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显其义

✦ 净土宗的宗旨是以「往生极乐」为目标,以「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为方法;现生安稳利乐,当来往生净土。


✦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这四句偈语是「净土宗宗旨」。 净土宗是讲「弥陀救度」的法门,弥陀主动为我们发愿,为我们建设极乐世界,主动呼唤我们接受他的救度,接受他的接引到极乐世界,所以《无量寿经》就说:「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 「净土宗宗旨」第一句「信受弥陀救度」是开宗明义,显示本宗是救度的法门;第二句「专称弥陀佛名」指出救度的方法,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即蒙弥陀的救度,即是领受弥陀的功德;第三句「愿生弥陀净土」是救度的目标,念佛始终以往生弥陀净土为唯一目标;第四句「广度十方众生」显示净土宗是大乘无上的法门,念佛成佛,自利利他,广度众生。


✦ 我们学这个法门的宗旨、目的就是为了「信受弥陀救度」,这是大根大本,因为若没有弥陀的救度,就没有极乐世界,也没有净土法门。 弥陀的救度显现在哪里?在「专称弥陀佛名」。专称佛名的目的在哪里?在「愿生弥陀净土」。愿生弥陀净土有什么大效果、大利益?就是不但自己能脱离六道轮回,也能够「广度十方众生」,使他们都能脱离六道轮回。


✦ 弥陀净土再怎么「极乐」、「安乐」,如果不能令我们往生,等于画饼充饥,毫无意义。 往生极乐的条件,依据第十八愿所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此三十六字之中,「至心」、「信乐」、「欲生」、「念佛」是往生极乐净土的要素、条件,具备这四项条件,就能够往生。 然而这四项条件,有学者解释得很繁琐、很驳杂,反而令人不易明白,而不得要领。其实它的道理很简单、很容易明白。亦即只要真正(至心)地「信受弥陀救度」(信乐),真正地「愿生弥陀净土」(欲生),真正地「专称弥陀佛名」(念佛)。如此而已,既简单明了,又易解易行。 前提是信,极乐净土既然那么美好,谁不向往,谁不「欲生」,除非不信之人。「至心」的「信」,自然就有「乐」,并且至心「欲生」,此后只要专一「念佛」便可。即是「信、愿、行」,而最后归结在「行」,如善导大师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又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浅而言之,「至心信乐」是真正相信,而生欢喜。「欲生我国」是愿生弥陀净土,一旦往生,必至灭度,证入涅槃,这么殊胜美好的净土,令人喜乐愿生。「乃至十念」是只要念佛,不夹余法,简单容易,故念佛往生的净土法门,被赞为「易行道」。


✦ 欲生净土之人,应先知弥陀本愿──弥陀已预先为我等成就极乐世界,预先为我等成就往生之功德资粮,也预先为我等承担偿还旷劫以来我等所负一切业债。


✦ 我们的宗旨是很明确的,就是「念佛往生」。也就是说,我们有目标、有方法,目标就是极乐世界,方法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 往生极乐世界不仅是我们净土宗的宗旨,也是人生的目的,同时也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所最要劝导我们、引导我们的重点。


✦ 善导大师的法语「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一段法语可以说是我们净土法门的宗旨,也是整个佛教的精华与结论。


✦ 所谓信受在心,就是「信受弥陀救度」,而「愿生弥陀净土」,此后「专称弥陀佛名」,这叫做信受在心,也叫做「执持名号」。这个道理信受在心中,永远不会怀疑改变,亦即彻底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这就是「执持」。内心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口中自然就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


✦ 虽是凡夫:

若「信受弥陀救度」,即是大福报、大智慧;

若「专称弥陀佛名」,即是大善根、大功德;

若「自信教人信」,即是大慈悲、大愿力。


✦ 如果都是依靠弥陀的救度,无量品就只有一品,无量机就只有一个根机──就是无有出离之缘的根机。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一开始不讲这个法门,因为观机逗教,要引导种种根机。如果一开始就讲这个法门的话,恐怕大家难以接受,所以就调熟种种的根机,等根机成熟了再讲这个法门。 就像《观经》一样,《观经》一开始不讲这个法门,先讲十三种定观、讲三福九品,到最后才讲这个法门。纯粹讲这个法门的是《阿弥陀经》。所以就三经来讲,《阿弥陀经》可以说是一部结论的经。《阿弥陀经》不讲三福九品、不讲十三定观、不讲三学六度万行,只讲执持名号,只讲十八愿的「三心」和「称名」而已。


✦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 选入净土门;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 选应归正行;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 选应专正定;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 依佛本愿故。 法然上人将善导大师的净宗思想,用四首五言四句的偈语,彻底圆满地显现出来。后来的人也把这四首偈,称为「三选文」。此三选文所独举之「搁、抛、傍、专」四字,可谓「净宗口诀」。 这是我个人的解释,或许别宗、别派,即使同样是净土门的人不一定会同意。不过,我认为,我们之所以要专,就正如法然上人所讲的,要把圣道门「搁」,要把杂行「抛」,要把助业「傍」,要把正定业「专」。如果掌握了这四个字,就是掌握了整个净土法门的要诀了,所以,我把这四个字当作是「净宗口诀」。


✦ 一个「信受弥陀佛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的人,就是随顺第十八愿,随顺弥陀的愿心,跟弥陀「生佛不离」、「机法一体」。


✦ 「执持名号」有二种涵义:一、是内心信受弥陀的救度;二、是口中称念弥陀的名号。「执持」的意思是用手去握住东西,因为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无形的,所以我们就是以无形的心去领受、信受;再者,这一句名号虽然无形,可是有声音,我们就以我们的口去称念这句名号。 总之,「执持名号」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目的当然就是「愿生弥陀净土」。


✦ 由于四十八愿圆满成就才有极乐世界,众生才能够往生,所以四十八愿本身就是阿弥陀佛,本身就是极乐世界,就是救度我们众生的功能。


✦ 阿弥陀佛为我们创造了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里面一滴水、一片叶、一朵花、甚至一颗宝石,都是阿弥陀佛完成的。那极乐世界是建设给谁的呢?当然是建设给我们的,如果没有我们众生的往生,极乐世界就没有意义了。如果是我们发愿回向给阿弥陀佛,才能往生,那往生便很难有把握,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也很狭窄,谁敢保证他的功行,已具足往生的资格、条件。 其实,只要我们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此后专称弥陀佛名,便已经被救,当下便具足往生的资格了。


✦ 以「苦集灭道」来讲:净土宗说六道轮回是苦,这就是「苦」;我们之所以轮回六道,是因为有无明、有贪瞋痴烦恼,这就是「集」;而极乐世界是无为的涅槃境界,往生极乐则诸苦熄灭,所以是「灭」;要往生极乐世界,就要「专称弥陀佛名」,也就是「道」。


✦ 就净土宗念佛法门而言,体悟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亦即宗旨所言:「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不论任何众生,只要念佛,必定往生。此即「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义。如是体悟弥陀愿心,亦即「信受弥陀救度」之信心,乃是真正见佛,胜于见佛色身。何以故?明信佛智故,随顺佛愿故;平生时时蒙佛光摄,往生明见真佛实相。


✦ 六道的凡夫,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就能够往生弥陀的净土,而彻彻底底离开三界六道轮回,同时快速成佛;声闻、缘觉是小乘,他们如果也愿生极乐世界,就能够回小向大,而且快速成佛;菩萨也一样,菩萨有小圣、有大圣,小圣就是所谓的三贤,就是还在十住、十行、十回向的果位,大圣就是指十地阶位的菩萨,他们如果要快速成佛的话,还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们也以身作则求生极乐世界。


✦ 念佛的人,信要真信、行要真行、愿也要真愿,所谓「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至心」就是真心。也就是宗旨所讲的,「信受弥陀救度」要真,「专称弥陀佛名」也要真,「愿生弥陀净土」也要真。尽这一辈子,决定不生天上,也不再来人间,决定要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是这样的信受、这样的念佛,就跟第十八愿相呼应,就一人念一人往生、十人念十人往生、百人念百人往生。


✦ 净土宗的宗旨是什么?就是「愿生称名」,当下往生决定。不必再谈什么玄妙的、高深的、奇特的。净土法门是易行道,很平常、平淡、平凡,但是平淡当中有无穷的法味,平凡当中有不平凡的成就。


✦ 由于有弥陀化身的善导和尚开展了纯正的净土教理,使人知道凡是专念弥陀佛名的人,就必生弥陀净土,且将来亦能够广度众生。准此我们可以说,纯正的净土法门,在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是平常中的最平常,奇特中的最奇特。我们吃饭很平常,穿衣很平常,在家做家事很平常,出门走路,开车坐车也很平常,而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更是这平常中的平常。


✦ 净土宗的教义,唯有以纯正的净土经论来解释,真正的意涵才能够显示出来,如果以他宗的经典教理来解释净土宗的经论,那一定会产生偏差,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使念佛人无法正确理解弥陀愿力慈悲的救度,失去往生成佛的真实大利。


✦ 称名念佛若是一心一意求来生福报或求上升天堂,也不能往生,所以第十八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要真正信受弥陀的救度、真正愿生弥陀的净土,此后只要专称这句弥陀的名号就可以,这就是「乃至十念」。


✦ 有些人认为,极乐世界像一所很好的环境,很好的学校,阿弥陀佛是校长,观音、势至是老师,其他的清净大海众就是善知识,我们与诸善人聚会一处,所以容易成佛。其实不是这样的,这样的说法违背经典,我们应以经典为根据。 经典是怎样讲?《无量寿经》说:「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我们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经典上说,现在就「次如弥勒」,就是位次如同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是候补做佛的菩萨,也就是「一生补处」。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虽然还有贪瞋痴,但是位格是「凡夫菩萨格」,意思是说,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名号,现在虽然有烦恼,但位阶、位格等同于等觉菩萨。


✦ 「信受弥陀救度」是我们这个净土法门的源头,「专称弥陀名号」,就是殊胜又简单的方法,「愿生弥陀净土」是我们的目标,「广度十方众生」是我们的目的。 往生极乐世界不是要逃避,不是要享乐,而是要来救度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永远都是来回票,有去一定有来。为什么?因为到了那里,心量就打开了,就跟阿弥陀佛一样了,不但自己成佛,也要让大家成佛,而且也有能力来帮助十方众生。


✦ 净土宗的思想宗旨就在于「众生称念,必定往生」,这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如果见解、知见不是这样,以为念佛之外,还需要加上其他的修行才能往生,或者认为念佛虽可以往生,但需要在念佛的工夫上达到某一种水平,这等于表面上虽然是修净土法门,可是他的学说跟善导流不一样,这叫做「别解」。 解既不同,行当然也就不一样了,所以叫做「别解、别行」。 「异学、异见、异执」,「异」就是完全不相同。所谓「异学」,他所学的可能是佛教里面的圣道门,也可能是净土宗里面的别派别流,甚至也可能不是佛教,而是其他宗教,所以叫做异学;所学不一样,知见当然不同,这叫「异见」;既然所学、所见不同,自然所执持的见解也就不同,见解不同,往往就会自是非他,这叫「异执」。


✦ 善导大师言:「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阿弥陀佛的愿力,能够消灭五逆十恶的罪,而使造作五逆十恶的人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没有弥陀的愿力,五逆十恶的罪应该堕落地狱,谤法阐提也是一样;由于有弥陀的愿力,他们回心,愿生极乐,称念名号,当下也能往生。这就显示阿弥陀佛所说的「设我得佛,十方众生」真的是一个广大无边的法门,对十方众生毫无拣择,连逆谤阐提都能往生,其他人当然更能往生。


✦ 净土法门是「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并不是靠我们的修行、人格、道德、学问、修持来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来往生极乐世界。有学问、无学问,有道德、没道德,有修持、没修持,通通一样可以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只怕我们不相信、不接受。 要怎么相信接受呢?就是「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这样就是在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了解专称弥陀佛名的道理,了解愿生弥陀净土的道理,而且依教奉行,这样就是信受弥陀的救度。


✦ 弥陀本愿的救度法门是释尊所宣说,十方诸佛异口同音所证诚,此等诸佛都是悲智圆满之人,其所言说,丝毫无误,无可置疑,皆可信受。


✦ 愿力与名号,乃一体之异名,信愿力即是信名号,信名号即是信念佛。名号、信心、念佛,一体异名;名号即信心,信心即念佛。既然心中信受本愿之名号,自然口中亦流露本愿之名号。


✦ 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人,他一辈子跟阿弥陀佛就分不开,阿弥陀佛之中有他,他之中有阿弥陀佛,所谓「佛念众生,众生在佛心中;众生念佛,佛在众生心中」,一体不离。


✦ 真正的三昧就是你愿生极乐世界,专念弥陀名号,不杂修杂行,这个就必定往生,这个就是我们这个法门的念佛三昧。


✦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念念不舍,这就是念佛三昧。只要他信受弥陀的救度,在其自身士农工商的行业上,不管是专心念或是散心念,都是念佛三昧。学这个法门不了解这个道理,就无法专学与专持,就会偏失了。


✦ 真正信受阿弥陀佛救度的人,此后今生就会专称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当然,他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够离开六道轮回,往生到没有众苦,但受诸乐的极乐世界。这样的念佛人,他知道,他跟阿弥陀佛是非常的亲,非常的近,亲近到跟阿弥陀佛是一体不离的,犹如水乳交融,是一体不分开的。


✦ 能够往生的,当然都是一生专称佛名的人,一生专称佛名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他之所以专称佛名,当然有他的动机、目的,他的动机、目的无非是厌离娑婆、愿生极乐,然后才会去称念这句名号。至于说他有了这个动机而称念这句名号的时候,他对于弥陀的救度是否有充分的了解,那已经无关紧要了,往生是必定的,因为,他已经合乎往生的条件了──厌离娑婆,愿生极乐,专称弥陀佛名。


✦ 最下凡夫,得生最上报土,完全是乘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丝毫不是自己修行之力,就如同跛夫一日万里,完全是乘托飞机之力。既然如此,入净土宗则不论个人修行之深浅、功德之大小、罪障之多少,只论是否信受弥陀救度、是否称念弥陀佛名;信者得生,不信不生。


✦ 听到了弥陀成正觉,应知他正觉之功德,就是我往生成佛之功德;若听闻到法藏菩萨已成正觉、成为阿弥陀佛,可是不认为是成就了我往生成佛的功德,即是闻而未闻,即是闻不具足,也是信不具足。


✦ 《大经》言「乃至一念」(短在一念);又言「乃至十念」(长在一生);《小经》言「若一日乃至若七日」。此等经文皆谓:闻说阿弥陀佛之本愿,一念信心称名发起之时(当下被救,即得往生)开始,一生之间,唯执持名号之称名念佛;此之称名亦是无造作,所谓「念佛以无义为义」,亦即「僧俗善恶不简择,时处诸缘无拘碍」,此即「以信方便,易行疾至」、「信心称名」、「名号独运」之义。


✦ 我们净土宗是信受弥陀慈悲平等的救度,是仰蒙弥陀慈悲平等的救度。不管是上根利器,还是下劣根机,要往生极乐世界,都必须仰靠弥陀的力量。 要如何信受弥陀救度呢?只要「专称弥陀佛名」。专称弥陀佛名是「因」,往生弥陀净土是「果」。以「念佛」为方法,以「往生」为目的。 这个「往生」,是往生到极乐世界,前往极乐世界而莲花化生,并不是一般所说的死亡。有念佛之因,必受往生之果。所谓如是因、如是果,有此因,自然得此果。


✦ 只要念佛,就是仰蒙弥陀的救度,将来就必定往生弥陀净土。


✦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这三句话,包含整个净土宗的纲领,也就是所谓「信、愿、行」。信、愿、行并不是各自孤立,而是互相包含的。起「信」的时候,「愿」「行」都在「信」当中;起「愿」的时候,「信」「行」都在「愿」的当中;起「行」的时候,「信」「愿」也都在「行」当中。而且这句名号的功能,本来就是摄取念佛众生往生,所以最后「信」「愿」都归结在「行」,可以说「信」「愿」就是「行」的前方便。


✦ 其实是不论信不信,但称名就必定往生,信就在里面了。只要他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名号,就必定往生。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只要你照这个方法去做,就达到那样的目的,因为方法正确,就必定到达目的。


✦ 就一般法门来讲,「无常观」、「出离心」是最基本的;净土法门除了「无常观」和「出离心」之外,还要加两个观,就是「罪恶观」和「救度观」。 以圣道门来讲,是以无常观发出离心,然后以自己的力量去修行,期盼以自己的力量消除自己的业障,解脱生死轮回;但是净土法门是进一步体会到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所有的法门都修不成,无有出离之缘,幸好阿弥陀佛为我们这种众生建设极乐世界,完成六字洪名,只要愿生极乐世界、专称弥陀佛名,就必定现在蒙受弥陀的救度、临终往生极乐世界。


✦ 念佛人要知道,阿弥陀佛是跟我们很亲的在一起,所以不是我或其他宣说净土法门的人在运作,而是阿弥陀佛在做主张,我们只不过是阿弥陀佛的手脚而已。一切得失成败都由阿弥陀佛承担,凡事有阿弥陀佛顶着,不必我们去忧虑。我们就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我们这个法门的特点,也是这个法门的宗旨,如果不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偏离这个法门的宗旨了。


✦ 阿弥陀佛虽然跟我们订下了救度的条件,但这种救度的条件,其实几乎也可以说是没有条件的。因为只要我们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此后有多少的时间就念多少的佛,不管念佛的时候有没有烦恼,有没有妄想杂念,都不用管,所以说,几乎是没有条件的。


✦ 净土宗是以「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为宗旨,一个信佛救度的信佛念佛人,一定是个行住坐卧、时处诸缘都念念不舍的人;当然这些念佛人的根机各不相同,念念不舍的相状自亦有别,但基本上都会念念不舍的。


✦ 我们应先一心信受弥陀的救度而专念弥陀名号,自己往生大事确定了,再随缘、随分、随力将自己所学、所信的推广出去,这个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自信教人信」。


✦ 能够弘扬净土法门的人,都是大慈悲、大智慧的人;而接受净土法门、修习净土法门的人,就是有大善根、大福德的人。如经典上所说:「若非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如果不是生生世世累积福德、智慧因缘,很难在这一辈子遇到这一个殊胜的法门。所以我们应以很珍惜的心情来学习这个法门,同时也应将这个法门推广出去;一方面是报答佛恩,另一方面也是真正的利益众生。


✦ 《无量寿经》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一念的欢喜踊跃的念佛,就拥有大利无上功德,更何况我们是信受弥陀救度,而专称弥陀佛名,每一念每一念都是无上的功德。所以,专称弥陀佛名就是多善根、多功德,大善根、大功德,最胜善根、最胜功德,无上善根、无上功德,在执持名号当中,往生成佛的善根与功德统统都具足了。


✦ 佛的智慧是指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我们对这五智能了解吗?当然不能,因为那是佛的境界,唯有佛与佛才能了解,连二乘也同样无份。这五智在哪里?在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因为,阿弥陀佛如果没有成正觉哪有这五智?正觉的功德在「乃至十念,必定往生」,所以「明信佛智」就是明信:「一切善恶凡夫,只要一向专念弥陀名号,愿生弥陀净土,就必定往生。」


✦ 「明信佛智」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作诸功德」是「专称弥陀佛名」,诸功德在哪里?在这一句万德洪名的弥陀名号,《无量寿经》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这一句名号具足无上功德,所以我们只要念这一句名号就是「作诸功德」;信「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就是「信心回向」。


✦ 阿弥陀佛使我们相信他的救度(至心信乐),呼唤我们愿生他的净土(欲生我国),使我们自自然然地称念他的名号(乃至十念)。所以说,信心(信)、愿生心(愿)、称名(行)都是阿弥陀佛送给我们的。


✦ 信、愿、行是一体的,信受的当下,自然发起愿生之心,自然会从内心「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注:「南无」即归命,此处专指归命的心态),从而会以称念这句名号来表露自己领受弥陀救度的心情。


✦ 信受、愿生、称名的当下,就具足往生的身份、往生的功德、往生的能量。因此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所以,当我们声声称念这句名号的时候,其实声声都具足往生,不是「等临终正念的时候念这句名号,阿弥陀佛示现,才觉得往生有份了,那个时候才得到安心」。即使面对临终,躺在病床上,病苦侵袭全身,使我们不能忆佛念佛,但是当下也是大安心的,因为晓得自己永远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当中,不会因为身心痛苦、念不出佛号而心有不安、心有怀疑、心在焦急,不会的!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已经闻信弥陀救度了。


✦ 有信就有乐,有乐就有欲生,有欲生就有念佛,有念佛就有往生;出发点在于信。 只要「信乐」、「欲生」、「念佛」,必定往生;弥陀大悲,一点都不为难任何众生。往生弥陀净土的条件,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容易,有条件等于没条件;美好的极乐世界,白白地送给任何众生,可说弥陀的救度是「主动、平等、无条件」。 往生极乐的条件,再约而言之,只有二项,一是「欲生」,愿生极乐;二是「念佛」,上尽一形,下至临终之十声、五声、一声、一念,亦得往生。 「欲生」与「念佛」的前提在信,信受弥陀救度,信受极乐殊胜,信受念佛必生。既然信受而「欲生」,则「念佛」根本不是问题,只要开口念佛,有谁不能?若是哑巴,或是病人,也可心中念佛。念佛不是问题,则往生也就不是问题;既不是问题,即是简单、容易、浅显,不繁琐、不困难、不深奥,不论何人都能做到,都能达成,都能无碍往生。


✦ 善导大师说:「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我们是贪瞋痴具足的凡夫,念念都有我执,小慈悲都谈不上,何况是大慈悲?可是我们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也教他人信受奉行,这样的人就是大慈悲、大愿力之人,为什么呢?因为三世诸佛出现在这个世间,唯一的目的就是解救众生,以自己的功德来救赎众生,使其脱离六道轮回,乃至三恶道,甚至阿鼻地狱轮回的果报。而我们「自信教人信」,使对方也能够因为念佛而往生极乐世界,那就圆满了佛陀出世的本怀,圆满了佛心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


✦ 一个「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自信教人信」的念佛人,是个「大福报大智慧」的人,是个「大善根大功德」的人,是个「大慈悲大愿力」的人,这样的念佛人,释迦牟尼佛赞叹他是芬陀利华,是妙好人、是上上人、是稀有人、是最殊胜之人,所以念佛之人非常的难能可贵。


✦ 不怕不会说法度众生,只怕不往生;不怕不往生,只怕你怀疑弥陀的救度;不怕怀疑弥陀的救度,只怕不称名。称名念佛,必定往生。


✦ 一个人如果对未来有不安,他现在就欢喜不起来;反之,如果对未来感觉很安稳,他现在也会很安稳、很快乐。所以学佛念佛的人,如果深信自己未来会往生弥陀净土,他现在心就安,就会欢喜。


✦ 十方诸佛所说的度众生之法,归根究底就是要说这一个成佛如林的净土法门。因为他要广度众生,如果只是度一个两个,那就太枉费他来成佛说法。我们这个法门真的是成佛如林的法门。不专称弥陀佛名则已,不愿生弥陀净土则已,只要他愿生,只要他专称,就没有一个不能往生的。


✦ 即使法灭来临,佛也要以其神通力,维持净土法门的经典,不使在此世间消失。为什么?因为唯有这个法门,才可以救度十方众生,是一切众生的光明、希望;这个法门失传,宇宙就没有光明,众生就没有希望。因此,十方诸佛出现世间,大慈大悲,即使所有经教失传,此法也要留存在世间。


✦ 讲到「缘」,如果就物质来讲只要有两个──「因缘」和「增上缘」就能够开花结果。有种子,有阳光、肥料、水、空气就能够开花结果;如果是心法,以我们众生来讲,必须要有四种缘──「因缘」、「无间缘」、「所缘缘」以及最后的「增上缘」。 因缘、无间缘、所缘缘都是指我们本身,我们本身有佛性,我们心心念念都有一个对象,就是极乐世界,想要往生极乐世界,这样就具足因缘、无间缘和所缘缘。所以因缘是我们有佛性,往生就能够成佛,所以我们想念佛往生这个就是因缘;接下来要念念相续、无间断,如果今天念佛愿生,可是明天改变了,这当然得不到那个果,所以要无间缘;念佛愿生,愿生哪里?愿生极乐世界,所以有对象,这是所缘缘。这样的话能不能往生呢?这样就能往生,原因在哪里?在阿弥陀佛的力量、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以阿弥陀佛的力量就是我们最后的增上缘。如果没有增上缘,我们就无法往生。总之,如净土宗宗旨所说:「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则四缘通通具足。


✦ 我们学佛当然可以理解空义,但更要修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虽然说修,可是也无所谓修不修,只要念佛就好了,每个人就依自己在士农工商中的身份与根机去念佛。阿弥陀佛的救度是平等的,而且是主动的呼唤十方众生让他救到极乐世界,更何况我们有起一点点愿生之心,阿弥陀佛就高兴得不得了。所以念佛无枉费之功,是功不唐捐的。只要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就已经随顺弥陀的救度,就必定往生弥陀净土。


✦ 阿弥陀佛有救度十方众生的功德力量,他的力量来自于兆载永劫之前,为十方众生积植了菩萨的无量德行。这一些功德都是为我们十方众生所修、所建立的,点点滴滴、时时刻刻都在回向给我们十方众生。因此,只要我们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每一声、每一声都在领受弥陀的功德,都在消除我们的五逆十恶、谤法阐提的罪业,每一声、每一声都拥有了必定得生弥陀净土的功德。所以,我们之所以能离开地狱,往生极乐世界,不是因为我们的贤能、有修行,完完全全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佛力。 然而,弥陀愿救我们,也必须是我们愿意被救,否则的话,就有所谓的不相应,我们就会继续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就好像灯固然有亮的功能、但是我们若一直没有去按开关,灯就会一直没有亮;月亮本来会照映在水面,可是我们若一直没有将盖子打开,月跟水便不能相应。总之,不怕我们有五逆十恶、谤法阐提的罪业,只怕我们不信受弥陀救度,不专称弥陀佛名,不愿生弥陀净土。


✦ 我们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则必生弥陀净土,必快速圆满正等正觉,必快速还来娑婆,乃至显化十方,广度众生,这岂不是释迦的本怀、学佛的目的都在我们这个法门当中一体具备!这是我们这个法门的特色,非常的殊胜可贵,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珍重!


✦ 烦恼具足之凡夫,在罪恶生死之自觉下,专仰弥陀本愿之念佛,能得现当二益之殊胜功德。一旦欣慕极乐净土,信受弥陀救度,则过去无边罪业,当下皆除;未来恒久轮回,永不再受;六道四生,因亡果灭。 一代佛法,另无如是之直截,另无如是之圆顿;横超横断,圆证顿证,而又至简易、至稳当者,只有弥陀本愿之念佛。我等凡夫,受生无际故,造恶亦无穷;造恶无穷故,仰蒙佛恩亦复无尽;故欲报之心,亦复无有穷尽。

Scroll to top