看到,而着《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他对南山律的研究、解释,和民国之前的比较起来就不一样,他有新鲜的气象。这一定和该宗派的教典、仪式相关。不管是自修还是弘化,都要有理论指导。
那净土宗呢,是因缘吧,在修行仪则方面,总是受诸宗的影响,权附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方便权巧、暂时、过渡、替代性地依附于其他宗门。
直到清末民初,由杨仁山居士从日本请回善导大师《观经疏》、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等等清晰而完整的净土宗宗派理论,以及由此理论支持的修持方法才渐渐呈现出来。
修行方法、实践是由一个理论系统支援的。比如净土宗,善导大师判定正行和杂行,五种正行中又判定正定业和助业,这都有一套理论来支持。为什么要提倡本愿称名?为什么这五种是正行?为什么专修念佛之人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这个修持方法有它的理论支持。天台宗也一样,一心三观有它的理论系统,有「一念三千」的理论来支持这种修行方法。如果没有理论系统,修行的法门、仪则、方式、方法就缺乏基础,修行的功效、力量就很薄弱。
修学净土宗,如果缺乏善导大师清晰的理论,就要用禅、天台或华严的理论来作旁释,修持方法也一定是模糊的。我们现在讲专修念佛,心里很清楚,很明了,非常清晰,因为有一个非常完整、系统的理论来支援。称名为什么称为正定业?称名为什么百分之百往生?「顺彼佛愿故」,这就很明了。「称名这么简单,这么卑劣根机的人念几声佛就能往生,谁相信啊?」如果没有理论、教着来支持,全世界没人会相信,你当下信心就破碎了。善导大师为建立称名必生的信心,在《观经疏》「三心释」中说道,即使是阿罗汉、菩萨,乃至十方诸佛,说造业众生念佛不能往生,都不动摇。这让我们称名必生的信心非常坚固。
现代交通方便,资讯发达,除了传统佛教,其他如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人们也都很容易接触到,「人间佛教」也成为一时之新。藏传佛教讲究传承清净,故其宗派特点依然鲜明,这是非常难得的传统。
对藏传佛教,我没怎么研究、了解,不过多多少少接触过一些,它很讲究传承清净,修学者都知道他的祖师从哪里来、是哪一派的。传承清净是很好的传统,使它有一个非常稳定的架构,对历代的祖师都非常崇仰。怎么叫传承清净呢?就是不染污,它的教法必然纯净不杂地传授下来,这就有效果。密宗往往说某某人就是文殊菩萨化身,它和汉地不一样。汉地很少说某某人活着的时候是某某菩萨,汉地的人都很难理解:「这不就是一般人吗?说他是观世音菩萨化身,或者某某菩萨化身,他有什么神通道力?说某某是阿弥陀佛化身,阿弥陀佛化身来了,你就这样对待他?」汉传佛教不这样,都是大德往生后才说他是某某佛或菩萨化身。但是,这一定有教理上的说明,有它的解释、规范,可以得法的利益,这不虚假。
要怎么去理解传承呢?传承就像竹竿一样,所谓「竹竿传承」。比如,我有一根竹竿,推到你身上,我的手是发力点,我的力量通过这根竹竿到你身上后,你身上就有一个受力点。从我这里到你那里,这根竹竿就有传承。你那里的力量从哪里来?简单地看是从竹竿来的;但是,推本求源,力量是从我手上发过去的,通过这根竹竿就传过去了,这样一脉相承传下去,力量就到了你身上。这个传承的关系,不管传承过程当中是什么人,是显现凡夫形态或其他什么样的,只要传承关系清晰,受力的人就能得到利益。从这个简单比喻可以看出,传承很有力量。藏传佛教讲究这一方面,这是很好的传统。
但现代人心粗气浮,似乎难以适应精密的理论抉择,而习惯于速食式进食。
现代人生活节奏相对快,心粗气浮,事情也多,习惯于速食式的进食,似乎难以适应精密的理论抉择,这是时代特点。在过去农耕时代,大家都慢悠悠的,走路像老牛甩着尾巴摇摇晃晃,心比较静定一些。现在都市里,车一辆快过一辆,稍微开慢一点,后面的人就急死了,喇叭直按;还有快速的铁路,高铁、动车。
故只要有人随便举出一部经典,或宣扬某个法门,立即就可以吸引大量的人众。
大家都希望速食式地解决问题,也不会去选择,也没有这样的基础,根性、时代就是这样。现在五花八门的说法很多,就有与之相应的人。现在卖东西,什么都卖得掉,往那里一坐,拿一堆土疙瘩放旁边,就有人来问土疙瘩是怎么回事,只要有人卖,就有人买。假冒伪劣的东西根本没有用,也有人去经营。物质上、精神上、信仰上都是这样,这是知见稠林。
凡夫在这个时代很难遇到正确的法,就看各人的缘分。你能遇到一个正确的法,能遇到让你得益的善知识,那是你过去的因缘福报;不然很难遇到。
人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宗」,也无心寻「宗」。
对于宗学理论意义上的「宗」,一般人不知道,也无心寻宗,也没有这样的心思和心情去依完整的宗派理论来建立修行。就是遇到什么算什么,网路一打开,看到某个法师觉得比较有缘,就学他的了。
可是对于一个严肃的修行者来说,必然不肯如此草率盲从。
什么叫「严肃的修行者」?面对这么多法门,他要有一个完整、严密的取舍。在唐朝时代,诸宗大德为什么要建立宗派?因为他们都是非常严肃的修行人,他们总有一个交代,自己也好,弘化劝他人也好,必须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作指导。
诸宗汇归净土,净土宗必须复其独立、完整的本来形态,这样才能使衰靡已久的佛教重竖脊骨:此为当今佛教的时代课题。
这是一句结论的话。
「诸宗汇归净土」,为什么诸宗要汇归净土?就是诸宗依照本宗的修持方法,已不能使普通大众得到法门利益,诸宗力量不够了,所以要依靠净土,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八个宗派就像房子的八根柱子一样,本来是八根柱子支撑着一所房子,后来七根柱子对净土宗说:「我们支撑不住了!我们靠你,把你当中柱。」结果净土宗说:「我也靠不住,我要靠你们!」这间房子就倒掉了!所以,七根柱子要靠净土,净土就一定要独立起来。让净土宗丰富、充实、独立起来,这是挑起重任,这是因为各宗各派都要倚仗净土法门,这不是标榜自己、打击人家。
隋唐时代有很多高人,法势特别兴盛,也不存在诸宗汇归净土的问题。而现在大家都倚靠净土,如果净土宗再不能给大家信心,说「我也不行」,那怎么行!就像开车一样,一辆车上坐了四个人,你问司机:「这条路怎么走啊?」司机说:「对不起,我也不知道。你们看往哪里走?」车上几个人都靠司机,司机说「我也不知道」,那整个车上的人不就完了吗?诸宗汇归净土,净土宗再不独立,不就散架了吗?
你说净土宗要独立,你想独立就能独立吗?大家在迷失的道路要靠你,你自己手一举高,但你本来就不知道路,要靠你也靠不住。
这就是历史因缘,善导大师的著作回归本土面世,我们一看,两眼放光,这下靠得住了!这是给整个佛教带来希望和利益,是当今佛教的时代课题。这样佛教就有脊梁骨了,出去说话就有力量了。
不管怎么样,修行的人对自己本宗的法门,对自己的信仰,如果没有这种坚实的信念,怎么去教化人家?你是一个传法者,高喊:「大家都来学佛吧!学佛很好啊!」
「怎么好啊?」
「你自己学就知道了。」
「你证道了没有?你开悟没有?三业烦恼断尽了没有?」
「没有,我在努力学习。」
「今生行不行?」
「佛教修行是长远的,今生是不行的,来生吧。」
「来生到什么时候?多长时间?」
「发菩提心,要『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这样发大心的人是很少的,而且来生怎么保证不退步?来生一定能做人吗?一定能够生在有佛法的地区吗?能够接续上世的善根吗?而且生生增进都没有把握。把佛法修行放在毫无把握的状态下,作为一个严肃的修行者,也是不敢苟同的。
(三)
宗的定义
法相宗的窥基大师(玄奘大师的弟子)在《大乘法苑义林章》当中解释:宗,为尊、崇、主之义。尊,至尊至上;崇,特崇特仰;主,统领一切。引申即为独尊、统摄、唯一、最胜等义。
八万四千法门,有尊、有崇、有主才有宗,否则就没有宗。
据此,我们可以简单定义:在佛说的一切法门中,独尊某一法门为主,并以此法门统摄其余所有法门之教义体系,即称为「宗」。
(四)
宗的特性
由宗的定义,可知宗有以下几重特性:独尊性、统摄性、体系性。
1.独尊性
独尊某一法门为主,唯一而无二,不可能有与之并列、平等的法门存在。
如国无二主,在一宗之内,也不可能有两个平等、并齐的法门。如禅宗独举「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净土宗独举念佛。这样才能立宗,不然宗就不能成立。
这是从哪个角度说的呢?是说宗门在修行当中一定是唯一的。
「法都平等」,这话一听就是没有宗,修行就没有宗骨,抓不住要点。
但这并不是因为要立宗才有的武断主张,而是因为经中本有此义,故据而立宗。比如《法华经》说「唯此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天台据此而立宗。《无量寿经》称赞阿弥陀佛「我建超世愿」「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诸佛中之王,光明中之极尊」,净土依此而立宗。
《法华经》中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三乘教法是方便,汇三乘归一乘,天台据此立宗。如果《法华经》没有这样说,能说统摄三乘、建立宗派吗?所以,依据「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天台才可以立宗。祖师大德立宗都有他们的教理依据。
2.统摄性
以此独尊无二的法门,统摄其余一切法门。
这样就能很好地兼顾佛法的整体。同时,这个宗派才能建立起来。如果在法义上不能高屋建瓴地统摄其他法门,那就无法独尊无二。
一个宗派,如果不能统摄其他法门,就独尊不起来。要是国王不能统领全国大众,怎么能成为国王?比如,净土宗念佛称为正定业,念佛就统摄四个助业:念佛是顺彼佛愿;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是协助,像四个大臣,协助修行人进入本愿称名。念佛为王,统摄四个助行,五个加起来是正行;正行统摄一切杂行、定散万善;杂行,以要门来讲,又可以覆摄一切圣道门的修行:这样就有统摄性,也有独尊性,宗才能建立起来。
比如小乘和大乘相比,小乘要独尊,尊不起来。小乘心量也小,证果也小,怎么能够统摄大乘呢?大乘就可以统摄小乘。
大乘里面又有种种不同:有渐法、顿法,有权法、实法,有偏法、圆法。总是顿法、实法、圆法统摄渐法、权法、偏法。
实,是真实法。权,是方便法。圆,是圆满的教法。总是以顿速的、真实的、圆满的教法,来统摄渐次的、方便的和偏而不圆的教法:这是大乘的通则。
关于小乘和大乘,现代的学术界有人从历史考据的角度,提出了大乘非佛说的观点,说大乘不是佛讲的。这种观点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佛教的境界,是超越世间语言、逻辑和时间序列的。用世间做学问的方法来推测、判断、考证佛教,当然就会存在局限性。这就好像用英语的发音标准和语法规则来衡量汉语,于起步处即已埋下错根。
那么从佛法的角度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其实在佛陀时代,佛陀讲法有种种的形式,有的显说,有的密说,有的人间说,有的天上说,有的龙宫说,说法的地点和方式都是不可思议的。在佛陀时代,虽然大小乘并说,也并存,也有不同的结集者,但是,在佛灭后几百年间,因为大乘的根机还没有普遍成熟,所以大乘经典在人间流行得并不广泛,只是默默地口耳相传,传续下来。大约在佛灭后六七百年间,大乘根机成熟了,大乘经典才纷纷应现在世间。后来考据的人会说「你看,这个时候才有大乘经典」,其实不是那个时候才有,是那个时候根机成熟了,就显现出来了。佛法的显现、流通就是这样,什么时候相应的根机成熟了,相应的经典就展现出来。比如说善导大师的《观经疏》,难道是今天才造出来的吗?显然不是,它原本就有,只是在中国这一千多年来隐没了,因为众生的根机、时节因缘没有成熟,它就传到日本,直到近代才回到中国。
3.体系性
为了达成统摄,必须有系统的安立,以使一代佛教所有法门,依其相状、地位、价值、作用等,各安其位,形成整然而严密的体系。
有了这个体系,才能保证自宗法门处于独尊的地位,同时维护佛法的整体性,以使佛一代所说法门各各都有其相应的位置。如此,左右逢源,进退自如,建立一家理论,指导行人修学;否则,支离破碎,漏洞百出,宗都建立不起来,如何指导修行。
统摄,不是强制命令说「我来统摄」;要达成统摄性,必须要有教理体系,必须要有系统的安立。比如,建制封王,要有体系才能保证王位是稳定的,才能保证国家整个架构是稳定的、国家运转是正常的。这样,一方面保证自宗法门处于独尊地位,同时维护佛法的整体性。
建立一家理论,指导行人修学、弘法,必然会面对不同法门、不同根机、不同学派,一定会有激荡的。在教理、行持方面,大家互相之间一定会辩难,因为这是修持,真理越辩越明。如果没有完整的系统理论,怎么来应对?自己脚都迈不开,你进一步,人家一说又缩回来了。所以,不管是自己修行,还是指导学人修行,都要有完整的理论。否则,没有完整的体系和架构,就支离破碎,必然漏洞百出。这样,宗建立不起来,如何能指导学人修行?
(五)
成熟、完整意义的宗
怎么叫「成熟、完整」呢?比较起来就有不成熟、不完整的。
宗派的建立,有一个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起初源于个人修学的需要,进而成为指导大众修学的需要;起初源于对一部或少数几部经典的研究,进而扩及对佛说一代教法的分判整理。
宗派的建立,一开始不成熟,最后发育成熟。起初源于个人修学的需要:个人要修学,就一定要有个抉择,一定要有个判断、理由,一定要对整个法门有自己的看法、理解。「进而成为指导大众修学的需要」,这就更广泛了。「起初是源于对一部或少数几部经典的研究,进而扩及对佛说一代教法的分判、整理」,这就成熟了。
1.宗具「三性」
成熟、完整意义的宗,必然具有独尊性、统摄性、体系性;否则的话,就是不够成熟。
宗派的创立,经过六七百年的时间,一开始是经典的翻译、解释等等,还没有形成宗;慢慢形成学派,学派还没有成为宗派。学派就好像个人有块地盘一样,宗派是大一统的状况。比如净土宗,虽然是突出净土三部经的,但它的基盘是整个佛教,对整个一代佛教要有个说明,把一代佛教分成圣道门和净土门,圣道门又是难行道;天台宗用藏、通、别、圆这四教来判断一代佛教,然后在其中建立天台宗,称它为「纯圆独妙」的殊胜法门:这样就是一个大一统的状况。学派不像宗派这样,学派只管它这一块,就不够圆熟、成熟。
起初创宗的大德,本于自我修学佛法的特别感悟,进而悲心悯众,弘扬此法门,所以才要立宗;并非为显示我能,独立门户。
祖师是在这种情况下立宗的。比如善导大师立净土宗,并非为了显示他能独立门户,而是知道这个法门是佛陀出世本怀,是怀着大悲大智,要弘扬这个法门,救度众生:是以这个因缘来立宗的。
除了佛万机普育,万法并开,诸宗大德弘法,皆是各有所主,各化有缘,也就是各有所宗之法门,以摄化与此法门有缘的众生。
诸宗大德弘法,都是主某一方面的──主天台、主华严或主禅等等,各化和他有缘的众生;也就是各有所宗的法门,各主一面,以摄化与此法门有缘的众生。
立宗原为弘法,弘法必有所宗:为突出我之法门,故有「独尊性」;为兼顾其余法门,故有「统摄性」;为使自他一切法门整然有序,故有「体系性」。
「立宗原为弘法,弘法必有所宗」,这是两者的关系。建立宗派的目的,不是为了无事找事立个门户,而是为了悲心悯众、弘扬一个法门。
弘法必须要有所宗,一定要有一个宗旨、方向,要有一个主的突破点。宗和弘法,这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为了突出所宗的法门,弘法要突出这个法门的优胜。弘法者本身也有这样的感悟,同时也给别人这样的信心,所以它才有独尊性。
同时,为了兼顾其余法门,要有统摄性。毕竟所有法门都是佛所说的,要兼顾其他法门,就要有统摄性。
为使自他一切法门整然有序,就要有体系性。
这是必然的「三性」的要求。
2.宗的排异性
系统安立,不容破坏,故有「排异性」,如生命体之排异功能。
「排异性」是什么意思呢?宗派整个系统安立之后,不可以对它破坏,否则就散架了,就无所谓独尊,也无从弘法,所以宗有排异性。排异性就像生命体的排异功能。
系统安立,要保持它的稳定性。一旦破坏,系统散架,就无所谓独尊,也无从弘法。
系统安立,要保持它的稳定性,由于弘法的需要,宗派建立的必要性,所以宗有排异性。
比如,天台宗行人要解释天台的理论,在天台宗范围之内,就以智者大师为标准,其他对《法华经》的解释就不予认可。
修学净土宗的人,对《观经》《无量寿经》的解释,对念佛的解释,就一定依善导大师,对他宗的解释就要排斥,不用讳言,肯定不认可它,善导大师说那是「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当然不能接受。所以善导大师要「楷定古今」。
排异性是很自然的,每个宗派都有排异性。打个比喻:
一个生命体,跟它相应,它就接受;若不相应,它就排异。比如接骨安钢板,钢板与原身不同质,身体就会排异。
有人腿碰坏了,接个钢板,钢板跟原来的身体不是同质的,不是他本体的东西,身体就会排异,遇到下雨天就会酸疼,这就是排异。
成熟、完整意义的宗派,是活的,就像生命体一样,有它本身的生命和能量流动,自然就有排异功能,不然就不成其为指导学人修行的活宗,而是死物。
净土宗也好,禅宗也好,建立起一个宗派,它本体是一个生命体,是非常鲜活的一个系统。加入了他宗的观念之后,它们不是一体的,那么本体自然就要排异他宗。
排异性显示一个宗派的圆熟,显示它是活的;不然就是死的。如果是一个死人,铁钉钉进去他也没反应,他没有排异性。一个宗派如果是圆熟、鲜活的,一定不会允许随便什么观念、信仰加入进来,它有个非常完整的系统来维护自身。这是它的优点和长处。
宗派的特性,除了独尊性、统摄性、体系性这三点,其实排异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特性。「排异性」这几个字看起来好像是不包容、排斥异己,会引起误解,所以需要作一些说明。
一个宗派,毋庸讳言,自然是有它的观念、理论、规范,不允许和它相反、相左的东西来干扰,自然会有这种排异性,这是不需要避讳的。同时,这也是显示宗派本身的优胜、长处,不然就不知道痛痒。成熟、完整意义的宗派是活的,像生命体一样,有它本身的生命和能量流动,自然就有排异功能,不然就不能成为指导学人修行的活的宗派,而是死路。
虽说排异,但因为是在对一代佛教已有系统安立的前提下的排异,仅为保证本宗法义纯正的施设,所以不会影响佛教整体。
话说回来,虽然说排异,因为各宗派都是佛教,是在一代佛教已经有了系统安立的前提下所谓的排异,它仅仅是为了保证本宗法义的纯正而有的施设,所以不会影响到佛教的整体。有必要作这样的说明。
3.各宗相生共荣
中国佛教诸宗的建立,很好地起到了突出自我法门、兼顾一切法门的双向功能,便利众生各择有缘法门修行,弘法大业得以有序进行;实为中国祖师之伟大创举、智慧结晶。
宗派的建立,这两点一定都要有:既要突出自己的法门,同时还要兼顾其他一切法门。只侧重一面,就会伤害佛教整体。如果只突出自己的法门,那会伤害佛教整体;如果没有原则性,大家都很好,不突出自己的法门,那么弘法的旗帜都没有,众生也无所依从。
宗派建立有很好的作用,「便利众生各择有缘法门修行,弘法大业得以有序进行」。有这两点作用,学人就方便了,整个弘法事业也都会非常有序。
突出我宗法门,依止这个法门的有缘众生就能信心百倍;兼顾其余法门,就为他宗预留了推展的空间。这样虽说有八宗,不但不会彼此掣肘,反而目标一致,如分兵合作,协同作战,佛教整体弘法大业才会有序进行。
各个宗派尽管讲各自宗派的长处和优点,尽管讲各自的教理、经典依据,这是不相妨害的。有缘的人就能够选择自我修行的法门,心无旁骛。同时,各宗派在整个佛教体系里像分兵合作一样。
纵观中国佛教宗派的成立、发展、演变历史,只有和谐相处、相生共荣,从来没有教派斗争,更不必说流血冲突,充分实证了佛法的空性真理及慈悲精神,反映出佛门祖师的悲智双融、自利利他。
这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派纷争,在教义上是有的,比如说对于学术性、学理性的研讨,甚至是激辩。天台宗就有山家派、山外派,搞了几十年讨论,辩论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哪一个代表智者大师的观法思想。这都是学理上的争论,都是必要的,都是可以的。
关于宗派创立的《略谈中国佛教的「宗」》这篇文章就学习完了。对这篇文章,大家学起来可能会觉得陌生,因为大家对「宗」的观念思考得可能比较少;有关这方面的讨论在学界也是不多的,大家目前对此都比较模糊。我们之所以突出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在净土法门处于风口浪尖,担负着净土宗复兴的任务,也担负着把法门突出来、给众生指明方向的任务。这必然要有一个说法,不管是自修还是化他,都要有比较完整的思路、线索、条理来安排这些,不然就会很零碎。
总之,宗派创立是一个伟大创举,它是不容易的,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大街上如果车很少,就三五辆,那无所谓,大家随便开;现在大街上车很多了,那就要有一套交通法规,否则怎么运行?宗派创立也是如此,经典翻译得很多,法门很多,有很多人在修行,就一定要有一套规则,来保证自修化他有序化、简捷化、有效率。这不是件小事情,这是一个伟大创举。
打个比喻。如果社会是家族式或者部落式的,大家都是老百姓,就可以在一起简简单单地居住、生活。但是,如果要成为一个国家,成为一统的局面,就一定要有制度,要有尊卑,要有王、臣等等的安立,这样才有体系性,才有国家规模。
佛教通过几百年经典翻译、研修,到了隋唐时期,一定要有一个安立。不然,法门有很多,都是散的。各个宗派的创宗祖师都不是简单的人,以他们的智慧和对整个佛法的理解,形成一种判教的系统理论。所以说,安立一个宗派,有它的必然性、逻辑性和大智慧在里面。
(摘自《净土宗概论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