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短文(八)

✦ 地狱之苦

  • 常人闻轮回,犹如手上盐;觉者闻轮回,犹如伤口盐。
  • 《正法念处经》云︰「地狱苦恼,如是极恶,如是坚鞕,如是大苦,如是叵耐,如是苦恼,无异相似,不可喻苦。何以故?无人能说,无人能听。若有人说,若有人听,如是之人,吐血而死。」
  • 往昔一阿罗汉忆及在地狱中所受剧苦,犹恐惧得遍流血汗。
  • 在地狱中,每一秒钟都是剧烈的痛苦、煎熬和折磨,地狱众生的念头,只有「痛苦」,根本容不下第二个念头,那时就算跟他讲吃喝玩乐,也不会理你,更不用谈什么修行。

✦ 人身难得之喻


✦ 惑业难断

  • 《大涅槃经》说:「须陀洹(初果)所断烦恼(见惑),纵广犹如四十里水(须陀洹断见惑,如截四十里流)。」此谓三界见惑烦恼,犹如暴流,纵广四十里,奔流而来,欲令其截断枯竭,何其困难。岂只断惑难,但言伏惑,即已甚难,如四善根之「煖位」,吾人无始至今,犹未能得,遑论初果。不但伏断难,但言解悟(深解为悟),亦已不易,古德多有一生坐破几个蒲团,犹未彻悟,何况吾人席不暇暖?
  • 伏惑断惑之难,尚且如此,何况更断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 断惑证果,往往须经多生多劫。如断见惑,最利者亦须三生,其钝者则须六十大劫。断思惑,则须人间天上七番生死。
  • 若是圆满大乘佛果,进侵尘沙,破无明,成佛道,则须三大阿僧祇劫,乃至无量阿僧祇劫(一阿僧衹,等于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劫是长时单位,分大、中、小,以小劫说,一小劫,凡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其中,小乘又迷隔阴,菩萨犹昏出胎,不免又要进退蹉跎。
  • 学佛原则,在于解行并进。若是单解不行,等于说食数宝,亦同纸上谈兵;纵使熟诵三藏十二部,讲完千七百则公案,将来还是生死,依旧轮回,宁不哀哉?
  • 律宗祖师弘一大师,出家后持戒很精严,但看了比丘戒后还是自认做不到,一生退守沙弥戒。
  • 莲宗九祖澫益大师出家不久即三读律藏,对戒律如此深入的祖师,也由比丘戒退守至但三归。可知戒律不易持守,更何况我等愚钝众生。

✦ 自我觉醒

  • 若把身口二业所作所言,作为标准,则天下尚有完人;
  • 若把意业中的所思所念,作为标准,则天下无一完人。
  • 若从人所见处,作为标准,则世间尚有贤人;
  • 若从人不见处,作为标准,则世间皆是罪人。
  •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天下无孝子;
  • 万恶淫为首,论行不论心,论心万古无完人。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实功德」文(《圣教集》239页)
      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善导大师《观经疏》「机法二种深信」之文(《圣教集》647页)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 人生目的

  • 佛教在开示「人生的目的」。如飞机,飞行方法虽各异,然而目的呢?
  • 在选择乘具之前,应先订目的,否则工具再好,燃料再多,也无意义。
  • 人生皆有不安、不满,不是飞的方法不好,而是不知方向,不知目的。
  • 人生大事,莫如生死,而人生最难解决者,亦莫如生死。
  • 佛学极致,了生脱死,故其于生死言之独详。然了生脱死,岂易事哉。
  • 生死的大问题,不是人的智慧、力量能解决的。
  • 学佛目的,在于解决生死一大事。佛法不外说明此事,及其解决之道。
  • 把佛法与伦理道德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 我们总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但若我们不知道「人生的目的」则与动物何异?
  • 「人生目的」和「人的兴趣」基本的不同点有三:
  • 人生目的:(1)古今万人共通唯一(2)有终了完成之日(3)即使直到临终最后之一口气才达成也能满足。
  • 人的兴趣:(1)人人不一样(2)没有完成之日(3)不能满足的。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